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群落论文_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群落,固氮,多样性,肠道,碳源,根瘤菌。

微生物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1](2019)在《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氮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纳米银在土壤环境中的风险,采用土壤培养方式,比较了不同浓度10 nm的纳米银(10、25、50 mg·kg~(-1))和50 nm的纳米银(25、50、100 mg·kg~(-1))暴露对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以及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减少,且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流行杆菌属(Vulgatibacter)和厌氧黏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固氮弧菌属(Azoarcus)的丰度上升,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10 nm的纳米银暴露7 d对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50 nm的纳米银暴露90 d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小;10 nm和50 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28 d,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下降18.96%~47.28%和17.42%~27.78%;土壤固氮活性随着纳米银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0 nm和50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90 d后,土壤固氮酶活性下降了14.55%~27.47%和17.87%~21.79%。研究表明,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及固氮作用具有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与其尺寸、剂量以及暴露时间有关。(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迪,李婷,方炫,吴晓霞,丁爱芳[2](2019)在《钝化剂对土壤镉铅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海泡石和生物炭两种钝化剂对镉铅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南京某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海泡石和生物炭单施及配施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土壤Cd、Pb有效态含量的变化以及萝卜和小白菜两种作物对Cd、Pb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和生物炭单施、混施均显着促进土壤Cd、Pb由酸溶态向残渣态转化,降低Cd、Pb生物有效性。其中,2.5%海泡石处理Cd、Pb有效态含量降幅最大,与对照相比,种植萝卜和小白菜的土壤Cd、Pb含量分别降低71.88%~75.44%和81.21%~84.52%。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显着,2.5%生物炭处理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未显着增加。添加海泡石和生物炭均减轻了萝卜和小白菜可食部位对Cd、Pb的富集,2.5%海泡石和1.25%海泡石与1.25%生物炭配施处理,萝卜可食部位Cd和Pb含量均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但小白菜可食部位Pb含量超出安全标准。研究表明,从土壤环境质量和作物安全角度考虑,一般采取海泡石和生物炭配施进行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而且在中度Cd-Pb污染的菜地土壤中优先考虑种植萝卜类蔬菜。(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3](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表现为自然恢复处理(NR)显着高于苜蓿处理(SC)和裸地(BL)处理。NR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酚酸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显着高于对羧酸类和胺类的利用;SC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多聚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显着高于其它类化合物; BL处理对氨基酸的利用显着高于其它碳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R和SC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类似,且与BL处理显着不同。(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4期)

