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仰观俯察』有感论文

刘建明:『仰观俯察』有感论文

去过庐山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庐山仙人洞附近的悬崖峭壁上,有一题词,曰“仰观俯察”,大概是说,欲识庐山真面目,要仰观,还要俯察,方能领略它的丰姿,体悟它的神韵。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题词,实则包蕴着丰富的哲理,可谓是一语道破了看山的天机。看山如此,干工作也同样如此。

领导干部要做到“仰观”,必须在吃透“上情”上下功夫。要善做结合文章,在准确把握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善于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作为实现党和国家总目标的必要部分和环节完成好,在推动全局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局部的发展,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要培养开阔视野,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着眼未来、放眼世界,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更主动的姿态、更有力的措施来谋划和推动工作,在作决策时要有长远眼光,学会正确对待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时刻用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衡量自己工作的得失,校正工作的方向。

教育作为人们尤为看重的方面,其实行的方式成为许多年来热度不减的话题。而《红楼梦》中一段经典的香菱学诗情节向我们揭示了,就教育本身而言,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引”而非“领”。

领导干部要做到“俯察”,必须在摸清“下情”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保持“眼睛向下”的情怀和作风,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关心群众疾苦,多同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先进模范和专家学者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知晓他们的疾苦需求,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与之共同谋划发展的方略。

反之,如果不愿意沉下身子,不屑于放下架子,不坚持深入基层,成天飘飘然,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关起门来作决策,不仅掌握不了实际情况,难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还容易滋长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等错误倾向,最终只会失去民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利弊得失,群众的感受最真切,百姓的评说最重要。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访民情,走进群众听民意,才能从百姓那里听到真实的声音和不打折扣的批评,才能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工作实,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更接地气,更加符合民心民愿,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20世纪80年代,斯特里克兰和穆鲁解决了激光器的啁啾脉冲放大问题。这个过程始于短脉冲,该脉冲通过一对光栅反射使其变长。光栅的作用类似于棱镜,致使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不同长度的路径。由于功率只是随着时间而传递的能量,因此把光拉长会降低其功率,这样就能够在不损坏激光介质的情况下实现放大。最终,放大的脉冲通过一台压缩器,将其挤压成较短的脉冲——这是一种更具威力的脉冲。该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获得可以放在桌面的强大激光脉冲,并且能够使像BELLA这样的高功率激光脉冲工具更具可行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仰观俯察”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作风。作为为官一任的领导干部,要想发展一方、致富一方、造福一方,尤其要学好“仰观俯察”这门必修课,这不仅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唯有做到了“仰观俯察”,仰俯相应,观察互动,才能使工作思路更加符合中央的要求和本地的实际,才能使工作实绩能够经得起时间、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从而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本栏编辑/白华鲜

标签:;  ;  ;  ;  ;  ;  ;  ;  ;  ;  ;  

刘建明:『仰观俯察』有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