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豫西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牧草对土壤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杜军,赵胜朝,徐建昭,郭雷[1](2021)在《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2015—2020年水土保持功能时空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豫西黄土丘陵区遥感数据和RUSLE模型,分析评估了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研究发现,2020年豫西区域土壤侵蚀量级总体上以中度及以下为主,占比为76.09%,强度及以上占比为23.91%;土壤侵蚀防治重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区域南部洛宁、汝阳、嵩县,西部的灵宝,北部的济源、渑池等.与2015年相比,区域的水土保持功能得到了显着了提升.
王梅[2](2021)在《高寒区典型不同人工牧草对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面积约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30%,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安全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但因高寒区草地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过度放牧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草地退化严重,且草地退化后难以自我恢复,这严重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受到不利影响,但人工草地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牧压力。目前,关于人工草地对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较少,这对高寒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人工牧草对土壤生物的影响,为人工草地建设和草地生态修复重建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无芒披碱草(Elymus submuticus)、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共7种青藏高原牧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牧草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微生物差异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对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种植不同人工牧草显着影响了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无芒披碱草和短芒披碱草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显着小于贫花鹅观草,而微生物量氮则较高,星星草中土壤微生物磷含量显着大于其他所有牧草。冷地早熟禾中土壤β-木糖苷酶活性(37.49 nmol·g-1·kg-1 dry soil)显着大于贫花鹅观草(25.57nmol·g-1·kg-1 dry soil);星星草、同德老芒麦、贫花鹅观草中土壤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显着低于冷地早熟禾、无芒披碱草、短芒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同德老芒麦和贫花鹅观草中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冷地早熟禾,但另外几种酶活性在不同牧草间没有显着差异。冷地早熟禾中C:P和酶N:P比值显着大于其他几种牧草。此外,土壤酶化学计量比均偏离全球平均水平。向量分析表明,不同牧草的土壤微生物受磷限制严重(向量角度均>45°)。(2)不同牧草下土壤线虫群落Shannon多样性和优势度没有显着性差异。SR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贫花鹅观草最大,无芒和短芒披碱草小。成熟度指数表现为冷地早熟禾显着高于短芒披碱草和贫花鹅观草,而贫花鹅观草中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显着大于星星草。富集指数和结构指数为同德老芒麦最大。土壤线虫的通道指数均高于0.75,表明各牧草种植地细菌通道在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中起到主要作用。土壤代谢足迹表明贫花鹅观草样地相对于短芒披碱草和无芒披碱草的细菌通道较强,真菌通道较弱。(3)不同牧草下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有显着差异。其中,无芒披碱草的ACE和Chao1指数显着高于冷地早熟禾和贫花观草;但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并无显着差异。无芒的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贫花鹅观草。在真菌群落中,不同牧草下土壤多样性指数没有显着差异。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及其相对丰度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5.19-37.21%)、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8.54-19.71%)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9.81-12.64%),真菌的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58.09-72.08%)。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差异的关键因子。总之,在高寒区,种植贫花鹅观草和同德老芒麦有利于土壤线虫多样性及草地生态系统。而种植无芒披碱草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有积极作用。
孟和那仁[3](2021)在《撂荒地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及牧草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为明确自然演替过程对退化草甸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养分特征的影响,于2017-2020年在内蒙古扎鲁特旗设置了过度放牧(F)、苜蓿撂荒地(M)、燕麦撂荒地(Y)、苜蓿燕麦混播撂荒地(H)和封育(G)共5个自然演替样地,研究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特征以及对牧草多样性与品质的影响。通过干筛、湿筛法分别调查土壤稳定性特征;样方法调查研究区牧草特征,分析自然演替过程对撂荒地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分布、团聚体稳定性以及各粒径团聚体不同养分含量;牧草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牧草营养元素、牧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团聚体分布:自然演替过程能够显着提升浅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表现。同一样地各粒径团聚体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封育与撂荒地自然演替样地土壤以>0.25 mm团聚体为主要粒径,<0.053 mm粒径团聚体含量较其他粒径团聚体最少。受耕作等人为因素的扰动,土地利用方式影响>2 mm与0.053-0.25 mm粒径团聚体为主。由于封育措施对土壤扰动较小,不同土层封育样地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均为最高,随土层不断深入>2 mm团聚体含量显着降低。(2)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自然演替过程,土壤小粒径团聚体有向大粒径团聚体转变的趋势,其中封育样地土壤稳定性最高。封育样地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显着高于撂荒地自然演替样地与过度放牧样地,自然演替前的耕作对深层土壤有较强的扰动,土壤深层次的团聚体的稳定性被降低。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保护作用,其中封育措施为最优措施。随土层的深入,土壤团聚体MWD和GMD有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自然演替首先作用于表土层微团聚体向大团具体转变。(3)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自然演替过程具有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的作用,封育措施提升土壤有机碳、氮幅度最大。各自然演替样地间全磷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各土层M样地全钾含量最低。通过自然演替过程能够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随土层的深入速效钾含量有显着降低的趋势,封育样地速效钾含量最高,Y样地速效钾含量最高。(4)牧草多样性指数:自然演替过程能够有效提升牧草多样性指数。封育样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8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03,显着大于其他自然演替样地(P<0.05);封育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1.48,且显着大于自然演替撂荒地与过度放牧样地(P<0.05);封育样地群落均匀度Pielou指数最高0.89,并且各自然演替样地群落均匀度Pielou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5)牧草营养元素: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N、P、K含量有所影响。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K含量影响显着(P<0.05),其中H样地K含量最高,与其他自然演替样地牧草K含量显着差异(P<0.05),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P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N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6)牧草品质:自然演替过程能够有效提升牧草营养品质与饲用价值。各自然演替样地牧草粗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H样地牧草粗脂肪含量最高0.99%;牧草粗蛋白含量显着差异(P<0.05),M样地牧草粗蛋白含量最高12.6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差异(P<0.05),Y样地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60.06%;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差异(P<0.05),F样地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34.06%;不同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随着人畜的影响样地牧草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封育样地牧草产量显着高于其他自然演替样地(P<0.05);不同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灰分的影响显着差异(P<0.05),灰分含量最高的是封育样地。
