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传薪显魅力——纪念广州文史夜校40周年

文史传薪显魅力——纪念广州文史夜校40周年

一、文史传薪显风华——纪念广州文史夜学院创办4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陈祖根[2](2020)在《从“新文化”到“党派化”:五四后地方公共领域的转型 ——以吴江县为考察中心(1919-1927)》文中研究表明新文化运动后,吴江地区的报刊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由于组织不力、经费不足,大部分刊物则在短时间内便夭折了。吴江地方报刊的发行深受上海的辐射与影响。吴江的地方报刊在联络与对抗中形成了“声气应求”的氛围。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下,对“新文化”的宣扬和推崇成为吴江地方报刊的主旨。新文化在下沉传播到县乡甚至村这一级后,必然会与民间文化产生对立和碰撞。地方趋新知识分子、传统士绅和地方官员围绕震泽双杨会这一民俗活动展开激烈讨论和博弈。除新闻这一基本职能外,地方报刊致力于创造舆论环境,监督地方事业的开展。清末吴江出现了比较典型的管理型公共领域,即以地方士绅为核心的地方群体协助国家治理基层社会,既有负责地方福利慈善的红十字会、义庄等组织,也有平社这一跨地区公共管理组织。市民公社是五四后吴江地区出现的新型管理型公共领域。“社会”观念的兴起使得新文化运动在下行过程中一定程度转化为社会运动。吴江的市民公社成立于1922至1924年间,主要有城区的盛厍市民公社、黎里、同里、北厍、芦墟、莘塔、八坼、震泽、盛泽市民公社。这些市民公社的成立过程、管理内容各有不同,五四以后,地方公共领域在活动空间上得到了有效拓展。一方面,得益于新文化的“提高”和“普及”作用,地方知识人致力于在地方开展公益性的教育和知识传播活动。相对于茶馆这样的传统公共空间外,阅报社、平民夜校等新型空间在地方涌现。另一方面,政治议题也进入到地方社会,成为公共空间的突出主题。具体而言,政治议题在地方社会主要体现在民族主义的游行示威活动。五四学潮也在地方空间不断回响,此起彼伏。批判性公共领域的“党派化”,与吴江地方报刊的国民党背景密不可分。柳亚子的思想在短短两三年内发生了剧烈的转变,从“文化”到“党派化”的转变非常迅速。受党派化的影响,自1925年5月孙中山追悼会后,《新黎里》关于地方公共事业的言论逐渐减少,而宣传国民党党义和吴江国民党组织活动的内容逐渐增多。大量学会社团成员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党员。国民党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和触角的延伸也逐渐侵蚀了原来社团的公共事务。主义不断信仰化和宗教化,并迅速成为个人寻求国家和社会问题最终解决的不二法门。

胡宇清[3](2020)在《艺圃耕耘——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胡根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根天早年东渡日本学习西洋画,学成归国后先后创立赤社美术研究会、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广州文史夜学院等教育机构,并在其中担任要职。胡根天奠定了华南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格局,培养了大批美术专才,大力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广东乃至中国美术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胡根天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他的艺术成就,直到今天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对胡根天求学经历和从事美术教育历程的考察,结合个人手稿,力图全面呈现这位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的拓荒轨迹。

吴文宙[4](2019)在《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香港树仁大学创始人钟期荣(1920——2014)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教育家。她先后求学于西迁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学贯中西。自1955年起,她定居香港,执教于香港联合书院、崇基学院、浸会学院等,主要从事法学、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1971年,钟期荣有感于香港高等教育学位奇缺,大量有志青年被拒于高等学府门外,遂与丈夫胡鸿烈大律师一道自筹资金创办香港树仁书院(后更名为树仁学院、树仁大学),担任校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1994年,因她在香港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香港事务顾问,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2000年,钟期荣因数十年可歌可泣、勤奋办学的业绩,对香港社会有重大贡献而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2008年,她与丈夫胡鸿烈大律师一同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被誉为“教育的楷模”。本文梳理了钟期荣的教育人生,归纳了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尝试了多角度评析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探讨了教育家办学的价值所在和香港地区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仁树仁”,主要涵盖以下三个内涵:以“仁”树仁,定位办学之路的办学观,以仁“树”仁,决定管理之策的治校观,以仁树“仁”,成就现代君子的育人观。