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榆社县供电公司山西晋中031800
摘要: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反映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以往的配电网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及措施,对于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引言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影响电力企业供电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电力事业快速发展,高度重视供电安全与稳定的环境下,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成为供电企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认知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并从中探寻优化对策,实现技术改造与配电网管理质量的提升,用以推动电力事业长效发展。
1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
由配电网可靠性的概念可知,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安全与高质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通过分析配电网供电的可靠率(既定时间范围内用户供电可靠时间与规定总时长的比值)可有效衡量电力企业综合实力,实现电力企业配电网供电质量的强化与技术革新。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得到大幅度提升,电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电力企业优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经济提升的主动力。基于此,在电网规划与电网建设过程中,加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
2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我国配电网的发展起步较晚,早期的配电网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的限制,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较低。通过对2017年某地区配电网线路故障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以下影响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配电网网络结构不合理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目前配电网线路的供电方式仍以单回路放射式为主,具备手拉手联络功能的线路覆盖率不高。部分配电网线路供电半径过大,供电路径的地理环境复杂,供电可靠性低。配电网架空线所占比例较高,对于恶劣天气的抗干扰能力差。部分线路同杆架设设置不合理,如同杆回数过多,专用线和公用线同杆,在故障处理时扩大了停电范围,增加了停电时间。配电线路上分段断路器数量较少,在处理故障时不能缩小停电范围。
2.2线路及设备故障
线路及设备故障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最主要的因素。线路上的一些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老化现象严重,使故障率明显增加。部分设备的质量未达到相应标准,导致线路在遭遇恶劣天气或者用户冲击电流较大时容易烧毁。还有一些线路位置不合理,容易受到施工的影响。
2.3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于配电网的可靠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台风较多的地区,线路断线甚至是杆塔断裂、因树障引起的接地现象时有发生。在雷雨较多的地区,经常导致线路跳闸、避雷器故障。在夏季用电高峰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线路电流限额值明显下降。
2.4人为原因
配电网中架空线路空中走廊高度低,部分为裸导线,电缆线路大部分采取直埋敷设,导致配电网线路抗人为干扰能力较差。在实际生活中,由工程施工引起的拉断电线、挖断电缆、车辆碰撞电杆情况时有发生。目前配电网线路上到用户的断路器仍以跌落保险器为主,由于跌落保险不具备故障隔离功能,部分小企业用户不规范用电会直接导致主干线断路器跳闸,从而扩大停电范围。同时配电网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也会降低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3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策略
3.1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为了保障运行维护的质量,需要从维护范围和维护内容两方面加强管理。
3.1.1维护范围的管理
在配电网维护范围方面,一定要加强责任制的确立,确保每个设备都要责任落实到人。从大的范围来讲,要和相邻的单位划分好责任范围,明确分界点。在自己单位的范围内,要把每一个耐张段划分出去。另外,对于耐张段两端的端子要尤其注意,在责任划分的时候要加以明确,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或者维护时遗漏。一般可以从线路的始端架空线开始,终止于线路末端的端子,这样就也可以很好地完成责任区的衔接;互感器和避雷器等设备的维护不属于线路维护,在确定责任的时候要明确,但是注意架空线和引下线的接头一般是属于架空线路维护。
3.1.2维护的内容管理
在维护的内容管理方面,要检查线路有无安全隐患。对于能顺手解决的,可以就地解决;对于不能立即或者不方便自己处理的,一定要做好记录。维护记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老旧的线路,根据维护的记录,可以适当增加维护的频率。一般的配电线路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台账,35kV以上的配电线路要有生产技术部门的专档。对于老旧的配电线路和新投产不足一个月的线路,要在做好记录后上报生产技术部门。对于个别的问题,要及时和生产部门进行沟通。
3.2做好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
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是运行维护的核心内容,其分为事故巡视、夜间巡视、特殊巡视以及诊断性巡视等,应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
3.2.1线路巡视检查的内容
巡视检查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首先要看线路整体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再进行各个器件的检查。观察杆塔周围的地基是否存在问题,杆塔自身的机械结构是否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变形或开裂等。对于架空线的周围,要观察有没有树梢等潜在的危险,绝缘子的周围是否固定牢靠,螺丝有没有松扣的现象。总之,每个器件都要认真仔细地检查。
3.2.2事故后的巡视及特殊情况
一般在发生事故以后还需要做巡视检查,目的是为了找出故障的地点和原因。在巡视时要注意记录当地的气象条件,方便以后分析原因。对于事故的巡视不能仅仅是找出问题,还要提出应对和预防措施。在这个环节要做到“四不放过”,分别是:不放过事故的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放过制定预防措施和不放过教育相关人员。对于一些特殊的配电网络,比如雷击区、鸟害区等地区,可以作为重点的巡视地区,确保供电安全。
3.3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
3.3.1防止自然灾害对配电线路造成的影响
在以前的故障资料统计中,发现有很多的故障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在维护时候必须关注当地的自然条件。要重视地区差异的存在,因地制宜地去维护。比如,风力比较大的地方可以适当采用一些防风拉线,这样可以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3.2重视设备的检修工作
防患于未然是非常重要的,要切实做好设备检修工作,避免出现故障。在使用的过程中,一些设备可能会出现老化,发现后应及时加以更换,避免因为设备到了使用寿命没有更换而出现问题。
3.3.3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可以多组织一些学习班,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保障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尤其要重视案例的学习,确保学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用到。
3.4网架结构的完善技术
在对网架结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网架结构,通常情况下配电网采用的网架结构为双回路的方式,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网架结构来说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同时还能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除此方式外,还要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供电区域进行划分,采用分区配电的方式,该供电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当增强配电网中的容载比。同时,相关人员可以将配电网中的但辐射线路改为环网接线,能够提高故障发生时配电网的运行质量。
3.5常见的问题和处理办法
3.5.1防风问题
我国有一些地区的风比较大,对于风的防范也很重要。对于防风,可以加宽、加固塔基,增强塔自身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增加防风线的数量。对于特殊地区,还可以适当增加杆塔的密度。
3.5.2防雷问题
雷电的危害比较大,所以不容忽视。应安装避雷器,并及时更换已经老化的避雷器。爬电比距不足或者耐雷水平比较低的避雷器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都要及时进行更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其运行可靠性,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技术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还能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技术,能够为今后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发展点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秀芳.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视界,2017(19):205+202.
[2]刘新庚.关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7(08):128-129.
[3]张云龙,张坤峰.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与管理措施及升级技术改造设想[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182.
[4]张建龙.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