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荷失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荷,电压,稳定,模型,稳定性,指标,分岔。
负荷失稳论文文献综述
马益平,王吉庆,郭高鹏,黄孚远,王怀远[1](2019)在《基于响应的防电压失稳在线切负荷综合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处于危险状态时,发生任意扰动都可能会导致系统电压失稳,为此提出了一种防止电压失稳的实时切负荷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局部电网电压稳定裕度较低时,根据实时信息甄别出有效的切负荷控制地点,再计算出能够使得电压稳定裕度在一定阈值内的切负荷控制量。具体步骤是:首先从两节点戴维南等值网络方程出发,将节点的等值负荷分解为自身负荷和受其他节点影响的转移负荷,推导了节点电压不稳定指标与各节点负荷之间的相关性,由此建立甄别有效的切负荷控制地点的指标;而后,通过忽略切负荷控制带来的电压及其他节点转移负荷的变化,得到危险节点电压不稳定指标与各节点负荷量之间的量化关系。IEEE-14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保证系统实现各节点的切负荷控制,且电压稳定裕度可保持在期望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广东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曹秀芹,袁海光,丁浩,徐国庆[2](2018)在《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最优有机负荷及失稳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最佳有机负荷及失稳预警指标,在(36±1)?C单相连续搅拌条件下进行有机负荷(OLR)梯度实验。通过理论及数学分析确定90%含水率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的最佳OLR和失稳指标。当OLR(以VS计)为2.94 g·(L·d)-1时,挥发性固体去除率、甲烷产率、容积沼气产率分别为78%、0.58 L·g-1VS、2.99 L·(L·d)-1,此时厌氧反应器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一定浓度的游离氨(FAN)会抑制微生物活性,触发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造成容积沼气产率降低,第36天,当OLR增至3.21 g·(L·d)-1时,FAN浓度升至区域峰值207 mg·L-1,但随后骤降35.9%(39 d),分别造成VFA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碳酸氢盐碱度的比值(VFA/TA)从第37天的1 897 mg·L-1、0.22升高至第47天的4 755 mg·L-1、0.73,系统进入抑制稳定状态,最终导致容积沼气产率从第47天的2.66 L·(L·d)-1降至第48天的1.88 L·(L·d)-1,系统恶化。协同分析表明,当VFA和VFA/TA分别达到2 500 mg·L-1和0.35并出现持续上升的现象时,能提前7~8 d对90%含水率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系统的失稳提出预警。(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佟丹,陈宇波,刘阳,殷鸿雁,许闫[3](2017)在《基于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的失稳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采用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进行暂态稳定计算时,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有何特点,并比较了它与现有负荷模型下失稳模式之间的差别。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在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和现有负荷模型下,计算和核对了某电网所有220k V线路发生3相故障并失稳的情况。(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7年24期)
李思敏,潘天宇,李志平,李秋实[4](2017)在《叶根负荷对低速压气机失稳过程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在一台单级低速轴流压气机上发现的增大叶尖负荷可以使其失稳先兆由模态波变为突尖波的现象,一种假设认为失速先兆的类型与压气机径向负荷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叶根负荷大小对压气机失速先兆类型及其失稳发展过程的影响。通过在压气机进口安装特殊设计的叶根畸变屏,可以实现压气机工作在不同的径向负荷分布。均匀来流条件下压气机最终的失速是由模态波引起,在此基础上加装叶根畸变屏增大叶根负荷,压气机仍发生模态波型失速,但经过仔细分析数据后发现,由线性增长的模态波转化为最终大幅值旋转失速团的时间间隔却相较增大。在这段过程中,转子进口壁面压力信号显示叶尖区域不存在完整的周向传播扰动。与此同时,叶根处先兆信号幅值相较变大。进一步加大叶根负荷,叶根区域失速先兆的压力脉动变得更加剧烈,使得气流沿叶片径向的流动和掺混加剧,从而进一步延迟了先兆诱发失速团出现的时间。综上,通过研究表明:增大叶根负荷,压气机失稳过程发生改变,失速先兆诱发旋转失速团出现的时间延长;在叶根区域,失速先兆脉动信号随着叶根负荷的增大而愈发强烈;径向负荷分布是影响压气机失稳过程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7年10期)