在将近六十年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紧密相连的,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最终形成体系,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人文情怀和教育情怀。钟期荣创办的香港树仁大学如今享誉中外,是香港私人办学的典范。在整个办学治校过程中,她始终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高度重视中文在教学中的比重,积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力促进了香港年轻一代乃至香港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王俊贤[5](2019)在《新式知识分子与乡村改造 ——基于南社社员文教活动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清末以降,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维系传统社会的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中国社会基础的乡村,同样遭遇文化困境。除国家权力、士绅及民间组织等积极推动乡村改造外,新知精英更是通过教育与文化活动,将“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传播于乡村社会,以建设乡村新文化,塑造乡民新人格,推动乡村现代化进程。本文以南社及新南社社员的文教活动为中心,考察新式知识分子在清末民初江南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作为,以揭示这一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变革中的文化、道德力量。论文第一部分,介绍清末民初新式知识分子与乡村社会的整体情况。近代变局后的乡村社会频遭动荡,传统士绅渐失影响力,新式知识分子兴起,逐渐实现旧士绅与新知精英间的代际转换。南社是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南社成员是由清末以来的近代教育而诞生,具有新知识分子的特征。在南社到新南社的历程中,他们秉承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共同演绎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论文第二部分,论述南社社员与乡村女子教育。柳亚子的女权思想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婚姻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南社人男女平等的女性观。南社、新南社知识分子致力于创建乡村女子学校,其中以冯沼清创办的苏苏女学和任传薪创办的丽则女学为典型,体现了南社人对乡村女学创办的全新诉求。此外,南社女性是从闺阁中走出来的新女性,她们接受新式教育、彰显独立意识、呼唤女性解放,积极推动乡村伦理改造与习俗改良。论文第三部分,考察新南社知识分子与吴江市镇的新闻报刊热。近代以来新的公共文化空间——报刊媒体的兴起,与新教育一起成为新文化、新道德传播的重要渠道。吴江地域的新南社知识分子以报业为活动据点,引入新观念,透过新闻报刊积极开展启迪民智的活动。从教育的视角看,报刊本身便可被视作社会教化的教材,具有“群治”、“群育”的重要功能。新南社报人通过新闻报纸引导、示范与教育乡民,改革传统乡村礼俗,培育现代文明观念,从而推进乡民教化。论文第四部分,论述了新南社社员与乡村识字运动。20世纪20年代,吴江市镇的平民教育思潮高涨,新南社社员致力于识字运动等平民教育事业,率先在盛泽、黎里等地设立通俗演讲团、通俗教育馆、夜校等,为市镇普及教育做出努力,成为近代教育渗入乡村社会的重要推力。最后,论文总结了新式知识分子之于乡村改造的特征。新式知识分子是新学造就的现代知识人,是新旧文化消长间适逢其会的人物,是近代江南乡村改造的新生力量。他们通过一系列新文化启蒙与教育活动,以改良旧俗、培植新文化,推动乡村文化与道德重建。

吕姝焱[6](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谢依伦(CHIA JEE LUEN)[7](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车兰兰[8](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赵郁飞[9](2017)在《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文中指出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即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创作时间大致框定在1900—2000年的词史研究。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提出的基础上自然成立的,它既是“20世纪诗词研究”的“子菜单”之一,又葆涵有自身特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时段讲,自晚清、民国、共和国直至网络时代的一百年中,不可胜数的女词家以佳词丽句秀出闺阃、卓然挺立,不仅足以同世男性相抗轶,壮百年词史之声色;更能上摩前贤之垒,在百年词史镌刻芳名。近百年女性词史构成了对20世纪词史的补益及对千年女性词史的续写,理应获得更多瞩目。女性词将以何等姿态与分量“入史”?在近代词特别是民国词研究呈显出持续热火状态的大背景下,专门的女性词研究不免显得门庭冷落、贫瘠荏弱一些。虽然先行者已贡献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献与理论工作,但整体系统研究20世纪女性词——也即续写《女性词史》——的工作还仍然处于学界的期待视野当中。其实,对大量女性词文献及理论的搜罗告诉我们:只要理念调转得充分允洽,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这部续写的《女性词史》虽在时段上不得不处于“续”的地位,而其理论意义则越轶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藩篱,成为中国文学熔铸对接的一个重要“中观”层面。