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尺度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尺度,因子,方向性,模型,干旱,时间,西北地区。
尺度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郝少荣,裴志永,段广东,乔敬伟,庞国辉[1](2020)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环境因子与沙柳茎流关系的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环境因子对沙柳茎干液流的影响是否存在时间尺度差异,对毛乌素沙地沙柳茎流及环境因子(太阳辐射RA、降雨量P、空气温度T、空气湿度RH、空气温度ST和土壤含水量SW)进行持续6个月的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在月尺度下,ST和SW是茎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ST单独能解释87.9%的茎流变化,两者综合能解释93.0%;T、ST和RA在日尺度下对茎流变化影响最大,T能解释茎流变化的51.5%,叁者共同解释62.2%;小时尺度下,茎流变化受较多环境因子共同影响,但气象因子占主导作用。随时间尺度由大到小,对茎流变化的主导因子由少变多,由土壤因子向气象因子再向综合环境因子过渡。大时间尺度上监测土壤因子可以估算出沙柳的蒸腾耗水量,较小时间尺度上由环境因子推测出的茎流变化不够准确,宜采用仪器直接测定。(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3期)
齐乐秦,粟晓玲,冯凯[2](2020)在《西北地区多尺度气象干旱对环流因子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西北地区118个气象站1980-2015年的逐月气象数据计算气象干旱指数SPEI,结合70项逐月环流指数资料,采用REOF、EEMD、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西北地区近36年各分区干旱年际、年代际特征及对不同环流指数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1)依据干旱特征的变化,西北地区可划分为北疆区、南疆区、中部区、高原区、东部北端区和东部南端区六个区;(2)北疆和东部南端区由干旱转向湿润,中部区和南疆干旱情况明显加剧,高原区和东部北端干旱变化幅度较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周期以年际为主,北疆和高原区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趋势贡献较高的为东部南端和南疆,中部和东部北端干旱的年代际和趋势的贡献相对平衡,区别为前者均较高,后者均较低。(3)在月、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中部区与PDO关系最强,南疆区干旱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最大。月尺度干旱上,北极涛动AO的影响覆盖大部分西北地区,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对西北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ENSO和太阳黑子。结果可为西北地区气象干旱的预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1期)
张辰华,李书恒,白红英,朱显亮,杨琪[3](2019)在《太白山地区7月NDVI多尺度周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尺度周期变化是植被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对揭示植被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太白山地区树轮宽度年表重建的近172年的7月NDVI资料数据,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对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太白山地区南北坡7月NDVI呈微弱的非线性上升趋势,北坡/南坡NDVI分别具有3.3 a/3.5 a、8.1 a/8.8 a的年际尺度周期,以及18 a/19.1 a、36 a/34.4 a和64.8 a/68.8 a的年代际尺度周期。②重构的年际尺度变化较好地呈现了NDVI原始序列的波动细节,而年代际尺度变化则揭示了不同时期内NDVI的增减交替变化。北坡NDVI的年际尺度波动较大,而南坡NDVI的年代际尺度波动略强。③在年际尺度上影响NDVI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年代际尺度上影响NDVI的主要因素是气温。④北坡NDVI变化主要受水分因素控制,而南坡NDVI则受热量因素影响更为明显。分析太白山地区NDVI的多尺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研究太白山地区植被生长的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马玉祥,张永利,李玉灵,吉川贤,李晓刚[4](2019)在《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因子对黑河下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径向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黑河下游额济纳旗成熟的河岸胡杨林为对象,分析不同年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年轮宽度序列与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年尺度上,气温是影响胡杨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但不同年龄胡杨对气温的响应有所不同。②在季节尺度上,休眠季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壮龄胡杨的径向生长,而生长季气温越高越不利于老龄胡杨的径向生长。③在月尺度上,前一年3月和当年9月的平均气温越高,对壮龄胡杨的径向生长越有利,而当年10月平均气温越高,对老龄胡杨的径向生长越不利;前一年7月径流量的增加对老龄胡杨的径向生长有利,而当年2月径流量的增加对壮龄胡杨径向生长有利。综上所述,在季节和年等相对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气温是影响胡杨径向生长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尺度的缩小,胡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更为细化,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径流量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在月尺度上才突显出来,前一年7月和当年2月的径流补给对胡杨径向生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黑河统一调度管理过程中,可通过适度调增2月和7月洪水的下泄量来满足胡杨径向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邵帅,刘焕军,潘越,张新乐,杨昊轩[5](2019)在《黑土区田块尺度微地形因子对土壤侵蚀与碱解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流失方程(RUSLE)地形因子未体现田块微地形,造成土壤侵蚀模数模拟精度不高。