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论文和设计-李坚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包括安装在喷头本体上的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第一组喷咀枪体底部安装第一组喷嘴,第二组喷咀枪体底部安装第二组喷嘴,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负极偏转板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正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负极偏转板和第一正极偏转板之间形成第一偏转电场区域,负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之间形成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的第一组喷嘴朝向第一偏转电场区域,第二组喷咀枪体的第二组喷嘴朝向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同一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包括喷咀枪体(10),所述喷咀枪体(10)安装于喷头本体(1)上,所述喷咀枪体(10)底部安装喷嘴(20),所述喷嘴(20)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槽(2),所述充电槽(2)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相位检测器(3),所述相位检测器(3)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偏转电极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咀枪体(10)包括第一组喷咀枪体(11)和第二组喷咀枪体(1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底部安装第一组喷嘴(21),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底部安装第二组喷嘴(2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所述偏转电极板(30)包括第一正极偏转板(31)、负极偏转板(33)以及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一正极偏转板(31)之间形成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之间形成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的第一组喷嘴(21)朝向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的第二组喷嘴(22)朝向第二偏转电场区域。

设计方案

1.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包括喷咀枪体(10),所述喷咀枪体(10)安装于喷头本体(1)上,所述喷咀枪体(10)底部安装喷嘴(20),所述喷嘴(20)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槽(2),所述充电槽(2)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相位检测器(3),所述相位检测器(3)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偏转电极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咀枪体(10)包括第一组喷咀枪体(11)和第二组喷咀枪体(1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底部安装第一组喷嘴(21),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底部安装第二组喷嘴(2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所述偏转电极板(30)包括第一正极偏转板(31)、负极偏转板(33)以及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一正极偏转板(31)之间形成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之间形成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的第一组喷嘴(21)朝向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的第二组喷嘴(22)朝向第二偏转电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偏转板(33)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所述负极偏转板(33)底边朝向喷咀枪体(10)方向,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分别设置于负极偏转板(33)两侧并成左右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的斜边均朝向负极偏转板,并分别平行于负极偏转板(33)的两个斜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偏转板(33)底边设置有延伸到充电槽(2)处的隔离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电场区域和第二偏转电场区域的负极偏转板(33)上均设置有墨滴飞行速度检测器(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偏转板(33)朝向喷印面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墨滴回收槽(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设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墨滴回收槽(5)下端设有鱼尾形沟槽(51),并与地线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设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墨滴回收槽(5)下端设有鱼尾形沟槽(51),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墨滴回收槽(5)均与地线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偏转板(33)接负极高压,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设为分体式结构,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与隔离板(34)设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墨滴回收槽(5)及隔离板(34)均与地线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之间设有镂空沟槽(3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喷码机是运用带电的墨滴,由高压电场偏转的原理,在各种物体表面上喷印上图案文字和数码的高科技产品。喷码机最主要的核心部件为喷头,现有的双喷嘴喷码机安装双喷嘴和高压电场极板,主要采用平行安装的双喷嘴且垂直于打印面设置在高压电场极板的上方,带电的墨滴在高压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有同向偏转运动轨迹和对向偏转运动轨迹。

带电的墨滴在高压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为同向偏转运动轨迹的方式有,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1693837 U,公开了一种喷码机的双喷嘴喷头,包括喷头本体,在所述喷头本体上设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并排设置两组喷嘴组件,每组所述喷嘴组件分别包括喷枪,装设在所述喷枪内的晶体振荡模块,设在所述喷枪一端的喷嘴,以及设在所述喷枪外部、与所述喷嘴相对的充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对应于所述充电极板还设有偏转电极板,所述偏转电极板包括平行地依次设置的正偏转电极板、零电极板和负偏转电极板,所述正偏转电极板与零电极板之间形成第一偏转区域,所述零电极板与负偏转电极板之间形成第二偏转区域,所述两喷嘴分别与所述第一偏转区域和第二偏转区域相对应地设置。上述专利的缺点在于,双喷嘴和高压电场设置成同向偏转运动轨迹打印,墨滴偏转轨迹交叉角太大,拼接区会出现分裂或重叠。

