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圩角小学赵成阳
我们一直呼唤:向高效课堂迈进、向40分钟要效率。是的,如果在同样的时间内,如果能让学生听懂老师所讲的数学知识,会做相关的课堂练习,那么,就是一种高效。可是,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很多老师花了大半课时间,一直在讲。然而,学生做起题目来,却是错处很多,很多知识点都是有缺憾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老师只顾自己讲,忽略了学生是否听懂,忽略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表达,忽略了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与探究。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呢?
一、读数学,不亦乐乎
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常常听到他们说:孩子做应用题时一点都不懂脑筋,看见数字就做,一做就错。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不会动脑呢?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学生读应用题的时候,有的只读了一般就开始做了,有的看了一遍也开始动笔了。可见,学生没有形成认真读题的习惯、数学阅读能力偏低,是导致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的“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数学,提出疑问,引发思考,探索新知。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长方形花圃的长是42米,宽是65米,这个长方形花圃有多大?由于刚刚学面积的计算,一部分学生做的时候和周长混淆起来,用65+42=107(米),107×2=214(米)。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这个长方形花圃有多大?什么是多大?是求这个长方形花圃的什么呢?”经过思考,学生知道“多大”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试想如果学生解决问题时,能抓住重点仔细多读,认识到“多大”就是求长方形花圃的占地面积,那么就不会出现上面的差错了。像这样抓住数学关键的词、句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想数学,海阔天空
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但是,我们依然发现,老师从上课讲到下课的满堂灌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教学方式,是不为学生所喜欢的。尽管课后通过反复的练习能够出成绩,但是,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权利,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兴趣、思维的能力都将被扼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鼓励学生想数学,在得到数学结论前,可以反复猜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得出经验,并及时反思、感悟,自主探索,得到数学知识。这种学习才是最深刻,也是最容易理解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书上有这样一道讨论题: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猜测,然后想想办法怎样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形状都变了,面积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更多的学生认为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于是,我追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学生说,在平行四边形上进行切割,把其中一块三角形沿着高切下来,放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就变成长方形,组成图形的部分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面积是不变的。还有的学生说,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我就因势利导,既然这样,你们能推敲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要单纯地灌输知识,而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数学知识、整理数学知识。一旦学生碰到困惑的时候,加以点拨,使之豁然开朗,促进学生感悟。这样,学习到的知识是难以遗忘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论数学,开阔思路
“论”,即争论、讨论、辩论,也就是学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同一个话题,进行思考和交流,以达到获得新知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论”和“说”是由区别的,“论”,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思维动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在“论”中,既有主体思维,也有有合作互动。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而且同伴之间处于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状态。研究发现,讨论、争论、辩论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路,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
如在学习《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出示马铃薯、小石块等不规则的物体,让学生想象如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原来,大家都对此非常感兴趣。有的说:“把马铃薯榨成泥,放在正方体的容器里。”有的说:“那石块呢,你总不能也把它也榨成泥吧。”更多的学生说:“是呀,太麻烦了。”我趁热打铁:“是呀,有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呢?不知大家有没有读过曹冲冲称象的故事?它把巨大的象的重量转化成石块的重量。”经过我的点拨,教室里又一次沸腾起来。有的学生说:“怎么转化呢?转化成什么呢?”于是,我把课前准备的水、量杯和石块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尝试求出石块的体积。最后我请出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只见他先向量杯倒入水,再放入石块。他又向我们解释:当石块放入量杯的时候,水位就上升,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马铃薯的体积,从而得出马铃薯的体积。
显而易见,通过讨论,学生就能发现知识的矛盾焦点,然后集思广益,选择最佳的解题思路,发现新知,解决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要局限于讲解,一定要创设平台,让学生在数学的天地里读、想、论,使他们不断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