本文绪论部分包含“近百年女性词史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三部分,除了解决了选题必要性、合法性的问题外,也基本确定了行文方法论——以政治∕物理时间断限设定章;以本时期内最杰出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设定节,并在她身后选择性地安排与之关联的其他女词人;同时穿插文学潮流、重大问题等其他信息,以期营造丰富、立体、灵活的“学术观感”。虽然并未刻意求全,但正文选取的女词家也即个案也达到了百家左右。第一章“清民之际女性词坛”以传统才媛吕凤、罗庄为核心,以其他官夫人、“名父之女”等不同身份的“旧女性”作为补益,展现民国到来之前的世纪之初的女性词坛。第二章为“以南社诸子为核心的新女性词人群”。在风云万变、百废俱兴的民国,女性词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新女性”势必造就“新词史”:“人中龙凤女苏黄”、擅书“海外新词”的吕碧城是百年中第一座高峰,她的周围还有胞姊吕惠如、戊戌变法时期杰出女性薛绍徽、千里寻父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等。“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是南社女词人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而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性收藏家潘静淑等都各臻精诣。在“秋风秋雨”笼罩下,还出现了秋瑾至友徐自华、徐蕴华姊妹以及虽属社外而受秋瑾影响深巨的女杰刘韵琴与郭坚忍。南社,为百年女性词史带来了强健的发端。第三章“民国中后期学人与艺人词坛”时期是词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密集地诞生了沈祖棻、陈小翠、周錬霞、丁宁(具体位置在下一章)“民国四大女词人”——也是百年、千年中的一流词家,为波澜壮阔的女性词史长篇谱就了高潮澎湃的最强章回。本章对相对火热的沈祖棻研究提出了路径上的反思商榷,回顾了尉素秋、冯沅君的抗战心史,论证了陈小翠所以称为“百年冠冕”的理由,并为“万人低首拜红裙”的周錬霞作出了现代性别意识下的学术判断,最后简述了福建何振岱老人门下“寿香社女词人群”的创作情况。第四章“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中,深入剖析了由民国入共和国的卓越女词人丁宁历经数十年磨折的填词生涯,表彰了共和国第一代女词家代表、曾流落新疆的蔡淑萍记录时代创痛的词业成就,回顾了茅于美的绝美情词,最后梳理了岭南女性词发展小史——包括冼玉清及朱庸斋门下的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其中苏氏以清新明畅的时代风貌堪称分春馆女弟子翘楚。第五章“以学人为主干的新时期词群”。在风雅赓续的荆棘路上,一定是学人保存着那一颗火种。本章首先介绍了词名沉埋的刘柏丽,她以纤手挽起颓势,在新时期鼓荡起英迈的稼轩风,是“当代学辛首功”。特色各异的“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至今还活跃在词坛上,而享誉十数年的李静凤堪称当代婉约大家,她的《散花词》是百年女词人存词量之最。新时期不可不提桃李满天下的叶嘉莹,她继承了苦水门风,并传递到了女弟子曾庆雨、石任之一代青年词人手中。第六章为“网络女性词坛”。如果说民国三十年是“黄金时代”,那么自2000年以来迎来创作、艺术高峰的网络词坛就是女性词的“白银时代”:任淡如创办了最着名的诗词网站之一菊斋,其中不仅有第一代“偶像级”词人孟依依,更有以秦月明、看朱成碧、如月之秋为代表的女性作者,她们为早期网络词史留下亮丽的色彩。问余斋主人、添雪斋是网坛一流女词人的代表,她们一守正、一开新;一雄浑、一奇丽,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发初覆眉横空出世,以空灵幽深的“小眉体”直指人心,带来了女性与文学遇合所能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如今最为活跃的新生代女词人夏婉墨、唐颢宇及她们创新意味浓郁的创作,让我们对古典诗词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希望。第七章“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引入地域观照视角,对文化环境、创作生态有别于大陆的香港、台湾、海外女性词人进行梳理论述。其中佼佼者如香港之张纫诗、潘思敏;台湾之琦君、张荃及海外之李祁、张充和,皆面目自具、各足成家。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共同撑构起繁复多元、生机勃勃的百年女性词史。

王新立[10](2017)在《近代文学社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对近代文学社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状况作一通览式的描述,以期能够达到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尝试从文献学、历史学的角度考证近代主要文学社团的产生与发展状况,从文学史、社团史的角度来研究近代文学社团与近代社会文化、近代文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关注与其紧密相关的外在因素,如时代局势的动荡,西方文化的冲击,文学革命和新文学思潮的影响等,也关注其内在的存在状态,如社团内部的构成、社团的条例规定、社团活动与发展的方式、社员的文学创作与作品的收集、整理与传播等,使文学社团研究更加立体化,更加丰富。文章思路方面,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从近代社会的巨变,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革命,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方面,探究这些时代因素对传统文人与传统文学社团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从19世纪初开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120余年间文学社团的发展历程,依据该时期文学社团发展的具体状况,分为恢复期,复兴期,低落期,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社团进行详细梳理。