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浙江省古田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古田,白鹇,浙江省,山地,片断,效应,论文。
浙江省古田山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徐肖江[1](2001)在《浙江省古田山地区珍稀雉类栖息地片断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7月—2000年12月,在浙江省古田山地区,采用直接测定法对该地区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片断化栖息地进行调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收集与分析野外数据。采用片断化程度指数(F)对白颈长尾雉与白鹇栖息地片断化程度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集合种群理论研究和分析古田山地区白颈长尾雉与白鹇集合种群类型及源—汇结构。运用回归分析来研究栖息地片断化产生的面积效应、隔离效应、干扰效应;运用竞争理论,结合栖息地片断化效应,研究与分析栖息地片断化对白颈长尾雉与白鹇分布与动态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浙江省古田山地区的白颈长尾雉集合种群属于大陆—岛屿型,白鹇集合种群属于卫星型;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是白颈长尾雉的源,外围斑块是汇;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与斑块22是白鹇的源,其外围斑块是汇。 (2) 浙江省古田山地区适合白鹇栖息的林地面积为59.6808km~2(占总面积的54.8%),其中阔叶林28.5429km~2,针阔混交林12.3261m~2,针叶林18.8298hm~2;适合白颈长尾雉栖息地林地面积为52.8115km~2(占总面积的48.5%),其中阔叶林28.5429km~2,针阔混交林13.5831m~2,针叶林面积10.7035km~2。 (3) 不同地区雉类栖息地片断化程度不同。浙江省古田山地区,白颈长尾雉片断化程度F=0.9304,白鹇栖息地片断化程度F=0.9154。开化小北垅山区(F=0.9284)<浙江省古田山地区(F=0.9304)<开化县水坞地区(F=0.9621)<开化县严村山区(F=0.9893)。 (4) 浙江省古田山地区白鹇估计羽迹数、白鹇羽迹密度,白颈长尾雉估计羽迹数,白颈长尾雉羽迹密度与斑块面积的最终回归方程分别为: S=20.793+0.308×A P=0.008<0.01 r=0.59 S_d=0.251+0.0003659×A P=0.376>0.05 r=0.215 L=-5.244+1.158×A P=0.01 r=0.539 L_d=0.06559+0.00393×A P=0.000<0.01 r=0.798 其中,白颈长尾雉羽迹密度与斑块面积无显着相关,其它叁者都存在显着相关;栖息地斑块的面积是种群存在的基础,但在很多情况下受到许多 因素综合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斑块的实际有效面积;栖息地斑块内的坡 度、离水源距离、竞争、干扰等因素,在不同斑块中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 (5)浙江省古田山地区,估计白鹏羽迹数、白鹏羽迹密度,估计白颈长尾雉羽 迹数,白颈长尾雉羽迹密度与斑块的连接度最佳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 S=57.414+14.902XC P=0刀18<0刀5 t.524 Sd=0.222+0刀456XC I,-1.032<0.05 d.494 L=139.71+5.465XC P=0刀85>0刀5 ryo.375 Ld=O.716+0刀12刀XC P=0刀8>队05r二0.381 连接度对不同扩散能力物种的影响作用不同。相同景观隔度度的斑块, 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连接度。栖息地片断化的隔离程度主要是生态连 接度。 (6)浙江省古田山地区,估计白颈长尾雉羽迹数,白颈长尾雉羽迹密度,估计 白鹏羽迹数、白鸥羽迹密度与干扰度最佳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 S=157.474-l.49XD peo.046<0.05 peo.463 8广刃*32-0.00479XD2二0刀49”0刀5 FO.457 L—172.403+2.987XD P=t’.430eq刀5 d二88 h=o.584+0刀1233 XD 卜司.124>0乃1 卜旬338 干扰度对物种具有重要作用。干扰度对种群的作用常与其它因素协同 起作用,尤其是结合了竞争效应后可能产生很强的综合效应(干扰对斑块 中的种群有正向作用)。 门)浙江省古田山地区栖息地斑块中白颈长尾雉与白鹏种群之间的竟争影响了 雉类种群的分布与动态。栖息地片断化激发或加剧了白颈长尾雉与白鹏之 间的竟争。该地区白鹏占据了栖息地质量优的斑块或栖息地斑块的中心部 分,白颈长尾雉被排挤在栖息地质量差的边缘斑块或斑块的边缘;预计这 种不平衡的竟争关系持续下去将导致古田山地区白颈长尾雉种群灭绝。(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1-06-01)
浙江省古田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浙江省古田山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徐肖江.浙江省古田山地区珍稀雉类栖息地片断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