李兴龙[4](2021)在《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饲草紧缺、种植模式单一和土壤退化等问题,研究不同光合类型禾本科和豆科草种混播对饲草种间竞争、生产性能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构建适宜种植的混播系统,以期提高该区域饲草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为西北高原丘陵区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于2019至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C3+C3型豆禾配置模式(C3+C3混播模式):BM组合: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V组合: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C3+C4型豆禾配置模式(C3+C4混合模式):ZD组合:玉米(Zea mays)+拉巴豆(Dolichos lablab)、SD组合: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拉巴豆,混播比例均为1:1,以相应草种单播为对照。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各混播处理下,土地当量比(LER)均显着高于1(P<0.05),地上生物量(GW)均高于对应单播处理。ZD组合的GW年均值相较于其它混播处理均为最高,为29.27t·hm-2,该组合的增产率显着高于其它3种混播组合(P<0.05)。混播系统增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ZD(62.83%)>SD(52.29%)>BM(39.26%)>AV(27.22%),AV组合中燕麦的组分增产贡献率最高(142.79%)。ZD组合中玉米的增产率为75.19%,显着高于其它混播中禾草的增产率(P<0.05)。C3+C3混播模式BM组合中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RY)、竞争比率(CR)和侵袭力(AG)显着大于无芒雀麦,其余3种混播组合中均表现出禾本科草的RY、CR和AG大于豆科饲草。C3+C4混合模式中,高丹草对拉巴豆的侵袭力高于玉米。玉米和拉巴豆的RY均大于1,并且拥有最高的LER(1.38),表明玉米(C4)+拉巴豆(C3)组合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群落结构最稳定。2019和2020年,与单播相比,混播处理提高了饲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粗灰分(Ash)和相对饲喂价值(RFV),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其中,ZD组合的CP、CF和RFV增长率均为最高,增长率分别为19.45%、20.60%和17.80%,而ADF和NDF的降低率则显着大于其它组合(P<0.05);AV组合的Ash含量较单播降低了4.77%,其它组合的Ash含量均有所增加,增加了5.55%~9.78%。BM组合的CP含量和RFV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单播无芒雀麦(P<0.05),C3+C3混播模式的CP含量均高于C3+C4混播模式。各混播处理下,ZD组合的CF含量年均值最高,较单播玉米提高了13.52%。所有处理中BM组合的Ash、NDF和ADF含量年均值均为最低,与其它混播组合比较,分别降低了1.95%~13.6%、5.50%~18.61%和8.37%~18.60%,混播处理能够优化饲草营养品质。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饲草营养品质与生物量关系密切。浅层土壤(0~20 cm)养分含量高于深层土壤(20~40 cm),呈现表聚性。且2019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2020年。与单播相比,不同混播模式对浅层和深层土壤的养分积累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ZD组合的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效果最为显着,其碱解氮(Av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增加率分别为9.30%、12.77%和6.64%,均高于其它组合。C3+C3模式相对C3+C4混合模式更有利于深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的积累。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混播处理较单播增加了浅层和深层的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C3+C3混播模式下BM组合在0~40 cm土层的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LP)、脲酶(UER)和蔗糖酶活性(SUC)均高于AV、ZD和SD组合。此外,C3+C4混合模式中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提升效果优于C3+C3混播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各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协同促进饲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饲草生物量。对不同混播模式下的饲草生物量、品质、土壤指标及各指标的增加率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M组合能有效改善饲草营养品质,提高土壤肥力;ZD组合可以高效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单播相比,混播优势显着。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该区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模式进行种植。综合混播种间竞争和饲草地上生物量,推荐玉米+拉巴豆为较优种植模式。为提高饲草品质,改善土壤环境,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更适合西北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江舟[5](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生产从提升粮食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过渡。草地资源在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衍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生态与经济利益。通过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产模式,对人工草地进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促进意义。(1)本文首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扬州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草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功能分类与选择评估指标(2)通过熵权法分别对燕麦、金花菜、箭筈豌豆、毛苕子进行适应性评价,测定牧草产量与品质,并分析牧草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利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品质、牧草产量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建立适宜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推广的牧草生产模式。(4)依据田间试验数据以及文献,利用当量因子法、价格替代法、评估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天然草地与人工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内牧草种植与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从而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转型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种植生产机遇”、“大众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社会认知机遇”、“农业食品安全的要求导致饲料粮需求增加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市场机遇”是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权重分析分别达到0.2141、0.1279、0.1078。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提供畜牧产品功能(供应草产品)”、“为人类提供食用价值”、“土壤改良”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权重分别为0.3 102、0.1154、0.0876,以此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2)依据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燕麦品种牧乐斯牧草产量与品质表现最好,干草产量达到1664.35 g·m-2,粗蛋白含量为11.49%、相对饲用价值为137.02,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5%,豆科牧草中,润扬白箭筈豌豆收获干草产量最高为1041.59 g·m-2,淮扬金花菜在参试品种中牧草品质最高,粗蛋白含量达到27.81%,相对饲用价值为176.24。金花菜对提升土壤养分效果最为显着,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平均提升56.25%、49.34%、24.47%、57.19%。