对一些重要社团进行具体考证。第三章为近代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文学社团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中台湾以诗钟为主要创作方式的文学社团活动,在近代,特别是在清末发展非常繁盛。东南亚作为中国海外华人数量最多、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较之其它地区,也更加浓厚。本章马来亚地区为中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社团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当地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影响。第四章为近代文学社团的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社团与社员的考察,一是从地域文化与文学的角度考察近代文学社团与社团成员的地理分布,二是对社团主要成员身份的考察,并进一步探究社团的性质与特征。此外,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止之后,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社,并没有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消亡,而是发生了一些改变,并继续存在着。第五章为几类特殊的文学性社团研究,在近代文学社团的发展中,既有一些和前代文学社团相似的社团,如怡老类社团,又出现了一些前代没有的社团类型,如诗钟社。现阶段这些社团在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也难以归类,同时又创作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征。为完整体现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全貌。本章针对几类主要的文学性社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怡老类文学社团、季节性文学社团、诗钟类文学社团、哀悼性质的文学社团,以及报刊类和校园文学社团等。

二、文史传薪显风华——纪念广州文史夜学院创办4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史传薪显风华——纪念广州文史夜学院创办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从“新文化”到“党派化”:五四后地方公共领域的转型 ——以吴江县为考察中心(1919-192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地方报刊的涌现与批判性公共领域的兴起
    第一节 吴江地方报刊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 “新文化”与地方公共舆论的构成
    第三节 批判性的地方舆论
第二章 新型社团与管理型公共领域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福利与治理:传统管理型公共领域的延续
    第二节 从“文化”到“社会”:管理型公共领域的更新
第三章 动员与延伸:公共领域的空间拓展
    第一节 交往场所与公共空间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下的公共领域与空间
    第三节 五四运动与地方学潮
第四章 地方公共领域的衰弱
    第一节 批判性公共领域的“党派化”
    第二节 管理型公共领域的“党派化”
    第三节 “主义时代”:一个思想史的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艺圃耕耘——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胡根天(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根天的求学经历
二、胡根天的美术教育实践
    (一)赤社美术研究会和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
    (二)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
    (三)广州文史夜学院
三、胡根天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
结语

(4)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钟期荣的教育人生
    第一节 钟生岐巍才
        一、生于荆楚,家学渊源
        二、少年立志,求学名校
        三、考场夺魁,喜获良缘
    第二节 远水扬清波
        一、外交苏联,初探仁道
        二、留学欧洲,融贯中西
    第三节 香江冀传薪
        一、执教各校,崭露锋芒
        二、聚焦香港,心系内地
        三、树仁之母,桃李天下
第二章 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办学:以“仁”树仁,定位办学之路
        一、办学理念:孔孟之道不失为济世良方
        二、办学目标:仁风长存
        三、办学保障:独立自主
    第二节 治校:以仁“树”仁,决定管理之策
        一、以师为本,融洽师生关系
        二、引进走出,另觅发展之途
    第三节 育人:以仁树“仁”,成就现代君子
        一、敦仁:健全人格
        二、博物:专通并育
第三章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学以报国的爱国情怀
        二、中外交融的人文情怀
        三、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
