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构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构,异体字,碑刻,构件,表音,刻本,正字。
异构字论文文献综述
吕敏[1](2018)在《异写字与异构字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就异写字与异构字的定义、判定标准与分类展开讨论,总结前贤的观点并表明看法;对异构字与异写字的认定问题进行补充探讨;从共时和历时演变两个层面出发区分异写字与异构字。(本文来源于《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期刊2018年00期)
刘美霞[2](2016)在《《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异构字构形描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异体字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两种类型,文章对其中的异构字进行详尽描写。将异构字分为部件不变而位置不同、部件数目增加、部件改变叁种类型。经过分析发现,《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异构字,有80%是形声字。由此可见,《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异构字的结构类型以形声字为主。(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吕亚斯[3](2016)在《明清刻本文献异构字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异构字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异写字的划分界限,是历来研究异体字的学者们热衷于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想要正确认识异构字就必须弄懂其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只有正确的界定好概念,做好分类,才能做好后期的描写和分析工作。(本文来源于《同行》期刊2016年10期)
孙建伟[4](2016)在《异写字与异构字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分异写字、异构字的核心标准为构形理据。异写字各形体的构形理据是相同的,异构字各形体的构形理据是不同的。异写字包括笔画层面的异体字和静态的构件层面的异体字两大类,静态的构件层面的异体字主要有构件位置不同、构件数量不同两种类型;异构字指动态的构件层面的异体字,包括构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和构字方法相同但所取部件不同的异体字两大类。区分异写字与异构字,尚需注意一些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如古文隶定字与传承字、手写变异字与传承字、避讳字与传承字、讹字与正字、造意本不同但使用中功能重合之字。区分异写字与异构字对于汉字的整理研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张明瑛[5](2012)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异构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出现于香港文物市场的春秋战国楚竹书,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并整理。从2001年到2008年,由马承源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以下简称上博简)一至七编陆续问世。这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材料,本文主要研究上博简中的异构字,对其中的异构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主要包括对异构字的分类,以及对异构字产生原因的分析。文章共分为叁个部份:第一部份,引言简要介绍研究缘起,上博简和异构字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的异构字做出明确的界定。第二部份,异构字的分类,查找出上博简中所有的异构字,并对他们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每组异构字的字形情况分为七大类。主要包括改变表义构件,改变表音构件,构件相同但构件组合位置不同,增加或减省构件,位置和构件数量都变化,表音和表义构件都变化,整体变形。在此大类的基础上,又把改变表义构件的异构字分为四小类:分别是第一,与人体器官或者动作有关的表义构件,第二,与动物植物有关的表义构件,第叁,与工具材料类有关的表义构件。第四,与天文地理类有关的表义构件,其中与人体器官或者动有关的表义构件包括与人的头、手、足、口、眼睛、身躯以及心理活动这几小类表义构件。把改变变音构件的这一大类,又根据表音构件的韵部之间的关系分为叠韵、对转、旁转、通转、旁对转、通转的关系。改变构件位置又包括,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结构,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左右构件互换,上下构件互换和变形五个小类。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对上博简的异体字做了严谨的分析,争取使每一对异构字都在字典等参考资料中找到可靠的证据。第叁部份,分析异构字产生的原因,包括汉字的性质,社会原因、汉字构形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12-01)
曹志国[6](2011)在《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构字声符的音韵类型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中的异构字,其中声符代换的有149组。这些代换声符的声音在隋唐时期可分为两类:音同声符,音近声符。探究声符变化的原因有四点:反映语音演变,方言不同,简省笔画,误用。(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曹志国[7](2011)在《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构字代换声符形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穷尽收集了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中的异构字,其中声符代换的有149组。这些代换的声符在形体方面具有不同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声符之间具有相同的表音构件;第二,声符之间不具有相同的表音构件。研究该书中代换声符在形体方面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让我们看到人们在创造异体字时对于形体的关注在哪些方面。(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黄文杰[8](2011)在《张家山汉简(247号墓)中的异构字》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家山汉简抄写于西汉初期,字体属篆隶,是难得的手抄文献。文章根据异写字和异构字的理论,对张家山汉简(247号墓)中的异构字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共分析异构字52个(组),异构字的类型5种。张家山汉简(247号墓)异构字的探讨,无论对通读简帛文献,还是对汉字形体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罗小如[9](2011)在《唐代碑刻异构字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碑刻文献是研究语言文字的珍贵材料,唐代碑刻数量多,字体以楷书为主。在新出土的唐代碑刻文献中存在大量的文字异体现象,异体字从构形上可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根据汉字构形理论研究唐代碑刻文字,分析碑刻文字中的27组异构字,分为造字方法不同的异构字和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的异构字。