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素核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米,根系,水稻,激素,小麦,棉花,花药。
玉米素核苷论文文献综述
彭磊,周玲,王莹,高小俊,龙雯虹[1](2013)在《杧果短截结果母枝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杧果花芽分化期间结果母枝各器官内玉米素核苷(ZR)含量,探索ZR在杧果花芽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杧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还能再次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定期测定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内ZR含量。【结果】短截结果母枝后,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和剪口芽内ZR含量分别于2月25、20日和3月2日降至最低,为1.73、1.52、2.0μg·g-1FW;叶片、韧皮部及剪口芽于3月12日达最大值,为6.39、8.47、10.32μg·g-1FW。2月25日剪口芽芽眼中心颜色逐渐呈蜡黄,并向芽体四周扩散;3月2~7日,芽体逐渐膨大,蜡黄色加深,芽眼呈半透明状;3月7日后绿色逐渐增加,半透明状消失。【结论】ZR在杧果花芽分化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作用。花芽分化临界期前,ZR含量低,生长点细胞活性下降,有利于杧果植株从叶芽生理状态转化为花芽生理状态;花芽临界期后,相对高的ZR含量有利于杧果植株生长点进行花芽分化。(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刘井兰,仇正华,吴进才,王鹏,于建飞[2](2006)在《褐飞虱胁迫下两种水稻不同生育期玉米素核苷含量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_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研究了在褐飞虱胁迫下镇稻2号(粳稻)和协优63(籼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叶片和根中玉米素核苷(zeatinriboside,ZR)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镇稻2号抽穗期ZR含量变化比灌浆期对褐飞虱侵害更为敏感,密度分别为15、30、60、120头株的褐飞虱侵害水稻抽穗期3、6、9天后,叶片和根中ZR含量显着下降;灌浆期除各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叶片中ZR含量和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根部ZR含量显着下降外,其他处理根和叶片中ZR含量下降不明显。协优63抽穗期受褐飞虱侵害后体内ZR的变化不同于镇稻2号,密度分别为15、30、60头株的褐飞虱侵害3天后,叶片中ZR含量明显升高;在灌浆期,除30、60、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6天和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叶片中ZR含量有显着增加外,其他处理变化不明显。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密度褐飞虱侵害下对根和叶片中ZR含量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仇正华[3](2005)在《褐飞虱与农药胁迫下水稻体内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研究了在褐飞虱和农药胁迫下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根中玉米素核苷酸(Zeatin Riboside,ZR)含量变化情况,主要结果如下: 1、镇稻2号(粳稻)分蘖期接虫试验表明:褐飞虱非“虱烧”密度(15、30、60头/穴)侵害2、4、6、8d,叶片中ZR含量随褐飞虱密度和侵害时间的变化而变化,60头/穴侵害2d叶片中ZR含量显着下降,而随着侵害时间延长,ZR含量显着上升;根中ZR含量除60头/穴侵害6d出现显着升高、8d无明显变化外,其它非“虱烧”密度侵害时间延长均导致ZR含量显着下降。褐飞虱“虱烧”密度(240头/穴)侵害水稻除4d叶片中ZR含量变化不明显外,其它处理均导致根和叶片中ZR含量显着下降。 2、镇稻2号和协优63(籼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接虫试验表明:在褐飞虱侵害下,镇稻2号抽穗期ZR含量变化比灌浆期敏感,如15、30、60、120头/株褐飞虱侵害水稻抽穗期3、6、9d后,叶片和根中ZR含量显着下降;灌浆期除各个褐飞虱密度侵害9d叶片中ZR含量和120头/株侵害9d根部ZR含量显着下降外,其它处理根和叶片中ZR含量下降不明显。协优63抽穗期受褐飞虱侵害后体内ZR的变化不同于镇稻2号,如协优63在15、30、60头/株褐飞虱侵害3d后,叶片中ZR含量明显升高;在灌浆期,除30、60、120头/株褐飞虱侵害6d,120头/株侵害9d叶片中ZR含量有显着增加外,其它处理变化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褐飞虱密度侵害下对根和叶片中ZR含量有不同的影响。 3、镇稻2号分蘖期农药叶面喷雾和根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扑虱灵(150mg/L,300mg/L)、吡虫啉(30mg/L,60mg/L)、井冈霉素(200mg/L)以及叁唑磷(480ml/L)叶面喷雾处理3d后,叶片中ZR含量显着下降;7d后叶片中ZR含量仍然显着低于对照。根中ZR含量在井冈霉素(100mg/L)叶面喷雾3d后显着下降,而叁唑磷(480ml/L)喷雾则显着增加了根中ZR含量,7d后对根的影响逐渐消失,可见叶面喷雾后,叶片中ZR含量对农药处理的反应比根更敏感。水稻对叁唑磷(240ml/L)根部处理极为敏感,处理3d后叶片枯萎死亡;扑虱灵(150mg/L)、井冈霉素(100mg/L)和吡虫啉(60mg/L)根部处理均导致叶片ZR含量显着下降;除叁唑磷外其它农药根部处理对根中ZR含量无明显影响。农药混剂叁唑磷(240ml/L)+吡虫啉(30mg/L)、叁唑磷(240ml/L)+扑虱灵(150mg/L)叶面喷雾7d后,叶片中ZR含量显着下降,根部变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5-05-01)