    第二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树立了香港私人办学的典范
        二、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第三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现实反思
        一、大学生德育状况值得审视
        二、办学治校需要教育家
        三、文化认同问题有待重视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钟期荣生平(1920——2014)
附录二 香港树仁大学发展历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新式知识分子与乡村改造 ——基于南社社员文教活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近代新式知识分子研究
        2.近代乡村改造研究
        3.南社社员研究
        4.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1.新式知识分子
        2.乡村改造
        3.乡村
        4.南社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一、时代召唤:近代乡村变迁与南社兴起
    (一)乡村社会衰败与新旧冲突
    (二)地方精英的近代化转型
        1.传统士绅阶层的失落
        2.新式知识分子的涌现
        3.新式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
    (三)南社与南社知识分子
        1.南社发展始末
        2.南社知识分子
二、女权先导:南社社员与乡村女子教育
    (一)柳亚子的女权思想
        1.反封建,倡解放
        2.兴女学,开女智
        3.婚姻自主、平等
    (二)乡村女学的创建
        1.冯沼清与苏苏女学
        2.任传薪与丽则女学
    (三)南社女性的教育经历及其影响
        1.南社女性知识分子群体
        2.女性意识之觉醒:徐自华
        3.乡村新女性:郑佩宜
    (四)小结
三、新文化下乡:新南社社员与吴江市镇的新闻报刊热
    (一)新南社社员与吴江市镇社会
        1.新南社概况
        2.吴江市镇中的新南社社员
    (二)新南社报人与吴江报刊的创办
        1.20 世纪20 年代吴江报刊热的兴起
        2.新南社报人
    (三)市镇报刊热背后的地方文化运动
        1.市镇报刊中的新文化
        2.新文化的传播
    (四)现代文明观念的培育:以泛教育为视角
        1.新道德的呼唤
        2.民众新人格的塑造
        3.婚嫁习俗的革新
        4.卫生教育的普及
        5.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
    (五)小结
四、平民教育:新南社社员与乡村识字运动
    (一)识字运动的舆论引导
    (二)识字运动的教育实践
        1.平民教育促进会
        2.平民学校
        3.夜校
        4.民众教育馆
    (三)小结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三、前贤研究概况
        (一)黄人着述整理
        (二)黄人生平研究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一、晚清词学概况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词论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一、黄人词题材
        二、黄人词的特点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一、思想启蒙方面
        二、文科教育方面
        三、培养人才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纲
        一、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
        二、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
        三、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
第一章 清民之际女性词坛
    第一节 凡鸟偏从末世来:论吕凤词
        一、漱玉为骨格,杂采诸家
        二、吕凤与聊园词社
        三、传统才女的精神困境
        四、庚子变局中的女性书写:许禧身、刘鉴
        五、左又宜
    第二节 最后的女性遗民罗庄
        一、“今日犹自不能忘”的遗民情怀
        二、“被男人宽容出来的才女”
        三、李慎溶
第二章 以南社诸子为中心的民国新女性词人群
    第一节“谁识隐娘微旨”:论吕碧城词
        一、狂慧与奇哀:吕碧城词的艺术特质
        二、“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辨
        三、圣因长姊吕惠如
        四、薛绍徽、陈芸
        五、康同璧
    第二节“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
        一、“天予此生潇洒,不负雄奇骚雅”:论张默君词
        二、“总芳馨怀抱意难禁”:论陈家庆词
    第三节“秋风秋雨”词人群:徐自华、徐蕴华
        一、“秋山秋水带余哀”:忏慧词人徐自华
        二、南社“格律派”女将徐蕴华
        三、刘韵琴、郭坚忍
第三章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坛
    第一节 千秋谁似李夫人:论沈祖棻词
        一、“藏钩射覆总难猜”:“词史”还是“心史”?