刘梦婷,王帅帅,廖文仪,柳亦松[4](2019)在《一例组合益生菌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提取目标微生物基因组DNA,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获得一例人用益生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其群落组成、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差异物种及其它物种间的相关性的具体信息。结果显示,此菌群主要分属于3个菌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主要菌群,占比84.79%,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分别占7.8%、6.35%。这些菌群的主要功能有调节肠道功能,而且与宿主的脂肪代谢有很大关联,同时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等菌群可能与肠道炎症的缓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兴佳,冯晓洁,农向群,蔡霓,王广君[5](2019)在《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对地下害虫防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而大量释放绿僵菌可能引起土着微生物群落变化,从而影响其植物保护的综合效果。本文研究了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菌后,在根际和根围土壤中绿僵菌自身种群及土着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的消长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绿僵菌种群在30 d内快速下降,之后降速减缓,以低密度持续存活。随花生生长,土壤微生物自身有消长过程,施用绿僵菌对放线菌影响最大、真菌其次、细菌最小,在根际的影响大于在根围的影响。分别地,绿僵菌处理对根际和根围细菌、根围真菌无显着影响;使根际真菌种群初期的下降速度减缓,到达谷底时间由15 d推迟到30 d,但回升速度加快,达峰顶由60 d提前到45 d,峰值降低1/3;绿僵菌明显抑制了根际放线菌种群,使其消长变化周期与对照完全相反,且45 d时回落至低点后不再回升;绿僵菌减缓了根围放线菌种群下降,使达谷底时间由30 d推迟到45 d,且回升幅度减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施菌后15~30 d的幼苗至初花期有明显变化,细菌种群总体占比显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施菌后的根际细菌占比提高,真菌占比下降,放线菌占比显着地先抑后扬。在根围的变化相对较小。45 d即盛花期后,叁类微生物结构逐渐恢复趋近原来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琼琼,范一灵,宋明辉,秦峰,杨美成[6](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6类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6类中药饮片中污染微生物的群落特征,为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对6类中药饮片共60批样品进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和沙门菌检查,采用VITEK生化鉴定系统对选择性分离平板上的微生物菌落进行鉴定,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中药饮片中污染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共有28批样品检出耐胆盐革兰阴性菌,不同类别饮片中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差异较大,而沙门菌均未检出;菌株生化鉴定结果表明,6类中药饮片中污染的微生物均属于变形菌门,分布于14个属,其中包含阪崎克罗诺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主要分布于6个门、27个属,不同类别中药饮片中的优势菌属具有明显差异。结论: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比传统培养法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中药饮片中污染微生物群落信息,不同类别中药饮片中污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具有一定差异,多种致病菌的检出提示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具有一定的致病风险。(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郝剑霞,王俊红,王梦亮,刘雷,王星琳[7](2019)在《2种外源物质对大豆农艺性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和二苯基脲磺酸钙(DSC)对大豆农艺性状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方式,设置8个处理,通过对各组间大豆农艺性状的测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组分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当DSC浓度为6 g/L时,全氮、全磷、豆荚数、豆粒数及株高显着提高,S.fredii+6 g/L DSC使根瘤鲜重、根瘤干重及根瘤数显着提高。因而选用CK、S.fredii (N1)、6 g/L DSC(N3)和S.fredii+6 g/L DSC(N6)的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CK相比,N1和N3群落多样性显着降低;N1益于Proteobacteria富集;N6益于Chloroflexi富集;N1、N3和N6益于Nitrospirae富集;N1、N3和N6较CK的Azoarcus、Azotobacter、Flavobacterium、Pseudomonas等功能菌属增加。综上,S.fredii和DSC处理有助于改善大豆各农艺性状指标,也影响着大豆的根际群落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于静,谷洁,王小娟,郭红宏,王佳[8](2019)在《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鸡粪和秸秆好氧堆肥,设置不接种菌剂CK、接种Tx菌剂和Tc菌剂共3个处理,研究鸡粪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NH_3排放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Tx和Tc处理加速了堆体升温且延长了高温期。与CK相比,Tx和Tc处理NH_3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28.9%和34.1%,全氮质量分数分别增加24.9%和23.7%。Tc菌剂对促进堆肥腐熟,除臭保氮有良好效果。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堆肥过程中主要的门类水平类群,接种微生物菌剂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RDA结果表明,温度和pH是造成鸡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梁宗林,秦亚玲,王沛,王保军,刘征华[9](2019)在《云南省蒙自酸性矿山排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酸性矿山排水生态系统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全面了解酸性矿山排水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云南省蒙自某矿区酸矿水坑和周边溪水中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并结合样本理化特征分析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而解析菌群的环境功能。研究发现酸矿水坑中主要有广古菌门、变形菌门(包括α、γ和δ变形菌纲)、硝化螺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等类群,与周边溪水的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群落多样性与pH呈显着正相关,而热原体纲(Thermoplasmata)与pH呈负相关,可对群落结构起主导作用。酸矿水坑不同样本中均具有高丰度的亚铁原体属Ferroplasma (6.60%–86.34%),酸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是酸矿水和沉积泥中主要的铁、硫氧化细菌,而专性铁氧化的钩端螺旋菌属Leptospirillum的丰度较低,铁卵形菌属Ferrovum几乎只存在于酸矿水中;此外,嗜酸或耐酸的异养菌广泛分布于酸矿水和沉积泥中,它们可促进铁、硫氧化菌的生长及催化矿石溶解。结果表明,pH通过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分布而对酸性矿山排水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10](2019)在《珠江所在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研究室谢骏研究员团队在草鱼肠道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二区、影响因子4. 259)上发表论文2篇,在Appl Ecol Env Res上发表1篇。养殖鱼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6期)

微生物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海泡石和生物炭两种钝化剂对镉铅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南京某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海泡石和生物炭单施及配施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土壤Cd、Pb有效态含量的变化以及萝卜和小白菜两种作物对Cd、Pb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和生物炭单施、混施均显着促进土壤Cd、Pb由酸溶态向残渣态转化,降低Cd、Pb生物有效性。其中,2.5%海泡石处理Cd、Pb有效态含量降幅最大,与对照相比,种植萝卜和小白菜的土壤Cd、Pb含量分别降低71.88%~75.44%和81.21%~84.52%。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显着,2.5%生物炭处理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未显着增加。添加海泡石和生物炭均减轻了萝卜和小白菜可食部位对Cd、Pb的富集,2.5%海泡石和1.25%海泡石与1.25%生物炭配施处理,萝卜可食部位Cd和Pb含量均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但小白菜可食部位Pb含量超出安全标准。研究表明,从土壤环境质量和作物安全角度考虑,一般采取海泡石和生物炭配施进行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而且在中度Cd-Pb污染的菜地土壤中优先考虑种植萝卜类蔬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氮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2].张迪,李婷,方炫,吴晓霞,丁爱芳.钝化剂对土壤镉铅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3].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9

[4].刘梦婷,王帅帅,廖文仪,柳亦松.一例组合益生菌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

[5].李兴佳,冯晓洁,农向群,蔡霓,王广君.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6].李琼琼,范一灵,宋明辉,秦峰,杨美成.基于高通量测序的6类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9

[7].郝剑霞,王俊红,王梦亮,刘雷,王星琳.2种外源物质对大豆农艺性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8].于静,谷洁,王小娟,郭红宏,王佳.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9

[9].梁宗林,秦亚玲,王沛,王保军,刘征华.云南省蒙自酸性矿山排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J].生物工程学报.2019

[10]..珠江所在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J].水产科技情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岗巴强东剖面冷泉碳酸盐岩沉积组构与...样品取样点平面图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冗...为图+OSA减量工艺PCR产物的DGGE图谱年丰水期样品DGGE泳道的聚类分析...

标签:;  ;  ;  ;  ;  ;  ;  

微生物群落论文_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