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智能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布式,智能控制,控制系统,油田,光纤,电动汽车,独立。
分布式智能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姬晓,徐春生,刘鹏[1](2019)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个性化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四轮驱动力矩独立可控,各轮转矩和转速容易获得,相对于传统汽车具有明显控制优势,是进行车辆动力学最优控制的理想载体。论文主要针对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个性化智能控制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基于个性化智能控制的车辆状态与参数估计、四轮独立驱动与独立转向电动汽车控制、驾驶员特性及行为意图辨识叁方面研究进行了总结及分析。指出基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载体,通过对车辆状态与参数的估计和对驾驶员驾驶特性的研究,可进一步提高新一代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性能,加快其产业化并进行更深入的智能化研究。(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伍青[2](2019)在《分布式光伏热电联供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光储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弃光限电的现象,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但是光伏电池的输出效率有一定的限制,而且输出电能受环境影响较大,另外储能装置的成本也较高。所以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输出效率和延长储能装置的工作寿命是改善整个系统工作性能的核心技术。本文主要从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减少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电压纹波大小两方面来改善系统的工作性能。首先提出了基于阻抗匹配的单传感器最大功率追踪算法,该算法利用二分法来调整占空比的同时将步长也不断二分化,可以避免传统电导增量法跟踪速度和跟踪精度之间的矛盾;只利用输出电流作为反馈量,从而减少采样误差和简化硬件电路,提高运算精度。接着提出了基于叁相交错并联BUCK-BOOST电路的新型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先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为目的,根据光伏电池输出功率和负载额定功率来判断蓄电池充放电的工作模式;然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实现模型预测控制。具体为在一次采样周期里自动寻优,将一个采样周期分成两个不同时长的部分,先根据简化的数学模型来判断下一个时段的所有开关总的开断状态,然后再根据叁相均流来判断具体的开关状态,从而完成变步长的两步预测。该算法不仅可以减少蓄电池输出电流电压的纹波大小以及减少直流母线电压的纹波大小和超调量,还可以同时完成叁相电流的均流控制。本文分别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仿真模型,将新型MPPT算法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分别与传统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证明了两种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本文搭建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热电联供的实验平台,完成了系统的BUCK电路、BUCK-BOOST电路、反馈量采集电路、温度检测电路、PWM处理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等部分;利用STM32做主控芯片完成系统PWM波生产、采样数据处理、LCD显示、及主电路控制等程序设计。该实验验证了基于阻抗匹配的单传感器MPPT算法在硬件电路上的有效性,实现了在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温度检测模块来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完成了系统热电联供和输出可调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10)
马蕾[3](2019)在《分布式网络高机密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控制方法受到网络时延影响而导致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分布式网络高机密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研究;根据网络化控制体系结构,将LPC2292型号控制器引脚作为输入功能基础配置,并设置通信通道,完成高机密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进行综合控制,按照ARM静态存储控制机制进行时序读写,利用函数静态内联空隙AT91Sysx写入方式对出现时延的数据重新写入,根据网络时延计算结果,将数据读出,由此完成分布式高机密数据采集的智能控制;通过实验对比结果可知,智能控制方法控制效果最高可达98%,大大提高网络数据高效采集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01期)
陶国彬,牛少雄,刘幸幸,魏守恒[4](2018)在《分布式RTU集油掺水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数字油田由生产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远程分析现场采集的数据,判断工况并下达指令,自动化水平较低,并且在发生技术故障指令无法传递时,将会严重影响原油生产。因此,针对当前数字油田中计量间集油掺水过程提出建立基于RTU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计量间内实现集油掺水自动控制功能。控制模块以安控公司HC521主控制器作为下位机控制核心,通过OpenPCS集成开发环境,进行控制程序的编写,并通过Adp6软件对具有参数设置及数据显示功能的HITECH显示屏进行界面设计。通过对原远程控制系统进行改进,最终实现就地智能控制功能。(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徐士博,朱礼斌,傅星,杨先辉,刘铁根[5](2018)在《基于分段保护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智能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纤分布式传感器对长距离输油管线等高危作业区域进行安全监测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传感光纤断裂或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制约其对被测目标的长期监测。通过分析加载光纤传感器之结构,将传感光纤沿被测长度区间分为数段并建立若干传感控制节点,在节点间设置冗余光纤并组建全光远程控制系统,为目标传感器提供具有分段控制保护的故障位置自动诊断以及传感功能自动恢复的光纤智能传感系统。对传感结构进行故障概率的模拟分析和计算表明,该结构可有效地提升传感器的生存能力。拟将该系统应用于油田长距离输油管线安全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并提出相应的分段保护光缆连接结构。(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3期)
张禛鑫,李存华[6](2017)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校校园里分散着各种办公与科研设备,管理与控制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及无线通信技术的控制方案,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设备与智能节点相连,采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构建传感网,通过发送和接收控制命令,实现对设备的分布式智能控制。实践证明基于本方案实现的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办公、智能(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7年13期)