(3)建立了“燕麦-金花菜”间作的南方牧草生产模式,可以提高80%的土地利用率,可收获较高的燕麦干草产量与总干草产量2177.42 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了 28%。间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间作模式中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燕麦单播,比燕麦单播平均提高了 22.34%、63.88%。(4)在大丰地区盐碱地条件下,“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模式中,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116.42 g·m-2,土地当量比最高达到1.70,燕麦粗蛋白含量比单播燕麦提升16.76%。“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混播与燕麦单播相比,对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有促进作用,分别提升了 15.42%~34.05%、2.15%~7.33%、28.71%~50.24%。(5)依据当量因子法,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为1123.05亿元人民币(Chinese Yuan,CNY),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的价值在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中最高,达到302.49亿元CNY,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最低,仅为6.20亿元CNY。淮河生态经济带内人工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牧草间作、混播生产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高于牧草单播模式。“燕麦-金花菜”间作模式在扬州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42544.38 CNY·hm-2,“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51198.68 CNY.hm-2。(6)经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进行苜蓿生产,种子费与农机费的弹性系数最大,分别为0.574 6、0.5923,即每增加1%的种子费与农机费投入,苜蓿收益分别可以增加0.574 6%、0.592 3%。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苜蓿生产总成本为10178.67元·hm2,与小麦生产成本相比增加了10.58%,然而毛利润增加了 175%。苜蓿、燕麦、金花菜生产肥料费用与小麦相比分别下降了 58.05%、24.62%、58.06%。
唐柄哲[6](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明显好转,入黄泥沙量显着减少。由于土壤侵蚀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及侵蚀泥沙的沿途淤积,输沙量只能代表流域的部分侵蚀泥沙量,缺乏对侵蚀-产沙-输沙中间过程的深入认识,可能会忽视侵蚀热点区或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本文在陕北安塞选择了2个无干扰退耕、2个人为扰动退耕及1个上方梯田果园+下方坡耕地(下文简写为果园)坡沟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陕北子洲“7.26”极端暴雨事件下6个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依据土壤侵蚀、水文、景观生态等学科的相关方法,基于泥沙连通性框架,采用野外实地监测调查和小型无人机航摄等方法,分析了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分布及其侵蚀淤积特征,研究了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及其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特征,探讨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土壤侵蚀和泥沙连通特征,阐明了降雨及人类活动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及泥沙连通性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草)后,小流域坡沟系统植被覆盖良好,泥沙源地面积占比较低,但景观破碎度较高且侵蚀严重。主要泥沙源为低盖度陡坡、浅层滑坡面及裸露沟道,占坡沟系统总面积的4.05%-23.78%。2016-2019年,小流域共发生48场侵蚀性降雨事件,其中暴雨12场,雨量13.7-72.1 mm,雨强1.5-4.0 mm h-1。次降雨条件下,裸坡最大侵蚀强度为664.33 t km-2;浅层滑坡面是侵蚀最剧烈的泥沙源地,最大侵蚀强度可达4237.49 t km-2,细沟网络的径流再分布作用对滑坡面细沟的进一步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裸露沟道中,侵蚀沟段年侵蚀模数为10428.53 t km-2a-1,淤积沟段年淤积模数为8284.14 t km-2a-1,暴雨条件下淤积沟段会转变为泥沙源地。(2)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处在较低的水平,且受降雨和泥沙源汇格局的显着影响。年均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小于1.23 mm和35.86 t km-2 a-1;次暴雨条件下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是一般侵蚀性降雨条件下的2.56-13.37倍和10.04-142.82倍,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内70%以上的产沙是暴雨造成的;各坡沟系统径流深、产沙模数与降雨因子I15、I30、I60、PI15、PI30、PI60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随着泥沙源地斑块的聚集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增大、以及泥沙汇斑块的分散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减小,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线性增加。(3)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受地形、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而泥沙输移路径的连通状态对泥沙输移具有关键作用。沟谷地内随着沟道向下延伸出现部分平坦的洼地,是泥沙结构连通性高值的极热点中断与低值的极冷点出现的关键部位,也是易发生淤积的重要节点。退耕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仅为0.18%,枯落物对径流泥沙的拦蓄作用导致其泥沙输移比对降雨的响应十分微弱;而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分别随时段最大雨强和降雨量线性增加,最高可达30.09%。浅沟、切沟生产道路和放牧小路是坡沟系统泥沙输移的主要路径,在暴雨条件下,裸露斑块下方、梯田与生产道路之间、小路处于泥沙连通状态,显着影响坡沟系统的泥沙输移比、含沙量、产沙量等输沙产沙特征。(4)极端暴雨事件下,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均发生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处于泥沙连通状态。单次暴雨下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区间为6940 t km-2-95880 t km-2,沟道下切、田坎崩塌和细沟侵蚀是主要侵蚀类型。新形成侵蚀沟与原有沟道的下切极大增加了坡沟系统的泥沙连通性,加之足够高的水流功率,致使几乎所有坡沟系统的侵蚀泥沙进入沟道,应及时对暴雨造成侵蚀沟和沟道下切进行填平修复,以降低土壤侵蚀风险和泥沙连通性。
王丛[7](2021)在《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文中提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推广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大力实施使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面积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增加,但是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增加的贡献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宁南山区典型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研究材料,培养并收集其根系分泌物及土壤,测定其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含量;利用13C脉冲(连续)标记法对培养在根箱中的长芒草和大针茅进行标记,监测根系-土壤-土壤微生物中δ13C值变化,对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转化的影响开展研究,以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辨析植物根际碳对土壤有机碳输入的作用机制,为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黄土高原典型植物长芒草和大针茅的根系分泌物中酯类相对含量均较高,其中,1-丙烯-1,2,3-三羧酸-三丁基酯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两种酯类物质是黄土高原荒漠草原优势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组成。1-丙烯-1,2,3-三羧酸-三丁基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芥酸酰胺、3-戊烯-2-醇、十七烷、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2,4-二叔丁基苯酚、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等物质为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共有物质,但相对含量差异不大。(2)经过五个月的种植,两种植物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根际均比非根际高,长芒草根际土有机碳比非根际土高4.92%,大针茅为2.97%,说明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且长芒草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果更明显;长芒草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比非根际土高30.30%,大针茅为35.71%,说明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使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上升,从而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根系分泌物还可以使土壤腐殖质增加,从而改善土壤质量。