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路径论文_曾一畔,徐勇,夏亮亮,董锦亮,门向南

导读:本文包含了加载路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径,加载,铝合金,后桥,均匀,高压,曲线。

加载路径论文文献综述

曾一畔,徐勇,夏亮亮,董锦亮,门向南[1](2019)在《加载路径对铝合金航空复杂薄壁构件主动式充液成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航空用铝合金复杂薄壁构件充液成形难度大的技术瓶颈,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不同加载方式下的某铝合金大尺寸加强框零件的充液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其中液力加载路径包括线性加载、叁角波脉动加载、梯形波脉动加载。采用单一变量控制法,重点分析了在脉动加载条件下振幅、频率以及波形等关键参数对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选取最优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线性加载路径下零件开裂几率较大,成形困难,而脉动加载路径下零件成形性显着提高且易于贴模,采用梯形波脉动加载时,由于存在保压过程,成形后零件壁厚更加均匀,减薄率最小。此外,当振幅为4 MPa、频率为0. 3 Hz时,壁厚及减薄率的控制效果最好。最终获得的实际零件的成形质量优异,满足工程生产要求。(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艳,王婷婷,庄新村[2](2019)在《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参数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待定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标定方法。首先,针对Al2024-T351铝合金设计了单轴等应变幅值拉压循环实验,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通过推导混合硬化模型主控方程进行实验数据拟合,获得了随动硬化规律。随后,基于光滑圆棒料(SRB)单向拉伸试验的流动应力曲线和外推模型,将应力-应变关系外推至大应变范围。最后,利用保留前述随动硬化规律的Chaboche模型对大应变范围内的SRB流动应力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最终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参数。实验验证表明,所标定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大变形-变路径加载条件下材料的硬化行为。(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芦燕,郝光钦,韩庆华,黄倩文,黄进[3](2019)在《不同加载路径对铸钢材料损伤累积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铸钢材料G20Mn5QT在不同循环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不同加载路径下铸钢材料的滞回性能试验,并利用ABAQUS通过调用编写的材料本构用户子程序VUMAT对铸钢材料滞回性能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铸钢材料G20Mn5QT在应变幅增加的加载路径下体现出Masing特性,在应变幅下降的加载路径下体现出非Masing特性,应变幅循环交替增加对铸钢材料G20Mn5QT损伤累积的影响比应变幅逐渐增加的影响大;应变幅循环交替下降对铸钢材料G20Mn5QT损伤累积的影响比应变幅逐渐下降的影响大.加载前期较小应变幅加载对铸钢材料G20Mn5QT损伤累积影响小,加载前期较大应变幅加载对铸钢材料G20Mn5QT损伤累积影响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S2期)

赵石岩,严智航,李娜,王晓晶,李晓雨[4](2019)在《护环液压胀形加载路径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600 MW护环为例,研究了外补液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确定方法。把连续的胀形强化过程离散为多个子加载段,将各子加载段锥模作用力和环坯腔内液体压力的关系简化为线性关系,采用分段匹配的方法确定各加载段的合理子加载路径,再迭加为完整的合理加载路径,确定了加载路径的形式和关键参数。将环坯液压胀形质量作为目标,两段加载路径斜率、加载路径拐点液体压力和胀形终了液体压力为设计变量,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护环液压胀形加载路径进行优化,并进行了缩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外补液护环液压胀形加载路径可近似为两段线性线形,拐点对应的环坯腔内液体压力在使环坯外层完全屈服的液体压力值附近,且通过优化获得加载路径的最优参数组合能够保证护环液压胀形制品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吴娜,王连东,王晓迪,李文平,宋宗礼[5](2019)在《基于均匀增容的大变径比管件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液压胀形加载路径设计多属于试错法,路径调试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没有量化的反馈,因此,提出了基于均匀增容的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的设计方法。以管坯内部容积随轴向推进量线性均匀变化为目标,将整个液压胀形过程分为若个子步,通过调整每一子步的管坯内部压力,使每一子步的管坯内部容积沿均匀增容线变化,得到液压胀形管件。以某大型汽车桥壳管件预成形管坯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均匀增容的加载路径,给出了基于均匀增容线的合理成形区间,进行了生产试验,得到了外形轮廓清晰、壁厚减薄率满足设计要求的合格样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均匀增容的液压胀形加载路径适用于实际生产,样件成品率高、成形性好。(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有堂,王亚东[6](2019)在《加载角度对高速列车铝合金焊接接头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7N01铝合金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准则,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接头裂纹在Ⅰ-Ⅱ复合加载下的扩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其中重点分析了当裂纹扩展到焊缝与母材之间的界面时,复合加载角度α对其启裂角度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Ⅰ-Ⅱ复合载荷作用下,接头裂纹扩展到界面时,其扩展方向存在叁种可能性:一是继续在焊缝中扩展;二是沿着界面方向扩展且不进入母材;叁是穿过界面且进入母材.当α=30°时,裂纹在界面处的启裂角θ约为0°,裂纹将沿着界面的方向扩展且不进入母材;当α=45°时,裂纹在界面处的启裂角θ约为30°,裂纹将穿过界面且进入母材;当α=60°时,裂纹在界面处的启裂角θ约为41°,裂纹将穿过界面且进入母材.(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郭衡,肖小亭,陈名涛,童江槐,邓俊[7](2019)在《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并列双支管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更好的并列双支管成形高度,基于内高压成形工艺的特点,对并列双支管成形过程中的加载路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试验设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并列双支管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以支管高度及减薄率为目标函数,借助Design Expert方差分析分别验证了支管高度(BH)和减薄率(TR)函数模型的可信度,通过期望值方法对多目标进行优化分析,形成一条并列双支管内高压成形优化加载路径。采用该优化加载路径进行试验验证,通过ABAQUS、试验、RSM分别对比了支管高度、减薄率,试验与RSM支管高度误差在0. 9 mm以内,试验减薄率比RSM预测值高3. 5%。(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艾丽昆,曲世明[8](2019)在《空心双拐曲轴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高压成形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传力介质,通过控制内压力和轴向推力来达到成形空心零件目的的先进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等轻量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管材的内高压成形过程十分复杂,成形结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内压力及轴向进给的加载路径及其匹配关系对成形结果影响尤为显着,如何找出诸多影响因素对内高压成形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合理的优化是内高压成形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与检测样本。其次,分析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并进行融合,基于MATLAB语言编写BP神经网络的算法程序及遗传算法程序,对空心双拐曲轴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其最优成形参数。并通过Dyna Form软件仿真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完成对管材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的参数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管材内高压成形的成形质量。(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02期)

