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探讨

冠心病患者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探讨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应用EECP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与观察组患者的62.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EECP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冠心病;EECP;护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08-02

EECP是一种无创性辅助循环装置,在心脏舒张阶段,以机械法通过心电R波同步触发,使包裹四肢与臀部的气囊充气,促使远端动脉序贯式反流,从远端到近端,进而增大动脉舒张压与冠状动脉灌注,以此达到治疗效果[1]。EECP具有无创、安全、可靠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应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为此,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应用EECP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研究,探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应用EECP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2例;最小年龄为58岁,最大年龄为84岁,平均为(72.5±3.9)岁;最短病程为2年,最长病程为8年,平均为(3.6±1.0)年。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21例;最小年龄为60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为(73.4±3.7)岁;最短病程为2年,最长病程为8年,平均为(3.4±1.1)年。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原则。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EECP治疗,反搏气囊充气压力在0.35~0.45kg/cm2之间,1h/次,1次/d,1个疗程为12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室温控制在-10~40℃,湿度不超过80%,并保持通风良好,无强电磁场。包裹四肢的气囊松紧适宜,心电电极贴放部位正确紧密,与皮肤保持良好接触,避免反搏时产生心电干扰或飘移。压力在0.35~0.45kg/cm2之间,调整在患者耐受范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施行综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心理护理:在EECP治疗中,治疗效果源自患者接受程度,所以,治疗前施行心理护理不可或缺。护理人员应事先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体外反搏工作原理与治疗效果。对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需要做好反搏前的解释工作及告知“患者须知”。也可以邀请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与其交流,从而消除患者的畏惧、焦虑心理,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以此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对EECP治疗的了解,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2)专科护理:在EECP治疗前,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少喝水,以免治疗中出现尿急。治疗前30min禁食,以免出现食物反流,造成误吸。嘱咐患者身穿柔软、棉质长裤,减少摩擦,并促进吸汗。在治疗前,若患者血压超过110/170mmHg,应暂缓治疗,在血压稳定3d后,再给予反搏治疗。(3)反搏中观察与护理:治疗中,护理人员应陪伴在患者身旁,嘱咐患者将双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以免对心电信号触发产生影响。密切观察反搏状况,查看峰值、面积比等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患者面色、表情予以观察,评估患者是否舒适;同时询问患者是否耐受治疗压力,倾听反搏气流节奏以及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必要的情况下,应对患者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若血压过高,应暂停治疗,并给予患者安慰,休息30min之后,再次监测血压,同时给予恰当的护理。如果患者出现心绞痛、胸闷。或者心律失常等症状,应马上停止治疗,并对患者血压予以监测,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时通知医师。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心率大于120次/min,应启动二级序贯充排气反搏;若患者心率不足35次/min、大于125次/min,应马上停止反搏,允差度2次/min。(4)反搏后护理:完成反搏后30s,抬起患者头部,使其缓慢坐起,30s之后,再于床旁站立30s,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若一切正常,才可离开。如果患者出现下肢酸麻等症状,应告知患者症状于3d后自行消失,再次进行治疗的时候,可适当减小反搏压力。反搏治疗后还需和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状态包括加压局部肌肉疼痛及皮肤是否起泡或磨损、饮食、睡眠、情绪等的变化。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日常活动中不会发作心绞痛,体力明显增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日常活动中心绞痛发作次数不多,体力有所增强;有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观察数据录入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并予以χ2检验,如果P<0.05,说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与观察组患者的62.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随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植入心脏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多,若监测得当,此类患者可安全施行EECP治疗是,以此提高治疗效果。EECP是一种新型无创性机械循环辅助治疗技术,对冠心病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并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3]。

在EECP治疗中,为了充分发挥治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EECP治疗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与观察组患者的62.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4]十分相似。

总而言之,在冠心病患者EECP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赵红,刘春兰,吴贞云等.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6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28-2830.

[2]曹广红.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8):94-95.

[3]张小红.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161-161.

[4]李永芳,陈晓霞,陈宝玉等.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5):418-420.

标签:;  ;  ;  

冠心病患者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