带电的墨滴在高压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为对向偏转运动轨迹的方式有,如:授权公号为CN 202242328 U,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高速双喷嘴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喷头电路板上的墨滴偏转装置及两组喷印装置,每组喷印装置包括有喷嘴、压电晶体模充电极、前墨滴速度感应器、后墨滴速度感应器,墨滴偏转装置包括有两块正偏转电极板、负偏转电极板,其中压电晶体模块与喷嘴装配在一起,并装设在喷头机体的上部,充电极安装于喷嘴的下方,喷嘴的喷出口向下朝向充电极,前墨滴速度感应器及后墨滴速度感应器安装在充电极的下方,两组喷印装置中的前墨滴速度感应器与后墨滴速度感应器之间都装设有正电极偏转板,且负偏转电极板装设在两个正电极偏转板之间,负偏转电极板装设在喷头电路板上,压电晶体模块及充电极与喷头的控制系统连接。上述专利的缺点在于,平行安装的双喷嘴和高压电场设置成对向偏转运动轨迹打印,墨滴偏转轨迹交叉角太大,拼接区会出现严重的分裂或重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双喷嘴喷头喷出的带电墨滴能在同一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包括喷咀枪体,所述喷咀枪体安装于喷头本体上,所述喷咀枪体底部安装喷嘴,所述喷嘴下方的喷头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下方的喷头本体上安装有相位检测器,所述相位检测器下方的喷头本体上安装有偏转电极板,所述喷咀枪体包括第一组喷咀枪体和第二组喷咀枪体,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底部安装第一组喷嘴,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底部安装第二组喷嘴,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所述偏转电极板包括第一正极偏转板、负极偏转板以及第二正极偏转板,所述负极偏转板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正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所述负极偏转板和第一正极偏转板之间形成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负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之间形成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的第一组喷嘴朝向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的第二组喷嘴朝向第二偏转电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偏转板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所述负极偏转板底边朝向喷咀枪体方向,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分别设置于负极偏转板两侧并成左右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的斜边均朝向负极偏转板,并分别平行于负极偏转板的两个斜边。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偏转板底边设置有延伸到充电槽处的隔离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偏转电场区域和第二偏转电场区域的负极偏转板上均设置有墨滴飞行速度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偏转板朝向喷印面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墨滴回收槽。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设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墨滴回收槽下端设有鱼尾形沟槽,并与地线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设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墨滴回收槽下端设有鱼尾形沟槽,所述负极偏转板和墨滴回收槽均与地线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偏转板接负极高压,所述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设为分体式结构,所述负极偏转板与隔离板设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墨滴回收槽及隔离板均与地线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之间设有镂空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以现有技术对比,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

1.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配合相应的偏转电场强度,能够在同一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的效果,且结合负极偏转板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负极偏转板底边朝向喷咀枪体,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均设置于负极偏转板两侧并成左右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和第二正极偏转板的斜边均朝向负极偏转板,并分别平行于负极偏转板的两个斜边。墨滴回收槽与地线接通,因为延长的墨滴回收槽下端有鱼尾形沟槽设计,使其不阻挡打印墨滴又与正极偏转板有轻微电场作用,使拼接处的带电墨滴离开喷头底部时非常接近又倾于平行和垂直于喷印面,在喷印区域良好的拼接。

2.在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进行双行高速打印时,可以满足标准行间距。

3.负极偏转板底边设置有两个充电槽之间的隔离板,负极偏转板底边的隔离板是为了避免两个充电槽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使打印的字体或图案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为低电势运动偏转角度打印示意图;

图2为单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为中电势运动偏转角度打印示意图;

图3为单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为高电势运动偏转角度打印示意图;

图4为双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运动偏转角度与两个喷咀静态墨线成夹角的打印示意图;

图5为双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低电势时,两喷咀及静态墨线夹角设置过小的打印示意图;

图6为双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为低电势时运动偏转角度及适合的静态墨线夹角的打印示意图;

图7为双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为中电势时运动偏转角度及适合的静态墨线夹角的打印示意图;

图8为双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为高电势时运动偏转角度及适合的静态墨线夹角的打印示意图;

图9为双喷咀喷头带电墨滴在电场为高电势时,两喷咀及静态墨线夹角设置过大的打印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双喷咀喷头的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设为一体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双喷咀喷头的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设为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双喷咀喷头的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及隔离板为三段式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双喷咀喷头的一体式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及其之间镂空沟槽,以及墨滴回收槽下端鱼尾形沟槽设计的主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双喷咀喷头的一体式负极偏转板与墨滴回收槽及其之间镂空沟槽,以及墨滴回收槽下端鱼尾形沟槽设计的左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双喷咀喷头的分体式墨滴回收槽下端鱼尾形沟槽设计的主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双喷咀喷头的分体式墨滴回收槽下端鱼尾形沟槽设计的左示意图。

