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岸坡论文_黄水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陡岸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盖板,码头,内河,库区,乌江,中桥,混凝土。

高陡岸坡论文文献综述

黄水亮[1](2019)在《新建瓮马北延伸线乌江特大桥高陡岸坡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乌江特大桥为新建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的控制工程,属深切V型谷,两岸岸坡陡峭,卸荷裂隙发育,本文通过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乌江特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了赤平投影法、图解法、质量体积法、塌岸预测分析法及数值模拟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边坡设计,可为类似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桥边坡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边坡工程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4-09)

刘存福,岳攀[2](2019)在《某水电站大坝心墙高陡岸坡混凝土设计优化及施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水电站大坝砾石土心墙与基岩的垫层为大体积贴坡混凝土,采用薄层浇筑,具有浇筑基岩面陡峻、上下高差大、混凝土运输及入仓困难、温控难度大、交叉作业干扰大等特点,缺少可供参考的工程经验。为确保工程优质建设,分析了盖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点与难点,对原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确保了施工进度与质量,为大坝心墙填筑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文详细介绍了盖板设计、混凝土运输入仓优化及施工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杨金平,牟文羽,李彪,杨丁[3](2018)在《高陡岸坡心墙盖板混凝土运输方案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河口水电站大坝两岸心墙盖板施工为例,介绍高陡岸坡盖板混凝土的水平运输与垂直运输方案比选、论证与计算分析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已研究应用成功的水平移动式皮带机+溜送的垂直输送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8年12期)

张喜武,温斌,王杨,李兴宇,孙煜东[4](2018)在《高陡岸坡坝基分段分期固结灌浆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陡岸坡坝基采用常规固结灌浆方式存在增加盖重混凝土钻孔工程量、可能钻坏坝体内冷却水管及埋设的观测仪器、固结灌浆与坝体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互相干扰,影响坝体上升速度同时带来水平施工缝长间歇处理的问题,可能带来水平施工缝渗水的潜在隐患。通过高山窄谷拱坝坝基高陡边坡分段、分期固结,可有效地解决常规固结灌浆在高山窄谷拱坝坝基高陡边坡基础处理过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节省了工程量和工期。(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0期)

张烨[5](2017)在《宜万铁路桥墩高陡岸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宜昌—万州铁路全长约380 km,线位滨临清江,地理位置属云贵高原之东北缘的鄂西山地。该铁路受区域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形成较多的高陡岸坡。以分香溪右线中桥1号墩为例,其右侧为高陡岸坡,整治难度较大,易造成坍塌、落石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危及桥墩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介绍分香溪右线中桥1号桥墩基坑开挖、分析右侧高陡岸坡对桥台的影响;在现场调查、地质勘察及研究既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加固方法为: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措施。实践证明,此方案可增强岩体围岩整体性,加强边坡的稳定性,经济合理,可为类似加固设计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铁路》期刊2017年02期)

刘广宁,黄波林,王世昌[6](2015)在《叁峡库区巫峡口—独龙高陡岸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自175 m蓄水以来,地质灾害事件频发,尤其在地质环境脆弱的巫峡库岸段,2008年龚家方斜坡发生380 000 m3崩滑,产生高达13 m的涌浪,严重影响该库岸段航道运营安全。以巫峡口—独龙库岸段为研究区域,通过资料搜集、地面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山地工程等多种手段,在掌握其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岸坡岩体结构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库岸段内斜坡变形及破坏特征,划分出18个潜在不稳定斜坡。分析表明:该库岸段变形破坏模式为复合弯曲倾倒、"V"倾倒、剪切破坏,其可能诱发斜坡整体失稳模式为倾倒型和滑移型。总结出其存在累进性破坏、"锁固段"脆性破坏和整体性破坏3种机理。成果可为今后同类高陡岸坡的调查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同时为叁峡库区防灾减灾、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5年02期)

朱淑然[7](2013)在《高陡岸坡崩塌体支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金坪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地质条件复杂,岩质边坡风化破碎,卸荷等地质物理现象发育,岩体陡倾卸荷张拉裂隙和顺坡中缓倾角剪切裂隙发育且广泛分布,开挖设计坡度在1:0.5到1:0.75之间,工程边坡普遍偏陡,加之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实现高陡边坡安全快速施工,是一个非常关键和现实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好锚固技术及施工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3年12期)

任坤杰,曾正春[8](2012)在《长江科学院承担的“叁峡库区高陡岸坡滑坡涌浪试验研究(第二研究阶段)”项目通过验收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8月14日,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叁峡库区高陡岸坡滑坡涌浪试验研究(第二研究阶段)》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总工程师金(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2年10期)

