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烧成料筛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选效率高的优点,包括储料箱、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储料箱的出料口连接第一旋转筛,第二旋转筛位于第一旋转筛的正下方,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的中心被同一根转轴穿过,第一旋转筛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旋转筛的下方从高到低分别设置有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的结构一致,第一旋转筛的上部阵列设置有挡片,第一旋转筛的外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第一输送带;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层过滤筛,使得物料分类更加精确,进而在其后续进行烧成加工时,成品的规格统一性更好。
主设计要求
1.烧成料筛分系统,包括储料箱(13)、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储料箱(13)的出料口连接第一旋转筛(1),第二旋转筛(2)位于第一旋转筛(1)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中心被同一根转轴(3)穿过,第一旋转筛(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4),第二旋转筛(2)的下方从高到低分别设置有第二输送带(5)和第三输送带(6),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结构一致,第一旋转筛(1)的上部阵列设置有挡片(10),第一旋转筛(1)的外部设置有挡板(9),挡板(9)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8),出料口(8)连接第一输送带(4)。
设计方案
1.烧成料筛分系统,包括储料箱(13)、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储料箱(13)的出料口连接第一旋转筛(1),第二旋转筛(2)位于第一旋转筛(1)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中心被同一根转轴(3)穿过,第一旋转筛(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4),第二旋转筛(2)的下方从高到低分别设置有第二输送带(5)和第三输送带(6),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结构一致,第一旋转筛(1)的上部阵列设置有挡片(10),第一旋转筛(1)的外部设置有挡板(9),挡板(9)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8),出料口(8)连接第一输送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成料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的两端均伸入轴承内,转轴(3)连接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成料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筛(2)的直径大于第一旋转筛(1)的直径,所述第三输送带(6)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筛(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成料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的底部阵列设置有漏料孔(12),漏料孔(12)连接载料袋(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成料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和物料从第一旋转筛(1)外部出料口(8)的出料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输送带(5)的输送方向和物料从第二旋转筛(2)外部出料口(8)的出料方向一致,所述第三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带(5)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第三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互不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成料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底部均设置有结构一致的斜坡(7),斜坡(7)的高度沿第一旋转筛(1)从外侧到中心的方向逐渐降低。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分选设备领域,特别是指烧成料筛分系统。
背景技术
烧成是将硅酸盐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使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预期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从而达到固定外形并获得所要求性能的工序,物料烧成时发生脱水、分解、化合等物理和化学变化,具有充分的机械强度和其他所需要的性能,不同目数、大小的物料所起到的用处不一样,为了方便后期对烧成料进行再加工,在烧成之前需要对物料进行分选,目前我厂使用的筛分系统一次只能分选一种目数的物料,对于精细化的筛分需要进行多次分选操作,效率极低,为客服这一问题,有必要研发烧成料筛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烧成料筛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选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烧成料筛分系统,包括储料箱、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储料箱的出料口连接第一旋转筛,第二旋转筛位于第一旋转筛的正下方,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的中心被同一根转轴穿过,第一旋转筛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旋转筛的下方从高到低分别设置有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的结构一致,第一旋转筛的上部阵列设置有挡片,第一旋转筛的外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第一输送带。
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入轴承内,转轴连接电机。
所述第二旋转筛的直径大于第一旋转筛的直径,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筛的直径。
所述挡板的底部阵列设置有漏料孔,漏料孔连接载料袋。
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和物料从第一旋转筛外部出料口的出料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和物料从第二旋转筛外部出料口的出料方向一致,所述第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互不干涉。
所述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的底部均设置有结构一致的斜坡,斜坡的高度沿第一旋转筛从外侧到中心的方向逐渐降低。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的底部均设置过滤网,第二旋转筛底部的过滤网目数比第一旋转筛底部的过滤网目数更大,其过滤的物料更细,物料经过两次筛分后根据尺寸分为三组,尺寸最大的物料保留在第一旋转筛内,经第一输送带运出,尺寸中等的物料从第一旋转筛内漏下保留在第二旋转筛内,经第二输送带运出,尺寸最小的物料依次经过第一旋转筛和第二旋转筛,落到第三输送带上运出;储料箱定时开启向第一旋转筛内加料,三个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互不干涉影响,方便对筛选完毕的物料按烧成工艺进入不同的烧成环节,提高烧成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第一旋转筛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挡板的俯视图。
图5为第二旋转筛的俯视图。
图6为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示意图。
图中:1、第一旋转筛 2、第二旋转筛 3、转轴 4、第一输送带 5、第二输送带6、第三输送带 7、斜坡 8、出料口 9、挡板 10、挡片 11、载料袋 12、漏料孔 13、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烧成料筛分系统,包括储料箱13、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储料箱13的出料口连接第一旋转筛1,第二旋转筛2位于第一旋转筛1的正下方,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中心被同一根转轴3穿过,第一旋转筛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4,第二旋转筛2的下方从高到低分别设置有第二输送带5和第三输送带6,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结构一致,第一旋转筛1的上部阵列设置有挡片10,第一旋转筛1的外部设置有挡板9,挡板9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8,出料口8连接第一输送带4。
所述转轴3的两端均伸入轴承内,转轴3连接电机,电机正转时,转轴3带动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顺时针转动,物料在挡片的作用下向旋转筛的中心聚集,在此过程中尺寸大于旋转筛底部筛网目数的物料从旋转筛内下落,大颗粒物料留在第一旋转筛1内,中等颗粒物料留在第二旋转筛2内,小颗粒物料落在第三输送带6上;之后电机反转,转轴3带动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逆时针转动,旋转筛内的物料被甩出进入挡板,在旋转筛的带动下经出料口8运出。
所述第二旋转筛2的直径大于第一旋转筛1的直径,物料下落时保证其全部落入第二旋转筛2内,所述第三输送带6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筛2的直径,物料下落时使其全部落到第三输送带6上运走,防止物料下落时掉落在设备之外,不仅影响施工环境,还造成物料浪费。
如图3、4所示,所述挡板9的底部阵列设置有漏料孔12,漏料孔12连接载料袋11,有物料意外进入挡板9和旋转筛之间的缝隙时,使其迅速沿漏料孔12落入载料袋11进行收集,防止其在缝隙之间堆积堵塞,影响旋转筛的转动。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和物料从第一旋转筛1外部出料口8的出料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输送带5的输送方向和物料从第二旋转筛2外部出料口8的出料方向一致,所述第三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带5的输送方向相反,使得落在输送带上的物料第一时间被运走,防止其堆积;所述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第三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互不干涉,方便将各种尺寸的物料分类放置。
所述第一旋转筛1和第二旋转筛2的底部均设置有结构一致的斜坡7,斜坡7的高度沿第一旋转筛1从外侧到中心的方向逐渐降低,旋转筛顺时针旋转时,斜坡7的设置更方便使得物料向旋转筛中心聚集,防止物料在筛选过程中从旋转筛内甩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层过滤筛,使得物料分类更加精确,进而在其后续进行烧成加工时,成品的规格统一性更好;本实用新型储料箱13的出料口定时开启,电机定时带动转轴3正、反转,电机完成一个正反转周期后,出料口开启,使得物料成批次地完成分类筛选;本实用新型通过一道工序完成物料的三层尺寸分选,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5476.3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49918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07B 1/08
专利分类号:B07B1/08;B07B1/46
范畴分类:26A;
申请人:郑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郑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237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科技产业园
发明人:朱惯森;朱国战
第一发明人:朱惯森
当前权利人:郑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严艳丽
代理机构:41158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