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监管: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国有资产监管: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一、国有资产监管:运用IT提升国企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厚明,蔡丹炎[1](2022)在《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有效提升国资国企治理能力》文中指出嘉兴市国资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聚焦治理现代化、监管数智化,着力市县一体化、管理协同化,推动全市国资系统实现机构职能上下贯通、法规制度协同一致、行权履职规范统一、改革发展统筹有序、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李梦[2](2021)在《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动因与成效研究 ——以LA集团为例》文中认为

靳柏青[3](2021)在《S市政府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中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涣雨[4](2021)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中石化为例》文中提出

张兰草[5](2021)在《基于EVA的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由党中央提出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融合不同所有制的股权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融合国企资金雄厚与民企市场反应敏锐的优势,以达到利益的博弈与权力的制衡目的,及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目的。2019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之年,在这一年里国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项经营指标呈现出“四增一降”特点(即效益增、效率增、动力增、贡献增、企业资产负债率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国企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高管与所有者目标相背离,很多国企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并不明显。高管作为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战略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体系以降低代理成本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区域的热点话题。此外,为了提升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性,国资委在考虑传统财务指标的同时,重点强调了能反映企业能否创造价值的指标。因此,我国国企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企业业绩得到有效反映的前提下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体系。本文首先阐明了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体系的必要性,对高管薪酬激励、经济增加值以及基于EVA的高管薪酬激励做了系统的回顾。其次,本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HS企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从HS企业当前的薪酬结构和激励方案出发,分析其激励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所在,并对EVA指标的优势进行了系统的说明。采用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将HS企业2015年至2019年的EVA和传统财务指标进行对比。然后,提出引入EVA指标以期完善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提出基于EVA的奖金池方案及虚拟股票期权方案的建议以期完善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体系。最后,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式和HS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配套措施以确保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方案的执行效率。本文以期为HS企业优化高管薪酬激励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丰富我国混改背景下国企高管薪酬激励体系的案例研究。

胡冰[6](2020)在《区县城投平台融资模式的转型研究 ——以某区ZB集团为例》文中提出城投平台也称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但面临资金缺乏而设立的特殊企业。特别是区县级政府由于财政实力有限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较重,通过城投平台实施对外融资成为了当地政府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随着区县城市的经济发展,区县城投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在2008年以后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从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政策法规严禁城投平台替地方政府违规融资,区县城投平台既要做好存量债务接续工作,又要筹融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在这双重资金需求压力下,区县城投平台急需摆脱“政府增信+资产担保”的原有融资模式,向市场化的“企业信用”融资模式转型。本文通过梳理城投平台的发展历史、分析当前城投平台面临的融资政策和瓶颈、提出区县城投平台原有“政府增信融资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区县城投平台ZB集团融资模式转型历程、对比分析新旧融资模式、提出区县城投平台融资模式转型的路径及保障措施,并对区县城投平台的融资模式转型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全国区县城投平台融资模式实施市场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一方面鼓励区县城投平台向区县政府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搭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逐步完成企业职能定位、经营管理模式和财务状况等转型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激励区县城投平台用活用好现有融资政策,转向以“企业信用”为核心的融资模式,在助力区域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下,探索通过市场化转型发展增强企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和运营整合能力。

马文杰[7](2020)在《国有房地资产租赁监管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雷艳[8](2020)在《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依然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与国企资产管理行政化等问题,导致国企的治理效率与经营绩效偏低。在相关政策推动与生存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企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队伍,引入民营资本作为国企混改的重要路径,民营资本除了持股还会通过派任董监高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治理,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实现了深度融合,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对于企业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民营资本参股国有企业以形成“混合”的股权结构,股权混合度是否及如何企业绩效有待深入探讨。因此,本文试图在国企分类改革的背景下,探究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本文选取2013-2018年8个竞争性行业领域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中手工收集与整理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人数等数据。在相关理论基础及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从董监高来源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考虑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地正向促进作用。