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收发前端论文_杨昆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射频收发前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频,收发,外差,波段,泰勒,高度表,混频器。

射频收发前端论文文献综述

杨昆明[1](2019)在《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关键模块及集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应用以及各类网络系统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射频微波技术的了解越来越多,也更加依赖该技术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以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设计为例,分析了前端PCB板设计及整体布局以及实物图,希望能够为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关键模块及集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3期)

林锡贵[2](2018)在《宽带无线通信射频收发前端设计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社会信息对于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通信变得越来越便捷。本文对宽带无线通信射频收发前端的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宽带无线通信水平。(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13期)

吴喆[3](2018)在《基于SIP的射频宽带收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时代雷达系统和电子通信都在快速发展,作为雷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收发前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性能,高集成度,小型化,低成本成为了目前研究收发前端的主要方向。SIP(System in Package)作为一种主要的叁维立体封装形式,可以将不同的器件和电路集成在一个封装内,提高整体系统的集成度,实现整个系统的小型化。本文将SIP技术运用到宽带收发前端中,对叁维立体形式的射频宽带收发前端进行研究。本文先对国内外的叁维立体收发前端进行了简单的叙述,介绍了收发前端的原理和SIP技术以及高温共烧陶瓷(HTCC)工艺;对收发前端中存在的叁维立体互连结构进行研究,并对重要的互连结构进行了设计仿真和优化;设计了宽带收发前端的链路方案及立体结构,主要结构为收发支路位于一个HTCC基板,另一个HTCC基板为本振支路,其中本振支路利用锁相环提供本振信号;最后采用毛纽扣结构将两个模块垂直互连,形成叁维的SIP结构;对收发前端中AGC电路,锁相环电路,稳压电路进行加工,装配与测试。最后本文完成了收发前端电路的加工装配,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接收支路接收频率为100MHz~3500MHz,功率-100dBm~0dBm,输出频率为140MHz,输出功率大于-2d Bm,小信号噪声系数低于5dB,杂散抑制度大于20dBc;发射支路输出功率大于12dBm,整个电路面积仅为30mm×30mm。(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30)

陈文[4](2018)在《毫米波收发射频前端与阵列天线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移动通信从最初的2G到3G、4G-LTE的发展,在传输速率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比如虚拟现实。山于当前通信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使得这个频段的频谱资源变得非常拥挤,而毫米波频段频谱资源比较丰富,同时可以提供大带宽与更快的传输速率,因此有必要对该频段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通信领域。本文主要针对26GHz进行收发射频前端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采用超外差结构作为前端系统框架,射频带通滤波器采用五阶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15dB阻抗带宽为1.79GHz,带内插损小于2dB,对前端各个模块进行设计、加工与测试,并给出了具体测试结果,同时设计了两款微带线T型功分器与基片集成波导T型功分器,-15dB阻抗带宽分别为8.75GHz(相对带宽31.2%)与8.3GHz(相对带宽30.1%),26GHz 处插损分别为 9.76dB 与 10.4dB。阵列天线在通信、雷达与导航领域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设计了两款针对26GHz串并结合馈电方式的144单元线极化与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通过在线极化贴片的基础上进行切角处理产生圆极化特性。阵列各单元激励电流幅度服从泰勒分布,线极化阵列天线最大增益为24.21dBi,E面第一旁瓣电平为-23.36dB,半功率波束宽度为9.5°,H面第一旁瓣电平为-24.6dB,半功率波束宽度为10.1°,圆极化阵列天线最大增益为24dBi,XOZ面第一旁瓣电平为-25.87dB,半功率波束宽度为9.3°,YOZ面第一旁瓣电平为-26.08dB,半功率波束宽度为10.1°,两款天线-10dB阻抗带宽均为1.25GHz。(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6)

唐乃刚[5](2017)在《基于FMC的零中频收发机射频前端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4G的普及,5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无线通信逐渐朝着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便携性、可重构的趋势发展。频谱搬移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传统的超外差变频结构,由于需要多次频谱搬移,由此带来的开销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必然会体积大、功耗高、成本高,这就很难顺应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软件无线电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对传统的无线电技术领域进行了革命性的冲击。伴随着软件无线电的发展,零中频变频结构已经变得很有实用价值,基于零中频架构的射频前端硬件广泛被业余爱好者、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用来研究和构建无线通信系统。然而,由于存在镜像干扰和本振泄露,目前基础无线通信设施上仍鲜有零中频的踪迹。为此,本文针对零中频收发机射频前端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包括:第一,针对无线通信设备小型化、便携化和可重构的使用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标准FMC单宽度板卡的零中频1发1收射频前端设备,该零中频射频前端设备覆盖400MHz~4GHz频段,最大实时工作带宽160MHz。第二,针对零中频存在镜像干扰和本振泄露问题,设计了一种IQ平衡数字域补偿算法。该算法基于FPGA编程语言实现,效率高、实时性强,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轻易将镜像抑制指标和本振泄露指标分别改善到-50dBc和-40dBm。第叁,结合基于FPGA且兼容FMC标准连接器的基带设备,完成基于FMC的零中频收发机射频前端方案的工程实现验证。通过以FPGA为主要实现器件的基带设备,对本课题设计的IQ平衡处理算法和收发射频前端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需求指标。论文工作为基于FMC的零中频收发机射频前端技术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工程验证,具有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工程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26)