宋成涛[9](2011)在《内河港高陡岸坡的接岸型式及其与码头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叁峡水库建成蓄水,重庆主城港区完全处于叁峡库区变动回水段内,水位变幅大于30m、水深大于40m、地形纵横起伏、地质多为裸岩、岸坡较陡(陡于30°)等,使得这一地区高桩码头的接岸结构的处理更加复杂。因此,结合内河水深大、水位变幅高、岸坡较陡、码头结构自由长度大等实际情况,对内河港高陡岸坡的接岸型式及其与码头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提高接岸结构自身适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纳溪沟码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重庆纳溪沟改扩建工程码头为依托工程,针对内河港区特殊的水文、地质及地形条件,建立了高陡接岸结构与前方码头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并考虑了施工因素和运营期间的荷载变化、库水位变化等因素,进行了大量的数值分析研究,明确出这些因素对接岸结构与前方码头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接岸型式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在接岸结构与前方码头无直接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其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后排桩和接岸结构之间。因此,对于这种接岸型式可以采取前方码头和后方接岸结构分开设计,在设计时应分别采取措施,减小各自的变形。在接岸结构与前方码头直接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由于简支板的存在,使得前方码头与接岸结构之间有较大的相互作用力、码头结构受力更加复杂,在设计时应全局考虑,一体化设计。在接岸结构与码头结构之间增设隔震装置,以减轻后方土填土和堆载产生的水平力。针对以上两种接岸型式下的相互作用突出的问题,提出不同接岸型式的优化方案,为以后码头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1-04-01)

刘作飞[10](2009)在《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与高陡岸坡共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新型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港口建设中,取得了极为广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尽管如此,目前关于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结构的工作机理尚未得到清楚的认识,设计理论与方法还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另外,由于数值分析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以及相互作用本身问题的复杂性,共同作用问题已成为结构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结构与岸坡共同作用问题对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分析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针对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可能出现的高填方和软弱夹层特点,以重庆港寸滩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概化的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结构与高陡岸坡共同作用计算模型,并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考虑施工过程的共同作用叁维仿真分析,得到了上部结构、基础和岸坡地基的位移、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刚度变化对共同作用各方的影响,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建议了优化的结构型式。通过在不同施工顺序条件下,框架码头与岸坡共同作用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特点的合理施工顺序:先桩基施工并与地梁或一层框架形成整体排架,再对基础进行回填,然后框架上部结构与岸坡回填同步施工到设计高程,最后进行接岸结构施工。同时还针对码头高填方岸坡软弱夹层的问题,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理论进行共同作用分析,得到了码头岸坡的破坏模式,并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共同作用的加固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土体强度折减修正系数,为采用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去指导实际工程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09-04-01)

高陡岸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某水电站大坝砾石土心墙与基岩的垫层为大体积贴坡混凝土,采用薄层浇筑,具有浇筑基岩面陡峻、上下高差大、混凝土运输及入仓困难、温控难度大、交叉作业干扰大等特点,缺少可供参考的工程经验。为确保工程优质建设,分析了盖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点与难点,对原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确保了施工进度与质量,为大坝心墙填筑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文详细介绍了盖板设计、混凝土运输入仓优化及施工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陡岸坡论文参考文献

[1].黄水亮.新建瓮马北延伸线乌江特大桥高陡岸坡稳定性分析[C].第十一届边坡工程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2].刘存福,岳攀.某水电站大坝心墙高陡岸坡混凝土设计优化及施工控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9

[3].杨金平,牟文羽,李彪,杨丁.高陡岸坡心墙盖板混凝土运输方案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8

[4].张喜武,温斌,王杨,李兴宇,孙煜东.高陡岸坡坝基分段分期固结灌浆法[J].东北水利水电.2018

[5].张烨.宜万铁路桥墩高陡岸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设计[J].中国铁路.2017

[6].刘广宁,黄波林,王世昌.叁峡库区巫峡口—独龙高陡岸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

[7].朱淑然.高陡岸坡崩塌体支护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3

[8].任坤杰,曾正春.长江科学院承担的“叁峡库区高陡岸坡滑坡涌浪试验研究(第二研究阶段)”项目通过验收审查[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

[9].宋成涛.内河港高陡岸坡的接岸型式及其与码头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

[10].刘作飞.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与高陡岸坡共同作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开挖后边坡塑性区图

标签:;  ;  ;  ;  ;  ;  ;  

高陡岸坡论文_黄水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