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水热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耐酸性ZSM-5分子筛膜,晶种,H2O,Si,O2比率,渗透汽化
二次水热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朱美华,夏水莲,刘永生,袁晓蕾,李羚[1](2016)在《二次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分子筛膜及其渗透汽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次水热合成法在管状多孔莫来石支撑体上制备高耐酸性ZSM-5分子筛膜,系统地研究分子筛晶种和合成溶胶中H_2O/SiO_2摩尔比率对ZSM-5分子筛膜生长与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谱等表征技术分别对制备的ZSM-5分子筛及其ZSM-5分子筛膜的结构、形貌和Si/Al比进行表征。针对分离75℃、90%HAc/H_2O的水溶液,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ZSM-5分子筛膜表现出优良的渗透汽化性能,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为0.98kg/(m2·h)和890。此外,本研究所采用制备耐酸性ZSM-5分子筛膜的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重复制备的12根ZSM-5分子筛膜在75℃下分离90%HAc/H_2O的水溶液时,平均通量和分离系数分别为(0.85±0.15)kg/(m2·h)和650±290。再者,ZSM-5分子筛膜在45~75℃的温度范围内分离50%~95%HAc/H_2O水溶液时都表现出优良的渗透汽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6年09期)
暴跃,赵飞,钱艳宇,高伟东,姜文静[2](2015)在《一次水热合成制备连生态NaA分子筛及其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原料配比、晶化温度和晶种对NaA分子筛结晶度、晶粒分布及连生状态的影响,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连生态、大尺寸NaA分子筛晶粒,确定了连生态NaA分子筛的优化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一次水热合成在多孔氧化铝表面制备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的晶型结构、粒径分布、连生状态及表面状态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添加晶种促进了连生态NaA分子筛的生成;提高晶化温度有利于增加连生态晶体的比例;在连生态NaA分子筛的优化合成条件下,经一次水热成膜在多孔氧化铝表面获得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薄膜.(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钱俊[3](2012)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水热合成及其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橄榄石型LiFePO4因其价廉、无毒、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开发和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低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速率制约着LiFePO4的实际应用;同时在制备LiFePO4的过程中二价铁源的Fe2+易被氧化,造成其合成困难。本文对比了空气气氛和惰性气氛保护下水热法对合成LiFePO4材料的影响,并通过Li4P2O7包覆对LiFePO4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在没有气氛保护的水热法中,本文采用FeSO4·7H2O、LiOH·H2O、H3PO4分别作为铁源、锂源和磷源。通过调节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前驱体浓度这叁个工艺参数来研究普通水热法的最佳合成工艺路线。XRD显示产物为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SEM显示产物具有规则的形貌,颗粒比较大,粒径在2~5μm左右。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普通水热法合成出来的材料电化学容量普遍较低,其中0.15mol/L的前驱体在180℃保温4h制备出来的材料性能相对较好,在0.1C的充放电倍率下其首次放电容量为51.4mAh/g,只有理论容量的30%。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采用相同的原料通过调节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前驱体浓度研究了惰性气氛保护下最佳合成工艺路线。XRD显示产物为结晶良好的纯相LiFePO4, FESEM显示产物形貌均一,粒径在50nm~250nm左右。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0.4mol/L的前驱体在240℃保温0.5h制备出来的材料性能相对较好,在0.1C、0.2C和0.5C的不同倍率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25.2mAh/g、114.1mAh/g和99.5mAh/g。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包覆Li4P2O7对LiFePO4进行了改性研究。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包覆改性后的材料阻抗明显减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650℃热处理包覆量为6wt%的LiFePO4性能最好,该材料在0.1C、0.2C和0.5C的别率下首次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43.6mAh/g、136.4mAh/g和128.9mAh/g,循环30次以后容量基本没有衰减。(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李凯,廉刚,姜海辉,赵显,王琪珑[4](2007)在《水热合成氮化硼过程中二次氮源加入温度对物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立方氮化硼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超硬材料,但目前合成立方氮化硼需要十分苛刻的条件,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立方氮化硼,我们提出了水热选相原位合成方法,并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水热合成立方氮化硼过程中,二次氮源的加入温度对产物中物相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次氮源加入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立方氮化硼的含量逐渐增加,当该温度达到300℃时,可以得到单相立方氮化硼。