蔡刘体[4](2003)在《玉米素核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小麦与白粉病互作初期激素作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在受到病原菌侵袭感病后常常伴随着病斑、枯斑、叶片黄化、坏死和脱落等症状。分子病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确认了植物激素在病原物与植物互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激素类物质在特定症状中的作用是研究亲和或不亲和互作中信号转导和抗、感病机制等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了分析CTKs在小麦与白粉病菌互作过程中的变化,首先制备了抗t-ZR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能专一识别t-ZR,与DHZR的交叉反应率为53.06%,和其他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则相对较低。利用该抗体建立了定量测定t-ZR的直接ELISA,其检测范围为0.051—12.5pmol/50μ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灵敏度为6.3fmol;板内误差小于2.47%,板间误差小于3.4%。这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t-ZR ELISA具有高度灵敏特征,适用于快速、高效、精确地定量分析植物样品中t-ZR水平。 杂交瘤细胞t-ZR4-D1经继代培养、冻存5个月复苏后,分泌抗t-ZR单克隆抗体的能力还保持稳定。 小麦(苏叁)接种白粉病菌,黑暗培养8天后形成典型的绿岛现象,即感染部位的衰老被显着延缓。这种小麦—白粉病菌互作引起的衰老延迟现象长期来是病理生理中典型的研究模式。 本文拟分析白粉病菌侵染初期小麦叶片中激素水平的变化来阐述这一模式中植物激素的作用 接种白粉病菌后,小麦叶片在1—72h内t-ZR和iPAs含量明显升高,处理后2d左右t-ZR值到达1154.4pmol/g.FW,是对照的近5倍,且t-ZR与iPAs的总和在感染初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揭示CTK的增加可能有利于病菌在寄主上的生长和定殖、也可能是有利于寄主传递激活抵抗病菌侵染的信号。 GA_(?)含量在感染初期升高较快,12h后稍有下降并维持较高水平,为对照的1.3倍左右:ABA含量出现先迅速升高,后回落到对照水平的现象。说明GA_(?)和ABA可能在互作初期起信号因子作用,GA_(?)有可能协同CTK延缓叶片的衰老。IAA含量几乎没卜米奈核臼中兑降{)’].体的;IjlJ爷及小奄’jl’l粉炳勺作刊明微索{’I川的分析有变化,推测I‘/在互作初期起关健作用的可能性不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3-07-01)
杨建昌,彭少兵,顾世梁,R,M[5](2001)在《水稻结实期籽粒和根系中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6个水稻品种(含籼/粳杂交组合、新株型品系)结实期强、弱势 粒和根系中玉米素(Z)与玉米素核昔(ZR)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籽粒中Z+ZR含量在开 始灌浆时很低,随灌浆进程Z+ZR含量增加,达到峰值(强势粒在花后9~15d,弱势粒在花后12~ 21d)后迅速下降。根系中Z+ZR含量在抽穗时就很高,在花后3~9d达最高值。籽粒和根系中Z+ZR 含量以及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品种的结实特性有关。一般籽粒充实较好、灌浆速率大的品种,灌浆前期 (花后3~12d)Z+ZR含量较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早。灌浆前期籽粒和根系中Z+ZR含量、灌浆期的平 均含量以及最高含量与谷粒充实率、饱粒重、平均灌浆速率及最大灌浆速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 关。抽穗期用 NaN3处理根系,根系和籽粒中 Z+ZR含量、谷粒充实率和粒重下降,用 10-6mol/L玉 米素处理,结果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水稻的灌浆状况受根系和籽粒中细胞分裂素(Z+ZR)的调控, 提高灌浆期特别是灌浆前期根系和籽粒中细胞分裂素含量,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籽粒充实度一个有 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刘卫群,杨铁钊,李文,赵永芳[6](1998)在《吡咯喹啉醌对烟草幼苗中IAA和玉米素加玉米素核苷及核酸含量的影响(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吡咯喹啉醌(PQQ)喷施叶片和灌根处理的烟草幼苗中IAA、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和核酸含量明显增加,根系活力增大。(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1998年04期)
陈以峰,周燮[7](1995)在《二氢玉米素核苷组细胞分裂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二氢玉米素核苷(DHZR)组细胞分裂素放射免疫测定法(RM)的研制结果。以尸H)二氢玉米素作示踪剂,测得兔抗DHZR抗血清的效价为1:137O(B%=30%)。该抗血清主要与本组细胞分裂素发生交叉反应。回收率为96.9%,灵敏度为12fmolDHZR/管,检测线性范围为0.1~100pmolDHZR/管。批内误差CV=4.3,批间误差CV=2.0%。对基于同一兔抗血清的DHZR组细胞分裂素的RIA、ENSA比较后认为,两者的主要参数基本一致,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1995年04期)