许珊珊,孙曙[5](2017)在《分岔理论分析不同负荷模型对动态失稳模式主导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不同负荷模型对系统动态失稳过程中功角失稳和电压失稳两种模式的主导性影响,引用分岔理论分析了同一系统网络在5种静、动态负荷模型下的发电机功角随负荷无功发生的分岔过程,分析了系统动态失稳的分岔机理和过程,可得出不同的负荷模型主导的系统失稳模式不同,利用分岔点对应的电压、功角特征可区分失稳模式具有普遍性,合理简化以及选用恰当的模型对识别导致电力系统失稳的主要诱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王雷,刘波[6](2013)在《掠形对高负荷风扇转子失稳机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高负荷两级风扇第一级前掠转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手段对近失速点叶尖流场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探索失稳机理,与同等气动性能下的后掠转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前掠转子在近失速工况下泄漏涡涡心并未发生破碎,其流动失稳是由于端壁机匣处的低能流体集聚所致。而后掠转子的泄漏涡与激波干涉导致其向下游发展中发生破碎,表现出与常规转子相似的失速特征。(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2期)
卢勇,张来友,何翠[7](2011)在《基于负荷扰动的电压失稳与潮流崩溃的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问题,采用简单交流电路方程组的几何分析,得出临界电压崩溃潮流的电压电流特性,并利用该特性分析了不同类型负荷作用下系统电压和潮流变化情况,从而为调度人员提供防止电压失稳、规避电压崩溃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1年09期)
吕存贤,吴永琴[8](2011)在《异常应力负荷及椎间失稳建立实验性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临床发病机制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选用20只清洁级成年日本大耳白兔,按体质量编号,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麻醉后,手术造成腰椎间不稳;并加以异常应力,以促进造模。对照组同法麻醉,作皮肤切口后直接缝合;两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术后1个月、2个月随机各取5只兔子行MRI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2个月模型组兔腰椎间盘MRI检查出现椎间盘退变的改变;而对照组兔腰椎间盘信号无明显改变。造模2个月后,对照组兔腰椎间盘病理学检查无明显退变表现;而模型组造模2个月后,出现纤维环断裂,髓核向后突出,终板软骨钙化层增厚,透明软骨变薄、软骨细胞坏死增多等退变表现。结论: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椎间不稳),加上异常应力刺激,可稳定地诱发出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该方法是间接性微小损伤累积发展,更贴近临床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因此该方法是良好的椎间盘退变造模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李鹏,郝治国,张保会,舒进,薄志谦[9](2011)在《一种防止电压失稳的切负荷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电力网络2节点等值模型及电压不稳定指标出发研究防止电压失稳的切负荷控制方案。利用节点等值模型计算电压不稳定指标对负荷的灵敏度;综合考虑负荷节点控制能力及有效性来选择切负荷地点;并以保持电压稳定裕度为目标来计算切负荷量;最后基于此构建了集中式优化切负荷控制系统方案,与电压不稳定监视功能相配合,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防止电压失稳。基于典型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阻止系统电压持续恶化,维持系统电压稳定裕度及电压水平。所提算法简单,有很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廖其龙[10](2010)在《电压稳定现象和负荷失稳性质的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失稳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威胁现代大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现象的理论解析是统一电压稳定现象认识的基础,电压稳定控制策略的研究是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前提,二者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戴维南等值方法和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理论,在负荷电压变化的根本原因分析、动态负荷失稳的性质及其与电压稳定的关系和电压稳定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成果有:提出了电压幅值变化分析的等值参数法。该方法基于戴维南等值参数、负荷等值阻抗和负荷节点电压的函数关系,将负荷节点的电压幅值变化表示为系统特性分量和负荷特性分量的代数和。