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系统生命周期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命周期,模型,系统,能源,评价,物态,投入产出。
系统生命周期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于杭[1](2019)在《基于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混合模型的区域能源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能源已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开采和使用矿物能源增加了环境恶化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建筑能源消耗也不断增长,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各类矿物资源消耗,产生大量排放物及资源消耗,对环境造成影响,制约了经济发展。传统能源系统对能源利用效率低,区域能源系统作为新型能源系统,在资源优化配置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将是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区域能源系统构建了基于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混合模型开展研究。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每个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这一方法基于过程自下而上地开展核算,不足之处在于具有系统截断误差。而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更适用于宏观计算,考虑国民经济所有供应链路径,拓展了生命周期评价的系统边界,但不足之处在于数据为部门平均数据,无法精确刻画具体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影响。将两种方法结合,以Leontief逆矩阵为基础建立的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混合模型解决了“截断误差”问题,并精确刻画产品或服务。本文将区域能源系统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原材料及设备生产、系统运行、交通运输和废弃处理,并与传统能源供应系统相对比,通过收集数据和查阅相关文献编制生命周期清单。利用2012年139个部门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和中国环境投入产出数据库,构建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比区域能源系统和传统能源系统六类环境影响类型:资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温室效应、人体毒性和光化学氧化,并开展贡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中在提供相同冷负荷和热负荷时,除黑色金属矿石和有色金属矿石消耗相对持平外,传统能源系统各类环境影响均大于区域能源系统。两种能源系统一次能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和温室效应几项差异较大,传统能源系统的上述四类环境影响约为区域能源系统的2.5~4.2倍。贡献分析表明两种能源系统中各类环境影响主要由原材料及设备生产和系统运行阶段构成。在区域能源系统中,原材料及设备生产过程是黑色金属矿石、有色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物消耗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58%、83%和49%。系统运行阶段是剩余几类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者,所占比例都超过了70%。敏感性分析表明两种系统环境影响受到输入变化的敏感程度趋势相同,其中受供热燃料消耗影响范围最大。对供热燃料用量变化最为敏感的一次能源消耗和酸化两项,当供热燃料用量减少10%时,区域能源系统和传统能源系统对这两项的敏感度分别为13.8%、6.5%和11%和8.7%。(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王一超,赵桂慎,彭澎,梁龙,李彩恋[2](2018)在《基于能值与生命周期评价耦合模型的农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估——以北京市郊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能值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期望产出效率和非期望产出效率两个角度构建生态效率计量方法,评价京郊3种典型农作物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北京市农业内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表明:玉米、蔬菜和桃的能值投入产出比分别是6.61×10~4、1.47×10~5、1.92×10~5sej·J~(-1),玉米的期望产出效率最高,蔬菜其次,桃最低;玉米、蔬菜和桃生产系统的非期望产出效率分别是1.29×10~6、1.60×10~5和2.59×10~5,玉米的非期望产出效率最高,桃其次,蔬菜最低;玉米的生态效率最高,为2.95×10~(-4),蔬菜其次,为7.42×10~(-6),桃最低,为7.05×10~(-6);以蔬菜为例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投入要素中对生态效率敏感性最大的是电能(用于农田灌溉),氮肥次之,再次是有机堆肥和农药。调整种植业结构不仅要考虑农产品的产量及经济收益,还需要考虑生态效率。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显着提高农作物生产系统的生态效率,但要注意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总之,发展节水型粮食作物种植、加强农业节水和提高有机肥比例是改善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笑言,韩庆兰[3](2017)在《基于直觉模糊推理与系统动力学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LCC)系统的复杂动态结构,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LCC控制模型.将直觉模糊推理技术嵌入成本模型中,用于刻画成本动因间的复杂模糊关系,解决了历史数据不足、人为判断模糊等问题.以广州某厂所生产的某型号液压泵为例,通过实证模拟证明该模型能更有效地实现对产品LCC的控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较强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11期)
王光伟[4](2015)在《一种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性能工程生命周期过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传统的软件性能工程不能解决构件的组装、部署、运行等阶段的软件性能管理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构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的软件性能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性能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5年21期)
庆格夫[5](2015)在《电网主型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模型及信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使得厂网分离,电网成为了发电与电力用户之间的重要枢纽。电网公司在西电东送、事故备用、调峰错峰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紧张的迎峰度夏时节中,在用电负荷频频创新高的形势下,电网更是充分发挥了大电网的优势,而电网主型设备作为电网的基础设施,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因此,电网设备管理在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针对电网主型设备的风险管理理论模型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是电网建设的重要课题。(1)本文结合当前的电网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综述了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和设备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论述,包括设备全生命周期理论,风险及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以及霍尔叁维模型。(2)在参考霍尔叁维(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团队提出的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首次提出了适合电网主型设备风险管理的叁维结构模型,叁个维度包括生命周期维、风险管理过程维和风险管理方法维。其中,提出生命周期维由设备建设期、运行维护期和改造报废期构成;风险管理过程维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叁个步骤组成;风险管理方法维由主观分析法、统计模拟法和智能解析法组成。(3)对于电网主型设备建设期风险管理研究,重点分析了叁个方面,电网主型设备的供应商选择风险、电网变压器选型风险和电网主型设备的安装项目风险。在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中,引入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评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梯形模糊数的电网主型设备供应商风险评估模型;针对电网变压器的选型问题,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性和相关性,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电网变压器选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电网主型设备安装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研究中,引入通径系数分析构建了合理的设备安装项目风险评估体系,随后,将主观的直觉模糊集理论和客观的熵权法相结合,利用直觉模糊熵权法进行了主型设备安装项目风险评价,实现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融合。