两类异构字中后者占绝对优势,表明唐代碑刻文字异构字以构件的变化为主要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唐金玲[10](2011)在《银雀山汉简异写字与异构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2年4月,山东省博物馆和临沂文物组在临沂市内的银雀山发掘了两座西汉前期的墓葬(即一号汉墓和二号汉墓),其中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批竹简,共计4942枚(其中包括残简),简文的字体属于早期隶书,大约是汉文帝至汉武帝初期抄写完成的。这批竹简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军事、文献、历法、文字、书法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银雀山汉简文字存在大量的异写与异构现象,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可以揭示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许多现象,使人们更清晰地看到早期汉隶的特征。1985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银雀山汉简文字编》,为我们研究银雀山汉简异写字与异构字问题,提供了方便。王宁先生在她的汉字构形学理论中,丰富了传统的异体字理论,将异体字区分为异写字与异构字,她在《汉字构型学讲座》中还说:“异写字是职能相同的两个字,因写法不同而形成的异写。”王贵元在《马王堆帛书汉字构形系统研究》中进一步对异构字阐释说“这里称作异构字,是为了跟异写字区分开。异构字在记录汉语的职能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音与义绝对相同,它们在书写记录语言作品时,不论在什么语境下都可以互相置换。但异构字的构形属性起码有一项是不同的,所以称为异构字。”通过考察《银雀山汉简文字编》中文字异写与异构的基本状况与形成原因,我们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中,文字异写的现象更为突出,异构字的数量不是很多,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书同文”政策,基本上统一全国的汉字运用。所以汉字在构形方面已经基本趋于稳定。通过分析,我们得出银雀山汉简异写字形成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书写变异,突出的表现为笔画的减少和笔画的变异,如笔画的趋直、交叉、出头、长短、粗细,以及掠折笔画的不同与“雁尾”笔画的差异等等。这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趋简规律的体现。同时,掠折笔画及雁尾笔画的出现,说明了西汉初期正处于隶书形成的发展阶段,隶书字体的书写还不稳定,所以在笔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也符合文字的发展规律。当然,一定时期文字的发展也有其时代的原因,西汉早期隶书字体的初步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教育制度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为之后隶书字体广泛应用于社会之中,并被大众所认可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与战国时期的隶书字体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汉早期隶书正处于隶书形成的近成熟阶段。银雀山汉简异体字现象比较的明显,通过将其与篆书与成熟的隶书相比较,能看出这些文字正处于隶书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汉字已经出现了“掠折”、“雁尾”笔画,这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隶变信息有着本质的区别,战国时期的隶变主要表现在字形的简化上:第一,出现了与隶书写法一致的省减体。第二,笔画线条呈现由圆转向方折转变的趋势,这其中包括笔画的趋直和由趋直带来的笔画连断现象。但是,战国时期的汉字隶变并没有任何“掠折”、“雁尾”笔画的出现,文字的整体风格还没体现出扁平的特点。所以,我们说战国时期的隶变是隶书形成的早期萌芽阶段,而西汉早期的文字隶变现象已经反映出了篆书与隶书的本质上的区别,与东汉成熟时期的隶书在字体风格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成熟的隶书在笔画的“掠折”“雁尾”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总之,银雀山汉墓竹简在书写方面的简化与草率,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成熟隶书的影子。同时,简化和草率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异体字的出现,而隶书字体的发展,使用字大众更加的青睐于使用隶书,以至于篆书也随着秦朝的灭亡而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银雀山汉简中的文字异写现象,说明汉字的发展和形体的演变,并不像改朝换代那样会一夜突变,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漫长的。篆书并没有随着秦朝的灭亡而直接的消亡,西汉早期的隶书还带有篆书的些许味道,使我们可以在汉字的重要转折时期,看到了近成熟期隶书的特点,以及所体现出的这一时代的汉字时代风格。我们认为,在西汉这一汉字大变革的历史阶段,异写字与异构字的出现,并没有阻碍汉字的发展,相反,它正是汉字蓬勃发展的象征,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对文字的发展来说,创新是其生存的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异构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异体字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两种类型,文章对其中的异构字进行详尽描写。将异构字分为部件不变而位置不同、部件数目增加、部件改变叁种类型。经过分析发现,《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异构字,有80%是形声字。由此可见,《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异构字的结构类型以形声字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构字论文参考文献
[1].吕敏.异写字与异构字综论[J].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2018
[2].刘美霞.《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异构字构形描写[J].铜仁学院学报.2016
[3].吕亚斯.明清刻本文献异构字分类研究[J].同行.2016
[4].孙建伟.异写字与异构字考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张明瑛.《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异构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6].曹志国.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构字声符的音韵类型及其成因[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
[7].曹志国.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构字代换声符形体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8].黄文杰.张家山汉简(247号墓)中的异构字[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9].罗小如.唐代碑刻异构字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唐金玲.银雀山汉简异写字与异构字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