周洪生,王樊,郭军建,刘经邦,袁鸣浩[7](2017)在《基于ICMMS架构的汽轮机发电机组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汽轮机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ICMMS系统架构,将分布式计算思想和现场总线技术相融合,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专家诊断系统、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构成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并以河南驻马店某秸秆发电项目为例,与传统的汽轮机发电机组控制技术进行从智能、环保、节能、稳定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提升了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蒸汽流通和余热余压回收能力,提高了稳定性及发电效率,满足节能环保要求,有利于企业实现循环式的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白杨[8](2017)在《基于MAS理论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处理是一个大型工业过程,其内部各处理环节反应机理复杂,并且动态性、非线性、多变量、随机性等特点,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依靠人为经验,多采用常规的仪表监控,各处理系统分散,综合管理效率不高,当入水水质和水量发生不规律性波动性变化时,难以实时有效保证系统全局稳定性和最优运行和出水达标排放,或者为保证出水质量而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相关学者已经提出和应用人工智能辅助的控制方法解决污水处理系统全局控制问题,例如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等,但仍然在全局动态优化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研究在较全面分析近几年来国内外污水处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技术问题和需求提出并构建了基于Agent和MutltiAgent System(MAS)理论的分布式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对控制任务分布式划分设计出7种具有独立思考运行能力的Agent子系统,采用特定的Agent子系统完成具体的控制工作,通过Agent子系统间的通信和协调使系统基本实现了控制的智能化。同时,利用仿生学相关成果,将蚁群决策算法引入到MAS系统中,并设计了基于随机扰动蚁群的控制决策方法,具体描述了改进蚁群算法任务求解的过程,较好的满足了MAS系统中控制任务分配功能。最后通过对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建立基于MAS理论的针对工业废水臭氧氧化过程的Agent控制系统,并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予以实现,将其应用于某石化废水中式处理系统的特定控制环节,仿真结果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验证了基于MAS理论的分布式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在实际控制过程中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2-01)
刘治红,吴宏超,张晨昊[9](2017)在《一种离散制造行业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散制造行业生产现场管理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适合离散制造行业的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分析离散制造行业对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的需求,对物联化数据采集、制造过程数据集成化管理和基于现场实时数据分析的制造过程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途径进行研究,并给出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框架规划。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提高设备使用率、生产制造现场的管控效率以及计划的完成率。(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7年01期)
李宏朝,胡文娟,王百军,陈举民,王晓静[10](2016)在《两级分布式采油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油田稳定开采,结合彩南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考虑外界现场环境,设计了两级分布式采油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中油井控制器采用Intel十六位单片机80C196作为测控核心,通过采集变送器标准信号获得井口温度及压力等数据。基于电路设计原理及控制软件设计方法,开发了主要的模块化应用程序。通过应用得出结论:采用功率因数随动技术节电效果显着,模块化控制器程序易于修改和移植,实现了采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分布式智能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布式光储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弃光限电的现象,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但是光伏电池的输出效率有一定的限制,而且输出电能受环境影响较大,另外储能装置的成本也较高。所以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输出效率和延长储能装置的工作寿命是改善整个系统工作性能的核心技术。本文主要从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减少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电压纹波大小两方面来改善系统的工作性能。首先提出了基于阻抗匹配的单传感器最大功率追踪算法,该算法利用二分法来调整占空比的同时将步长也不断二分化,可以避免传统电导增量法跟踪速度和跟踪精度之间的矛盾;只利用输出电流作为反馈量,从而减少采样误差和简化硬件电路,提高运算精度。接着提出了基于叁相交错并联BUCK-BOOST电路的新型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先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为目的,根据光伏电池输出功率和负载额定功率来判断蓄电池充放电的工作模式;然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实现模型预测控制。具体为在一次采样周期里自动寻优,将一个采样周期分成两个不同时长的部分,先根据简化的数学模型来判断下一个时段的所有开关总的开断状态,然后再根据叁相均流来判断具体的开关状态,从而完成变步长的两步预测。该算法不仅可以减少蓄电池输出电流电压的纹波大小以及减少直流母线电压的纹波大小和超调量,还可以同时完成叁相电流的均流控制。本文分别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仿真模型,将新型MPPT算法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分别与传统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证明了两种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本文搭建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热电联供的实验平台,完成了系统的BUCK电路、BUCK-BOOST电路、反馈量采集电路、温度检测电路、PWM处理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等部分;利用STM32做主控芯片完成系统PWM波生产、采样数据处理、LCD显示、及主电路控制等程序设计。该实验验证了基于阻抗匹配的单传感器MPPT算法在硬件电路上的有效性,实现了在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温度检测模块来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完成了系统热电联供和输出可调的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智能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刚,姬晓,徐春生,刘鹏.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个性化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综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伍青.分布式光伏热电联供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马蕾.分布式网络高机密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4].陶国彬,牛少雄,刘幸幸,魏守恒.分布式RTU集油掺水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
[5].徐士博,朱礼斌,傅星,杨先辉,刘铁根.基于分段保护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智能控制系统[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6].张禛鑫,李存华.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
[7].周洪生,王樊,郭军建,刘经邦,袁鸣浩.基于ICMMS架构的汽轮机发电机组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
[8].白杨.基于MAS理论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9].刘治红,吴宏超,张晨昊.一种离散制造行业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J].兵工自动化.2017
[10].李宏朝,胡文娟,王百军,陈举民,王晓静.两级分布式采油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