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冷却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和冷却装置,油箱上设有进油泵和出油泵,冷却装置上设有与雾化器相连的出油管,油箱侧壁的上端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进油泵相连,油箱内通过两块隔板依次隔有净油室、分离室和污油室,污油室与进油口相连,污油室的底部与分离室相连通,分离室的上端与净油室相连通,进油管的端部位于净油室内且设有过滤网筒。通过隔板和过滤网筒的设置,油液进入油箱后,油液在油箱内进行沉降过滤,洁净的油液从油箱排出进入雾化器内,油液得到过滤,从而保证进入雾化器内的油液的洁净,从而保护雾化器,提高雾化器运行的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1)和冷却装置,所述油箱(1)上设有进油泵(2)和出油泵(3),所述进油泵(2)的出油端与油箱(1)相连,所述进油泵(2)的进油端与雾化器相连,所述出油泵(3)的进油端设有与油箱(1)相连的进油管(31),所述出油泵(3)的出油端与冷却装置相连,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与雾化器相连的出油管(6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侧壁的上端开设有进油口(11),所述进油口(11)与进油泵(2)相连,所述油箱(1)内通过两块隔板(4)依次隔有净油室(12)、分离室(13)和污油室(14),所述污油室(14)与进油口(11)相连,所述污油室(14)的底部与分离室(13)相连通,分离室(13)的上端与净油室(12)相连通,所述进油管(31)的端部位于净油室(12)内且设有过滤网筒(5)。
设计方案
1.一种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1)和冷却装置,所述油箱(1)上设有进油泵(2)和出油泵(3),所述进油泵(2)的出油端与油箱(1)相连,所述进油泵(2)的进油端与雾化器相连,所述出油泵(3)的进油端设有与油箱(1)相连的进油管(31),所述出油泵(3)的出油端与冷却装置相连,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与雾化器相连的出油管(6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侧壁的上端开设有进油口(11),所述进油口(11)与进油泵(2)相连,所述油箱(1)内通过两块隔板(4)依次隔有净油室(12)、分离室(13)和污油室(14),所述污油室(14)与进油口(11)相连,所述污油室(14)的底部与分离室(13)相连通,分离室(13)的上端与净油室(12)相连通,所述进油管(31)的端部位于净油室(12)内且设有过滤网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5)的上端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管(51),所述连接管(51)与进油管(31)的端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室(13)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分离室(13)远离污油室(14)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所述污油室(14)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室(13)内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拦油板(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61),所述冷却筒(61)内设有冷却盘管(62),所述冷却盘管(62)一端为进水口(621),另一端为出水口(622),所述出油泵(3)与冷却筒(61)的一端相连,出油管(63)设于冷却筒(61)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61)上开设有进口(611),所述出油泵(3)与进口(611)相连通,所述冷却筒(61)的内壁在进口(611)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6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的上端设有注油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侧壁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检测口(16),所述检测口(16)内穿设有温度计(1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冷却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雾干燥设备中,雾化器开启后,在运行过程中常使用润滑油对雾化器中的轴承进行润滑以及冷却,但长时间运行易造成存储在雾化器内的油池中的润滑油温度升高,使存储未使用的润滑油对轴承的冷却效果消失。
公开号为CN10902765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油泵、吸油管、抽油管、油箱、加热器、油罐、冷却水管、透气孔、油箱液位计、油箱温度表和油罐压力表;油泵安装在油箱上;抽油管伸入油箱内;油箱的侧壁安装油箱液位计;第一吸油管一端伸入油泵的进油口,第一吸油管的另一端伸入油箱内;第二吸油管的一端伸入油泵的出油口,第二吸油管的另一端伸入油罐的进油口;冷却水管的管体安装在油箱内;冷却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伸出油箱;加热器的加热管安装在油箱内;油箱温度表的温度探头插入油箱内;油罐压力表的压力探头插入油罐内。该装置解决大型雾化器在长时间运行后雾化器内油池中的润滑油温度升高的问题。