夏玉先,唐尚格[8](1995)在《棉花473A育性表达中花药脱落酸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棉花核型雄性不育姊妹系473A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分析473A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发育过程中花药脱落酸(ABA)和玉光大+玉米素核苷(Z+ZR)合量变化。在花药发育各个时期,不育株花药ABA含量都高于可育株,Z+ZR含量低于可育株。尤其在减数分裂期,不育株花药ABA含量是可育株的73.1倍,Z+ZR含量仅为可育株的42.6%。因此,不育株花药中ABA含量与Z+ZR含量的比值严重失调。表明,473A不育株花药败育的关键时期在减数分裂期,花药ABA含量和Z+ZR含量与雄性育性的表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夏玉先,唐尚格[9](1995)在《脱落酸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与杂种棉铃干物质积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了杂种棉“杂交早”一代及其双亲棉铃发育前期内源脱落酸(ABA)和玉米素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铃期前25天,杂种棉铃中ABA和Z+ZR含量明显高于双亲。且与杂种及其双亲子棉增重速率呈显着正相关。表明这3种激素对棉铃干物质积累和铃重优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马兴林,梁振兴[10](1993)在《小麦穗分化同内源吲哚乙酸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玉米素关系的研究(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观察大田条件下不同播期(9月29日和10月20日,1990-1992年)小麦穗分化进程的同时,运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了内源吲哚乙酸(IAA) 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ZR)、玉米素(Z)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发现:两种播期条件下小麦IAA、ZR+Z含量均呈现随生育进程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但是10月20日播种的小麦IAA、ZR+Z含量的最高值出现日期,均比9月29日(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期刊1993-12-01)
玉米素核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_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研究了在褐飞虱胁迫下镇稻2号(粳稻)和协优63(籼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叶片和根中玉米素核苷(zeatinriboside,ZR)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镇稻2号抽穗期ZR含量变化比灌浆期对褐飞虱侵害更为敏感,密度分别为15、30、60、120头株的褐飞虱侵害水稻抽穗期3、6、9天后,叶片和根中ZR含量显着下降;灌浆期除各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叶片中ZR含量和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根部ZR含量显着下降外,其他处理根和叶片中ZR含量下降不明显。协优63抽穗期受褐飞虱侵害后体内ZR的变化不同于镇稻2号,密度分别为15、30、60头株的褐飞虱侵害3天后,叶片中ZR含量明显升高;在灌浆期,除30、60、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6天和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叶片中ZR含量有显着增加外,其他处理变化不明显。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密度褐飞虱侵害下对根和叶片中ZR含量有不同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素核苷论文参考文献
[1].彭磊,周玲,王莹,高小俊,龙雯虹.杧果短截结果母枝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动态变化[J].南方农业学报.2013
[2].刘井兰,仇正华,吴进才,王鹏,于建飞.褐飞虱胁迫下两种水稻不同生育期玉米素核苷含量动态[J].昆虫学报.2006
[3].仇正华.褐飞虱与农药胁迫下水稻体内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动态[D].扬州大学.2005
[4].蔡刘体.玉米素核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小麦与白粉病互作初期激素作用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
[5].杨建昌,彭少兵,顾世梁,R,M.水稻结实期籽粒和根系中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1
[6].刘卫群,杨铁钊,李文,赵永芳.吡咯喹啉醌对烟草幼苗中IAA和玉米素加玉米素核苷及核酸含量的影响(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
[7].陈以峰,周燮.二氢玉米素核苷组细胞分裂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法[J].生物技术.1995
[8].夏玉先,唐尚格.棉花473A育性表达中花药脱落酸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变化[J].棉花学报.1995
[9].夏玉先,唐尚格.脱落酸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与杂种棉铃干物质积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
[10].马兴林,梁振兴.小麦穗分化同内源吲哚乙酸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玉米素关系的研究(简报)[C].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