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闲适派散文代表作家比较谈 ——林语堂、梁实秋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馨[1](2020)在《《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语堂的英文小说处女作Moment in Peking自1939年出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对《京华烟云》的评价伴随着时代主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Moment in Peking于1939年12月由美国约翰·黛公司出版,短短半年之内就行销五万册,位居当年畅销书排行榜之首,后被译为日、韩、西、葡等外语引发海外广泛好评。但中国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却不甚高,1940年6月,上海春秋出版社出版了由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京华烟云》,这是Moment in Peking的第一部中文全译本,也是“京华烟云”这个名字与中国读者的首次见面。然而这部书从出版伊始就受到了包括林语堂本人在内的纷至沓来的批评与质疑,虽然偶有褒奖,但总体上终未引起较大的波澜,形成了一种“外热内冷”的局面。1944年林语堂赴台湾之后,大陆对林语堂的研究几乎停滞,林语堂的名字被文学史有意识的忽略,即使偶有提及也被冠以“反动文人”的称号,他的作品也不再被刊行,《京华烟云》便被“冷藏”起来,但这部小说在海外及台港地区热议不断,甚至出现了新的译本流传至今,“外热”与“内冷”的对比更加强烈。改革开放后,林语堂研究逐渐由海外波及国内,走向学术界的话语中心,但当时的研究者只是较多谈及林语堂的思想,较少有人关注林语堂的小说创作,直到1987年张振玉翻译的《京华烟云》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及1988年台湾电视剧《京华烟云》在海峡两岸的播出,这部小说才重新回到了人们(包括学者在内)的视野。90年代后,林语堂作为文学家的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京华烟云》作为林语堂小说处女作也被学者重视起来,不仅将其作为一部英文小说进行研究,还将其汉译本《京华烟云》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与其他中外文学经典进行比较研究。《京华烟云》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研究者是将《京华烟云》作为研究林语堂思想的辅助工具,还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对其汉译本进行剖析探索,还是将其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其他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它自身的独特性,都是紧密依附于林语堂声名和文学地位的逐渐提高而评论态度有所不同,后来甚至由于爱屋及乌的心态有意忽视作品中存在的缺点,批评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少。影视化改编作为《京华烟云》接受的重要一环,为促进了小说《京华烟云》在大众社会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1988年台湾版《京华烟云》以原着为基础进行了适合影视表达方式的增删,赢得了普通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双重肯定。2005年央视版《京华烟云》采用了取材式手法对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对原着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大规模腾挪删减,虽然这样的改编手法受到了艺术评论家的广泛批判,但这部电视剧以华丽的画面和精湛的表演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大大提高了张译本《京华烟云》的知名度。2015年云视版《新京华烟云》则完全抛开原着,进行了几乎是“重写”的改编,成了青春爱情剧、家庭伦理剧、爱国抗日剧的大杂烩,虽因明星的粉丝效应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但也被学者诟病最深。
汪妍锦[2](2014)在《林语堂人生艺术化思想及其根源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生艺术化”思想作为一种审美主义思想,是林语堂极为深刻的人生论主张。①本文把林语堂放置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背景下,从文本、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林语堂人生艺术化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与冲突中,对自我人格精神和生活境界的艺术化追求,成为林语堂对生存困境的表现方式。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起点,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探究林语堂人生艺术化思想的相关问题,力求对其思想内涵、成因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再用一些社会历史学的方法对林语堂的人生经历、社会环境,甚至于他的个人喜好、气质等进行简单分析,力图得出客观的结论。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人生艺术化思想的内涵。“人生艺术化”思想是一种以审美或艺术精神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人生观,是林语堂人生观、审美观的集中体现。