润滑油在对雾化器进行循环冷却,长时间使用,润滑油内容易混有杂质,杂质跟随油液一起循环,杂质容易进入雾化器内导致雾化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具有对雾化器进行保护、避免雾化器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包括油箱和冷却装置,所述油箱上设有进油泵和出油泵,所述进油泵的出油端与油箱相连,所述进油泵的进油端与雾化器相连,所述出油泵的进油端设有与油箱相连的进油管,所述出油泵的出油端与冷却装置相连,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与雾化器相连的出油管,所述油箱侧壁的上端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进油泵相连,所述油箱内通过两块隔板依次隔有净油室、分离室和污油室,所述污油室与进油口相连,所述污油室的底部与分离室相连通,分离室的上端与净油室相连通,所述进油管的端部位于净油室内且设有过滤网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泵启动,进油泵将雾化器内的润滑油抽出排入油箱内,润滑油从进油口进入污油室内,润滑油撞到污油室的内壁上从污油室的底部进入分离室。润滑油在分离室内分离沉降,干净的油液从分离室的上端进入净油室内,杂质留在分离室的底部。出油泵启动,净油室内的油液通过过滤网筒进入出油泵内,过滤网筒再次对净油室内的油液进行过滤,减少油液内的杂质含量。油液从出油泵排出进入冷却装置内,冷却装置对油液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油液从出油管排出进入雾化器内。通过隔板和过滤网筒的设置,油液进入油箱后,油液在油箱内进行沉降过滤,洁净的油液从油箱排出进入雾化器内,油液得到过滤,从而保证进入雾化器内的油液的洁净,从而保护雾化器,提高雾化器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筒的上端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进油管的端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筒通过螺纹与进油管相连,过滤网筒与进油管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室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分离室远离污油室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所述污油室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内的杂质在分离室内沉降,杂质落在分离室的底部并滑动至污油室内,打开排污管可将污油室内的油污排出,清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室内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拦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从分离室的底部向上流动,从分离室的上端流入净油室内。拦油板对分离室内的油液进行阻挡,延长油液的运动路径,延长油液内杂质沉降和分离的时间,提高分离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所述冷却筒内设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出油泵与冷却筒的一端相连,出油管设于冷却筒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从出油泵排出进入冷却筒内,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冷却筒内,油液与冷却盘管接触进行热交换,油液被冷却降温,冷却后的油液从出油管排出,冷却水从出水口排出。通过冷却筒和冷却盘管的设置,冷却水通过热交换的形式对油液进行冷却,冷却效率较高,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筒上开设有进口,所述出油泵与进口相连通,所述冷却筒的内壁在进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从进口进入冷却筒内,油液撞击到导流板上,导流板对油液的流向进行改变,使得油液以螺旋的形式在冷却筒内流动,从而延长油液在冷却筒内的流动时间,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的上端设有注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注油口添加油液,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侧壁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内穿设有温度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检测口内的温度计检测油液的温度,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添加冷却水对油液进行冷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隔板和过滤网筒的设置,油液进入油箱后,油液在油箱内进行沉降过滤,洁净的油液从油箱排出进入雾化器内,油液得到过滤,从而保证进入雾化器内的油液的洁净,从而保护雾化器,提高雾化器运行的稳定性;
