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处理领域的热处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上料箱以及网带炉,所述加网带炉与所述上料箱之间通过水平输送带输送紧固件,所述水平输送带上水平方向分布有至少两个限料装置,所述限料装置包括前后两个平行固定在所述水平输送带表面的支架,所述支架表面开设有椭长圆槽孔,且所述椭长圆槽孔之间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转轴上套接有滚筒。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紧固件尽量平摊在输送带表面进入网带炉,有利于紧固件受热的均匀,且经过多个限料装置限高限量,也避免了网带炉入口端紧固件的堆叠堵塞。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从左至右依次包括上料箱(1)以及网带炉(2),所述网带炉(2)与所述上料箱(1)之间通过水平输送带(3)输送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带(3)上水平方向分布有至少两个限料装置(4),所述限料装置(4)包括前后两个平行固定在所述水平输送带(3)表面的支架(401),所述支架(401)表面开设有椭长圆槽孔(402),且所述椭长圆槽孔(402)之间穿设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的外端与所述支架(401)之间通过螺母(404)固定;所述转轴(403)上套接有滚筒(405)。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从左至右依次包括上料箱(1)以及网带炉(2),所述网带炉(2)与所述上料箱(1)之间通过水平输送带(3)输送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带(3)上水平方向分布有至少两个限料装置(4),所述限料装置(4)包括前后两个平行固定在所述水平输送带(3)表面的支架(401),所述支架(401)表面开设有椭长圆槽孔(402),且所述椭长圆槽孔(402)之间穿设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的外端与所述支架(401)之间通过螺母(404)固定;所述转轴(403)上套接有滚筒(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5)与所述转轴(40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403)过盈配合而外圈与所述滚筒(405)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带(3)上从左至右分布的所述限料装置(4)中所述滚筒(405)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炉(2)右侧底部开设有淬火槽(5),所述淬火槽(5)的右侧设有喷淋清洗机(6),所述喷淋清洗机(6)左侧设有提升机(7),所述提升机(7)的一端与所述喷淋清洗机(6)入口端相连而另一端倾斜式伸入到所述淬火槽(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5)底面固定有三角支撑架(8),所述三角支撑架(8)的斜面与所述提升机(7)的倾斜底面贴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紧固件来说,高强度或热处理的紧固件通常用于处理螺栓连接处的拉伸,剪切或组合载荷。许多要求苛刻的应用需要高强度紧固件,以便处理由螺栓或紧固接头上施加的载荷产生的高拉伸和剪切应力。
目前,紧固件的热处理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的,紧固件从上料箱中上料,通过输送带传递到网带炉中硬化热处理,再落入淬火槽中通过水、油等介质进行淬火冷却,但是紧固件从上料箱落到输送带上时,紧固件呈堆叠状,这样既容易造成紧固件在网带炉入口处堆积堵塞,也容易导致堆叠在底层的紧固件在网带炉中受热不佳,导致同一批次的紧固件的质量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从左至右依次包括上料箱以及网带炉,所述加网带炉与所述上料箱之间通过水平输送带输送紧固件,所述水平输送带上水平方向分布有至少两个限料装置,所述限料装置包括前后两个平行固定在所述水平输送带表面的支架,所述支架表面开设有椭长圆槽孔,且所述椭长圆槽孔之间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转轴上套接有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而外圈与所述滚筒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输送带上从左至右分布的所述限料装置中所述滚筒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网带炉右侧底部开设有淬火槽,所述淬火槽的右侧设有喷淋清洗机,所述喷淋清洗机左侧设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一端与所述喷淋清洗机入口端相连而另一端倾斜式伸入到所述淬火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槽底面固定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斜面与所述提升机的倾斜底面贴合。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网带炉入口处的水平输送带上设置限料装置,成堆的紧固件在被水平输送带传送时,紧固件被横梗在水平输送带中间的滚筒阻挡,滚筒利用水平输送带的传送动力将上层的紧固件推平,限制紧固件的堆叠高度,并将紧固件平摊开来,紧固件从滚筒底部向右输送,再次经过滚筒降低的限料装置,再次将紧固件摊挪开,使紧固件尽量平摊在水平输送带表面进入网带炉,有利于紧固件受热的均匀,且经过多个限料装置限高限量,也避免了网带炉入口端紧固件的堆叠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料箱;2-网带炉;3-水平输送带;4-限料装置;401-支架;402-椭长圆槽孔;403-转轴;404-螺母;405-滚筒;5-淬火槽;6-喷淋清洗机;7-提升机;8-三角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2,一种用于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从左至右依次包括上料箱1以及网带炉2,加网带炉2与上料箱1之间通过水平输送带3输送紧固件,水平输送带3上水平方向分布有至少两个限料装置4,限料装置4包括前后两个平行固定在水平输送带3表面的支架401,支架401表面开设有椭长圆槽孔402,且椭长圆槽孔402之间穿设有转轴403,转轴403的外端与支架401之间通过螺母404固定;转轴403上套接有滚筒405。
在网带炉2入口处的水平输送带3上设置限料装置4,成堆的紧固件在被水平输送带3传送时,紧固件被横梗在水平输送带3中间的滚筒405阻挡,滚筒405利用水平输送带3的传送动力将上层的紧固件推平,限制紧固件的堆叠高度,并将紧固件平摊开来,紧固件从滚筒405底部向右输送,再次经过滚筒405降低的限料装置4,再次将紧固件摊挪开,使紧固件尽量平摊在水平输送带3表面进入网带炉2,有利于紧固件受热的均匀,且经过多个限料装置4限高限量,也避免了网带炉2入口端紧固件的堆叠堵塞。
由于滚筒他405套接在转轴403上,转轴403穿设在支架401中的椭长圆槽孔402内,可以通过人为调整转轴403以及滚筒405在椭长圆槽孔402中的水平高度并通过螺母404进行固定,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紧固件,具体的位置高度通过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滚筒405与转轴40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的内圈与转轴403过盈配合而外圈与滚筒405间隙配合。卷筒405一侧的紧固件被卷筒405阻挡,紧固件被水平输送带3带动右移时紧固件与滚筒405之间的摩擦促使卷筒405在转轴403上旋转,可避免卷筒405迟滞造成紧固件过多堵塞。
进一步地,水平输送带3上从左至右分布的限料装置4中滚筒405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由于限料装置4沿水平方向分布且限料装置4中滚筒405的高度逐渐降低,可以使紧固件被多次摊挪开,尽可能地使紧固件平摊在水平输送带3表面并使受热均匀,避免应用单一的限料装置4致使限料高度4过低导致紧固件在滚筒405一侧过于堆积,导致限料作用不佳。
进一步地,网带炉2右侧底部开设有淬火槽5,淬火槽5的右侧设有喷淋清洗机6,喷淋清洗机6左侧设有提升机7,提升机7的一端与喷淋清洗机6入口端相连而另一端倾斜式伸入到淬火槽5内,紧固件在网带炉1中受热后,进入到网带炉2中淬火处理,再通过提升机7将淬火后的紧固件传送到喷淋清洗机中洗去油脂。
进一步地,淬火槽5底面固定有三角支撑架8,三角支撑架8的斜面与提升机7的倾斜底面贴合,用于对提升机7起到支撑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3636.5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93616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C21D 9/00
专利分类号:C21D9/00;C21D1/63
范畴分类:25B;
申请人:江苏甬怡紧固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甬怡紧固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2111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兴庄村
发明人:韦长红
第一发明人:韦长红
当前权利人:江苏甬怡紧固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