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人生悲剧意识、幽默的情怀与闲适的境界、“半半哲学”。二是探究人生艺术化思想形成的根源。解读一人的思想,必需了解此人思想的根源,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给他的启示中,透析他悲剧意识、幽默、闲适、性灵文学以及“中庸思想”产生的原因,从而体现出林语堂这些人生观的独创性。三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林语堂与同时代的国内作家鲁迅、周作人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他的独特的文学主张以及对当下的启示意义。林语堂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个体,需将林语堂的人生艺术化思想置于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放眼当代社会文化,去辩证地看待它,以求对其做出客观的评判。
陈思思[3](2014)在《林语堂与1930年代小品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代是林语堂小品文创作的重要时期,从“语丝”到“论语”的转变就在这个时期发生。同时也是林语堂大量创作小品文高峰期,是其小品文理论的成熟期。30年代林语堂还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小品文刊物。在理论、创作和办刊实践三个方面为小品文的发展推波助澜。林语堂的小品文理论横跨中西文化,公安三袁、儒家孔子、道家庄子、西方的表现主义等都为其小品文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幽默、闲适、性灵既是其小品文创作的理论支撑,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文如其人,林语堂的文章任情恣性,却从未断开与现实的关联。承认林语堂历史局限性的同时,无法否认他为小品文的文体进步、创作繁荣做出的不可忽视的贡献。精明的林语堂充分利用30年代上海雅俗共存的读者群、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良好的报刊出版制度等有利条件,一改高不可攀的精英启蒙姿态,以近情亲切的平民路线,成功迎合了市民阶层的趣味,获得了市场的垂青。
顾金春[4](2012)在《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研究》文中提出社团流派研究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多年来研究者切实分析,小心求证,孜孜不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研究中始终存在着把社团流派条块状的归类和只注重静态描述的简单化倾向,这种简单化的倾向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出当时文学形态的多样性,更难以承担描述文学群体文化生态丰富性的重任,限制了社团流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提出“作家群落现象”的概念,认为无论是社团还是流派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文学目的相近而聚合起来的作家群体,而且群体人员始终处于一种变化之中,形成了一个个变动的作家群落。作家群落现象是一个活跃着复杂的人事交往、反映着多种心理和行为倾向的丰富的知识文化谱系。“作家群落现象”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能有效避免社团流派归属的纷争,而且更多关注作家群体的文学形态,对于揭示作家群落内部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五个方面对1928—1937年期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分析1928—1937年现代作家群落生成的文化语境,从结社的传统、社会时代政治和现代出版业因素等方面探究此阶段作家群落的生成背景,并概括这个阶段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的特点。第二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落的存在方式。这个阶段群落主要有星散与重构、分化与转型、冲突与对峙等多种存在方式。第三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落的运作方法。这个阶段群落主要有三种运作方法:一是文学群落树立权威和领袖,群落其他成员追随并围绕在其身旁;二是文学群落依靠编辑和刊物来营造公共空间,凝聚成员;三是每个文学群落伐异求同,往往通过书评的写作或者作品选辑、文艺评奖等方式来凝心聚力,维护一个群落的整体面貌。第四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的文化心态。此阶段文学群落心态丰富多样,每一种群体都有着自身独特鲜明的文化心态,个性鲜明,清晰可辨。同时,群落的文化心态又非常复杂,群体心态充满了尴尬与矛盾。此外群落的文化心态还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态势,群体心态不断进行着调整与转变。第五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的文学实践形态,探讨群落现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正是文学群落背景的支撑,才使得各种文艺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文学创作也带来了多样的视阂。可以说正是在作家群落现象的背景下30年代文学创作才真正走向了多元和繁荣。本文打破了过去或偏重文学艺术或偏重政治思想的单向度研究,更关注的是文学群落的变化,注重群落的动态描述,从创作的主体角度直接描述文学群体,把群体的理念、创作心态和创作实践相结合,考察群体的聚散。采用群落现象研究的方法,不仅摒弃了以往用既定的标准研究社团流派的简单化的做法,更贴近1928—1937年期间文学发展复杂历史进程的具体实际,而且有利于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这个阶段文学群落生态作出客观的描述,探讨了群落现象对于这个阶段文学理论与创作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本文也为中国现代社团流派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尝试。