图中:1-喷头本体,2-充电槽,3-相位检测器,4-墨滴飞行速度检测器,5-墨滴回收槽,10-喷咀枪体,11-第一组喷咀枪体,12-第二组喷咀枪体,20-喷嘴,21-第一组喷嘴,22-第二组喷嘴,30-偏转电极板,31-第一正极偏转板,32-第二正极偏转板,33-负极偏转板,34-隔离板,35-镂空沟槽,51-鱼尾形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正极偏转板与负极偏转板形成的电势差为4.2KV~7.8KV,电势差小于4.2KV时,第一滴带电墨滴将无法正常偏离墨滴回收槽,电势差大于7.8KV时,高压正极偏转板与负极偏转板之间易发生击穿放电现象。所述低电势表示4.2KV,中电势表示6KV,高电势表示7.8KV,静态墨线表示墨滴未受到电场作用的运动轨迹,a为电场起点,b为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即静态墨线的交点,c为喷印面,d为第一滴带电墨滴与最后一滴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域。

喷咀枪体安装夹角的计算方法:如图1-图3所示,图1中单喷咀喷头的喷咀枪体垂直于喷印面设置时,第一滴带电墨滴从喷咀枪体的喷嘴喷出,以第一滴带电墨滴垂直进入电场为起点到第一滴带电墨滴飞出电场偏转打印到喷印面为终点,设为第一滴带电墨滴偏转线,第一滴带电墨滴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为∠M,电场起点到喷印面的距离为A,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到喷印面的距离为B。如图1所示,当电场为低电势时,第一滴带电墨滴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为∠M=0.67°,第一滴带电墨滴与最后一滴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域为d;如图2所示,当电场为中电势时,第一滴带电墨滴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为∠M=1.91°,第一滴带电墨滴与最后一滴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域为d;如图3所示,当电场为高电势时,第一滴带电墨滴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为∠M=3.14°,第一滴带电墨滴与最后一滴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域为d。

根据上述单喷咀喷头的第一滴带电墨滴在电场中偏转运动的特性,可计算出安装双喷咀喷头的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的夹角∠N的角度,如图4所示,A为电场起点到喷印面的距离,B为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即静态墨线的交点到喷印面的距离,d为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的夹角∠N=A\/B*∠M*2。

如图6所示,当电场为低电势时,第一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1点,第二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2点,电场起点到喷印面的距离A=47,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到喷印面的距离B=11,第一滴带电墨滴的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M=0.67°,K1点和K2点无限接近,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的夹角∠N=A\/B*∠M*2,算出∠N=5.7°,第一滴带电墨滴与最后一滴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域为d。

如图5所示,当电场为低电势时,第一滴带电墨滴的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M为0.67°,第一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1点,第二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2点,电场起点到喷印面的距离A=47,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到喷印面的距离B=11,当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N小于5.7°时,K1点和K2点之间将出现喷墨死区,喷印面出现无法拼接的区域f。

如图7所示,当电场为中电势时,第一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1点,第二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2点,电场起点到喷印面的距离A=47,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到喷印面的距离B=11,第一滴带电墨滴的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M=1.91°,K1点和K2点无限接近,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的夹角∠N=A\/B*∠M*2,算出∠N=16.3°,第一滴带电墨滴与最后一滴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域为d。

如图8所示,当电场为高电势时,第一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1点,第二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2点,电场起点到喷印面的距离A=47,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到喷印面的距离B=11,第一滴带电墨滴的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M=3.14°,K1点和K2点无限接近,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的夹角∠N=A\/B*∠M*2,算出∠N=26.8°,第一滴带电墨滴与最后一滴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的字体打印区域为d。

如图9所示,当电场为高电势时,第一滴带电墨滴的偏转线与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M=3.14°,第一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1点,第二组喷咀枪体的第一滴带电墨滴经过电场偏转后落入喷印面K2点,电场起点到喷印面的距离A=47,墨滴回收槽的回收点到喷印面的距离B=11,当静态墨线之间的夹角∠N大于26.8°时,K1点和K2点之间出现打印相交的区域e,喷印面出现重叠打印的现象。

综上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与第二组喷咀枪体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在同一喷印面上,第一组喷咀枪体的喷嘴喷出的带电墨滴和第二组喷咀枪体的喷嘴喷出的带电墨滴在喷印面上能够打印出完整无缝拼接和不重叠的图案。

实施例1.如图10、图13、图14所示,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包括喷咀枪体10,所述喷咀枪体10安装于喷头本体1上,所述喷咀枪体10底部安装喷嘴20,所述喷嘴20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槽2,所述充电槽2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相位检测器3,所述相位检测器3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偏转电极板30,所述喷咀枪体10包括第一组喷咀枪体11和第二组喷咀枪体1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底部安装第一组喷嘴21,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底部安装第二组喷嘴2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所述偏转电极板30包括第一正极偏转板31、负极偏转板33以及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一正极偏转板31之间形成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之间形成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的第一组喷嘴21朝向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的第二组喷嘴22朝向第二偏转电场区域。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配合相应的偏转电场强度,能够在同一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的效果。