        二、“难从故纸觅桃源”:《涉江词》的“奄有众妙”与自我局碍——兼谈词体拟古之得失
        三、写情圣手盛静霞
        四、王兰馨
    第二节 乱世萍踪:尉素秋与冯沅君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论尉素秋词
        二、知行兼擅的词学名家冯沅君
        三、梁璆的《菩萨蛮·五都词》
    第三节 百年冠冕陈小翠词
        一、“算能传、天壤惟文字”:陈小翠的填词生涯
        二、“湖海胸襟,珠玑咳唾”:陈小翠“词人之词”论
        三、“三百年来女布衣”:“中性视角”与高士情怀
        四、“鸳蝴词”传人温倩华
        五、艺苑词侣顾飞、顾青瑶、陈乃文、陈懋恒
    第四节“一生爱好是天然”:论周錬霞词
        一、艳词中女作手
        二、“峻嶙奇气不堪驯”
        三、爱国女俦杨令茀
    第五节 寿香社女词人合论
        一、寿香社词群简论
        二、王真、何曦、王德愔、施秉庄
        三、刘蘅、叶可羲、张苏铮、薛念娟、王闲、郑元昭
第四章 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
    第一节“不种黄葵仰面花”:论丁宁词
        一、“百灵噎恨听哀弦”
        二、刚柔并举、骨采相兼
        三、“民国四大女词人”简论
        四、“慷慨使气”的吕小薇词
    第二节 蔡淑萍与“边雁啼秋”的《萍影词》
        一、“边雁,边雁,南去云天漫漫”
        二、笃诚与忧患
        三、丁小玲
        四、王筱婧、李蕴珠、宋亦英
        五、周素子的“传体词”与张雪风《鹃红词》
    第三节“妾有夜光珠,采掬经沧海”:论茅于美词
        一、叙写一己情事的《夜珠词》
        二、“此是纯粹之诗”
        三、志洁情芳的张珍怀词
        四、黄墨谷、柯昌泌、吴君琇
    第四节 广东现当代女性词人举述
        一、“岭南巾帼第一”冼玉清
        二、分春馆女弟子群: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
第五章 以学人词为主干的“新时期”词坛
    第一节“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
        一、当代学辛首功
        二、“风雅不亡缘善变”
    第二节 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
        一、渊雅雍容的段晓华词
        二、幽秀深窈的景蜀慧词
        三、剑气箫心的李舜华词
    第三节“衣边吹散余馨”:论李静凤词
        一、“藕孔藏身”、“天机触发”的创作观
        二、雅厚深挚的《散花词》
        三、谷海鹰与“天心冷、清骨难描”的《捞月集》
        四、周燕婷、韩倚云、伊淑桦、徐源
    第四节 叶嘉莹与红蕖词弟子
        一、“人生易老梦偏痴”:论叶嘉莹词
        二、曾庆雨、石任之
第六章 网络女性词坛
    第一节 早期网络女词人群体扫描
        一、“菊斋主人”任淡如与“葬花教主”孟依依
        二、秦月明、看朱成碧、秦紫箫、萼绿华、采薇、兰之幽兮 ..239三、如月之秋、蓝小蚁、蓝烟、绿烟、飘茵
    第二节 网坛“二斋”:问余斋主人与添雪斋词
        一、上揖湖海楼的问余斋词
        二、“这一抹、灵魂澄碧”:论添雪斋词
    第三节“我是池中素色莲”:发初覆眉与“小眉体”
        一、从“与子宛如初见”到“与俱磨欲尽,壮骨与春鬓”
        二、“白是情痴红是慧”的小眉体
        三、非烟、让眉、苏画舸、岛姬
    第四节 性灵小兽夏婉墨
        一、“会有心花出我襟”
        二、“生气百年虎虎”
        三、“浩歌悲泣”的陆蓓容词
        四、黄佳娜、罗恺文、唐颢宇
第七章 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
    第一节“海自波涛云自闲”的香港女性词坛
        一、南海女子张纫诗
        二、“学稼轩”的潘思敏与琴人蔡德允
        三、黄倩芬、刘佩蕙等
    第二节“过江名士,海陬人杰”:台湾女词家举述
        一、天风阁传人琦君、张荃
        二、张雪茵、江芷
    第三节 海外女性词坛
        一、“掷平生万事天之末”:论李祁词
        二、“人间装点自由他”:论张充和词
        三、赵文漪等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10)近代文学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论述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研究