杜运通[5](2011)在《林语堂研究历史、现状与前瞻》文中提出林语堂研究经历了80余年的风风雨雨,大致可分为批评期、沉寂期、突破期、拓展期四个发展阶段。文中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整体扫描,并对未来的发展走向作了前瞻性眺望。
张黎黎[6](2005)在《在永恒中结晶 ——论余光中散文理论及创作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余光中散文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海内外对余光中散文作品的评论文章,有数百余篇,几乎涉及了他散文创作及散文理论的各个方面。但是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作家,还是有很多领域可以进一步挖掘。余光中散文的精神内涵一直被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加上部分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但是他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他的散文理论也引起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缺乏完整的梳理和归纳;他的艺术风格方面,关于用典、散文的音乐美、绘画美、标题、结构、文字等艺术手法的成功使用还很有值得细读的空间;对于他的风格也有定论,但是在其风格分期、风格流变等方面也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本文拟对余光中散文作一个全面的剖析,从他散文的精神内涵、散文理论、散文艺术手法和散文风格四个方面入手,力图进行一次深层次地全接触,挖掘他散文艺术的美、分析美的成因、找寻他对散文的创新和贡献、把握他不同时期的风格,同时尝试从他的成绩与不足评价其在当代散文界中的历史地位。 余光中的散文创作不算很丰富,而且就散文内涵等来说也有一定的局限,但余光中的散文理论和创作都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从散文理论而言,他认为散文应该是现代化的,同时他身体力行地在遣词造句、散文结构、修辞手法等多方面体现散文的现代化。他拓展了、丰富了散文园地,是散文世界里一道别样的风景。当然,余光中早年的战乱经历丰富了他的创作,但从深层心理来讲似乎对他影响不深。他的作品因此缺少痛苦的思索,缺乏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及对人性的洞悉,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因此,从散文创作内涵上来说,余光中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但是他在散文园地加大了亲情书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或者说是丰富;而从艺术手法上来说,他无疑刷新了散文艺术殿堂旧有的格局,他那鲜明的个性与独创性可以不被赞美或效仿,但却不容忽视。因此他无愧于散文艺术大师的称号。 为求全面,本文有部分内容会与现有评论有所重复,如余光中的比喻、拟人修辞
平原[7](2004)在《闲适派散文代表作家比较谈 ——林语堂、梁实秋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坛上独具特色的闲适派散文家林语堂、梁实秋在文艺思想和创作风格上呈现出来的细微差异,使他们在创作形态上各具风采,林语堂的从容睿智,旷达自喜,潇洒自在;梁实秋的严肃雅致,恬然自安,隽逸苦涩,颇能让人回味。
欧明俊[8](2003)在《现代小品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挖掘梳理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在古今中外比较视野中,对现代小品理论进行较全面、系统、动态的实证性研究,总结其特点和兴替规律,提炼其有益价值,为当代小品散文及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借鉴。 现代小品理论对小品概念与散文、随笔、杂文等相关概念以及自我、性灵、闲谈、闲适、幽默等重要范畴做了辨析。系统地探讨了小品形态与内质包括题材、体裁、风格、语言、笔法章法、功能及价值等特征。强调小品是个人笔调、自由文体。短小精悍,小中见大;轻松随意,亲切近情;小题大做,不弃琐屑;议论说理、言志抒情;清新自然,闲适幽默;批评讽刺,娱乐消遣。亦重反正统、反主流的思想特质。强调“言志”,反对“载道”,有救弊之功,但过重消解文学的崇高严肃和规则纪律,又走向另一极端。它广泛吸纳古今中外小品及文学理论资源,整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往往“偏食”或“消化不良”。它是现代散文及文学理论的补充,对现代思想文化史亦有贡献。虽多矛盾疏漏处,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方爱武[9](2001)在《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派小品散文是 2 0世纪 2 0至 4 0年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生命意象 ,本文试图把海派小品散文归入现代散文的大视野中 ,就“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社会”的问题 ,与闲适派及太白派作比 ,去把握海派小品散文的文学生命的真实存在
