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李善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选,列子,水经注,别集,文字学,中古,汉书。
李善注论文文献综述
刘锋[1](2019)在《李善注《文选》留存《汉书》旧注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善在注释《文选》时,对同载于《汉书》的作品多取先唐《汉书》旧注,李善称之为"旧有集注",共十余家,这些旧注当出自一个名为《汉书音义》的集注本,撰者为东晋蔡谟。李善对《汉书》旧注的处理有明确的体例,但在后世的版本中不同程度存在变乱,须要校勘整理。(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力之[2](2019)在《班固“北地人”辩证——以《文选》李善注所引范晔《后汉书》为核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无"北地人也"一语,李善引所以有,乃其潜意识作怪所致之失,而非别有所本。姚鼐、梁章巨、李详、高步瀛、许巽行诸家关于这一问题之说,或未达一间,或似是而非。后世之说班固"北地人也"者,均直接或间接本之李善此注而实为"以讹传讹"。既然此前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皆经不起常识之检验,今又别无新"材料",则欲有所突破,就得回归原点再出发,而须在研究方法上着力。类此问题,是否会出在"潜意识"上,这当引起研究者们足够之重视。(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成晴[3](2019)在《中古别集篇序、并载之体例及其副文本功能——以《文选》李善注引“文帝集序”释证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选》李善注所引"文帝集序"两则,学界对其文献性质一直存有歧解。通过对中古着作之序与"文帝集序"文体属性差异的厘分,辅以二"序"内在文本结构的分析,可抽绎二"序"与曹丕、曹植诗赋篇序完全一致的四元素文本结构规律,从而推定二"序"实际是曹丕自编文集时将繁钦、陈琳两封书信并载于自己书信之前继而撰写的解题性质的篇序。篇序与并载,是中古别集在成立初期便已成熟的编集善例,其体例特点与应用的普遍性可借助传世文献进行"纸上考古"。诗文篇序与并载所留存的他人相关诗文,在别集的文本层级中皆属于"副文本",是别集进行叙事表达的两种展开方式,具有构建史事秩序以及互文、完形的文本功能。(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9年03期)
踪凡[4](2019)在《从班昭《幽通赋注》看《文选》五臣–李善注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选》的版本十分复杂,有唐写本系统、李善注系统、五臣注系统、五臣–李善注系统、李善–五臣注系统等。其中五臣–李善注较好地保存了李善注的体式和风貌,比单行的李善注本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但一直为研究者所忽略。笔者在钩稽东汉曹大家(班昭)《幽通赋注》佚文时,主要依赖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的单独李善注本以及李善–五臣注(俗称六臣注)本,而忽略了五臣–李善注(俗称六家注)本,造成了数据错误,教训深刻。只有对这叁类注本进行全面观照,仔细对勘,才能更好地还原李善注原貌。(本文来源于《天中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胡健[5](2018)在《李善注对《文选》旧注的“具释”——以《射雉赋》徐爰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李善注释《文选》,辑录不少旧注,并作了整理工作。李善称之为"具释",主要包括对其进行补充,提出异说,注明出处和适当疏证等方面,表达了对旧注的高度关切。李善辑录的众多旧注中,潘岳《射雉赋》的徐爰注是引述较为完整且特色明显的一种。它以疏通句意和指明文势为主要特色,明显有别于李善注的风格,而和五臣注颇为类似,对比研究中有助于我们认识六臣注的特色。同时,在《射雉赋》的经典化过程中,徐注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其文献价值,而且对文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刘锋[6](2018)在《李善注《文选》留存旧注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善注《文选》留存了大量唐前旧注,文献价值极高。这些旧注可分为单篇旧注、《汉书》旧注、《楚辞》王逸注等叁种类型,其来源各有途径,较为复杂。通过考察可以推测,旧注可能是李注底本原有旧注,而非李善本人所引。而对旧注的采用是《文选》文本存在大量异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善对旧注的处理原有明确的凡例,但旧注在《文选》文本长期的流传编纂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复杂的羼乱现象,对《文选》的整理和使用都造成了很多疑难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严谨的文献学手段清查校理这些旧注。(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徐中原[7](2018)在《读《文选》李善注札记二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书名的背后反映书名拟定者或着录者的学术思想。