本文考虑垄向对坡面径流方向影响,通过高空间分辨率DEM,以栅格为计算单元,沿垄向提取相邻栅格的方向性坡度、方向性剖面曲率微地形因子,揭示田块尺度土壤侵蚀与沉积在微地形上的时空变异特征,并以时空变异的实测碱解氮含量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规模化统一耕作管理的田块上,土壤侵蚀模数坡顶<坡中(阴坡<阳坡),方向性坡度为主控因子,凹形坡>直型坡;微凸、微凹地形分别能加剧和抑制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可为黑土区坡耕地RUSLE模型中的地形因子修正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宋会杰,董绍武,王燕平,安卫,侯娟[6](2019)在《基于渐消因子的改进Kalman滤波时间尺度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Kalman滤波时间尺度算法是一种实时的原子钟状态估计方法,在守时实验室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由于原子钟状态模型误差估计存在偏差,Kalman滤波时间尺度算法中状态估计可能出现相应异常扰动,应当对状态模型误差进行实时控制。对此,引入基于渐消因子的改进Kalman滤波时间尺度算法。对状态预测协方差矩阵引入渐消因子,利用统计量实时计算渐消因子的量值,控制状态预测协方差阵的增长,降低了原子钟状态估计的扰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Kalman滤波时间尺度算法和基于预测残差构造自适应因子的Kalman滤波算法,基于渐消因子的改进Kalman滤波时间尺度算法能够提高原子钟状态估计的准确度,改进时间尺度的稳定度。(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周璟茹,赵华甫,宋文,厚欣悦[7](2019)在《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探究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子,识别地区粮食生产关键制约因素,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针对性和建设效果。[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刻画了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对比分析了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耕地产能影响因子识别的效果,并依此划分产能提升类型区。[结果](1)海伦市耕地产能呈现中西部高北部偏低的态势,且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2)海伦市耕地产能与黑土层厚度、出现障碍层深度、耕作距离、田块状况和质地等变量显着相关,且均呈正相关,但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性。(3)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子,提出了产能保持区、耕作条件改良区、质地改良区、障碍层改良区和保护性耕作区5类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结论]文章所采用的基于村级尺度耕地产能及其空间分异因素模型相关研究,能够较好揭示村级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布特征,基于此所划分的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较已有研究对耕地分类管理具有更精准的支撑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7期)
杨丽霞[8](2019)在《时间尺度上约束力学系统的积分因子与守恒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守恒量在数学、力学和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寻找力学系统的守恒量一直是分析力学的重要方面。时间尺度是实数集上任意非空闭子集,这一理论很好地将连续动力学与离散动力学系统统一起来,为学者提供了有效的数学工具。相对于整数阶模型来说,用分数阶模型是能够更加准确的来刻画自然界中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为了进一步寻找力学系统的守恒量,本文将用积分因子法来研究时间尺度理论上力学系统与分数阶力学系统的守恒量。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时间尺度上Lagrange系统、Hamilton系统和Birkhoff系统的积分因子与守恒量,建立了该系统的积分因子定义与能量方程,构建了用积分因子法求解该系统守恒量的守恒定理。2.研究了时间尺度上非完整系统的积分因子与守恒量,建立了时间尺度上非完整系统的积分因子定义与能量方程,构建了用积分因子法求解时间尺度上非完整系统守恒量的守恒定理,并退化到一般情形。3.研究了分数阶Birkhoff系统的积分因子与守恒定理。在Riemann-Liouville导数的定义下,由分数阶Birkhoff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表达式,给出了分数阶Birkhoff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积分因子定义,从而构造了分数阶Birkhoff系统的守恒定理,并建立了该系统的广义Killing方程。4.研究了一类非完整系统的积分因子与守恒定理。基于按周期律拓展的分数阶积分的El-Nabulsi模型,给出该非完整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积分因子定义,建立该非完整系统的守恒定理和逆定理,并提出该非完整系统的广义Killing方程。(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周凌峰,孟耀斌,逯超,伍甘霖,张东妮[9](2019)在《流域尺度重金属行为模拟及其对不同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重金属的流域尺度行为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重金属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潜在不利影响,而探究重金属在不同气象情景下的迁移转化规律有利于流域环境风险分析和环境管理。本研究采用流域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SWAT-HM,该模型考虑了重金属化学反应如吸附和老化反应;陆面重金属迁移过程包括通过水分渗流和蒸发引起的垂向下降上升运动以及通过土壤侵蚀和地表/地下径流的水平迁移;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过程包括沉降、再悬浮、扩散和掩埋等过程。