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收购论文_林少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管理层收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管理层,绩效,融资,比较法,毛利率,市场,如意。

管理层收购论文文献综述

林少春[1](2019)在《浅谈管理层收购》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上世纪90年代管理层收购理念传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演化和发展,管理层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改制或并购的重要方式。本文尝试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概念入手,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简要分析管理层收购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具体现状,以及这二十多年的管理层收购发展历程中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一一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当下遇到的瓶颈或症结所在,最后依据笔者的浅见,提出几点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建议。(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9年21期)

杨睿[2](2019)在《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寻求突破变革,希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大批国有企业在尝试各种新兴的改革措施来实现企业效率的提升。在为了实现更具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开始逐步退出一些行业和领域,即国有独资变为国有控股甚至完全出让产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大环境下,管理层收购在90年代末从国外引入我国,并迅速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一种重要重组方式,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这种并购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等问题。然而,由于我国不同于西方且较为特殊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些难以调解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违规披露、利益侵占、国有资产流失等。为了限制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05年4月11日,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和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国有产权受让给管理层的要求,对相关标准进行了限制。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贝B股")管理层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历经五年的经营实现国有产权的转让并控制上市企业,其规避监管的方式很具有典型性,因此,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对于如何防治此类利益侵占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自暂行规定颁布以来,管理层一直能找到方法逃避政府的政策监管,通过各种隐蔽间接的方式实施国有产权转变为管理层私人股权的企业收购。在这些间接收购的进程中,利益侵占行为屡见不鲜,管理层常常通过高分红、关联交易、低估资产等手段侵害国有资产及其他中小股东利益,这也正是国有企业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内部控制人问题。本文通过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从而探寻出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这一收购案例的经济后果。本文对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选择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作为案例分析的背景和意义,并整理管理层收购的相关文献,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阐述管理层收购和利益侵占行为的理论概述,包括管理层收购和利益侵占的概念,以及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手段和理论分析,为下文对利益侵占的分析做好铺垫。第叁部分是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案例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东贝B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其次梳理了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的实施过程,最后介绍了管理层利益侵占所运用的一些手段。第四部分是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的具体分析,研究认为东贝B股管理层利益侵占的动机主要有叁点:管理层受到的激励不足、管理层只顾追求自身利益、管理层收购需要大量资金;而进行管理层收购活动时产生利益侵占行为的机会主要有四点:定价方法存在不合理问题、地方国企所有者缺位、管理层拥有着绝对权威带来的内部控制人问题、外部监管不完善和管理层约束的缺失;最后归纳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行为的经济后果有中小股东利益受损、国有资产流失、融资方式掣肘企业发展。第五部分是以前四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利益侵占行为虽然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利用管理层收购活动进行利益侵占主要归咎于管理层受到的激励不足和监管不严带来约束的缺失,这种利益侵占行为也会带来巨大的不良经济后果。最后,根据已得出的结论,得出了如何防治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行为的启发:在企业管理层收购中预防利益侵占行为的发生,重点在于改善激励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来加强对管理层权利的约束、加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力度、加强对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来源的掌控、立法部门应健全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东贝B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对管理层收购和利益侵占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从中提取和总结出现有研究结果,为后文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行为的手段、动机及条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合财务指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此案例的经济后果进行重点研究,并据此得出相关案例结论和启示,有助于丰富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大多存在利益侵占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管理层激励不足,管理层的付出与回报不相匹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管理层权利过大而不受约束;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陈婧[3](2019)在《格力管理层防御收购措施及其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东与管理层的委托代理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都是被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趋于成熟,股权分散的时代正悄然到来,险资乘势在二级市场掀起举牌收购热潮,频频上演股东与管理层的控制权争夺大戏。宝能系由于近年来大肆举牌包括万科A、南玻A、华侨城A在内的众多上市公司,而备受关注和热议。“宝万之争”还未停息,宝能系又开始大举收购格力电器的股份。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带领格力在此次控制权争夺中积极防御。本文站在保护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旨在客观探讨反收购措施中企业的可取之处,以宝能系恶意收购格力电器为研究案例,从被收购对象的特征、防御措施、管理层防御动机以及防御后产生的影响这几个角度具体分析了格力电器的防御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格力电器在抵御恶意收购方面存在的不足。案例分析表明:(1)格力电器具有盈利能力良好、具有充足现金流、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以及公司价值被长期低估等特征,极易吸引利用高杠杆进行套利的恶意收购者。(2)格力电器采取了:大股东与高管频频增持、筹划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员工持股计划、员工加薪计划、个人投资珠海银隆以及获得政府和媒体舆论的力量等防御措施。(3)格力管理层对宝能系采取防御措施的动机主要包括:基于自身职位的保护、出于对公司经营业绩以及长期战略实施的考虑。(4)公司的股价在防御期间大幅度降低,中小股东并不支持上市公司采取的防御行为;防御措施可从社会资本或股权资本的维度上增强控制权力度;防御措施采取期间,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处于低落期,防御战削弱了公司的经营成果。(5)防御过程暴露出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在董事会、股东、管理层及内部章程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最后,本文为格力电器管理层在未来防御恶意收购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应当在股权结构的调整、公司章程中反收购条款的设置、自我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重视中小股东利益这四个方面上进行改进。(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冰[4](2019)在《收购范围不包括美国业务 管理层尚未入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收购美国速汇金(MoneyGram)失败后,蚂蚁金服通过收购总部位于伦敦的英国跨境支付公司万里汇(WorldFirst),重启其国际化进程。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蚂蚁金服收购WorldFirst已完成所有权变更,WorldFirst正式成为(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9-02-21)