王超[6](2017)在《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关键模块及集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微波通讯领域发展迅猛,各种电子设备正向低成本、高集成度且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射频收发前端,无论在卫星通信、武器制导领域还是在各种终端电子产品、汽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是射频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的重要部分。本文研究了一款L波段射频收发前端,分别对接收和发射通道链路方案及链路各模块进行选择设计,并最终完成了其加工与测试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发射机和接收机类型:直接变换发射机、间接变换发射机、超外差式接收机、零中频式接收机及镜像抑制式接收机。进而分析了采用间接变换式发射机结构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结构实现此射频收发前端的特性。针对此射频收发前端的具体应用场景及指标要求,对收发链路进行了合理的电平分配,增益分配及噪声分配,同时设计完成前端的频率合成器部分。并对频率合成器、自动增益及其他模块分别进行了单元电路设计及测试。最终设计集成了一款包括收发两通道的上、下变频、滤波以及放大功能的L波段射频收发前端。测试结果表明:发射通道,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7dBm,BPSK信号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0dBm,发射通道杂散抑制大于60dBc(输入-10d Bm的连续波,1411MHz~1511MHz范围内),偏离中心频率(1.375GHz)1MHz处相位噪声为-136.70dBc/Hz;接收通道,对连续波输出功率为-3.2dBm~-1.84d Bm,对BPSK信号输出功率无包络失真,接收通道杂散抑制大于60dBc,偏离中心频率(2.294GHz)1MHz处的相位噪声为-134.35dBc/Hz,噪声系数约为2.8dB。此射频收发前端能充分满足设计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31)

蔡茂,潘碑,郁健,马建军,温艳兵[7](2016)在《一种用于高度表测量系统的射频前端收发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高度表测量系统用射频前端收发组件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主要功能单元电路和重要技术指标的设计考虑。该射频前端达到的指标为:输出发射功率大于16 W,输出功率全温稳定性小于0.1 d B/10℃,收发隔离大于112 d Bc,端口泄漏小于34 d BμV等。(本文来源于《电子与封装》期刊2016年11期)

赵东亮[8](2016)在《宽带收发机射频前端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军事通信的主要手段是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各国研发的重点。军用无线电通信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存在大量电磁干扰,所以对军用通信设备有着高精度、强抗干扰、高灵敏度以及宽动态范围的要求。收发机射频前端性能是影响无线电通信的主要因素,研发更高性能的收发机射频前端是各国在军用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调研了收发机的经典结构设计,分析了各种结构的优缺点。针对当前国内收发机设计中存在的通信频段窄的问题,设计中采用了精确的射频匹配以及优化接收机结构等措施。经过对收发机性能标分析以及对方案的反复论证后,确定了最终的系统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变频模块、自动增益控制模块、FPGA逻辑控制模块的实际设计方案。在设计中,为了保证在30 MHz~512MHz宽频段范围内的信道匹配,在射频滤波放大模块采用多级滤波以及分频段处理的方式,使用FPGA自动控制频段选择,在射频段完成信号的最优化处理;接收机采用二次变频超外差结构设计,第一中频选用高中频,提供镜像信号的抑制率,第二中频采用低中频,有利于信道的选择,保证信号的接收性能。收发机射频前端系统的工作采用FPGA自动控制,包括与基带的信息交互、跳频控制以及频段选择等。FPGA控制项的增多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收发机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系统的灵活性。通过对收发机射频前端各个关键模块以及整个系统的性能测试,不断改进模块电路设计以优化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在30 MH~512MHz宽频段高频率精度的收发测试,实现了 110dB的动态范围、-115 dB的灵敏度、60 dB的中频增益的系统性能,满足了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本次设计涵盖了收发机射频前端的各个关键环节,做了大量测试以及改进工作,积累了射频设计经验,为下一步无线电扩频段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4-29)

