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崔德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 要:“行政管理专业导论”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在增强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具有课程性质的基础性、授课内容的交叉融合性、教师队伍的多元性等特征。推进“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培养塑造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调动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勇于探讨考核方式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能力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越来越需要培养造就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1]这就要求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转变人才培养思路,自觉树立起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形成以强化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抓手、以优化教师队伍为保障、以强化实践实训为手段的立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Leech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能力是指对说话者的目的和用意的理解能力。他把语用能力分为“语用语言能力”(pragma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交语用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两部分。其中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语用能力[2]。Kasper则把外语语用能力定义为外语学习者对外语语言行为的理解、产生和习得[3]。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思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深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是体现专业办学特色、办学水平,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教学改革是育人理念和实践活动的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从“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来看,通过本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教学的深化改革,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办学经验、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课程体系等情况,增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正确认知,自觉树立“理论学习+能力提升+素质强化”的学习规划,做好“大学四年我应该如何度过,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定位,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鲜明特征

行政管理专业是管理类的重要学科之一,是适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力争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和有“成长力”的优秀管理者。“行政管理专业导论”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立足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特点,着眼学生长远发展,通过充实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成为开启行政管理专业大门的“一把钥匙”,是启迪学生管理学科思维的“指路明灯”,能使学生全方位深入了解行政管理专业,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等,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升自己。

(一)课程性质的基础性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和规范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是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从笔者所在的行政管理专业来看,在深入调研、全面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一整套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创新创业课等课程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行政管理专业导论”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共16 学时,授课对象是为刚刚迈入高等学府的大一新生。尽管选修了行政管理专业,但不少新生对专业处于懵懂状态,缺乏正确认知,不了解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毕业要求、未来就业去向等内容,因而难以树目标、立常志、勇追求、敢创新。通过“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可以有效地为学生释疑解惑,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专业认知,把个人发展目标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和未来人生规划,激发个人兴趣爱好,打牢专业知识基础,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同时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断开拓视野,增强综合素质。

(二)授课内容的交叉融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在于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尤其是要落实到生动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必须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行政管理专业导论”教学改革,贴近时代、立足专业、着眼学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教师队伍的多元性

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授课内容涵盖了“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秘书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写作”“会议服务与会务管理”“人员素质训练”等主干课程的知识点,具有内容丰富全面、交叉融合、实用性强的鲜明特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基本的教学方法为工具,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为支撑,以教书育人为主线,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助力,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结合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师资队伍水平、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力争站在时代发展前列,洞悉学术前沿问题,拓展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面,形成“T 型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育出“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行政管理专业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行政管理专业导论”的授课内容上,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于本专业优势和特色,精心选择、完善丰富授课内容,帮助对专业有着懵懂认知的大一新生系统掌握行政管理的性质、基本规律、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第一课堂体系、第二课堂体系、自我成长体系等内容,形成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准确理解。紧紧围绕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秘书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写作”“会议服务与会务管理”等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每个授课教师分别用2 学时的时间,为学生简要介绍相应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其它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熟悉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对大学四年里学什么、如何学、实现什么样的个人发展目标等有着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为学生全面提升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1.2.1 制作碱基模型 为了体现AUCG 4种碱基的不同,在制作过程中特意设计4种碱基具有不同的形状,但是要确保碱基A模型与碱基U模型嵌入吻合,碱基G模型与碱基C模型嵌入吻合。同时,碱基A与碱基G的模型长度要相等,碱基U与碱基C的模型长度要相等,且短于碱基A与碱基G。打印出4种碱基并粘贴在软磁贴上,用剪刀准确地按轮廓裁剪好。

(一)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实施

在多年办学过程中,本校行政管理专业逐步确立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起“大平台、小模块”体系下的“模块化”课程群,构架起涵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学生自我成长在内的完备课程体系。通过这些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领域现实问题的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导论”适应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人才培养目标落地生根发芽的积极探索,让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加深对本专业认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掌握行政管理活动的一般方法,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入脑入心,增强自身专业理论素养,打牢专业知识基础,提升综合能力,把个人未来发展融入到专业发展过程之中,充分利用专业提供的有效平台,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等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未来就业竞争力。