本研究选取湖南浏阳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该流域几十年来一直受到采矿活动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严重。结果表明,SWAT-HM模型对于流域内重金属锌(Zn)和镉(Cd)的动态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符合较好,94.5%的Zn和94.2%的Cd的模拟浓度与实测浓度在同一数量级内。流域内Zn和Cd的高污染区主要集中在宝山河,当宝山河与大溪河汇合后,由于稀释作用和水沙交互作用,溶解相Zn和Cd浓度显着降低至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以下。2009—2014年流域出口Zn和Cd总输出通量的多年均值分别为90.8 t和1.1 t,溶解相重金属和吸附相重金属输出量的大幅提升几乎全部出现在强降水后,吸附相重金属输出量主要由几次暴雨过程贡献。本研究通过气象因子分析方法评价重金属输出量对于降雨和气温变化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溶解相重金属和吸附相重金属输出量对于降雨变化比温度变化敏感,且吸附相重金属对于降雨变化的响应比溶解相重金属强烈。探究不同气象情景下重金属迁移转化响应特征对于环境风险分析和污染控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卢晓宁,曾德裕,黄玥,杨柳青,孟成真[10](2019)在《四川省伏旱及驱动因子多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四川这一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伏旱的多尺度特性,该文在已完成的2000—2015年7—8月四川省月尺度伏旱的遥感监测研究的基础之上,应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方法,不仅分析伏旱多年平均状况及其演变趋势的多尺度特征,更对导致旱情发生发展的驱动因子进行多尺度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旱情多年平均状况在四川省各地貌类型背景区都以垂直方向(南北方向)的小波方差最大,体现出旱情沿区域垂直方向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2)各地貌类型背景区多年平均伏旱状况的主导尺度的数量和范围不同。川东盆地主要存在5个主导尺度,且以中旱的5040.75km~2的宏观尺度最为突出,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等级区则以中观尺度(187.34、560.08 km~2)为主,集中体现在成都平原一带。高原与盆地过渡区主要存在3个主导尺度,亦以中旱的2 194.5 km~2的宏观尺度为主,严重或特大干旱等级则集中在160.51和418km~2的中观尺度的城市和建成区。川西高原则存在2个主导尺度,以9 487.5 km~2的宏观尺度无旱的常绿针叶林和混交林交错分布区为主。3)旱情演变趋势则表现为:川东盆地和高原与盆地过度区呈旱情加重趋势区都以中观尺度为主,而呈旱情减缓趋势区则都以宏观尺度为主,只存在尺度数量和具体值上的差异;川西高原则相反,加重趋势区以宏观尺度为主,减缓趋势区以中观尺度为主。4)叁大地形地貌类型区在旱情演变趋势的主导因素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旱情加重趋势区的主导尺度以植被的衰退变化趋势为主,而旱情减缓趋势区的主导尺度则都以降水的增加趋势主导。(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尺度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西北地区118个气象站1980-2015年的逐月气象数据计算气象干旱指数SPEI,结合70项逐月环流指数资料,采用REOF、EEMD、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西北地区近36年各分区干旱年际、年代际特征及对不同环流指数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1)依据干旱特征的变化,西北地区可划分为北疆区、南疆区、中部区、高原区、东部北端区和东部南端区六个区;(2)北疆和东部南端区由干旱转向湿润,中部区和南疆干旱情况明显加剧,高原区和东部北端干旱变化幅度较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周期以年际为主,北疆和高原区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趋势贡献较高的为东部南端和南疆,中部和东部北端干旱的年代际和趋势的贡献相对平衡,区别为前者均较高,后者均较低。(3)在月、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中部区与PDO关系最强,南疆区干旱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最大。月尺度干旱上,北极涛动AO的影响覆盖大部分西北地区,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对西北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ENSO和太阳黑子。结果可为西北地区气象干旱的预报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尺度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郝少荣,裴志永,段广东,乔敬伟,庞国辉.不同时间尺度下环境因子与沙柳茎流关系的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2].齐乐秦,粟晓玲,冯凯.西北地区多尺度气象干旱对环流因子的响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3].张辰华,李书恒,白红英,朱显亮,杨琪.太白山地区7月NDVI多尺度周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资源科学.2019
[4].马玉祥,张永利,李玉灵,吉川贤,李晓刚.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因子对黑河下游胡杨(Populuseuphratica)径向生长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9
[5].邵帅,刘焕军,潘越,张新乐,杨昊轩.黑土区田块尺度微地形因子对土壤侵蚀与碱解氮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9
[6].宋会杰,董绍武,王燕平,安卫,侯娟.基于渐消因子的改进Kalman滤波时间尺度估计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7].周璟茹,赵华甫,宋文,厚欣悦.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8].杨丽霞.时间尺度上约束力学系统的积分因子与守恒量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9].周凌峰,孟耀斌,逯超,伍甘霖,张东妮.流域尺度重金属行为模拟及其对不同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10].卢晓宁,曾德裕,黄玥,杨柳青,孟成真.四川省伏旱及驱动因子多尺度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