2.通过冷却筒和冷却盘管的设置,冷却水通过热交换的形式对油液进行冷却,冷却效率较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冷却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11、进油口;12、净油室;13、分离室;131、拦油板;132、过油间隙;14、污油室;141、排污管;142、排污阀;15、注油口;16、检测口;17、温度计;2、进油泵;3、出油泵;31、进油管;4、隔板;41、板一;42、板二;5、过滤网筒;51、连接管;61、冷却筒;611、进口;612、导流板;62、冷却盘管;621、进水口;622、出水口;63、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雾化器外置油箱冷却装置,如图1,包括油箱1、进油泵2、出油泵3和冷却装置。油箱1的上端设有注油口15,操作人员将润滑油倒入油箱1中,油箱1对润滑油进行暂存且加油方便。出油泵3将油液抽入冷却装置内,冷却装置对油液进行冷却打入雾化器中,润滑油对雾化器进行冷却后,润滑油形成高温油液,高温油液被进油泵2抽出打入油箱1中,进行循环。
如图1,进油泵2包括进油端和出油端,进油泵2的进油端和雾化器相连,进油泵2的出油端和油箱1相连。进油泵2启动将雾化器内的油液抽入油箱1中。
如图1,油箱1内安装有两块隔板4,为板一41和板二42,板二42位于板一41与进油口11之间。板一41和板二42将油箱1隔为依次连通的净油室12、分离室13和污油室14,污油室14的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与进油泵2的进油端相连通的进油口11。板二42的下端与油箱1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将分离室13和污油室14连通,板一41的上端与油箱1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将分离室13和净油室12连通。油液从进油口11进入污油室14内,油液从板二42的底部流入分离室13内,油液从板一41的上端流入净油室12内。油液在上升过程中,杂质下沉与油液分离,洁净的油液流入净油室12内,从而保证进入雾化器的润滑的洁净度,保证雾化器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1,分离室13的底部倾斜设置,分离室13靠近板一41的端部高于分离室13靠近板二42的端部。分离室13内的杂质沿分离室13的底部滑动滑入污油室14内进行聚集。污油室14的底部设有排污管141,排污管141上安装有排污阀142。当污油室14内的杂质较多时,操作人员打开排污阀142将污油室14内的杂质排出,使用方便。
如图1,分离室13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拦油板131,拦油板131的长度小于分离室13的宽度,拦油板131与分离室13的内壁之间留有过油间隙132,过油间隙132交错设置。油液上述过程中,油液依次穿过所有过油间隙132,从板一41的上端排出。拦油板131延长油液的运动路径,提高油液的分离时间,减少油液内的杂质含量。
如图1,出油泵3包括进油端和出油端,出油泵3的进油端连有进油管31,进油管31的下端伸入净油室12内,洁净的润滑油从出油泵3进入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
如图1和图2,进油管3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滤网筒5,过滤网筒5的上端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管51,连接管51与进油管31的端部螺纹连接。油液通过过滤网筒5进入进油管31内,过滤网筒5进一步对油液进行过滤,提高油液的纯度。净油室12的底部连有排油管,方便更换油液。
如图1和图3,出油泵3的出油端与冷却装置相连,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61和冷却盘管62。冷却盘管62盘设于冷却筒61内,冷却盘管62包括进水口621和出水口622。冷却筒61的一端开设有进口611,出油泵3的出油端与进口611相连通,冷却筒61的另一端设有出油管63,出油管63与雾化器相连。高温油液从进口611进入冷却筒61内,冷却水进入冷却盘管62内,冷却水对油液进行冷却降温,油液从出油管63排出进入雾化器中。
如图3,冷却筒61的内壁在进口611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612,导流板612对进入冷却筒61内的油液进行导流,油液呈螺旋形向出油管63方向流动,油液在冷却筒61内的运动路径较长,运动时间较久,冷却效果较好。
如图1,油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检测口16,检测口16内穿设有温度计17。操作人员通过温度计17对油箱1内油液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油液进行降温,当油液温度较低时,停止向冷却筒61内充冷却水,油液温度较高时,操作人员向冷却筒61内重冷却水。
具体实施过程:油液倒入油箱1中,油液被出油泵3抽入冷却筒61内,冷却筒61对油液进行冷却,低温润滑油进入雾化器中。进油泵2启动,将雾化器中的高温油液抽出排入油箱1中,油液经过污油室14和分离室13进行沉降过滤,洁净的油液流入净油室12内,并从进油管31进入出油泵3中,形成循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9459.9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2581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F16N39/02
专利分类号:F16N39/02;F16N39/06
范畴分类:27H;
申请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前洲配套区万寿路3-1号
发明人:周瑞君;周荣;唐国振
第一发明人:周瑞君
当前权利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