所述负极偏转板33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所述负极偏转板33底边朝向喷咀枪体10方向,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分别设置于负极偏转板33两侧并成左右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的斜边均朝向负极偏转板33,并分别平行于负极偏转板33的两个斜边,负极偏转板33底边设置有延伸到充电槽2处的隔离板34,负极偏转板33的隔离板34部分是为了避免两个充电槽2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第一偏转电场区域和第二偏转电场区域的负极偏转板33上均设置有墨滴飞行速度检测器4。负极偏转板33、隔离板34、墨滴回收槽5设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与地线接通。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之间设有镂空沟槽35,所述墨滴回收槽5下端设有鱼尾形沟槽51,使其不阻挡打印墨滴又与正极偏转板有轻微电场作用,使拼接处的带电墨滴离开喷头底部非常接近又倾于平行和垂直于喷印面。

实施例2.如图11、图15、图16所示,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包括喷咀枪体10,所述喷咀枪体10安装于喷头本体1上,所述喷咀枪体10底部安装喷嘴20,所述喷嘴20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槽2,所述充电槽2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相位检测器3,所述相位检测器3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偏转电极板30,所述喷咀枪体10包括第一组喷咀枪体11和第二组喷咀枪体1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底部安装第一组喷嘴21,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底部安装第二组喷嘴2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所述偏转电极板30包括第一正极偏转板31、负极偏转板33以及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一正极偏转板31之间形成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之间形成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的第一组喷嘴21朝向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的第二组喷嘴22朝向第二偏转电场区域。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配合相应的偏转电场强度,能够在同一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的效果。

所述负极偏转板33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所述负极偏转板33底边朝向喷咀枪体10方向,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分别设置于负极偏转板33两侧并成左右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的斜边均朝向负极偏转板33,并分别平行于负极偏转板33的两个斜边,负极偏转板33底边设置有延伸到充电槽2处的隔离板34并与地线接通,负极偏转板33的隔离板34部分是为了避免两个充电槽2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第一偏转电场区域和第二偏转电场区域的负极偏转板33上均设置有墨滴飞行速度检测器4。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设为分体式结构,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均与地线接通,所述墨滴回收槽5下端有鱼尾形沟槽51,使其不阻挡打印墨滴又与正极偏转板有轻微电场作用,使拼接处的带电墨滴离开喷头底部非常接近又倾于平行和垂直于喷印面。

实施例3.如图12、图15、图16所示,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包括喷咀枪体10,所述喷咀枪体10安装于喷头本体1上,所述喷咀枪体10底部安装喷嘴20,所述喷嘴20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槽2,所述充电槽2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相位检测器3,所述相位检测器3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墨滴飞行速度检测器4,所述墨滴飞行速度检测器4下方的喷头本体1上安装有偏转电极板30,所述喷咀枪体10包括第一组喷咀枪体11和第二组喷咀枪体1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底部安装第一组喷嘴21,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底部安装第二组喷嘴22,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所述偏转电极板30包括第一正极偏转板31、负极偏转板33以及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一正极偏转板31之间形成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负极偏转板33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之间形成第二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一组喷咀枪体11的第一组喷嘴21朝向第一偏转电场区域,所述第二组喷咀枪体12的第二组喷嘴22朝向第二偏转电场区域。第一组喷咀枪体11与第二组喷咀枪体12之间的安装夹角范围为5.7°~26.8°,配合相应的偏转电场强度,能够在同一喷印面上喷印出无缝拼接与不重叠的图案的效果。

所述负极偏转板33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所述负极偏转板33底边朝向喷咀枪体10方向,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分别设置于负极偏转板33两侧并成左右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一正极偏转板31和第二正极偏转板32的斜边均朝向负极偏转板33,并分别平行于负极偏转板33的两个斜边,负极偏转板33与墨滴回收槽5及隔离板34为三段式分体结构,负极偏转板33接负高压,墨滴回收槽5与隔离板34均与地线接通。隔离板34是为了避免两个充电槽2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所述墨滴回收槽5下端有鱼尾形沟槽51,使其不阻挡打印墨滴又与正极偏转板有轻微电场作用,使拼接处的带电墨滴离开喷头底部非常接近又倾于平行和垂直于喷印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2455.0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616671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41J 3/54

专利分类号:B41J3/54;B41J2/01

范畴分类:29C;

申请人:广州卓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卓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700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大沙北路117号、119号101房

发明人:李坚升;胡圣锋

第一发明人:李坚升

当前权利人:广州卓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静

代理机构:44537

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双喷嘴喷码机喷头结构论文和设计-李坚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