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附加阻尼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结构,计算方法,应变,系数,部件,程序开发。
附加阻尼比论文文献综述
周云,商城豪[1](2019)在《基于功率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能减震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一般采用基于能量的应变能法。相比能量,功率反映能量的耗散效率,具有瞬时特性,对于速度相关型消能器,风振设计时经常要求计算功率,使用功率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将更加合理直接。推导了基于功率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功率计算方法),比较功率计算方法与应变能法的差异性,通过一个多层与一个超高层工程实例对功率计算方法与应变能法的计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变能法计算结果较为保守,功率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建议计算速度相关型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时优先采用功率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11期)
周云,区彤,徐昕,商城豪[2](2019)在《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时变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及《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给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取值计算方法为包络计算方法,使得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计算精度相对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时变计算方法(时变法),通过消能减震实际工程分析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精确性。结果表明,"时变法"计算所得附加有效阻尼比结果合理,更加吻合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精度。(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11期)
王维凝,曹胜涛,肖川,薛彦涛,李志山[3](2019)在《黏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下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确定消能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阻尼器的等效附加阻尼比是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较易于应用在工程实践的叁种等效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分别为:规范反应谱法、规范时程法和时程能量比法。本文参考层模型概念给出了规范时程方法中阻尼器耗能和结构应变能的一种计算方法;讨论了能量等效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假定;评述了叁种方法的优缺点。为避免时程分析中地震动的离散性,本文时程分析采用了人工合成地震动。基于自主研发软件,使用上述叁种方法计算了某实际消能减震结构的等效附加阻尼比,讨论了叁种方法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吴旭,周美容,陈曦,张雪梅[4](2019)在《黏滞阻尼器在时程分析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消能减震结构中黏滞阻尼器在时程分析中所提供的附加有效阻尼比,从阻尼力做功(阻尼能)的角度出发,建立阻尼能与附加有效阻尼比在时程过程中的关系,提出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来验证该公式,对比消能减震结构与等效结构的阻尼能。结果表明,该阻尼比计算公式比现有的其它公式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及合理性,适用于计算黏滞阻尼器在任意时程分析过程中的附加有效阻尼比,且消能减震结构与等效结构具有相同的阻尼能。(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4期)
徐昕,区彤,周云,孙作玉,段静[5](2018)在《BRB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提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确定方法,结合实际BRB消能减震结构,采用包络法、时变法及综合法叁种取值方法,分别计算BRB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将计算所得附加有效阻尼比迭加回原结构,对迭加后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其与BRB消能减震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包络法计算简捷、精度略低,计算结果较安全保守;时变法计算繁复、精度较高,较符合实际;综合法计算繁复程度和精度均介于包络法和时变法之间,此研究可为BRB消能减震结构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提供参考,亦可作为其他位移及速度型消能减震结构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17期)
王春志[6](2018)在《结构减震技术附加阻尼比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重点项目应用消能减震技术越来越多,文章就某工程某些部位装设消能装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结构计算附加阻尼比。(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18期)
乔保娟,侯晓武,曹胜涛,杨志勇[7](2017)在《SAUSAGE软件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消能减震设计计算中,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可采用线性分析方法计算,按消能减震结构总阻尼比确定地震影响系数。其中,确定消能器的附加阻尼比是计算地震响应系数的关键。考虑到消能器附加阻尼比规范算法各项参数选取的困难,SAUSAGE软件给出了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的附加阻尼比规范算法,同时,也给出了基于能量的附加阻尼比算法。从实际工程出发,对比了这两种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差异原因;同时对比了两种附加阻尼比等效线性分析与非线性分析层间剪力的误差,结果表明,基于能量算法得出的附加阻尼比更符合实际;最后,探讨了地震波选取及附加阻尼比计算时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给出了一些工程应用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S2期)
杨新,区彤,徐昕,林家豪[8](2017)在《消能减震结构中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的程序实现和计算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能减震构件的布置能有效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在实际计算其附加有效阻尼比时,会遇到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处理流程繁琐、数据量庞大、地震波选择、计算结果适用性判断、耗能构件布置合理性判断等问题。根据叁种计算方法进行逻辑流程的梳理和程序化的编制,求解其附加有效阻尼比,并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结构响应的各类指标曲线显示,为工程分析结果的自动化后处理和工程判断提供有效指导。对布置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叁种不同体系的项目选择二十余条地震波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及自动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几种体系中,不同计算方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求解结果基本一致,而对短周期结构需结合时程应变能曲线等指标综合判断取值。(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S1期)
