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成逻辑论文

李宝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成逻辑论文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成逻辑

李宝鑫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中国共产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新时代执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这一执政理念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对马克思列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其理论逻辑;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吸收借鉴是其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现实诉求是其实践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其价值逻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生成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中国共产党想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解决新的主要矛盾,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要思考为谁掌权、为谁执政、为谁服务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命题,更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实现全面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其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生成逻辑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之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科学理论的诞生不仅来源于实践的需要,也是在总结、借鉴、吸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列宁的密切党民关系的执政理念以及中国化过程中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继承和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英雄人物的创造者。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群众史观作为关于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问题的惟一正确和科学的历史观,其实质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列宁密切党民关系的执政理念

(三)中国化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欧地希机电(上海)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上海成立,是在焊机及焊接机器人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OTC在上海设立的独资企业,负责OTC全球产品在中国的总经销、售后服务及焊接培训,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的焊接设备及服务。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在俄国建立并发展。列宁作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引领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并结合俄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他在强调人民是历史发展和创造主体的同时,提出要把密切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要在联系中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广大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12]61。历史实践证明,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只要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都是正确的思想和政策;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和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具有复杂性。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反腐倡廉,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早在1944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特殊利益的政党,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政党,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任何政党都会跟特定的群众相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宣布自己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并在实践中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代表着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着许多危险和考验,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更加自觉、全面、彻底的维护人民的利益,杜绝任何脱离群众的行为。

二、历史之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深厚底蕴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为此,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是水市场不发育,水权交易平台尚未构建。以往的水权交易全部是通过政府作为中介完成的,这不是规范的水市场,也不可能使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水市场电子信息系统有待研发建设。水权交易需要的交易账户注册、登记、信息披露、金额结算、风险控制等功能的软件和硬件系统,以及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实时对接系统等都有待研发建设。内蒙、河南、广东等地正在积极研究组建水权交易中心(所)。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民”与“国”的关系上,强调国以民为本。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保民。”[8]意指宣扬“敬德保民”的思想。作为执政者要想知道自己治国理政的效果如何,唯有体察百姓的现实生活,知百姓过的好与坏,才是衡量政治治理具体效果的标尺,即“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9]。二是在“民”与“君”的关系上,主张君以民为本。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败,战乱频繁,礼乐崩坏,引起了思想家对君与民关系的思考。孔子提出“仁政”思想,统治者治国理政要有爱民之心,体察百姓疾苦,多做利民之事。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他认为仁政的基础在于稳定百姓的生产,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到了唐朝,唐太宗深刻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提出“民水君舟”的思想。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此来强调百姓的重要性。明末清初,随着新的生产关系产生,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关君民关系的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独裁进行批判,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10]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主应为天下百姓谋利,百姓作为天下的主人应该合力治理天下。

(三)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十三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政治过硬,还要本领高强。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变化,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不断增强党治国理政的本领;要在新的环境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和工作本领;要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增强党的改革创新的科学本领;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利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就要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学习理论,践行群众路线,自身建设好、建设强,与广大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行,驶向胜利彼岸。

三、现实之基: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执政的时代诉求

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生命。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具有时代蕴意的新命题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定位。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执政,首先就要正确回答和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根本问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一次亮相中外记者见面会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97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必须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大旗。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进行改革中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原则,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改革开放的发展问题,继承前人理论成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执政党建设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新时期和谐党民关系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用”[6]。

隧道近距离下穿桥梁,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桥梁桩基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尤其是反映到桥面轨道结构上,加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变形要求严格,行车安全和舒适度要求高。本文通过对郑州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郑西高铁桥梁工程实例,在郑州典型的粉质黏土、粉土地层中,对盾构施工过程中桥梁承台内力及变形、桩侧摩阻力及内力变化、上部结构的变形、下穿前后桥梁结构设计控制参数的变化,以及施工完成后的桥梁承台监测数据与计算分析进行对比,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和重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并创造性提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的党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党。他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3]

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重民爱民利民等思想在今天看来有着值得后人借鉴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古代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历史理论依据,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给养。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在多个场合引经据典,强调敬民爱民利民的执政理念。要把“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强调爱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四、价值之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使然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1这个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把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作为党的根本价值取向。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3]。明确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明党的性质和宗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

崇尚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索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区别。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本”思想,这表明我国古代执政者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民的力量。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97年来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证明,只有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始终在历史进程中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党的全部治国理政活动之中,这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党的价值追求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价值追求。但是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人的发展状态受到现实发展条件和特定环境的制约。马斯洛就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要把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这是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任务,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根本价值追求。

4) 要统筹考虑生态性和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结合庭院空间特色并充分利用场地条件以减少工程量和水质维护成本,尽量发挥水景的生态效应,创造出高质量、低成本、有特色的水景.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013年,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成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组成的“广东省机械技能联盟”,现联盟单位已达121家。联盟形成了“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组织架构,建立了功能完善、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了以合作育人为主线,完善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建立多方参与评价机制;以满足双方需求为目的,建立定期调研与需求分析机制;以规范校企双方工作程序为内容,完善校企合作步骤和流程,确保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无愧于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

杨蓉上初中时,她和同班一个男同学好上了。男同学学习好,她为争一个什么名额,揭发人家给她写情书。男孩的父母都是老师,受了连累,最后男孩自杀了。当时这事闹得沸沸扬扬。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10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5.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4.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74.

[8]张端义.贵耳集:中[M].中华书局,1985:85.

[9]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1.

[10]章兴鸣,陆佳利.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三维分析:基础、依据与路径[J].前沿,2018(4).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2017:61.

[13]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1-0008-03

收稿日期:2018-11-01

作者简介:李宝鑫(1994-),女,黑龙江黑河人,西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  ;  ;  ;  ;  ;  ;  ;  ;  ;  

李宝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成逻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