(3)根系分泌物增加后,根际土的微生物较非根际土活跃,且根际在根系分泌物输入土壤后,会产生激发效应使根际土土壤有机碳减小,且非根际土的激发效应较为滞后。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中腐殖质的含量有一定影响。(4)对于宁南山区两种不同的植物长芒草和大针茅来说,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整体种植大针茅的土壤腐殖质碳含量更多,且大针茅的土壤腐殖质碳随着植物的生长在不断减小;根际土的变化程度及响应时间基本都比非根际土迅速,这说明根系分泌物的增加会产生根际激发效应使土壤有机碳减少,但根系分泌物短期的增加结束后,土壤的有机碳会恢复到波动前的状态。(5)随着13C脉冲标记后培养时间的进行,整体上长芒草根际土土壤有机碳组分δ13C大于非根际土,根际土壤13C-SOC标记65天后比标记0天增加了40.79%,非根际土则增加了37.06%;根际土壤13C-DOC标记后65天为比标记0天降低了71.79%,非根际土则降低了59.80%;根际土壤13C-MBC标记后65天0天降低了55.56%,非根际土壤则降低了41.41%;说明根系分泌物对土壤DOC、MBC等活跃的有机碳组分影响迅速,且能够通过微生物的转化进入土壤,转化为土壤有机碳。(6)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后,会逐渐迁移至非根际土,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13C-SOC在根系附近固存。当植物分泌物进入根际土壤后,根系微生物会迅速向根际土聚集且分解根系分泌物利用。对于腐殖质碳来说,根际土内腐殖质碳13C减小时,非根际土内含量上升。大针茅的土壤DOC、MBC的变化趋势与长芒草较为一致。植物的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后被微生物利用是一个短时间的过程,在本实验中需要1天时间,通过微生物及渗透作用的影响,根系分泌物会有部分转移至非根际土中,后形成土壤有机碳,大部分存在于根际土和根际微生物中。
王雅慧[8](2020)在《多代萌蘖更新刺槐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木对立地质量的影响是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重要方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我国北方地区引种历史较长,被认为已达到乡土化的主要造林树种,刺槐豆科树种的特性与萌蘖更新的再生方式使得它与其他连栽人工林有所有不同,且目前对不同经营世代林地地力变化特征的研究极少。本研究以河南省洛宁县吕村林场10年生相近林龄(地上部分)不同世代的刺槐林及对照无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的角度研究分析刺槐多代经营过程中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探究刺槐人工林多代经营对林地土壤的作用规律,为刺槐人工林多世代经营情况下土壤地力调控和维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1.从土壤结构上看,刺槐人工林多代经营后,其表层优于深层,二、三代林地优于一代林地。从土壤容重、孔隙度、团聚体反映的土壤结构性来讲,在B层,二代林地、三代林地的非毛管孔隙度相比于一代林地分别增加了11.4%、21.4%,在C1层也随世代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层越深各代际林地间土壤容重变化幅度越大,除表土层A外,土壤容重在其他各土层随世代总体呈下降趋势。各样地土壤表层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及稳定性表现为对照地>二、三代林地>一代林地。2.刺槐林多世代萌蘖更新经营过程中,一代林到二代林土壤养分含量显着增加,到三代林维持相对稳定,刺槐二代林和三代林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差异不显着。刺槐林地土壤表层养分含量高于深层,随世代的增加养分含量在上层土壤的增量大于深层土壤,表现为二、三代林地的表层土与一代林地的表层土的养分含量的比值大于深层土的二者之比。在刺槐林世代增加的过程中碳素比氮素积累的速度快,且碳氮的供应能力小于磷,代际更替过程中存在着养分失衡加重的问题。3.一代刺槐林地、二代刺槐林地、三代刺槐林地、对照地的土壤生物学活性指数(SAI)分别为0.22、0.77、0.75、0.09,在豫西浅山黄土丘陵区种植刺槐能有效提升土壤生物学活性,多代经营到第三代也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在二、三代林地的活性整体高于一代林和对照地。细菌、放线菌、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刺槐林各代经营过程中整体表现为二、三代林地>一代林地、对照地,真菌的特征PLFA含量在各样地间的差异幅度小于其他菌群,且与放线菌、细菌的变化趋势不太一致,在一代林地的含量较高。土壤微生物PLFA的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经营世代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占主导地位,真菌与其他类群微生物相关性相对较小。对各微生物PLFA影响较大的土壤环境因子有水解酶、土壤C/P、有机碳含量等。4.刺槐根际土壤中包含的有机物主要有烯、芳香族类、醇、烷、酯、酮、酰胺、盐、酸及乙酸盐类,与对照地土壤化合物类别差异很大。根际土壤浸提液作用于一年生苗的试验结果表明对刺槐一年生苗的的化感作用不明显。
刘焕永[9](2020)在《五莲山南麓典型县土壤侵蚀分布格局及动态分析》文中认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的重要手段,是反映水土保持治理成果、评价治理效益的基础,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支撑。为了更好地掌握研究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选取五莲山南麓典型县日照市岚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CSLE模型与GIS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降雨侵蚀力R、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长因子L、坡度因子S、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工程措施因子E、耕作措施因子T,并计算该区域的土壤侵蚀量,通过土壤侵蚀分级获得2018年与2019年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同时获得同一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壤侵蚀现状及变化特征与土壤侵蚀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如下:(1)2018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为主,其次是建设用地、林地与园地用地。降雨侵蚀力R因子的空间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最小值为3973.43,最大值为4338.77;土壤可蚀性K值在00.01745之间,K值呈现出中部低,西部与东南部高;坡度值在西部和中部山区较大,最大值为53.027°,地势险峻复杂,东部与南部平原地势平坦,坡度较小,最小值为0;坡度因子分布情况与坡度的空间分布相似,2018年坡度因子S值都介于0到9.995之间;坡长因子西北部地区较大,其中最大值为3.1582,东南地区的平原区域坡长因子较小,最小值为0。(2)2018年的土壤侵蚀强度主要以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耕地上,其次为建设用地、林地与园地,其中侵蚀面积最大为旱地,2018年的面积为92.93km2,占2018年总侵蚀面积的60.29%。2018年轻度侵蚀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耕地上,中度侵蚀主要集中在耕地与建设用地上,强烈及以上侵蚀主要集中分布在建设用地上,以采矿用地为主。2018年,微度和轻度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15°的坡度内,中度和强烈、极强烈侵蚀土壤分布在5°8°,而剧烈侵蚀主要分布在8°25°。(3)2018年与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有耕地、林地、园地与草地减少,而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增加。其中旱地面积减少最大为2.44km2,农村建设用地增幅最大为2.24km2。对比两年侵蚀,轻度侵蚀的面积减少了2.75km2,中度侵蚀增加,强烈侵蚀及以上面积没有明显减少。通过两年的土壤转移矩阵可知,侵蚀减小方面2018年到2019年壤侵蚀强度主要体现在轻度及以上向微度转移,同时侵蚀等级变大总面积为5.17km2,其中面积最大的为微度向轻度转移,其次是微度向中度转移。从土壤侵蚀强度随土地利用的变化而变化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在减小。这与总体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相同,则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因植被覆盖度增加引起的侵蚀强度减小的面积,要大于植被覆盖度减小而引起的侵蚀强度的增加面积,即2.18km2大于1.55km2。因此在土壤侵蚀的治理过程中,特别是在已发生土壤侵蚀的地方,相对于其他的治理的方式,植树造林、封禁治理与种草的方式是最优先的选择。