其中,系统特性分量代表系统的戴维南等值参数改变对电压幅值的影响,负荷特性分量代表负荷等值阻抗改变对电压幅值的影响。从而为负荷节点电压幅值变化原因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另外,分析了负荷功率变化对电压幅值的影响,说明了仅考虑负荷功率的变化不能准确解释电压稳定现象。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理论,对动态负荷的统一模型、负荷稳定的定义以及电压稳定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动态负荷失稳有界性的概念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动态负荷失稳有界性的特点,从理论上论证了负荷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系。从而为负荷失稳对电压稳定影响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结合系统的戴维南等值电路和理想的并联电容器模型,推导了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异步电动机最大电磁转矩与转差的函数关系。并通过比较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异步电动机最大电磁转矩与机械转矩的大小,说明了异步电动机负荷在并联电容的控制下,其失稳过程可分为可控与不可控两个阶段。同时,根据电磁转矩大于机械转矩的异步电动机恢复稳定条件,给出了失稳后异步电动机可控的判据。论文所提出的动态负荷失稳过程的阶段性概念为电压稳定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充分考虑补偿电容对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的调节能力,提出了分段SVC电压稳定控制策略。系统故障后负荷失稳时,首先以电压偏差的传统比例式控制方式调节SVC的补偿电容电纳,以便使电压恢复到设定值,控制过程中计算并判断负荷节点电压的可控性;若负荷节点电压不可控,则采用以使失稳后的负荷恢复稳定为目的的新型SVC控制方式,由此使系统快速恢复到负荷电压可控状态;若系统又处于电压可控状态,则再转换为传统控制方式,以此使负荷节点电压恢复为理想设定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0-09-01)
负荷失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最佳有机负荷及失稳预警指标,在(36±1)?C单相连续搅拌条件下进行有机负荷(OLR)梯度实验。通过理论及数学分析确定90%含水率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的最佳OLR和失稳指标。当OLR(以VS计)为2.94 g·(L·d)-1时,挥发性固体去除率、甲烷产率、容积沼气产率分别为78%、0.58 L·g-1VS、2.99 L·(L·d)-1,此时厌氧反应器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一定浓度的游离氨(FAN)会抑制微生物活性,触发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造成容积沼气产率降低,第36天,当OLR增至3.21 g·(L·d)-1时,FAN浓度升至区域峰值207 mg·L-1,但随后骤降35.9%(39 d),分别造成VFA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碳酸氢盐碱度的比值(VFA/TA)从第37天的1 897 mg·L-1、0.22升高至第47天的4 755 mg·L-1、0.73,系统进入抑制稳定状态,最终导致容积沼气产率从第47天的2.66 L·(L·d)-1降至第48天的1.88 L·(L·d)-1,系统恶化。协同分析表明,当VFA和VFA/TA分别达到2 500 mg·L-1和0.35并出现持续上升的现象时,能提前7~8 d对90%含水率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系统的失稳提出预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荷失稳论文参考文献
[1].马益平,王吉庆,郭高鹏,黄孚远,王怀远.基于响应的防电压失稳在线切负荷综合控制策略[J].广东电力.2019
[2].曹秀芹,袁海光,丁浩,徐国庆.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消化最优有机负荷及失稳指标[J].环境工程学报.2018
[3].佟丹,陈宇波,刘阳,殷鸿雁,许闫.基于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的失稳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
[4].李思敏,潘天宇,李志平,李秋实.叶根负荷对低速压气机失稳过程影响实验研究[J].推进技术.2017
[5].许珊珊,孙曙.分岔理论分析不同负荷模型对动态失稳模式主导性的影响[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6].王雷,刘波.掠形对高负荷风扇转子失稳机理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
[7].卢勇,张来友,何翠.基于负荷扰动的电压失稳与潮流崩溃的机理分析[J].煤炭技术.2011
[8].吕存贤,吴永琴.异常应力负荷及椎间失稳建立实验性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9].李鹏,郝治国,张保会,舒进,薄志谦.一种防止电压失稳的切负荷控制方法[J].电网技术.2011
[10].廖其龙.电压稳定现象和负荷失稳性质的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