方爱武[10](2000)在《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文中研究说明
二、闲适派散文代表作家比较谈 ——林语堂、梁实秋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闲适派散文代表作家比较谈 ——林语堂、梁实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学史中的林语堂及其着述 |
1.别具一格的散文作家——林语堂形象的最初定位 |
2.反动的“帮闲文人”——政治标准下的特殊形象 |
3.林语堂散文家身份的重新确认 |
4.贯通中西的文化学者——林语堂21世纪的新形象 |
第1章 外热内冷——Moment in Peking的初期接受状态 |
1.1 洛阳纸贵:Moment in Peking的海外发行与传播 |
1.2 差强人意的汉译本:《瞬息京华》与《京华烟云》 |
1.3 外热内冷的加剧:新中国成立后《京华烟云》的传播 |
第2章 爱屋及乌——林语堂魅力下《京华烟云》的接受 |
2.1 作为文化小说:林语堂研究中的《京华烟云》 |
2.2 作为外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本研究 |
2.3 作为现代文学经典:比较视野中的《京华烟云》 |
第3章 多重演绎——《京华烟云》的影视化改编 |
3.1 回肠荡气的时代悲歌:台湾版的增删式改编 |
3.2 繁华尽现的京俗长卷:央视版的取材式改编 |
3.3 不伦不类的情感闹剧:云视版的重写式改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林语堂人生艺术化思想及其根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林语堂人生艺术化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人生的悲剧意识 |
第二节:幽默的情怀和闲适的境界 |
第三节:半半哲学 |
第二章 林语堂思想来源及其独创性 |
第一节:生活经历 |
第二节:文化根源 |
一、儒、释、道和谐并存 |
二、西方文化 |
余论 |
第一节:林语堂与鲁迅 |
第二节:林语堂与周作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主题索引 |
(3)林语堂与1930年代小品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林语堂小品文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 林语堂早期文体建设 |
第二节 提倡“幽默”第一人 |
第三节 “性灵”文学观的构建 |
第二章 林语堂1930年代小品文创作 |
第一节 自然真实的性情中人 |
第二节 亲切闲适的写作心境 |
第三章 林语堂1930年代办刊实践 |
第一节 1930年代的上海话语空间 |
第二节 林氏小品文刊物的办刊策略 |
第三节 1930年代小品文论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林语堂研究资料索引 |
后记 |
(4)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作家社团流派与“群落现象”的话题 |
二、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基础与现状 |
三、1928—1937年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研究的缘起及思路 |
第一章 1928——1937年现代作家群落生成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结社文化传统的因袭与延续 |
第二节 社会时代政治的影响与作用 |
第三节 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 |
第四节 1928—1937年现代作家群落的现象特点 |
第二章 1928——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落的存在方式 |
第一节 星散与重构 |
第二节 分化与转型 |
第三节 冲突与对峙 |
第三章 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的运作方法 |
第一节 人格魅力树立权威 |
第二节 创办刊物编辑主导 |
第三节 圈里圈外伐异求同 |
第四章 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的文化心态 |
第一节 丰富性的群落姿态立场 |
第二节 复杂性的群落精神取向 |
第三节 动态性的群落心理走向 |
第五章 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的文学实践形态 |
第一节 文学群落理论探索的多元化建构 |
第二节 文学群落创作视阈的坚守与多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林语堂研究历史、现状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评期 (1925~1949年) |
二、沉寂期 (1950~1978年) |
三、突破期 (1979~1989年) |
1. 从流派研究的角度突破。 |
2. 从与鲁迅交往的角度突破。 |
3. 从史料发掘的角度突破。 |
4. 从现代文学史的角度突破。 |
四、拓展期 (1990年以后) |
1. 作家传记的批量问世。 |
2. 研究视域的拓展和深化。 |
3. 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 |
五、研究趋向眺望 |
(6)在永恒中结晶 ——论余光中散文理论及创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百年散文背景下的余光中散文 |
