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赛什腾山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构造带(柴北缘构造带)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斜交部位,属于柴北缘残山带的一部分,带内零星出露的花岗岩体一直被认为形成于早古生代,属于早古生代洋陆碰撞期的花岗岩。我们对小赛什腾山两个花岗岩体重新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岩体三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60±3Ma, 268±8Ma和263±8Ma,表明其形成于中二叠世,而非原先认为的早古生代。所有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分布在0.28294~0.28320之间,并具有极高的正εHf(t)值(11~20),其平均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350Ma,稍高于其U-Pb年龄,反应其源区可能为具有亏损地幔特征的新生镁铁质物质。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宗务隆小洋盆向西可能延伸至小赛什腾山地区,中二叠世俯冲的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具有极高的正εHf值的花岗岩。该发现表明柴北缘地区存在二叠纪时期的洋壳俯冲,为深入理解柴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佐证。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高万里,王宗秀,李磊磊,崔明明,钱涛,胡俊杰
关键词: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中二叠世,花岗岩,锆石年代学
来源: 地质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89614,DD02160173)联合资助成果
分类号: P588.121;P548
DO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9101
页码: 816-829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9359K
下载量: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