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界面,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度,乳状液,收率。
复合驱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祥,谭河清,马建波,崔文福[1](2019)在《二元复合驱后油藏流场调整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孤东油田六区Ng5~4~Ng6~8单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油田二元复合驱油藏转入后续水驱后综合含水率达96%,进入近极限含水开发阶段。为进一步延长油田经济寿命期,选取孤东油田六区Ng5~4~Ng6~8单元,探索实施了流场调整提高采收率技术。精细描述了储层物性在平面、层间、层内的变化及隔层的分布情况,研究了二元复合驱后剩余油普遍分布、差异富集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立体开发调整技术:层间上通过四级优化细分为2套层系;平面上设计7套方案,通过投入产出优化由原来正对行列井网抽稀为交错行列井网,流线改变27°;层内上通过研制和改进调剖体系及防砂体系调整注采剖面;注采参数上利用数模技术优化配置。根据矿场实际情况,编制和实施了流场调整提高采收率方案,方案实施后研究区增加可采储量7.4×10~4t,提高采收率1.74%。(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李道山,陈瑜芳,潘红,张景春[2](2019)在《复合驱乳化与破乳剂对界面膜黏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港油田孔一断块(Ng23)油藏特征和油、水性质,开展了复合驱油体系对原油乳化和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同时进行了十六烷烃中溶解不同浓度胶质和沥青质与水相界面膜黏弹性,以及水中加入破乳剂后对界面膜黏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对原油乳化比Na_2CO_3强,乳状液更稳定,而Na2CO3在1.0%~1.5%乳化时产生中相微乳液。碱和活性剂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对原油乳化作用明显高于活性剂和聚合物的体系,乳化后相态表明,前者除油水相外,还存在中相微乳液,可进一步增溶原油。岩心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有乳状液段塞与没有乳化段塞复合驱油体系相比,叁元复合驱多提高采收率5.1%。破乳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膜黏弹性,因此,测量界面膜黏弹性可作为评价破乳剂性能的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9年S1期)
严忠,周新艳,叶俊华,郭进周,高迎新[3](2019)在《二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体系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二元复合驱影响乳化的相关因素,通过全面分析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物质组成,并在室内配制模拟聚合物与表活剂复合驱采出水。进行了固体颗粒、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对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探究模拟聚合物与表活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水的乳化稳定机理,为解决二元驱采出水处理的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11期)
季佳秀[4](2019)在《A复合驱与邻近B聚驱的开发动态特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A复合驱试验区左侧临近B聚驱试验区,两者油层条件相似、驱替方式不同,为研究该地区在叁次采油技术工业化推广时采用的开采方式,将A复合驱与B聚驱的开发动态进行对比分析,提供技术上可行性分析依据。通过对比A复合驱、B聚驱的开发动态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聚合物用量总体相差不大的情况下,A复合驱比B聚驱的优势较为明显。一是A复合驱采取梯次降浓方式,而B聚驱采取先提浓后降浓方式;A复合驱全过程粘度保持较稳定,而B聚驱的粘度由低到高再下降,前后波动较大。从吸液剖面改善情况看,A复合驱的吸液剖面改善情况好于B聚驱。二是A复合驱受效早、含水下降幅度大,且含水低值期开始PV数早于B聚驱0.16PV。而B聚驱含水下降幅度小于A复合驱5.49个百分点;A复合驱的阶段采出程度是B聚驱的2.4倍。叁是A复合驱的阻力系数逐步增加,说明化学驱有效地控制了水相流度,保持了体系的增粘作用,扩大了波及体积。在化学剂阶段A复合驱的阻力系数均大于B聚驱的阻力系数,差值随着化学剂的注入逐步拉大,阻力系数的差值由最初的0.38差异逐步增大到1.36,说明A复合驱叁元体系对流度比的改善情况好于B聚驱,能进一步的扩大波及体积。从驱油机理看更加印证A复合驱能动用B聚驱驱替后仍不能动用的残余油。(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王立峰,崔冰,王志鹏[5](2019)在《叁元复合驱采出端井下促垢可行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油相比,采收率可以提高近10个百分点,但由于碱的存在,导致采出端结垢卡泵,影响了复合驱的开发水平。针对抽油井因卡泵导致检泵周期短的问题,公司内部本着"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思路,开展了大量的清防垢技术的研发与实验,目前,已经研发了长柱塞防垢泵、小过盈螺杆泵、智能提捞抽油机、井口加药装置及酸洗措施等清防垢技术,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免检周期仍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同时措施成本高、日常工作量大等问题同样制约了清防垢技术的现场应用。因此,我厂转变清防垢思路,由被动预防,转为主动促进,通过改变采出液离子浓度、PH值、吸附材质等因素,营造利于垢质生成的井下结垢环境,从而保证垢质集中在泵下位置,降低卡泵作业及回油干线高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影响成垢的各项因素,为后期现场试验建立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罗红芳,马阳[6](2019)在《ASP复合驱碱对聚合物黏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碱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使用不同类型的碱(NaOH,Na_2Si O_3和Na_2CO_3)和聚合物(聚丙烯酰胺),通过采用在不同浓度下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不等量的碱来研究溶液黏度的变化。