江布赛力克·对山汗[5](2018)在《日本公司管理层收购中董事义务的司法审查研究与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层收购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国近些年才开始试行并逐步兴起,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展现出无限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董事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等问题。日本作为管理层收购司法体制先进的国家,其审查的构架设计可以为我国有所借鉴,其对董事义务进行了有效界定,分为董事对公司的受托义务和董事维护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义务。因此对个别具有复杂性商业案件的准确判断和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对公司法进行补充和完善。(本文来源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淑贞[6](2018)在《蛰伏叁年发起要约收购 京基正面迎战*ST康达管理层》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论京基还是*ST康达(000048.SZ),都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蛰伏叁年,京基终于发起了要约收购,收购10%的*ST康达股权以获取控制权。根据规定,8月7日前,京基要把1.876亿元的收购保证金存入指定账户。而叁天后,*ST康达将(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8-08-08)

姚金沙[7](2018)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存在企业缺乏效率的问题。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实现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部门向战略部门集中。伴随着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创新方式。首先,本文阐述管理层收购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给出管理层、管理层收购和企业绩效的界定,然后比较分析国内外管理层收购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TCL集团管理层收购是目前被认为是中国启发意义最强的管理层收购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结合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对TCL集团管理层收购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TCL集团实施管理层收购之后带来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行为的变化,正面说明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定量分析主要通过事件分析法和计算相关财务指标进行研究,并总结出TCL集团进行管理层收购的成功原因以及不足。在文末分别以管理层、公司和政府的角度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对管理层而言,应积极发挥管理层的个人才能、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主动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对公司本身而言,应建立健全股权激励机制和拓展融资渠道;对政府而言,应主动找准管理层收购中政府的角色、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的信息披露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层收购的实施等。(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0)

曹骥,曹致浩[8](2018)在《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操作管理层的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可以更明确企业的产权,可以激发企业内部职工的积极性,在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因为并购价格不合理、并购资金来源不透明等问题,最终导致国有财产的流失。结合西方管理层并购中的经验,以财务角度作为研究的中心点,重点分析我国企业管理层并购中遇到的定价、融资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企业管理层并购发展的合理措施。(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16期)

胡士强[9](2018)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法律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初期,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种创新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当时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并未成为市场的常规手段。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复兴,我国的信托业也经历近十年的理论革新与实践探索,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迎来了成为市场常规收购手段的契机。本文首先通过整合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与信托收购的概念及特点,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的概念及特点作出界定。同时,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管理信托的经营模式和法律关系,对上市管理公司收购的经营模式和法律关系有个系统系的理解。其次,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的制度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得出现行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的制度过于陈旧和笼统、我国现行信托法针对信托收购的规制不足、证券法与信托法存在冲突的制度困境。再次,本文比较国外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的制度与法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的完善有了一个明确的启示。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的不足,在宏观层面与具体措施层面提出建议以球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制度。(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6-04)

