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道与志是中国古代文论极具普遍性的两个范畴。道与志的关系中,深蕴着中国古代艺术论所凝练着的中国古代哲人、古代艺术家迥异于西方的智慧与对于艺术的生命体验。但受历史变化的作用,以及中国传统智慧的经验与体认性质作用,诗言志、志于道命题却逐渐走向抽象化,走向被悬置被淡化的路途。这是中国后来的诗乐状况总体上退化于秦汉唐宋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文学理论特色性研究的理论呼唤下,这两个范畴相互融通的巨大的特色合量,在研究中被激活。志见于物而通于道,道蓄于志而化于物,志言于诗又及于道,以及道、志、诗的融通互化,这在中国特色性艺术精神的思考中,成为有当下意义的重要话题。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高楠
关键词: 传统文论,互化
来源: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中国文学
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 I206.2
DOI: 10.13760/b.cnki.csalt.2019.0086
页码: 124-142
总页数: 19
文件大小: 1067K
下载量: 7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传统文论的海外传播现状研究——以西方《文心雕龙》的译介及传播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2)
- [2].身与时舛,志共道申——郁愤的刘勰[J]. 中国文论 2016(00)
- [3].浅析中国传统文论在当代的转型[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1)
- [4].问题与空间:基于中国传统文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开拓[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20(04)
- [5].论“友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多维表现[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中国传统文论典籍翻译批评基本标准初探[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7].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的地图——评古风新著《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J]. 美与时代(下) 2015(02)
- [8].“敬业”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多维内涵[J]. 长江论坛 2018(04)
- [9].“大文论”观念下中国传统文论的新面相[J]. 中国图书评论 2013(05)
- [10].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论古今演变研究述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1].中国传统文论术语的民族文化特征与译介策略[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12].论“和谐”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多维表征[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3)
- [13].中国传统文论的传承与创新——第四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综述[J]. 中国文学批评 2018(02)
- [14].新月派与中国传统文论[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5].展示与对话——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的另一种选择[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6].“存活论”的基本要义及其学术贡献[J]. 美与时代(下) 2015(01)
- [17].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合法性反思[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8)
- [18].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边缘存活”——评古风先生新著《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J]. 美与时代(下) 2015(02)
- [19].何谓“文学”: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读古风新著《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的感想与启示[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5)
- [20].浅议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J]. 文学教育(上) 2012(10)
- [21].中国传统文论涵养“诚信”价值观的文化渊源与关键维度[J]. 广西社会科学 2019(02)
- [22].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与丹纳“时代因素”理论的比较研究[J]. 商 2015(09)
- [23].关于中国传统文论哲学核心组合式及其历史主线的发现——从解析魏晋文艺美学方法论出发[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4].中国文论的诗性言说[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8(07)
- [25].鲁迅的白描观新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6].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水意象批评[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7].论“文明”价值观在古代语言文字领域里的经典诠释[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01)
- [28].传统文论视野下的高中古诗教学[J]. 学语文 2020(04)
- [29].“自然”与“自然主义”之比较[J]. 魅力中国 2008(15)
- [30].“熟玩本文,深绎本意”——中国传统文学读解理论的本体性及其现代阐释[J]. 学术月刊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