实验发现,配比不同浓度溶液,碱的类型、碱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均影响了聚合物溶液黏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ASP复合驱碱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吕良岩[7](2019)在《二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与评价是二元复合驱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使用美国Texas-500型界面张力仪测试油水界面张力,优选出符合标准的s5表面活性剂。同时,测试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发现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浓度条件下,优选出的s5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界面张力水平,又可以使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保持较高水平,可以应用于二元复合驱。(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郭小宝,冯振平,孙波,赵文,张世阔[8](2019)在《泡沫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有效提高低渗储层采收率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泡沫驱可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表面活性剂均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果。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采收率,本文开展了泡沫驱与表面活性剂驱的复合驱替技术研究。(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侯健,吴德君,韦贝,周康,巩亮[9](2019)在《非均相复合驱非连续相渗流特征及提高驱油效率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均相复合驱是聚合物驱后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微流控实验及室内双管岩心流动实验均表明非均相复合驱具有非连续相渗流特征,表现为压力一定条件下微通道内流速仍大幅波动、不同渗透率双管岩心中分流量持续交替变化。综合考虑凝胶颗粒弹性变形特征、聚合物增黏与非牛顿特性、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作用及润湿改变等化学剂作用机制,建立非均相复合驱微观渗流格子玻尔兹曼模拟方法。基于微观数值模拟结果,揭示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驱油效率机制,颗粒暂堵升压后变形运移、固液增阻导致液流转向、驱替液增黏抑制黏性指进、强化启动微观剩余油,进而提高微观波及系数及微观洗油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芹,朱诗杰,施雷庭[10](2019)在《二元复合驱体系优化及转注时机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驱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以及剩余油的启动难度,利用复合驱降低界面张力和流度控制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复配不同性能的复合体系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和转注时机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体系中的流度控制能力和降低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贡献比为1.2:1.0,利用水驱特征和不同节点后续水驱特征公式的差异,建立了快速判断聚合物驱后复合体系的最佳转注时机,即后续水驱阶段即将失效阶段转注复合体系时效果最佳;实验研究的条件下优化出的复合体系是以流度控制能力为主、降低界面张力范围是10~(-1)~10~(-2) mN/m;聚合物驱结束后开始后续水驱0.14 PV是复合驱的最佳转注时机,适宜挖掘聚合物驱后的剩余油。(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复合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港油田孔一断块(Ng23)油藏特征和油、水性质,开展了复合驱油体系对原油乳化和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同时进行了十六烷烃中溶解不同浓度胶质和沥青质与水相界面膜黏弹性,以及水中加入破乳剂后对界面膜黏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对原油乳化比Na_2CO_3强,乳状液更稳定,而Na2CO3在1.0%~1.5%乳化时产生中相微乳液。碱和活性剂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对原油乳化作用明显高于活性剂和聚合物的体系,乳化后相态表明,前者除油水相外,还存在中相微乳液,可进一步增溶原油。岩心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有乳状液段塞与没有乳化段塞复合驱油体系相比,叁元复合驱多提高采收率5.1%。破乳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膜黏弹性,因此,测量界面膜黏弹性可作为评价破乳剂性能的一种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驱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祥,谭河清,马建波,崔文福.二元复合驱后油藏流场调整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孤东油田六区Ng5~4~Ng6~8单元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道山,陈瑜芳,潘红,张景春.复合驱乳化与破乳剂对界面膜黏弹性的影响[J].天津科技.2019
[3].严忠,周新艳,叶俊华,郭进周,高迎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体系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9
[4].季佳秀.A复合驱与邻近B聚驱的开发动态特征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5].王立峰,崔冰,王志鹏.叁元复合驱采出端井下促垢可行性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6].罗红芳,马阳.ASP复合驱碱对聚合物黏度影响的研究[J].云南化工.2019
[7].吕良岩.二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与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
[8].郭小宝,冯振平,孙波,赵文,张世阔.泡沫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19
[9].侯健,吴德君,韦贝,周康,巩亮.非均相复合驱非连续相渗流特征及提高驱油效率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张晓芹,朱诗杰,施雷庭.二元复合驱体系优化及转注时机实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