张敏[10](2020)在《基于CoupModel的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西北黄土丘陵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水资源极度紧缺,是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该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草)工程,迫使黄土高原局部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默化潜移,主要表现为人造林草地土壤普遍干燥化,不仅导致植被成片衰退甚至死亡,而且急速恶化土壤水热环境,严重影响当地农林经济和社会民生的连续稳定成长。目前,如何科学地研究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的土壤水热特征,揭示该地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水热传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水热动态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中面临的严峻课题。本研究选取山西省五寨县农地(玉米)、林地(柠条)、草地(苜蓿)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自动化观测与室内测验数据,定量剖析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平衡特点,揭示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热环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土壤属性、植物生长特征和气象条件3大数据库,运行CoupModel模拟农林草地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水热传运过程,结合实际观测数据探讨模型的本地适用性,为更准确地判断黄土丘陵区土壤水热过程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具体如下:(1)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分按时间变化均划分为冬季稳墒期(1-2月)、春季增墒期(3-5月)、夏季缺墒期(6-8月)、秋季增墒期(9-11月)、初冬失墒期(12月)5个阶段,但按2016-2017年土壤平均含水量排序依次为草地(15.12%)>林地(12.70%)>农地(11.33%),发现在植被恢复的初期草地水分最高且相对稳定、林地次之,并且这种差异在降水充足的月份更加凸显。农林草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也不尽相同,农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林草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呈现高低起伏的变化,但三者浅层变异程度均大于深层,农地100 cm内土层由上至下存在速变层和活跃层,林草地除此以外还存在次活跃层。农林草地土壤均出现轻微、中等、严重和极严重4级不同程度的干燥化,但干燥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范围各有差异,农地和林地的干燥化在土壤浅层较为严重,而草地的深层土壤干旱较严重,并且林草地的干燥化随年限增长日益加重,表现为同一深度土层的干燥化程度较之前有所加剧、干燥化持续时间延长以及同一时段的干层范围逐步向深部扩展。2016-2017年农林草地100 cm内土层平均储水量分别为草地(151.04 mm)>林地(126.84 mm)>农地(113.20 mm),其变化主要受降雨和蒸散发过程的影响,因此农林草地2016-2017年平均耗水量(ET)大小依次为林地(540.0 mm/a)>草地(536.0 0mm/a)>农地(522.9 mm/a);与同期平均降水量(P)527.4 mm 相比,农地ET/P为99.15%,降水略有0.85%的盈余储存于土壤中;林地和草地的耗水量均超过了降水量,ET/P分别为102.39%、101.63%,水分支出均高于收入呈现负平衡现象,长期耗水过大很可能造成土壤干旱,林地发生干旱的危险性最大,草地次之。(2)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温度时间变化同步均呈现为单峰曲线,分为升温(2-7月)和降温(8-1月)阶段,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同气温但变化幅度较缓和且个别年份略滞后约1个月;2016-2017年土壤温度平均值依次为林地(9.5℃)>草地(8.9℃)>农地(8.5℃),平均温度年较差为草地(30.0℃)>林地(29.3℃)>农地(28.6℃),但农林草地的土壤温度不存在显着差异,虽然农地土壤温度的年较差最小,但是林地土壤温度变化趋势最为缓和,草地次之。由于土壤热导率较小、传热较慢,农林草地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梯度,3-8月份随深度增加渐渐降低,9月份在垂直剖面保持恒定,10-2月份随深度增加又渐渐升高,且不同土层的温度变异程度随深度增进而渐渐减小;林地各土层的温度最高,草地各土层的平均温度比农地高,但草地冬季的表土层温度很低,影响根系吸水,草地可能会因此部分呈现脱水或缺水现象。农林草地冻融过程无明显差异,11月底开始冻结,3月底完全消融,冻融期多年平均时长为101天,多年平均最低土壤温度为-11.0℃,基本出现于1月;由于土壤热容量的季节差异,土壤冰冻过程较缓慢,而土壤消融过程较快,土壤水分与温度具有强烈的耦合关系,冻结过程中呈负相关,消融过程中呈正相关,气温对各土层温度的作用随深度而减弱;土壤的冻结过程是沿土壤剖面由上向下的单向冻结,而土壤的消融过程是双向进行的;农林草地的最大冻结深度可能在100 cm附近或偏下位置。(3)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应用CoupModel模型对土壤水热传运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土壤热量过程的模拟成效优越于土壤水分。在土壤水分模拟方面,CoupModel模型对于水分的模拟能力较弱,农林草地剖面水分模拟的线性回归确定系数(R2)在 0.01-0.26、平均误差(ME)在-3.60-2.67%、均方根误差(RMSE)在 1.62-6.8%,虽然精度不高,但CoupModel模型仍能较好地呈现水分的季节波动;在土壤温度模拟方面,农林草地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拟合程度较高,其R2在0.93-0.97、ME在-2.90--0.36℃、RMSE在1.96-3.25℃,但土壤温度的输出结果与实际观测相比较小,对于深层温度的模拟能力不如浅层。总体来说,CoupModel模型在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壤温度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土壤水分的模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精度还需提高。综合本研究所有结果可知,在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壤热量一般足够当地植被成长基础供给,其影响处于次要地位,而水分才是直接影响植被恢复与再建的最关键要素。尽管该地区林草地的土壤水分状况在植被恢复与再建的初期阶段比农地较好,但是林草地每年的水分消耗大于降水补给,长期以往过多的发展人造林草将耗损大量土壤水分。因此在植被建设中应尽量遵循自然恢复的方式,要尽可能因水定植,选择低耗水的适生乡土树种和草种,采取天然恢复为主、人为栽植为辅的措施。本研究结论可以为该区域植被恢复与再建中土地利用方式规划、植物类型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二、豫西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牧草对土壤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西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牧草对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2015—2020年水土保持功能时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范围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3 土壤侵蚀评价因子提取方法 |
3.1 降雨侵蚀力R因子 |
3.2 土壤可蚀性K因子 |
3.3 地形因子LS因子 |
3.3.1 坡度因子S |
3.3.2 坡长因子L |
3.4 作物管理因子C |
3.5 治理措施因子P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变化 |
4.2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 |
4.3 土壤侵蚀空间变化 |
5 结论 |
(2)高寒区典型不同人工牧草对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 |
1.2.2 土壤线虫研究进展 |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牧草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影响 |
2.1.2 不同牧草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
2.1.3 不同牧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区概况 |
2.3.2 研究区样地选取 |
2.3.3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3.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牧草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壤微生物量 |
3.2.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牧草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3.2 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牧草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土壤线虫的提取以及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类型牧草的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
4.3.2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牧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土壤DNA提取 |
5.2.2 PCR扩增 |
5.2.3 分类预测和功能注释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不同牧草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5.3.2 不同牧草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5.4 讨论 |
5.4.1 不同牧草下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5.4.2 不同牧草下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撂荒地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及牧草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撂荒地自然演替研究现状 |
1.2.2 撂荒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撂荒地土壤团聚体养分研究现状 |
1.2.4 撂荒地植被演替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3.1 土壤团聚体评价参数 |
2.3.2 植被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的影响 |
3.1.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3.1.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1.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及土壤团聚体养分的影响 |
3.2.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养分含量的关系 |