《文选》李善注引郦道元注《水经》之"注文"专称之为《水经注》而非《水经》,反映了李善重郦道元"注文"的价值取向。由此,《文选》李善注创生了《水经注》专书名。李善所注《文选》,从唐至清,清之前各种目录着录其题名为"文选",反映了对"选文"的文学范本意义的高度看重,这是与封建科举考试重辞科的需要相适应的;而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却着录其题名为"文选注",反映了对"注文"考据意义的重视,这是与清代盛行的乾嘉朴学思潮相适应的。(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刘群栋[8](2018)在《从《文选》李善注看《列子》并非伪书》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子》是先秦道家典籍,是列子门人记录列子思想的着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整理附益,增加了一些晚出的内容,因而导致部分学者怀疑《列子》是伪书,"伪书说"者多认为魏晋人作伪。从《文选》李善注引用《列子》条目来看,《列子》在两汉魏晋直至南朝宋齐梁期间一直流传有序,西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很多作家都曾引用过《列子》,其中尤以张衡、曹植、嵇康、左思、张协、潘岳、陆机引用次数较多。这些情况表明,从西汉到东晋《列子》一直流传有序,魏晋间有人作伪之说难以成立。《列子》既然不是伪书,其价值和地位也应该重新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董萌[9](2018)在《谈《字林》对《说文》的继承与发展——以《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为核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普遍认为,《字林》继承并发展了《说文》,在字书发展史上有重要贡献,分析《字林》的贡献,则必须对其具体的释义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解读。《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共138条,通过这138条引文,可以详细了解《字林》对《说文》继承和发展的具体情况:《字林》释义义的继承体现在继承《说文》释字义的同时,对《说文》的脱字有所补充,且加反切音注;《字林》补充《说文》未释之字形。总之,《字林》对《说文》的发展体现在对释义的发展、对释字词的增加、补《说文》音注之不足、纠正《说文》释义之失四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刘锋[10](2018)在《宋代李善注《文选》的校雠与刊刻》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子监本和尤刻本是仅有的两种李善注《文选》宋刊本,其校雠与刊刻对后世《文选》流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校雠刊刻上,两种版本都存在不少问题。另外,中华书局影印尤刻本所附的《李善与五臣同异》作者并非尤袤,有可能是国子监刊刻《文选》时的副产品。(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善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无"北地人也"一语,李善引所以有,乃其潜意识作怪所致之失,而非别有所本。姚鼐、梁章巨、李详、高步瀛、许巽行诸家关于这一问题之说,或未达一间,或似是而非。后世之说班固"北地人也"者,均直接或间接本之李善此注而实为"以讹传讹"。既然此前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皆经不起常识之检验,今又别无新"材料",则欲有所突破,就得回归原点再出发,而须在研究方法上着力。类此问题,是否会出在"潜意识"上,这当引起研究者们足够之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善注论文参考文献
[1].刘锋.李善注《文选》留存《汉书》旧注考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
[2].力之.班固“北地人”辩证——以《文选》李善注所引范晔《后汉书》为核心[J].铜仁学院学报.2019
[3].李成晴.中古别集篇序、并载之体例及其副文本功能——以《文选》李善注引“文帝集序”释证为中心[J].文学遗产.2019
[4].踪凡.从班昭《幽通赋注》看《文选》五臣–李善注的价值[J].天中学刊.2019
[5].胡健.李善注对《文选》旧注的“具释”——以《射雉赋》徐爰注为例[J].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8
[6].刘锋.李善注《文选》留存旧注综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7].徐中原.读《文选》李善注札记二则[J].铜仁学院学报.2018
[8].刘群栋.从《文选》李善注看《列子》并非伪书[J].中州学刊.2018
[9].董萌.谈《字林》对《说文》的继承与发展——以《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为核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
[10].刘锋.宋代李善注《文选》的校雠与刊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