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依据论文-鲁芳,李唯彤

伦理依据论文-鲁芳,李唯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伦理依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本质特点,发生依据

伦理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鲁芳,李唯彤[1](2019)在《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本质特点、发生依据、根本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是指:以某种伦理理论(价值观念)为指导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使该种价值理念融汇在日常生活之中,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其本质在于,通过价值选择,重塑日常生活的伦理秩序,并为人的日常生存提供新的伦理意义和伦理价值。它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缓性等特点。日常生活是一个"自在"的领域,是一个习惯世界、经验世界,它具有强烈的稳定性。通常,在日常生活相对稳定的时期,伦理构建的要求并不明显。只有当伦理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日常生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才会产生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需要。但是,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不可能在日常生活领域独立实现,从逻辑上而言一般需要以下基本环节:确定日常生活价值目标,改造日常生活主体,革新日常生活方式。(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孟芳,樊瑞科[2](2019)在《工程伦理的道德哲学依据——责任、正义与美德》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工程实践创造了生活世界中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我们已经栖身于一个由工程产品构建的"第二自然"之中;另一方面,工程活动的系统化开展,技术创新的迅速蔓延,工业文明的深化进展,触发了我们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忧思。然而目前,学界过多地关注工程实践中具体伦理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对工程伦理形而上层面的道德哲学依据的探讨与研究。后者既为工程伦理的存在提供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又为工程伦理的建构确立逻辑支点和价值根基。明确与承担责任能够使工程共同体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预防多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它是工程伦理的基础;追求并实现正义既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也是工程伦理的社会目标,它是工程伦理的展现过程;崇尚与践履德性是每个个体实现幸福生活的必经之途,它是工程伦理的终极价值。(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许根宏[3](2018)在《人工智能传播规制基础:伦理依据与伦理主体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催生人工智能传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阶段及人工智能传播治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人工智能传播引发的传播秩序失范问题,正加速解构和重构社会。规制人工智能传播,实现人工智能传播规范化或法治化,基础是人工智能传播伦理依据、伦理主体的确立。人工智能传播伦理依据主要由人工智能传播伦理立场来源、人工智能传播伦理价值生成和人工智能传播现实诉求来决定的。人工智能传播伦理主体主要由基础设施提供者、信息提供者、信息处理者和系统协调者四个主要"类主体"组成。(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8年12期)

张永奇[4](2018)在《唯物史观视野中伦理变迁的根源及效应——以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演变为依据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生产方式制约着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问题的红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伦理变迁的物质基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确立、发展、完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急速变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文化"的生态失衡等效应。因此,立足于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演变这一当代中国伦理变迁的根源,对其进行"再调适""再修复""再建构",达到新的平衡,是解决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的总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秀丽[5](2018)在《论体育教学环境评判的伦理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教学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而伦理学在发展中对人们的影响也不断的扩大,其作为人们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依据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伦理学,同时在体育的教学环境中不断体现伦理学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树正[6](2018)在《教学道德:当代有效教学的价值依据和伦理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道德问题并不是孤立产生的社会现象,它与应试教育体制、工具理性思维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当创新教学道德理念,在道德观念培育和道德规范建构中重塑教学道德架构,突破教学道德缺失的现实困境。(本文来源于《时代农机》期刊2018年05期)

安永红[7](2018)在《教师惩戒之善的伦理判断依据和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教师惩戒问题都受到广泛关注。惩戒作为教师管理学生的手段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善恶之分。惩戒之善,是教师对惩戒手段的合理运用,对学生的良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给予肯定;而惩戒之恶,是教师滥用惩戒的具体体现,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应该给予否定。但是,对于什么是惩戒之善,目前教师并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因此,为避免惩戒之恶,实现惩戒之善,笔者尝试为教师惩戒之善探索有价值的伦理参考标准。标准探索的依据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上的依据,一部分是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等资料收集方法,收集了理论上对惩戒善恶进行道德判断的伦理依据以及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判断惩戒之善的伦理依据。理论层面上,本研究主要借鉴了康德主义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效果论两种伦理理论。通过深入剖析康德义务论以及功利主义效果论的基本伦理主张及其中所体现的惩罚观,笔者认为,教师惩戒实施的动机和效果是影响其惩戒之善达成的两个重要要素。实践层面上,教师和学生在对惩戒之善进行道德判断中,存在着异同。教师主要从惩戒行为的出发点,具体的惩戒手段以及惩戒实施的效果来对惩戒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对于行为的出发点,实践中的教师认为,善的惩戒应该依良心办事儿;对于惩戒手段中的伦理意蕴,多数教师认为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惩戒方式选择的恰当依据,惩戒量度的控制以及惩戒实施中的情感融入。学生主要从惩戒手段以及惩戒行为的效果来对惩戒之善进行道德判断。对于惩戒手段中的伦理表现,学生们主要谈到了惩戒具体实施的类型,惩戒是否有分寸,惩戒的场合等几个方面。笔者结合理论依据以及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对惩戒善恶进行道德判断中的合理成分,分别从惩戒之善的伦理动机、惩戒之善的伦理手段以及惩戒之善的伦理效果叁个维度为教师判断惩戒之善提供了伦理参考标准。(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9)