3.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的影响 |
3.3.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多样性的影响 |
3.3.2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牧草多样性的关系 |
3.3.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营养元素的影响 |
3.3.4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牧草营养元素的关系 |
3.3.5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3.6 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与牧草品质的关系 |
4 讨论 |
4.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的影响 |
4.1.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4.1.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4.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的影响 |
4.2.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4.2.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的影响 |
4.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的影响 |
4.3.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多样性的影响 |
4.3.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营养元素的影响 |
4.3.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C_3与C_4植物生理特性的差异 |
1.2.2 混播模式的研究 |
1.2.3 混播种间竞争的研究 |
1.2.4 混播草地生产力的研究 |
1.2.5 混播饲草品质的研究 |
1.2.6 混播土壤化学特性的研究 |
1.2.7 混播土壤生物性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种间竞争和共存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饲草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2.1.5 种间关系计算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地当量比 |
2.3 混播组合较单播增产率和组分增产贡献率 |
2.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相对产量 |
2.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竞争比率和侵袭力 |
2.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组分贡献变化率 |
2.7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饲草营养品质的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蛋白含量 |
3.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脂肪含量 |
3.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灰分含量 |
3.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3.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饲草饲喂价值 |
3.7 不同混播组合饲草品质增加率 |
3.8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相关分析 |
3.8.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2 C_3+C_4混合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3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9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有机质 |
4.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氮 |
4.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磷 |
4.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钾 |
4.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碱解氮 |
4.7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磷 |
4.8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钾 |
4.9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率 |
4.10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 |
5.4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5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6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增加率 |
5.7 不同混播模式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2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8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饲草混播模式效应的综合评价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6.2 不同单播与混播草地综合评价 |
6.2.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2.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2.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6.3 评价分析混播较单播的增加率 |
6.3.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3.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3.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来源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5)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提出和发展规划 |
1.1.2 草地农业发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意义 |
1.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状况 |
1.2 南方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与人工草地利用模式的形成 |
1.2.1 牧草的引种应用和适应性评价 |
1.2.2 淮河流域牧草的引种与品种比较适应性评价 |
1.2.3 国外草地农业的利用模式对淮河经济带草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
1.2.4 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应用 |
1.3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1.4.1 当量因子法 |
1.4.2 功能价值法 |
1.4.3 遥感技术 |
1.4.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问题 |
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AHP分析法步骤 |
2.1.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矩阵构建 |
2.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层次构建 |
2.1.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因素评价 |
2.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层次分析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AHP分析 |
2.2.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层重要性分析 |
2.2.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层重要性分析 |
2.2.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总层次排序 |
2.3 讨论 |
2.3.1 利益相关者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 |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草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
2.3.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 |
2.3.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领域的扩展 |
2.4 结论 |
第3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3.1 牧草生产性能 |
3.1.3.2 牧草品质 |
3.1.3.3 土壤肥力测定 |
3.1.3.4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生产性能的适应性评价 |
3.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牧草品质比较 |
3.2.3 燕麦种植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4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的生产性能比较 |
3.2.5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牧草品质比较 |
3.2.6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对土壤肥力影响 |
3.2.7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3.3 讨论 |