(2)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在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机构投资者在混改国企中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其整体持股比例不仅正向调节股权混合度及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还正向调节“股权混合度→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企业绩效”这一中介机制,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混合度通过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促进作用就越强。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以及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多元化和均衡的股权结构、健全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引入和培养积极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完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等建议,对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治理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丽云[9](2020)在《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研究与设计 ——以竞争型国有企业为重点》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其进行相应程度的改革与调整一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由来已久,但改革任务仍未完成,而是进入了深水区。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企深化改革指明了诸多方向,这其中便首次正式提出了在国企中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此后,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改革试点的实践以及国资委相应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颁布与试行,使得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大力推行亦带来了诸多法律问题,然而当前阶段对于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研究资料文献本身就数量较少、质量亦参差不齐;有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相较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法律研究更是处于较为滞后的阶段,所提出的法律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因此笔者选择立足于当前改革节点,首先对当前国企改革为何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国企职业经理人改革的实践以及法律制度设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析,其次对于经理、职业经理人和国企职业经理人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地位进行了界定,并得出了国企职业经理人是特殊种类的经理人的结论,为后续法律研究打下基础。随后,笔者对于国企职业经理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既研究了当前阶段立法现状,又探讨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过程中权利、义务及责任相关立法的缺失,尤其针对竞争型国有企业、国企经理以及职业经理人的特殊性进行探讨研究。接下来,基于国企职业经理人的独特性,笔者将视角投至国企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从薪酬、保险、股权、精神四层激励机制和市场、制度、法律、组织四重约束机制来对国企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透彻把握,确保切实有效地为竞争型国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保驾护航。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笔者对于国企职业经理人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与提出,从“法律制度设计之前提、权利法律制度设计、义务与责任法律制度设计、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他辅助制度”五个模块做出了全面性的建设性的构想,以期弥补当前阶段法律的缺失,为后续理论和实践的法律研究与设计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从而能够做到以法治促改革,真正实现改革与立法良性互动。

王晓阁[10](2020)在《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等所导致的经营效率低下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在探索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致力于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进入,以提高国企的发展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强化了国企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的目标。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融合非公资本与公有资本的优势,为国企建立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并鼓励支持民营资本的进入,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最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随着国企混改试点的开始,一批批的大型国企开启了探索改革之路,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计划、整体上市、债换股等频频亮相在混改模式当中,各国企积极努力的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混改方式。在各种混改的实现方式当中,仅出于融资需求而引入外部资本是一种积极性相对较弱的资本结构混合,通过分配外部资本经营权,收益权和所有权三项权利,形成有效的制衡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高度积极的改革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整合国有资本,调整企业的股权结构,防止出现所有者缺位,一股独大的不良现象,并且通过股权结构的完善,来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革新、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市场化,使国企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东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新一轮的首个沈阳的国企混改试点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本文以沈阳的老牌国企东北制药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战略投资者的视角,首先对国内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战略投资者的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混改对于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途径,其次分析东北制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采用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混改的内在驱动,再次分析东北制药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效果,定量分析运用股票日收益率描述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和运用财务指标描述给财务绩效带来的变化,并从公司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和管理效率三个方面定性对治理效率的变化;最后总结此次混改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本文探索东北制药混改的具体细节,希望能够给其他国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启示。

二、国有资产监管:运用IT提升国企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资产监管:运用IT提升国企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有效提升国资国企治理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的现实必要性
    (一)整合盘活资源形成系统监督合力的现实需要
    (二)科学精准推进国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动力支撑
    (三)防范化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大风险的重要保证
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系统联动,实施综合监管
    (二)坚持全面覆盖,形成监督闭环
    (三)坚持信息赋能,实现精准高效
    (四)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证
聚焦治理效能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市场化监管,加快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