最后,针对实际风险分析,给出了电网主型设备建设期风险控制措施,主要从供应商风险控制、建设安装财务风险控制两方面进行了论述。(4)对于电网主型设备运行维护期风险管理的研究,利用粗糙集的简约功能将电网变压器运营风险的原始指标进行指标约简,再结合D-S证据理论的融合计算,构建了基于粗糙集和D-S证据理论的变压器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在主型设备的状态检修风险决策研究中,利用云模型实现了语言变量和定量概念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映射,并利用灰色关联对TOPSIS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云模型和改进TOPSIS法的设备状态检修风险决策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建立了电网主型设备风险控制及反馈体系,论述了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和控制反馈。(5)对于电网主型设备报废回收期的研究,本课题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电网主型设备报废标准,主要包括了风险评估标准和设备评估标准。(6)对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结合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分析;结合工作流技术进行系统业务流程设计和建模;在对当前流行的两大应用平台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应用平台设计;给出了电网设备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模型库的设计方案;提出了电网设备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数据的集成和基于ESB的计算模型的集成;最后,对电网设备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设备状态预测子系统和基于模糊优选的风险测评子系统。(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5-03-01)
王豆豆,苟立,张彬[6](2015)在《大型空调系统生命周期评价与能源利用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运中心空调系统,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针对能源高效利用途径进行了研究。针对生命周期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建筑能源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数据进行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数据来源与所提模型紧密结合,基于层次分析法框架性模型,以空调工程各种资源的消耗值和各种环境影响潜值分析为例,量化剖析了如何利用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对耗能项目进行评价。结合案例数据的生命周期评价提出了能源利用评价层次模型,并针对模型给出了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调整建立能源利用过程监控与评价等建议。(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孙伟,许国平,范福军,王珂[7](2015)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应急管理模型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之一,担负着促进金融服务和管理创新、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使命。商业银行要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业务连续性,就必须不断加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提高应急能力。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就需要对银行业机构面临的突发性事件来源进行研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建设灾备系统,同时从日常工作中规避应急风险,同时,各商业银行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电脑》期刊2015年02期)
肖海朋,李华,徐增光[8](2014)在《航天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集成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航天产品生产过程中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各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保证数据源的唯一性,打通产品信息化制造的数据链路,孤立系统的信息集成势在必行。本文从生产实际需求出发,研究PDM、ERP、MES、DNC系统间相互交换的信息模型,分析各个系统间相互交互的数据流,有效地理清各系统的集成关系,给航天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系统集成奠定基础。通过企业集成应用,该集成模型在信息化系统集成中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航天制造技术》期刊2014年06期)
占炜[9](2014)在《物品生命周期视角下设计系统模型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物品在其生命周期内所体现的四种状态—产品、商品、用品和废品,通过对物品在这四种状态中对应的人、物、环境、事等要素的梳理和分析,建构了工业设计的系统模型。(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4年10期)
杨洁[10](2014)在《通信行业计费系统服务保障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ITIL对服务支持过程的要求和eTOM对服务保障和计费的支持,结合软件生命周期的定义,研究出了通信行业计费系统服务保障生命周期模型。按照此模型规范通信行业的计费系统,大大提高了企业IT系统能力,增进了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客户感知,在飞速发展的通信行业里,企业才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4年14期)
系统生命周期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能值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期望产出效率和非期望产出效率两个角度构建生态效率计量方法,评价京郊3种典型农作物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北京市农业内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表明:玉米、蔬菜和桃的能值投入产出比分别是6.61×10~4、1.47×10~5、1.92×10~5sej·J~(-1),玉米的期望产出效率最高,蔬菜其次,桃最低;玉米、蔬菜和桃生产系统的非期望产出效率分别是1.29×10~6、1.60×10~5和2.59×10~5,玉米的非期望产出效率最高,桃其次,蔬菜最低;玉米的生态效率最高,为2.95×10~(-4),蔬菜其次,为7.42×10~(-6),桃最低,为7.05×10~(-6);以蔬菜为例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投入要素中对生态效率敏感性最大的是电能(用于农田灌溉),氮肥次之,再次是有机堆肥和农药。调整种植业结构不仅要考虑农产品的产量及经济收益,还需要考虑生态效率。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显着提高农作物生产系统的生态效率,但要注意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总之,发展节水型粮食作物种植、加强农业节水和提高有机肥比例是改善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效率的重要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系统生命周期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于杭.基于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混合模型的区域能源系统分析[D].辽宁工业大学.2019
[2].王一超,赵桂慎,彭澎,梁龙,李彩恋.基于能值与生命周期评价耦合模型的农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估——以北京市郊区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
[3].张笑言,韩庆兰.基于直觉模糊推理与系统动力学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
[4].王光伟.一种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性能工程生命周期过程模型[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
[5].庆格夫.电网主型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模型及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6].王豆豆,苟立,张彬.大型空调系统生命周期评价与能源利用评价模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
[7].孙伟,许国平,范福军,王珂.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应急管理模型研究与实践[J].中国金融电脑.2015
[8].肖海朋,李华,徐增光.航天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集成模型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14
[9].占炜.物品生命周期视角下设计系统模型的建构[J].美术大观.2014
[10].杨洁.通信行业计费系统服务保障生命周期模型研究[J].电子世界.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