比较反常的是,当二次氮源的加入温度为260℃时,立方氮化硼的含量却反常地减少。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个物相转变势垒的初步模型,并对有关实验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肖晋宜,倪文,王坤英,陈德平,刘凤梅[5](2007)在《搅拌对动态水热合成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形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搅拌制度对动态水热合成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的影响,包括硬硅钙石纤维结晶生长情况、二次粒子尺寸大小及形状、粒度分布以及C-S-H凝胶含量等。结果表明,搅拌对上述性质的影响非常显着,并且进一步影响硬硅钙石制品的干燥收缩率及体积密度。(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07年04期)
孔德顺,蒋荣立,陈文龙,张宗祥[6](2007)在《煤系高岭土二次煅烧水热合成P型分子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煤系高岭土为原料,采用二次煅烧和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P型分子筛。第一次煅烧的条件是高岭土和氯化铵混合,条件是800℃、2 h,得到含有少量铁离子的偏高岭土;第二步煅烧的条件是向偏高岭土中加入碱,煅烧条件是400℃,2 h。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SiO2/A12O3、老化时间对晶相的影响,H2O/Na2O对晶化时间的影响,配料煅烧对产率、粒径、Ca2+、Mg2+交换量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以NaOH作为配料进行二次煅烧,SiO2/A12O3=3,H2O/Na2O=45,无老化步骤。用XRD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用化学滴定的方法确定了所合成P型分子筛的Ca2+、Mg2+交换量,结果表明:P型分子筛结晶完好,钙镁离子交换容量大。(本文来源于《化工矿物与加工》期刊2007年06期)
路绪旺,汤志刚[7](2004)在《支撑ZSM-5沸石膜在不同载体上的一次水热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法在多孔αAl2O3陶瓷管和工业Rasching环2种载体上一次合成制得结晶良好的NaZSM5沸石分子筛膜,为制备新型催化精馏内构件奠定了基础。以四丙基溴化胺(tetrapropylammoniumbromide,TPABr)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铝酸钠为铝源,氢氧化钠为碱源,按照20TPABr5NaOHNa2AlO230SiO2900H2O的质量配比制成合成胶体溶液,晶化温度为180℃,晶化时间为120h。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2种载体上所合成的分子筛膜均为典型的ZSM5沸石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照片显示:载体表面完全被分子筛膜覆盖且表面晶体生长良好,晶粒尺寸在20~30μm之间,晶层厚度为20μm左右,载体表面的晶体普遍交连生长,晶体与载体结合牢固。详细比较和分析了2种载体上生长的沸石分子筛膜的晶形及晶貌。(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4年10期)
方永浩,杨南如,余桂郁,钱同生[8](1997)在《二次水热合成制备有支撑纯ZSM-5沸石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二次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有支撑纯ZSM-5沸石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ZSM-5结晶情况良好,尺寸比较均匀,晶粒紧密堆积成膜。沸石膜与支撑体结合紧密,膜的平均厚度为10μm。(本文来源于《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1期)
二次水热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系统研究原料配比、晶化温度和晶种对NaA分子筛结晶度、晶粒分布及连生状态的影响,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连生态、大尺寸NaA分子筛晶粒,确定了连生态NaA分子筛的优化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一次水热合成在多孔氧化铝表面制备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的晶型结构、粒径分布、连生状态及表面状态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添加晶种促进了连生态NaA分子筛的生成;提高晶化温度有利于增加连生态晶体的比例;在连生态NaA分子筛的优化合成条件下,经一次水热成膜在多孔氧化铝表面获得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薄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水热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朱美华,夏水莲,刘永生,袁晓蕾,李羚.二次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分子筛膜及其渗透汽化性能[J].化工进展.2016
[2].暴跃,赵飞,钱艳宇,高伟东,姜文静.一次水热合成制备连生态NaA分子筛及其薄膜[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
[3].钱俊.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水热合成及其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李凯,廉刚,姜海辉,赵显,王琪珑.水热合成氮化硼过程中二次氮源加入温度对物相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7
[5].肖晋宜,倪文,王坤英,陈德平,刘凤梅.搅拌对动态水热合成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形貌的影响[J].非金属矿.2007
[6].孔德顺,蒋荣立,陈文龙,张宗祥.煤系高岭土二次煅烧水热合成P型分子筛[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7
[7].路绪旺,汤志刚.支撑ZSM-5沸石膜在不同载体上的一次水热合成[J].硅酸盐学报.2004
[8].方永浩,杨南如,余桂郁,钱同生.二次水热合成制备有支撑纯ZSM-5沸石膜[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