商城豪[9](2017)在《消能减震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附加有效阻尼比是消能减震设计时的重要参数,然而已有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计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近似性。本文将对消能减震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加合理准确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国内外已有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介绍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理论或计算原理,总结与对比各计算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2)针对较为常用的自由振动衰减法与累积能量比法,给出具体的取值方法与取值建议,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对应变能法、自由振动衰减法、累积能量比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叁种计算方法得到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整体相差不大;应变能法计算结果稳定性较好,但计算精度略低,取值略为复杂;累积能量比法计算精度略高,取值最为简便,计算工作量最小,但计算结果稳定性较差;自由振动衰减法计算结果稳定性、计算精度、计算繁复性均介于应变能法与累积能量比法之间,附加有效阻尼比较小时精度较高。建议优先采用计算结果稳定性较好的应变能法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而自由振动衰减法与累积能量比法可作为补充,用于校核、辅助计算或快速估算。(3)针对广泛使用的应变能法,阐述附加有效阻尼比的时变特性及规范计算取值方法的包络性质,指出已有时变计算取值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对各计算取值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包络计算取值方法取值简便,计算工作量小,但计算精度相对较低;时变计算取值方法不能合理准确地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有较高计算精度,但取值较为复杂,计算工作量较大;综合计算取值方法计算精度与计算繁复性均介于包络计算取值方法与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之间,但整体性价比较低。建议采用应变能法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时使用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并编写相关的数据提取与数据处理程序以提高计算效率。(4)针对应变能法的包络计算取值方法与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提出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时使用层间有害位移计算结构应变能,给出一种合理可行的有害位移提取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对使用层间位移计算和使用层间有害位移计算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包络计算取值方法还是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使用层间有害位移计算均比使用层间位移计算有更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使用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与层间有害位移计算具有最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最符合实际,但取值也最复杂,计算工作量最大;对于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使用层间有害位移计算与使用层间位移计算的计算结果整体相差不大,提高较为有限;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使用层间位移计算比包络计算取值方法使用层间有害位移计算计算精度略高,取值也相对简便,计算工作量较小。建议采用应变能法计算以弯剪变形或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时,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应使用层间有害位移计算。(5)针对速度相关型消能部件,提出功率计算取值方法,揭示功率法与应变能法的区别,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对应变能法包络计算取值方法、应变能法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功率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变能法包络计算取值方法计算精度最低,但取值简便,计算工作量小;应变能法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计算精度最高,但取值繁琐,计算工作量大;功率法计算精度较高,仅略低于应变能法改进时变计算取值方法,且取值简便,计算工作量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建议计算速度相关型消能部件附加有效阻尼比时优先采用功率法。(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7-06-01)
李红庆[10](2016)在《黏滞阻尼器耗能系统附加阻尼比的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耗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相比传统抗震技术,该技术显着地提高了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在黏滞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设计过程中,一般使用应变能法计算耗能系统的附加阻尼比,所以确定黏滞阻尼器布置机构的放大系数尤为重要。目前黏滞阻尼器布置机构放大系数的计算方法存在局限性,不能适用于一般侧移模式的结构。针对黏滞阻尼器耗能系统,本文旨在建立布置机构放大系数的通用计算式,进而完善计算耗能系统附加阻尼比的应变能法。本文利用解析几何分别推导了布置在单层剪切型结构与单层弯剪型结构模型的对角机构、剪刀撑机构、下套索机构及上套索机构的放大系数计算式,并进行了算例分析。利用结构动力学、解析几何,分别建立了布置黏滞阻尼器对角耗能系统、黏滞阻尼器剪刀撑耗能系统、黏滞阻尼器下套索耗能系统及黏滞阻尼器上套索耗能系统的单层剪切型结构与单层弯剪型结构模型的运动方程,且通过该类运动方程计算了耗能系统的附加阻尼比,验证了应变能法的计算精度。针对布置黏滞阻尼器耗能系统的结构,将上述布置机构放大系数的计算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推导,以适用于一般侧移模式的多高层结构,完善了计算耗能系统附加阻尼比的应变能法。最后,对布置黏滞阻尼器耗能系统的一12层单榀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了本文完善的应变能法与自由振动衰减法计算耗能系统的附加阻尼比。算例分析表明,针对布置黏滞阻尼器耗能系统的结构,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附加阻尼比近似相等,验证了应变能法计算耗能系统附加阻尼比的计算精度。本文建立的布置机构放大系数的通用计算式适用于一般侧移模式结构,本文完善的计算黏滞阻尼器耗能系统附加阻尼比的应变能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附加阻尼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及《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给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取值计算方法为包络计算方法,使得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计算精度相对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时变计算方法(时变法),通过消能减震实际工程分析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精确性。结果表明,"时变法"计算所得附加有效阻尼比结果合理,更加吻合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附加阻尼比论文参考文献
[1].周云,商城豪.基于功率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2019
[2].周云,区彤,徐昕,商城豪.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时变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2019
[3].王维凝,曹胜涛,肖川,薛彦涛,李志山.黏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下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建筑科学.2019
[4].吴旭,周美容,陈曦,张雪梅.黏滞阻尼器在时程分析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5].徐昕,区彤,周云,孙作玉,段静.BRB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分析研究[J].建筑结构.2018
[6].王春志.结构减震技术附加阻尼比计算[J].住宅与房地产.2018
[7].乔保娟,侯晓武,曹胜涛,杨志勇.SAUSAGE软件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7
[8].杨新,区彤,徐昕,林家豪.消能减震结构中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的程序实现和计算实例[J].建筑结构.2017
[9].商城豪.消能减震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7
[10].李红庆.黏滞阻尼器耗能系统附加阻尼比的计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