王海波,门明良,阎昱,李强,万敏[9](2018)在《比例/非比例加载路径下5754O汽车用铝合金板各向异性变形行为的精确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高的汽车轻量化需求,铝合金板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在不同加载路径下,包括比例和非比例加载,5754O铝合金板在塑性成形过程中具有复杂的各向异性规律。试验表明5754O铝合金板的各向异性规律随变形量的增加会发生改变,因此在常参数屈服准则理论框架下,基于传统的单一曲线假设难以对5754O铝合金板在整个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各向异性行为进行精确描述。鉴于上述问题,并同时考虑到大变形过程中材料变形的稳定性,对Yld2000-2d屈服准则进行改进。基于改进的Yld2000-2d屈服准则和单一曲线假设推导不同方向的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原始的Yld2000-2d屈服准则不同,基于改进的Yld2000-2d屈服准则,传统的单一曲线假设仍然适用于5754O铝合金板各向异性问题。给出不同强化方式在比例加载路径下的统一性和非比例加载路径下的分散性证明。基于改进的Yld2000-2d屈服准则和等向强化和混合两种强化方式,推导非比例加载路径下板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推导的理论曲线的精度。实现了5754O铝合金板在比例和非比例加载路径下变形行为的精确描述,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4期)

蔡宣明,张伟,范志强,高玉波[10](2018)在《汽车后桥壳胀形工艺加载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液压胀形工艺费用昂贵、结构不合理性及周期长3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对某汽车后桥壳液压胀形工艺进行仿真探索研究.建立管坯、模具及挡板叁维有限元模型,经计算分析,将胀形工艺加载路径分为两个工步较为合理,并分别研究两个工步加载路径、以及模具和挡板与管坯接触表面摩擦系数对胀形结果的影响.理想胀形仿真结果表明,第1步胀形工艺多项式加载路径使得轴向进给位移与管坯内部载荷压力匹配度达到最佳值,从而避免胀形过程中出现屈曲、褶皱以及破裂等失效现象;在第2步胀形工艺最优线性相关载荷作用下,管坯胀形壁厚分布均匀、最大胀形系数远小于许可胀形系数,获得了理想胀形结果,其胀形工艺加载路径可为试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车辆与动力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加载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确定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待定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标定方法。首先,针对Al2024-T351铝合金设计了单轴等应变幅值拉压循环实验,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通过推导混合硬化模型主控方程进行实验数据拟合,获得了随动硬化规律。随后,基于光滑圆棒料(SRB)单向拉伸试验的流动应力曲线和外推模型,将应力-应变关系外推至大应变范围。最后,利用保留前述随动硬化规律的Chaboche模型对大应变范围内的SRB流动应力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最终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参数。实验验证表明,所标定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大变形-变路径加载条件下材料的硬化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载路径论文参考文献

[1].曾一畔,徐勇,夏亮亮,董锦亮,门向南.加载路径对铝合金航空复杂薄壁构件主动式充液成形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19

[2].马艳,王婷婷,庄新村.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参数标定[J].塑性工程学报.2019

[3].芦燕,郝光钦,韩庆华,黄倩文,黄进.不同加载路径对铸钢材料损伤累积效应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4].赵石岩,严智航,李娜,王晓晶,李晓雨.护环液压胀形加载路径优化设计方法[J].塑性工程学报.2019

[5].吴娜,王连东,王晓迪,李文平,宋宗礼.基于均匀增容的大变径比管件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研究[J].锻压技术.2019

[6].李有堂,王亚东.加载角度对高速列车铝合金焊接接头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7].郭衡,肖小亭,陈名涛,童江槐,邓俊.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并列双支管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的优化[J].锻压技术.2019

[8].艾丽昆,曲世明.空心双拐曲轴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

[9].王海波,门明良,阎昱,李强,万敏.比例/非比例加载路径下5754O汽车用铝合金板各向异性变形行为的精确解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8

[10].蔡宣明,张伟,范志强,高玉波.汽车后桥壳胀形工艺加载路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16双向应变状态下的加载路径设...-17拉-拉应变状态下不同线性应变路径...主应力空间Mises屈服轨迹在应力张量空...-7各种压力水平下所得到的液压胀形件(...-6各种应变路径下的加载路径Fig...莱州花岗岩岩爆加载路径及声发...

标签:;  ;  ;  ;  ;  ;  ;  

加载路径论文_曾一畔,徐勇,夏亮亮,董锦亮,门向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