3.3.1 燕麦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 |
3.3.2 豆科牧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表现 |
3.3.3 豆科牧草对淮河流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淮河生态经济带金花菜与燕麦生产模式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4.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4.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
4.2.4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燕麦牧草品质的影响 |
4.2.5 淮河生态经济带间作对金花菜与箭筈豌豆牧草品质的影响 |
4.2.6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2.7 “燕麦-金花菜”间作与“燕麦-箭筈豌豆”间作的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4.3.1 间作对金花菜、箭筈豌豆与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不同间作比例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4.3.3 牧草间作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生产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燕麦-箭筈豌豆”牧草生产模式对于牧草产量的效应影响 |
5.2.2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与混播对于牧草品质的影响 |
5.2.3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混播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5.2.4 “燕麦-箭筈豌豆”间作与混播的综合评价 |
5.3 讨论 |
5.3.1 不同因素对牧草混播、间作模式中牧草产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5.3.3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6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数据来源 |
6.1.3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6.1.4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
6.2.2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间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3 讨论 |
6.3.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
6.3.2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意义 |
6.3.3 人工牧草生产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与生产意义 |
6.3.4 合理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产模式 |
6.4 结论 |
第7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经济效益分析与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3 分析模型及方法 |
7.1.4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与小麦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
7.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种植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 |
7.3 讨论 |
7.3.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的优势 |
7.3.2 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成本的因素 |
7.3.3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前景 |
7.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 |
1.2.2 土壤侵蚀产沙监测方法 |
1.2.3 泥沙连通性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单元分布特征 |
2.1 研究方法 |
2.1.1 坡沟系统的选择 |
2.1.2 数字表面模型(DSM)的获取 |
2.1.3 地形及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
2.1.4 泥沙源汇及输移路径的识别 |
2.1.5 泥沙源汇格局指数的选取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坡沟系统地形特征 |
2.2.2 坡沟系统土地利用特征 |
2.2.3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及输沙路径分布特征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坡沟系统侵蚀淤积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选择 |
3.1.2 降雨观测与类型划分 |
3.1.3 土壤侵蚀监测 |
3.1.4 基于径流小区监测的坡沟系统土壤侵蚀估算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坡沟系统降雨特征 |
3.2.2 植被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
3.2.3 滑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
3.2.4 沟道的土壤侵蚀及淤积特征 |
3.2.5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3.3 讨论 |
3.3.1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差异 |
3.3.2 浅层滑坡面的侵蚀特征及影响因素 |
3.3.3 沟道的冲淤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产流产沙监测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
4.2.2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
4.2.3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与泥沙源汇格局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降雨雨型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
4.3.2 植被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
4.3.3 输沙路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 |
5.1 研究方法 |
5.1.1 泥沙结构连通性指数IC计算及热点识别 |
5.1.2 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追踪调查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坡沟系统结构泥沙连通性 |
5.2.2 连通热点与变化节点特征 |
5.2.3 泥沙输移路径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 |
5.2.4 泥沙输移特征 |
5.3 讨论 |
5.3.1 坡沟系统泥沙结构连通性 |
5.3.2 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的差异性 |
5.3.3 泥沙功能连通性对地表条件的响应 |
5.3.4 降雨对输移路径的开闭及泥沙功能连通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极端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的侵蚀及泥沙连通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样地选择 |
6.1.3 暴雨特征 |
6.1.4 侵蚀量估算 |
6.1.5 泥沙连通性调查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6.2.2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特征 |
6.3 讨论 |
6.3.1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6.3.2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
6.3.3 暴雨侵蚀与泥沙连通性耦合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
1.2.1 不同植被类型及恢复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
1.2.2 不同恢复年限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
1.3 土壤碳库及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
1.3.1 土壤有机碳库的分类或分组 |
1.3.2 几种重要的有机碳库 |
1.4 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及形成机理 |
1.4.1 土壤有机碳来源 |
1.4.2 土壤有机碳形成机理 |
1.4.3 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
1.5 植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5.1 植物枯落物 |
1.5.2 植物细根 |
1.5.3 植物根系分泌物 |
1.6 根系分泌物 |
1.6.1 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作用 |
1.6.2 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因素 |
1.7 研究植物对土壤碳循环影响的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
1.7.1 同位素示踪法简介 |
1.7.2 同位素示踪法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2.1.1 土培试验设计 |
2.1.2 根箱试验设计 |
2.1.3 ~(13)C脉冲标记试验方法 |
2.1.4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种类及含量 |