    (二)实施系统化监管,创新完善全面覆盖的国资监管机制
    (三)加强穿透式监管,有效化解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风险
    (四)推动智慧化监管,打造国资国企运营监测的信息平台
    (五)落实统一化监管,激发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六)开展分质化监管,提升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基于EVA的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研究
        2.1.2 关于EVA经济增加值的研究
        2.1.3 基于EVA的薪酬激励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概念界定
        2.2.1 高级管理人员
        2.2.2 薪酬激励
        2.2.3 经济增加值
    2.3 理论基础
        2.3.1 激励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最优薪酬契约理论
3 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案例企业简介
    3.2 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3.2.1 高管薪酬结构现状
        3.2.2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现状
    3.3 HS企业现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3.3.1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缺乏联动性
        3.3.2 业绩考核指标缺乏全面性
        3.3.3 高管薪酬机制缺乏长期激励性
    3.4 HS企业绩效考评体系引入EVA的优势
        3.4.1 提升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联动性
        3.4.2 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4.3 加强薪酬机制的长期激励性
4 基于EVA的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4.1 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HS企业的EVA测算指标设计
        4.2.1 税后净营业利润会计项目的调整事项
        4.2.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事项
        4.2.3 资本总额调整事项
        4.2.4 EVA指标计算
    4.3 HS企业EVA指标的对比分析
        4.3.1 EVA值与净利润的对比分析
        4.3.2 每股EVA与每股收益的对比分析
    4.4 HS企业基于EVA的绩效考评指标设计
    4.5 HS企业基于EVA的高管薪酬激励方案设计
        4.5.1 基于EVA的奖金池方案设计
        4.5.2 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EVA的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
    5.1 完善绩效考评指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
    5.2 构建业绩预测体系,强化EVA目标考核
    5.3 优化薪酬激励方案,强化长期激励作用
    5.4 完善多元股权结构,净化内部治理环境
    5.5 加强监管机制建设,确保外部监督有效性
    5.6 建全高管任职管理,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6)区县城投平台融资模式的转型研究 ——以某区ZB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内容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区县城投融资平台融资相关研究
    2.1 城投平台发展概述
    2.2 城投平台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现行政策框架下区县城投平台可用的融资模式
        2.3.1 地方政府债券
        2.3.2 PPP模式
        2.3.3 政府投资基金
        2.3.4 市场化融资工具
    2.4 区县城投平台存在的普遍困境
        2.4.1 区县级政府行政级别低、财权上收和事权下划明显
        2.4.2 政企边界不清晰、行政色彩浓重
        2.4.3 政策紧箍下的融资瓶颈凸显
        2.4.4 企业实力羸弱、金融机构不认可
    2.5 小结
第三章 ZB集团“政府增信+资产担保”融资模式分析
    3.1 ZB集团基本情况
    3.2 ZB集团“政府增信+资产担保”的融资模式
        3.2.1 国开行的“打捆贷款”融资模式
        3.2.2 银行“表内+表外”融资模式
        3.2.3 信托、租赁等非标融资模式
    3.3 ZB集团“政府增信+资产担保”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融资模式易受政策和企业资产限制
        3.3.2 政府决策流程长,出具文件意愿效用递减
        3.3.3 企业融资模式单一,一药治百病思维明显
    3.4 过去融资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资金只投未回,依赖外部借款
        3.4.2 缺乏改革创新、过度依赖政策
        3.4.3 缺乏地方支撑,企业实力羸弱
    3.5 小结
第四章 ZB集团转型为“企业信用”融资模式
    4.1 可行性分析
    4.2 转型条件分析
        4.2.1 转型的优势
        4.2.2 转型的劣势
        4.2.3 转型的机会
    4.3 职能定位转型
    4.4 管理和经营模式转型
    4.5 财务状况的转型
    4.6 转型“企业信用”融资模式及统筹协调的事宜
        4.6.1 推进主体信用评级,发行信用债券
        4.6.2 夯实间接融资,实行集团化授信管理
        4.6.3 完善公建配套资金来源,全力争取地方专项债
        4.6.4 优化债务结构,探索权益性融资模式
        4.6.5 转型过程中需要统筹协调的事宜
    4.7 小结
第五章 ZB集团融资转型的保障措施
    5.1 地方政府出政策,提供依据和支撑
    5.2 国资转变监管职能,简政放权
    5.3 政府注入有效资产,赋能企业运营发展
    5.4 集团聚焦变革,围绕经营指标创新
    5.5 聚焦“五链”,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区县城投平台融资转型的总结
    6.2 区县城投平台融资转型的启示
    6.3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8)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竞争性国有企业
        2.1.2 股权混合度
        2.1.3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资源依赖理论
        2.2.4 协同效应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3.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3.3 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机理分析
        3.1.1 股权混合度、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系分析
        3.1.2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分析
    3.2 研究假设
        3.2.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
        3.2.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在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3.2.3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
        4.2.2 解释变量—股权混合度
        4.2.3 中介变量—董监高来源异质性
        4.2.4 调节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
        4.2.5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假设检验分析
        5.3.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
        5.3.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的中介效应
        5.3.3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5.3.4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5.3.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研究样本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研究与设计 ——以竞争型国有企业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选题的创新之处
2 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设计之背景
    2.1 竞争型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2.2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国企改革实践