        二、九十年代至2005年期间的研究状况
        三、2006年以来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一、“近代”时间范围的确定
        二、“文学社团”概念的界定和收录标准
        三、具体文学社团命名的方式方法
第一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一节 “文学社团”源流考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述
    第三节 近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
    第四节 近代文学思想流变与特征
        一、传统文学思想的延续与改变
        二、早期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文学思想
        三、文学界革命
        四、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五、文学特征
第二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历程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恢复阶段
        一、兰心诗社考
        二、泊鸥吟社考论
        三、沽上梅花诗社考
        四、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第二节 近文学社团复兴阶段
        一、江东词社考论
        二、言社、益社考论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第三节 近代文学社团低落阶段
        一、支社考论
        二、翠屏诗社考论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第四节 近代文学社团再次复兴阶段
        一、希社考论
        二、虞山诗社考论
        三、寒山社考
        四、其它社团概述
第三章 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文学社团发展状况
    第一节 香港、澳门地区
    第二节 台湾地区
        一、发展轨迹
        二、社团目的与主要内容
        三、社团活动简述
    第三节 东南亚地区
第四章 近代文学社团的新变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构成与变化:基于社团成员身份的考察
        一、成员身份的考察
        二、社团成员的籍贯分布
    第三节 科举兴废与近代文社转型
    第四节 近代女性文人结社活动及其影响
第五章 近代特殊的文学性社团述论
    第一节 诗钟类文学性社团
        一、诗钟渊源考
        二、诗钟的创作方法
        三、近代诗钟类文学社团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怡老类文学性社团
    第三节 季节类文学性社团
结语
附录: 近代文学社团知见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文史传薪显风华——纪念广州文史夜学院创办4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从“新文化”到“党派化”:五四后地方公共领域的转型 ——以吴江县为考察中心(1919-1927)[D]. 陈祖根. 山东大学, 2020(01)
  • [3]艺圃耕耘——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胡根天[J]. 胡宇清. 艺术与民俗, 2020(02)
  • [4]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吴文宙. 深圳大学, 2019(09)
  • [5]新式知识分子与乡村改造 ——基于南社社员文教活动的考察[D]. 王俊贤.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8]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9]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D]. 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10]近代文学社团研究[D]. 王新立.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文史传薪显魅力——纪念广州文史夜校4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