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汶川地震过后大量的老泥石流被激活,随着潜伏期的过去,雨季来临,松散物源开始重新活跃。通过对锄头沟泥石流的实地调查及现场测量发现,该沟流域面积较大,支沟发育,支沟及主沟后缘比降大,主沟中下段宽缓,泥石流物源主要为崩塌物源,分布于流域中上部和支沟内,泥石流由中上部和支沟启动,汇聚于主沟内,并沿沟道下段堆积,并通过室内试验等手段,还原了泥石流发生时的激发雨量及物源分布特征。震后极震区泥石流的具有物源类型丰富、易发程度高、激发雨量偏小和支沟群发等特点,该沟泥石流还出现了堵溃型泥石流现象。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安润,邓辉,余天彬,文静
关键词: 泥石流,极震区,成因机制,发育特征
来源: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分类号: P642.23
页码: 285-288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1516K
下载量: 156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震源深度的极震区烈度评估模型[J]. 地震地质 2018(03)
- [2].地震计的固定[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Z2)
- [3].极震区公路高边坡崩塌危岩体特征及防治措施分析[J]. 路基工程 2014(04)
- [4].5.12汶川大地震极震区灾害致因初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5].高分一号汶川极震区滑坡提取研究[J]. 测绘通报 2018(02)
- [6].极震区的抗震亮点:成都市高原村农村民居[J]. 四川地震 2010(02)
- [7].基于余震粒子群算法的极震区快速判定方法研究[J]. 地震 2018(04)
- [8].1765年甘肃卓尼—康乐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J]. 地震工程学报 2020(03)
- [9].汶川8.0级特大地震极震区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震害简析[J]. 四川地震 2009(01)
- [10].汶川地震极震区极小流域泥石流灾害特征调查——以四川安县龙大沟“7.09”泥石流为例[J]. 西南公路 2016(01)
- [11].基于通信大数据的地震影响初步判断[J]. 科技与创新 2018(20)
- [12].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震局官员学者谈震区校舍倒塌[J]. 中国勘察设计 2008(07)
- [13].序言[J]. 地震研究 2016(S1)
- [14].汶川地震极震区震后高川乡泥石流降雨警戒模式[J].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3)
- [15].汶川大地震宏观震中问题的讨论[J]. 灾害学 2013(01)
- [16].定格极震区[J]. 城市与减灾 2008(04)
- [17].极震区震后泥石流物源特征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2)
- [18].公元前47年甘肃陇西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地质 2017(04)
- [19].汶川地震极震区泥石流物源动储量统计方法讨论[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02)
- [20].保障尖兵——汶川地震映秀救援分队条件保障纪实[J]. 中国应急救援 2008(04)
- [21].1654年甘肃天水南8级地震补充考证[J].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3)
- [22].极震区公路高边坡崩塌危岩体特征及防治措施检讨[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5(04)
- [23].汶川、芦山、鲁甸地震极震区地面运动破坏力对比及其思考[J]. 工程力学 2014(10)
- [24].为地震事业献身的人们——追忆我的父亲(一)[J]. 城市与减灾 2009(04)
- [25].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 2009(06)
- [26].岷县—漳县6.6级地震极震区场地覆盖层厚度探测及三维地形模型建立[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6)
- [27].鲁甸应急——云南鲁甸“8·3”6.5级地震应急救援启示[J]. 防灾博览 2014(05)
- [28].汶川地震极震区泥石流动力特征及参数研究——以安县高川乡为例[J]. 灾害学 2015(03)
- [29].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灾况及救助——纪念海原大地震90周年[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30].盈江5.8级地震震害特点分析及讨论[J]. 震灾防御技术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