江鹏[9](2016)在《Ku波段收发机射频前端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和科研等各个重要领域。射频前端作为无线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对无线系统的稳定性、工作带宽、动态范围等参数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射频收发前端的研究有极大地必要性。Ku波段和Sub-1GHz波段是无线通信中的两个重要频段。Ku波段相对于C波段,具有接收天线效率高,频带宽,且受地面微波辐射干扰小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Sub-1GHz波段,如:314-316MHz、433.00-434.79 MHz和862-870MHz,被用于短距离无线传输,在传感器及仪表领域以及物联网相关领域大量使用[1]。本文针对如何在这两个热点波段实现变频传输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锁相环技术和四次谐波变频技术的射频前端设计方案,最终结合LCD显示终端验证了传输数据的准确性。本文设计的Ku波段射频前端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在发射端,将载波频率为315MHz的Sub-1GHz调制信号通过四次谐波混频器直接变频至载波频率为14.315GHz?150MHz的Ku波段调制信号;在接收端采用相似的结构,将Ku波段信号下变频至Sub-1GHz信号,然后将该信号解调,通过LCD显示接收到的数据,并与发射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系统的掉包率。由于时间有限,Sub-1GHz信号的调制解调电路使用了Texas Instruments(TI)公司的SmartRF TrxEB评估板。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包括以下五部分:1.分析收发机各个性能指标,并论证收发机系统性能;2.四次谐波混频器的设计及测试;3.镜频抑制滤波器的设计。4.基于锁相环技术的本振源设计及测试;5.设计天线,并利用SmartRF TrxEB评估板完成已加工模块的无线数据收发测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李浩[10](2016)在《6.3-6.8GHz射频收发前端芯片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未来5G通信来说,除了使用传统上的低于6GHz的移动通信授权型无线频谱资源以外,还将有望开发并拓展使用6~100 GHz频段的无线频谱资。本次设计把频段定在6.3-6.8GHz,在对比几种常用收发机架构的优缺点之后选取了零中频收发机结构,并确定了收发前端的设计指标。其中射频接收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和下混频器(Mixer).射频发射前端包括驱动放大器(DA)、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RFPGA)和上混频器(Mixer),根据系统指标要求明确了各个子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根据设计需要,低噪声放大器需要实现单转双功能,在比较几种常用低噪声放大器结构后,本文设计采用单转双噪声抵消技术的LNA,并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引入正反馈技术和电流复用技术提高增益降低噪声,以及添加了平衡Bufffer电路来改善电路输出差分性能。为了提高下混频器的线性度和降低闪烁噪声,本文选用了无源混频器结构,并根据设计要求,对混频的开关对电路和中频放大器电路以及本振Buffer电路作了详细的分析。混频器为I/Q正交混频器,包括四路开关对电路和两个全差分中频放大器;电路输出信号1dB带宽大于250MHz;输入线性度P1dB大于-5dBm。驱动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实现差分转单端的功能,并且输出功率大于6dBm,本文设计的DA电路分为两级:差分转单端电路级和输出驱动电路级。为了提高线性度和带宽以及减小芯片面积,输出驱动级电路采用推挽反相器结构;差分转单端电路中添加了一个小电感来平衡6.3-6.8GHz频段的相位和幅度。本设计采用2.5V电压供电来实现电路线性度的要求,晶体管选用厚栅氧化层管。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采用全差分Cascode放大器结构,在输入端合理控制偏置电压,来提高电路的线性度;通过控制信号电流在共栅晶体管的流向来改变电路的增益,增益0-10dB可调,增益调节的同时不会影响电路输入级的匹配和线性度指标。上混频器采用全差分形式的I/Q正交调制结构,它包括了两个双平衡Gilbert单元混频器,并采用带中间抽头的差分电感作为负载;输入信号偏置电压实现片内可调节;本振端的偏置电压采用动态自适应偏置电路来实现;为了扩展带宽,电感负载上可以并联一个电阻。本文设计的射频接收前端芯片和射频发射前端芯片,完成了版图设计、仿真、流片以及接收前端芯片的测试,芯片采用TSMC 0.13um CMOS工艺流片。射频接收前端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6.3-6.8GHz频段内S11<-10dB;增益19-31dB可调;中频输出1.5dB带宽350MHz;输入1dB压缩点大于-20dBm,输入叁阶截点(IIP3)大于-10dBm;噪声系数(NF)小于4dB;输出正交性能良好。对于射频发射前端芯片的后仿真结果表明:输出P1dB大于7dBm,OIP3大于20dBm;最大增益26dB,有10dB可调范围;1.5dB带宽大于500MHz。(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3-05)

射频收发前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社会信息对于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通信变得越来越便捷。本文对宽带无线通信射频收发前端的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宽带无线通信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射频收发前端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昆明.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关键模块及集成研究[J].信息通信.2019

[2].林锡贵.宽带无线通信射频收发前端设计研究分析[J].电子测试.2018

[3].吴喆.基于SIP的射频宽带收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4].陈文.毫米波收发射频前端与阵列天线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8

[5].唐乃刚.基于FMC的零中频收发机射频前端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

[6].王超.多通道射频收发前端关键模块及集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7].蔡茂,潘碑,郁健,马建军,温艳兵.一种用于高度表测量系统的射频前端收发组件[J].电子与封装.2016

[8].赵东亮.宽带收发机射频前端系统的设计[D].湖南大学.2016

[9].江鹏.Ku波段收发机射频前端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

[10].李浩.6.3-6.8GHz射频收发前端芯片的设计[D].东南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等效传输线电路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加工照片射频收发前端信道部分联调时将...射频收发前端原理图射频收发前端噪声系数测试图射频收发前端驻波测试曲线

标签:;  ;  ;  ;  ;  ;  ;  

射频收发前端论文_杨昆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