周琳[10](2018)在《山东如意管理层收购的绩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起源于英国,作为一种特殊的杠杆收购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实践中,可以有效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激励管理者和改善公司业绩。上世纪90年代,经济转型中的中国为了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撤出国有资产,开始引入这种企业并购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立法的滞后和特殊的国情影响,管理层收购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操作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公开不透明、存在财富转移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管理层收购及其实施过程、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然后选取山东如意的案例进行研究,紧紧围绕管理层通过购买公司第一大股东毛纺集团股权,从而间接取得如意公司控制权实现管理层收购的过程,对收购后资本市场的反应、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山东如意和管理层收购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未来发展的展望。通过本案例研究发现,山东如意MBO的收购动因是实现资产整合,注入优质资产,提升公司整体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收购过程相对透明、公正,不存在违规违法等暗箱操作,收购之后资本市场相应传达了正面的信心、公司绩效也发生了正面积极的变化。虽然公司依然存在关联方交易不低,股利政策相对不稳定的特征,但是总体来说此次MBO算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因此,我们不应该绝对性摒弃MBO,而是需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使其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良药。(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26)

管理层收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寻求突破变革,希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大批国有企业在尝试各种新兴的改革措施来实现企业效率的提升。在为了实现更具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开始逐步退出一些行业和领域,即国有独资变为国有控股甚至完全出让产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大环境下,管理层收购在90年代末从国外引入我国,并迅速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一种重要重组方式,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这种并购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等问题。然而,由于我国不同于西方且较为特殊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些难以调解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违规披露、利益侵占、国有资产流失等。为了限制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05年4月11日,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和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国有产权受让给管理层的要求,对相关标准进行了限制。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贝B股")管理层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历经五年的经营实现国有产权的转让并控制上市企业,其规避监管的方式很具有典型性,因此,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对于如何防治此类利益侵占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自暂行规定颁布以来,管理层一直能找到方法逃避政府的政策监管,通过各种隐蔽间接的方式实施国有产权转变为管理层私人股权的企业收购。在这些间接收购的进程中,利益侵占行为屡见不鲜,管理层常常通过高分红、关联交易、低估资产等手段侵害国有资产及其他中小股东利益,这也正是国有企业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内部控制人问题。本文通过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从而探寻出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这一收购案例的经济后果。本文对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选择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作为案例分析的背景和意义,并整理管理层收购的相关文献,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阐述管理层收购和利益侵占行为的理论概述,包括管理层收购和利益侵占的概念,以及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手段和理论分析,为下文对利益侵占的分析做好铺垫。第叁部分是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案例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东贝B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其次梳理了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的实施过程,最后介绍了管理层利益侵占所运用的一些手段。第四部分是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的具体分析,研究认为东贝B股管理层利益侵占的动机主要有叁点:管理层受到的激励不足、管理层只顾追求自身利益、管理层收购需要大量资金;而进行管理层收购活动时产生利益侵占行为的机会主要有四点:定价方法存在不合理问题、地方国企所有者缺位、管理层拥有着绝对权威带来的内部控制人问题、外部监管不完善和管理层约束的缺失;最后归纳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行为的经济后果有中小股东利益受损、国有资产流失、融资方式掣肘企业发展。第五部分是以前四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利益侵占行为虽然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利用管理层收购活动进行利益侵占主要归咎于管理层受到的激励不足和监管不严带来约束的缺失,这种利益侵占行为也会带来巨大的不良经济后果。最后,根据已得出的结论,得出了如何防治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行为的启发:在企业管理层收购中预防利益侵占行为的发生,重点在于改善激励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来加强对管理层权利的约束、加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力度、加强对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来源的掌控、立法部门应健全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东贝B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对管理层收购和利益侵占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从中提取和总结出现有研究结果,为后文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对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中利益侵占行为的手段、动机及条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合财务指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此案例的经济后果进行重点研究,并据此得出相关案例结论和启示,有助于丰富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大多存在利益侵占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管理层激励不足,管理层的付出与回报不相匹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管理层权利过大而不受约束;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理层收购论文参考文献

[1].林少春.浅谈管理层收购[J].财会学习.2019

[2].杨睿.东贝B股管理层收购下利益侵占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陈婧.格力管理层防御收购措施及其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4].李冰.收购范围不包括美国业务管理层尚未入驻[N].证券日报.2019

[5].江布赛力克·对山汗.日本公司管理层收购中董事义务的司法审查研究与借鉴[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

[6].陈淑贞.蛰伏叁年发起要约收购京基正面迎战*ST康达管理层[N].第一财经日报.2018

[7].姚金沙.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8

[8].曹骥,曹致浩.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

[9].胡士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信托收购法律问题探究[D].华侨大学.2018

[10].周琳.山东如意管理层收购的绩效研究[D].南昌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瑞典管理层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1管理层收购的一般融资结构示意...美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交易...收购均衡的初步分析新浪MBO信息披露后叁个月内股价走势200...荷兰管理层收购的发展概况(收...

标签:;  ;  ;  ;  ;  ;  ;  

管理层收购论文_林少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