张永奇[8](2017)在《文化自信的传统依据与伦理文化的时代机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志的重要代表。立足于人类文化发展方向的可能趋势,通过文化比较的方式分析以伦理文化着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机遇可以以更加广阔和深入的视野来回答文化自信的传统依据何以可能这一课题。对于新轴心时代人类文化发展方向的可能趋势应该辩证地看待,那就是既要立足文化自信的传统依据,看到人类文化发展有必要把伦理道德作为主要维度进行重新设计和创新,也要看到对整体的文化—伦理生态的建构,使其真正适应现代社会,适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使当代中国文化具有活力,富有生气。(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谢东晴[9](2017)在《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评价依据和类型划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崇尚师德为先。作为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教师教学伦理的评价依据及类型划分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师德水平的考核与评估,也将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师德培训课程提供依据及参考。此外,教师教学伦理的评价依据和类型划分研究旨在让教师意识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推动教师专业伦理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了师德评价的实施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及案例、教师教学实践中教学言行的动机等方面的资料。在资料分析方面,论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关键事件分析法,对教师伦理规范的政策文本、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首先,论文对教师伦理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梳理教师伦理规范的政策文本,发现当前教师伦理规范存在价值取向上的一元倾向、规范内容上的泛化、结构层次上的底线标准等特点,因此不能为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评价提供有效指导;通过调查分析师德评价实施的现状,了解到在教学实践中,师德评价存在形式化的现象:评价效果上有事实差异,无官方差异;评价对象上有极端评价,无水平区分;评价内容上有总体评价,无教学评价。同时还分析了师德评价困难的原因:师德评价存在盲区,缺乏科学专业的师德评价工具。通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确立了教师课堂教学伦理评价的重点,指向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关注实践教学的复杂情景、搭建易于操作的水平分层,为评价依据的确立指明方向。其次,论文确立了教师课堂教学伦理评价的依据。通过对伦理学的叁种道德辩护理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彼得斯关于教育“价值标准”的思想等相关理论的分析确立了教师课堂教学伦理评价的叁大依据:动机、能力和行为结果。此外,论文还对叁大依据进行了实践表征分析,将伦理动机分为权威主义动机和人道主义动机,重点分析了教师伦理和能力这一指标的关系,将结果区分为教育性、非教育性和反教育性叁种类型。叁大依据的确立和实践表征分析为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类型的划分奠定了前提和基础。最后,论文划分了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类型。首先,通过评价依据的分类将教师课堂教学的伦理水平分为六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伦理水平教师的特征。其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叁个环节分析了不同伦理类型教师的伦理表征,包括叁大环节的伦理蕴含、教师的具体表现以及不同类型教师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7)

魏拴成[10](2017)在《创办公益企业的法律依据与伦理道德》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益创业和其他性质的创业一样,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公益创业者创业时面临的第一个法律问题就是组织法律形式,即创业者登记注册何种法律形式的组织,以实现通过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创业梦想。登记注册一直是困扰我国公益创业者的难题。在法律意义上,只有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红十字报》期刊2017-02-24)

伦理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工程实践创造了生活世界中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我们已经栖身于一个由工程产品构建的"第二自然"之中;另一方面,工程活动的系统化开展,技术创新的迅速蔓延,工业文明的深化进展,触发了我们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忧思。然而目前,学界过多地关注工程实践中具体伦理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对工程伦理形而上层面的道德哲学依据的探讨与研究。后者既为工程伦理的存在提供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又为工程伦理的建构确立逻辑支点和价值根基。明确与承担责任能够使工程共同体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预防多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它是工程伦理的基础;追求并实现正义既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也是工程伦理的社会目标,它是工程伦理的展现过程;崇尚与践履德性是每个个体实现幸福生活的必经之途,它是工程伦理的终极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伦理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1].鲁芳,李唯彤.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本质特点、发生依据、根本任务[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孟芳,樊瑞科.工程伦理的道德哲学依据——责任、正义与美德[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许根宏.人工智能传播规制基础:伦理依据与伦理主体的确立[J].学术界.2018

[4].张永奇.唯物史观视野中伦理变迁的根源及效应——以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演变为依据的考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李秀丽.论体育教学环境评判的伦理依据[J].黑河学院学报.2018

[6].徐树正.教学道德:当代有效教学的价值依据和伦理追求[J].时代农机.2018

[7].安永红.教师惩戒之善的伦理判断依据和标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8].张永奇.文化自信的传统依据与伦理文化的时代机遇[J].宁夏社会科学.2017

[9].谢东晴.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评价依据和类型划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10].魏拴成.创办公益企业的法律依据与伦理道德[N].中国红十字报.2017

标签:;  ;  ;  ;  

伦理依据论文-鲁芳,李唯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