3.1 长芒草根系分泌物主要组成特征 |
3.2 大针茅根系分泌物主要组成特征 |
3.3 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比较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 |
4.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
4.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
4.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 |
4.4 土壤腐殖质碳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培养过程中土壤~(13)C变化特征 |
5.1 土壤有机碳δ~(13)C的变化特征 |
5.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δ~(13)C的变化特征 |
5.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δ~(13)C的变化特征 |
5.4 土壤腐殖质碳δ~(13)C变化特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多代萌蘖更新刺槐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人工林的问题及研究 |
1.2.1 人工林概况 |
1.2.2 人工林地力的研究 |
1.2.3 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1.3 刺槐萌蘖更新 |
1.4 刺槐人工林对土壤作用的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方案 |
2.2.2 样地选择及调查 |
2.2.3 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处理及公式 |
2.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多世代刺槐林经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不同世代林地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
3.1.2 不同世代刺槐林表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机械组成特征 |
3.1.3 容重、孔隙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得分排序 |
3.2 多世代刺槐林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各世代刺槐林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差异 |
3.2.2 各世代刺槐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差异 |
3.2.3 各世代刺槐林土壤养分指标主成分分析 |
3.3 多世代刺槐林经营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世代刺槐林土壤酶活性的比较 |
3.3.2 多世代刺槐林的经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3.3 不同世代刺槐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比较 |
3.3.4 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定量评价 |
3.3.5 其他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4 刺槐根际土壤有机物GC-MS分析及根际土壤浸提液直接作用效果实验 |
3.4.1 刺槐林地土壤有机组分的GC-MS分析 |
3.4.2 根际土壤浸提液对1年生刺槐苗生长的影响 |
3.5 各代刺槐林木根系结构特征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五莲山南麓典型县土壤侵蚀分布格局及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进展 |
1.2.3 土壤侵蚀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
1.2.4 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进展 |
2.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植被资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土壤侵蚀因子特征 |
3.1.2 土壤侵蚀的格局分析 |
3.1.3 土壤侵蚀的动态分析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资料收集 |
3.3.2 遥感调查与监测 |
3.3.3 实地调查 |
3.3.4 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特征 |
4.1.1 土地利用 |
4.1.2 降雨侵蚀力因子 |
4.1.3 土壤可蚀性因子 |
4.1.4 坡度因子和坡长因子 |
4.1.5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 |
4.1.6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因子 |
4.1.7 耕作措施因子 |
4.2 土壤侵蚀特征 |
4.2.1 土壤侵蚀现状 |
4.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分布 |
4.2.3 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分布 |
4.3 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
4.3.1 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
4.3.2 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的原因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评价 |
5.1.2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评价 |
5.2 结论 |
5.2.1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特征 |
5.2.2 土壤侵蚀特征 |
5.2.3 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CoupModel的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再建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2 黄土高原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耦合传运研究及模型应用 |
1.2.3 CoupModel模型研究与应用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类型 |
2.1.4 植被状况 |
2.1.5 土地利用方式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布设 |
2.2.2 数据测定与处理 |
2.2.3 统计分析 |
2.2.4 模型评价 |
第三章 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 |
3.1 农林草地土壤水分特征 |
3.1.1 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
3.1.3 土壤干燥化 |
3.1.4 土壤水量平衡 |
3.2 农林草地土壤温度特征 |
3.2.1 土壤温度时间变化特征 |
3.2.2 土壤温度垂直分布特征 |
3.2.3 土壤冻融过程 |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热耦合模型构建 |
4.1 模型数据库建立 |
4.1.1 土壤数据库 |
4.1.2 植物数据库 |
4.1.3 大气数据库 |
4.2 模型设置 |
4.2.1 模型输入设置 |
4.2.2 模型输出设置 |
4.3 模块选取 |
4.4 参数调整 |
第五章 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模拟验证 |
5.1 农林草地土壤水分模拟验证 |
5.1.1 农地(玉米)土壤水分验证 |
5.1.2 林地(柠条)土壤水分验证 |
5.1.3 草地(苜蓿)土壤水分验证 |
5.2 农林草地土壤温度模拟验证 |
5.2.1 农地(玉米)土壤温度验证 |
5.2.2 林地(柠条)土壤温度验证 |
5.2.3 草地(苜蓿)土壤温度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农林草地土壤水分特征 |
6.1.2 农林草地土壤温度特征 |
6.1.3 CoupModel模型黄土丘陵区适用性评价 |
6.2 讨论 |
6.2.1 土壤水分特征 |
6.2.2 土壤温度特征 |
6.2.3 CoupModel模型土壤水热特征模拟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豫西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牧草对土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2015—2020年水土保持功能时空变化[J]. 杜军,赵胜朝,徐建昭,郭雷. 河南科学, 2021(11)
- [2]高寒区典型不同人工牧草对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王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3]撂荒地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及牧草特性的影响研究[D]. 孟和那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李兴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5]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 江舟. 扬州大学, 2021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D]. 唐柄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D]. 王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多代萌蘖更新刺槐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D]. 王雅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五莲山南麓典型县土壤侵蚀分布格局及动态分析[D]. 刘焕永.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10]基于CoupModel的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研究[D]. 张敏. 山西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