第一章 温和的现代派:人文精神的关照 |
一、文化的认知与对话 |
1、文化的兼收并蓄 |
2、文化论争:为缪斯而战 |
3、宗教:一种文化精神 |
二、家国意识 |
1、人情的温暖 |
2、乡愁:在中国的土壤上 |
三、生命体验 |
1、寻求人生的意义 |
2、探讨生与死的关系 |
3、追求理想人格 |
四、物我两忘 |
1、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2、工商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 |
3、人与自然的再度和谐 |
第二章 现代散文理论的追求 |
一、天宽地阔的散文文体论 |
1、散文:包容各类文体的文体 |
2、分类:依五项功能而定 |
二、反对恶性西化,实现中文现代化 |
(一) 恶性西化,中文不中 |
1、抑中扬英,极端西化 |
2、复数形式,全然滥用 |
3、“的”的不休,万马奔腾 |
4、欧化结构,僵硬晦涩 |
5、乱造词语,恶性西化 |
(二) 打造“三合土”的现代中文 |
1、西而化之,洋为中用 |
2、文白兼容,“遍体文章” |
3、变化多端,富于弹性 |
三、阳刚、繁富的散文风格追求 |
四、海纳百川、中西比较的批评方法 |
1、知性、感性相济 |
2、融汇中西、打通古今 |
3、艺术的多妻主义 |
第三章 艺术手法的现代化 |
一、散文的艺术多样美 |
1、“双目合,视乃得”:诗与散文 |
2、“岂有哑巴缪斯”:散文的音乐美 |
3、“捕光捉影”的艺术:散文的绘画美 |
二、散文的结构艺术:一以贯之的现代化 |
1、“扔掉散文的烂帽子”:标题的现代化 |
2、开头蓄势,立意新颖 |
3、精彩到最后一秒:结尾的技巧 |
三、快速度的联想,高密度的象征:散文的意象 |
1、“幽渺飘忽”的古典意象 |
2、山盟石誓的阳刚意象 |
3、年轻的寂寞:性心理意象 |
四、修辞艺术的繁华世界: |
1、比拟/喻:奇思妙想的世界 |
2、讽刺:机智风趣的世界 |
3、对偶:律动世界 |
4、妙典:言简意丰的世界 |
五、语言:“在文字的风火炉里炼出一颗丹来” |
1、讲究质料、中西合璧,文白相融 |
2、别出心裁的文字组合 |
第四章 散文风格:阳刚与典雅并存 |
一、放傲、雄奇之阳刚风格:方兴未酣 |
二、雍容典雅、机智幽默风格:酣畅淋漓 |
三、凝炼从容风格:与永恒拔河 |
四、在比较中的体认 |
1、余光中、余秋雨:余音绕梁,大家风范 |
2、余光中、董桥:木棉与紫荆 |
3、余光中、张晓风:想象丰富、腕挟风雷 |
结语 历史地位:散文艺术大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现代小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现代小品理论界说 |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四、 本课题材料来源及运用 |
五、 本课题所用理论与方法 |
六、 本课题思路及总体构架 |
第一章 小品及其相关概念论 |
第一节 小品界说 |
第二节 小品与散文 |
第三节 小品与随笔 |
第四节 小品与杂文 |
第五节 小品与美文 |
第六节 小品与散文诗 |
第七节 小品与速写 |
第二章 现代小品特征论 |
第一节 小品形态与内质论 |
第二节 小品题材论 |
第三节 小品体裁论 |
第四节 小品笔法与章法论 |
第三章 小品范畴论 |
第一节 自我与性灵 |
第二节 闲谈与闲适 |
第三节 幽默 |
第四章 现代小品功能及价值论 |
第一节 小品功能论 |
第二节 小品价值论 |
第五章 现代小品理论的价值重估 |
第一节 小品理论在现代散文理论及文学理论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小品理论的思想文化价值 |
第三节 小品理论的负面价值及经验教训 |
第四节 小品理论与小品创作实践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9)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体与自我:与闲适派比较谈 |
第一, 关注整体中的个体生存。 |
第二, 抒写执着于现实的昂扬的生命意识。 |
二、个体与社会:与太白派比较谈 |
(10)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个体与自我:与闲适派比较谈 |
二 个体与社会:与太白派比较谈 |
四、闲适派散文代表作家比较谈 ——林语堂、梁实秋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D]. 张天馨. 吉林大学, 2020(08)
- [2]林语堂人生艺术化思想及其根源探究[D]. 汪妍锦. 南京大学, 2014(03)
- [3]林语堂与1930年代小品文[D]. 陈思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4]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研究[D]. 顾金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5]林语堂研究历史、现状与前瞻[J]. 杜运通.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6]在永恒中结晶 ——论余光中散文理论及创作实践[D]. 张黎黎. 苏州大学, 2005(05)
- [7]闲适派散文代表作家比较谈 ——林语堂、梁实秋之比较[J]. 平原. 美与时代, 2004(12)
- [8]现代小品理论研究[D].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9]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J]. 方爱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 [10]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J]. 方爱武.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