    2.3 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设计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3 国企职业经理人概念界定及法律地位探析
    3.1 国企职业经理人概念界定
    3.2 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地位探析
        3.2.1 经理人法律地位
        3.2.2 职业经理人的特征
        3.2.3 公司治理视角下国企职业经理人的法律地位
        3.2.4 小结
4 国企职业经理人相关权利、义务研究
    4.1 国企职业经理人的权利
        4.1.1 国企职业经理人相关权利的立法现状
        4.1.1.1 国企职业经理人相关权利的范围
        4.1.1.2 国企职业经理人的产生、退出和限制
        4.1.2 国企职业经理人权利相关规定的缺失
        4.1.2.1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相关权利范围界定不明
        4.1.2.2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相关权利的授予内容及机制存疑
        4.1.2.3 国企职业经理人退出及限制机制缺失
    4.2 国企职业经理人的义务和责任
        4.2.1 国企职业经理人义务与责任的立法现状
        4.2.1.1 国企职业经理人义务立法现状
        4.2.1.2 国企职业经理人责任立法现状
        4.2.2 国企职业经理人义务与责任立法不足之处
        4.2.2.1 国企职业经理人义务立法不足之处
        4.2.2.2 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责任相关规定存在不足
5 国企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5.1 国企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的探讨与研究
        5.1.1 薪酬激励
        5.1.2 保险激励
        5.1.3 股权激励
        5.1.4 精神激励
    5.2 国企职业经理人约束机制相关思考
6 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设计——以竞争型国企为重点
    6.1 法律制度设计之前提
    6.2 国企职业经理人权利相关法律制度设计
        6.2.1 明确国企职业经理人权利范畴
        6.2.2 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
    6.3 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相关义务及责任
        6.3.1 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义务相关规定
        6.3.1.1 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的信义义务
        6.3.1.2 引入经营判断规则
        6.3.1.3 增设国企职业经理人的离职义务
        6.3.2 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责任相关规定
    6.4 增设国企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
        6.4.1 增设国企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
        6.4.2 增设国企职业经理人约束制度
    6.5 国企职业经理人其他辅助制度设计
        6.5.1 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社会保障制度
        6.5.2 畅通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权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股权结构理论
        2.1.4 战略联盟理论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2.2.1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2.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2.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2.2.4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
    2.3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文献综述
        2.3.1 战略投资者的含义及特征
        2.3.2 引入战略投资者与企业绩效
        2.3.3 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国企绩效的影响机制
    2.4 文献评述
3 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情况
    3.1 东北制药背景介绍
    3.2 东北制药混改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3.3 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3.4 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
        3.4.1 辽宁方大背景介绍
        3.4.2 辽宁方大定向增发的过程
        3.4.3 确定辽宁方大认购股票的具体细节
4 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
    4.1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短期股票市场的影响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4.3 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了公司治理
        4.3.1 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4.3.2 对董事会的影响
    4.4 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激励机制
    4.5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管理效率
        4.5.1 创新体制机制
        4.5.2 实施对标赶超,建立赛马机制
5 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综合评价
    5.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原因分析
        5.1.1 具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企业把握好时机
        5.1.2 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投资者
        5.1.3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激励机制
        5.1.4 企业努力做好员工的安置,增强员工的获得感
    5.2 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足之处
        5.2.1 董事会人选多为外行
        5.2.2 企业过度依赖单一业务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有资产监管:运用IT提升国企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有效提升国资国企治理能力[J]. 王厚明,蔡丹炎. 国有资产管理, 2022(01)
  • [2]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动因与成效研究 ——以LA集团为例[D]. 李梦.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3]S市政府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中的问题研究[D]. 靳柏青.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4]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中石化为例[D]. 张涣雨. 南昌大学, 2021
  • [5]基于EVA的HS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 张兰草.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6]区县城投平台融资模式的转型研究 ——以某区ZB集团为例[D]. 胡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7]国有房地资产租赁监管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 马文杰.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8]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雷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国企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研究与设计 ——以竞争型国有企业为重点[D]. 杨丽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10]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视角[D]. 王晓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国有资产监管: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