在教学过程中,“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采取多人接力、专题教学的教学方式,打破由一名老师全程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组建起7~8 名教师的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中,每位老师都要熟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岗位需求、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关键点,准确把握“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性地位,紧紧围绕自己承担的核心课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2学时的授课时间里向学生讲透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何开展学习,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每个老师都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自己承担的授课内容在“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中的衔接地位,这就能够调动起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授课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5)2滴溶液所含有的Ag+的物质的量2H2O==2NaAlO2+NH3·H2O;该反应中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的pH减小;用电解法将废水中转换为N2除去,根据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N2将在阴极产生。

(二)有助于培养塑造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教师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者,要打造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专业组建了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在内的教学团队,年龄分布、学历层次、学缘结构较为合理,且每位教师都具有10 年以上的一线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锐意改革的意识、突出的创新能力,既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又能勇于进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团队明确分工、通力合作,由系主任打头阵,为学生上好第一节课,从历史演变、现实需要、未来发展等角度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宏观和微观的阐释,帮助学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脉络,提升专业熟知度,增强专业认同感。同时,由其余7 位老师分别担任“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核心课程的授课任务。通过教学团队提前设计、授课任务明确分工、授课内容精心选择、授课方式深化改革,帮助学生准确全面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强大的师资支撑。

(三)有助于调动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作为志愿性社团开展志愿服务,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青年学生锻炼自我,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公益伦理思想规范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三、深化“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应用型人才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经过多年办学积累,本专业结合学校办学理念,立足专业特色,准确定位专业,遵循适应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秉承专业良性发展和学生充分发展的原则,着眼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培养厚基础、有专长、善学习、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推进“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每位老师都紧紧围绕学校倡导的“培养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人才培养定位,明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自觉运用到“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注重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在授课内容、教学方式等环节勇于创新,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长远发展能力。

(二)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行政管理专业导论”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求知欲强、反应敏锐,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每位教师都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善于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等先进的教育技术工具,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广泛收集授课资料,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相关授课内容,洞悉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动态和学术前沿问题,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力丰富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大一新生求知欲强、参与意识突出、敢于创新求异的特点,“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2]把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前沿讲座、小组讨论等多元化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寓理论讲授于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的思维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勇于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和评价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考核,应遵循学校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线,从单一的试卷考试向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转变,从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向考核学习成效转变,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考核方式可采取“笔试+专业经典著作读书报告”“笔试+小论文”等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命题上,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加大创新性、拓展性的题目所占比重,以考察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联系社会现实的能力;深化学生考核成绩改革,学生的考核最终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小作业成绩+阶段性考核成绩+期末成绩。具体而言,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小论文考核,主要是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写一篇小论文,鼓励学生原创,字数3 000~4 000 字;阶段性考核主要包括:作业完成率、学习计划落实率、讨论参与率、课堂发言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率等;期末考核采用纸质试卷,题目数量不宜过多,可以采用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情景模拟题等题型。通过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全面衡量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系统领会和灵活应用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入贯彻。

四、结语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行政管理专业导论”为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应主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理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不断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加大教学效果考核改革,使学生能够在进入大学后就能准确掌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把个人发展目标与专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既有较深厚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厚基础、有专长、善学习、能创新、高素质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这是“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初衷所在,也是该课程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张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5(16):91-94.

[2]张玉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应用型导向[J].现代教育科学,2013(3):146-150.

[3]盘毅.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5(2):212-213.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Introduction to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I Dehua
(Department of Marxism, College of Shandong Jiaotong, Jinan 250357, China)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admin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and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abilities.The cour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e of basic course, the cross-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staff.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which is helpful to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cultivate and shap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and mobilize teachers’ enthusiasm for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to the teaching of courses,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confidently explore the reform of assessment methods,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finally bring up th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eaching reform; capacity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9)04-0009-04

收稿日期:2019-01-16

基金项目: 2017 年度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G201724)。

作者简介: 崔德华(1977- ),男,山东菏泽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张文鸯)

标签:;  ;  ;  ;  ;  ;  ;  ;  ;  ;  ;  

崔德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