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探索不同实践途径对地方院校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的影响,采用自编的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问卷对近五年参与校外心理辅导模式培养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培养效果最好,特别是在专业成绩好的学生和专业成绩差的学生群体中,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的实践途径。因此,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有效的。
关键词:心理学本科生;实践能力;校外心理辅导员
教育部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已经明确提出: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1]。这说明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被重视。近些年,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增加表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在学校中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养,特别是能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2]。莫雷教授曾提出心理学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主要以培养从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型人才为主[3]。因此,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学专业老师们一直在摸索的问题。师范学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方位发展,具有“基础宽厚,技能扎实,适应面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总结各个地方院校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中小学校对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综合素质要求,尝试让学生在校期间走进中小学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实践教学。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指导老师们发现,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们不仅仅是教学水平提高了,而且咨询技能得到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增强了。走进中小学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实践教学是否有效?指导老师们的经验是否正确?笔者从实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2)对各种有一定高(深)度的地形,当Fr>1/π时(这时层结稳定度弱),大气波动仅出现在地形附近,低层流线接近地形,波动向上有所减弱。
一、不同的实践途径模式
高校办校应当充分结合自己情况,在满足政府宏观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上,结合学校内部管理的具体需求,通过提高重视关注、健全配套设施、形成合理约束方式,确保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合理性,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常规的实践途径
(三)结果
采用自编的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和对心理学专家以及心理学师生的访谈,编制了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原始问卷。然后再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后得到24项目组成的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正式问卷,分为教学实践能力、咨询实践能力、诊断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四个因素,教学实践能力不仅包括教师应具备的讲授、组织和协调等技能,还要有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的能力;咨询实践能力包括尊重、咨访关系建立、共情等咨询技能;心理诊断实践能力包括诊断自己与他人的不健康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科研实践能力包括学生个人申报或者参与一些反映实际问题的课题或者社会问题调查研究能力,如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的撰写等。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的方法,分数越高表示实践能力越强。该问卷的四因素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911、0.899、0.821和0.830,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24,分半信度为0.802,说明该问卷信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获得的模型拟合理想,各指标为X2/df=2.43, GFI=0.86, CFI=0.96, NNFI=0.95, RMSEA=0.07,以上数据都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说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好。综上分析,该问卷可以用来测评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
(二)连续性和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
校外心理辅导员是指那些在中小学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一般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至少一学年学生每个星期或者每两个星期连续到中小学校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一种模式是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还有一种是学生一个学期只需要到中小学上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一种叫做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要求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到合作的中小学担任一年的校外心理辅导员,采用自愿报名的形式每届选取十二名左右学生,以老带新的模式进行管理,即上一届留任两名校外心理辅导员指导新一届的校外心理辅导员,同时,学校会安排指导老师,平常有问题会随时反馈给指导老师,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个月会开一次反思总结大会。合作学校那边主要是所在班的班主任他们会提供班级学生情况,有些班主任会全程听课,在教学内容上给予指导意见。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课程,一个班安排2个心理辅导员负责,他们平时会去走访宿舍或者课下与所负责班级学生们进行交流,同一年级作为一组,他们上同样的内容,教学内容是班主任老师和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来确定,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和评课。
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与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不同之处主要是,不需要校外辅导员学生每个星期去中小学上课,一个学期他们只是偶尔去上一两次课,上课的内容和方式都需要由中小学那边的心理学老师来决定,在心理健康月的时候协助心理学老师组织活动。
二、不同实践途径对地方院校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的影响检验
本研究对象主要来自韩山师范学院近五年有参与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培养的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班学生,包括在校的2014级、2015级和已毕业的2011级、2012级、2013级,在大三的时候这些班级都有部分同学在中小学校担任校外心理辅导员,有部分同学没有参与,这次施测统一由班长在班级群发送网络问卷链接,共回收182份有效问卷,其中参与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培养的有34人,参与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培养的有51人,只参与常规的实践途径的学生有97人。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主要采用软件SPSS 23.0和lisrel8.8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主要用到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如果如下。
(二)研究工具
这些实践途径基本上是班上所有同学都要参加的,是计算在学分中的必修课。主要有以下这些。一是课堂中的实践训练。这种实训有助于学生理解与真正地掌握相应的技能,比如,心理咨询中的一些咨询技能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理论灌输,学生很难掌握,必须通过课堂上的观摩与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还有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课程,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定的演练,日后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地把课堂所学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4]。二是教育见习和专业见习。进入中小学观摩各种类型的中小学心理学课。三是教育实习。安排学生到学校、培训中心或者心理咨询相关机构开展教学和咨询工作。
在信息来源方面。标签说明(-0.074)、亲朋好友推荐(-0.082)、医务工作者(-0.128)与风险认知呈负相关,即中老年民众更愿意相信来自这几个渠道的信息,通过其推荐的保健食品更让人放心。而在媒体广告(0.042)、专家学者(0.082)上显示正相关,即民众对广告宣称以及专家推荐的保健食品疗效还是保持怀疑态度。这一结果与假设H4相近。
“好,根据您的病史以及查体结果,咱们初步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接下来还要做X片、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才能确诊。”
2.对实践能力的影响分析
对四个实践能力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不同实践途径在教学实践能力和诊断实践能力中存在着显著差异,咨询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不存在着差异。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在教学实践能力和诊断实践能力中,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得分显著高于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和常规的实践途径的得分,而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和常规的实践途径他们的得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1.不同实践途径对地方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的得分比较分析
采用3(实践途径: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常规的实践途径)×3(专业成绩:好、中等、合格)二因素组间设计,结果发现在教学实践能力上,实践途径和专业成绩均有显著的主效应,F(2,173) =10.43,p<0.01,η2p=0.11;F (2,173) =2.99,p<0.05,η2p=0.04。实践途径和专业成绩的交互作用显著,F(4,173)=2.95,p<0.02,η2p=0.07。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的结果得出,实践途径在专业成绩好的群体中的效应显著,F(2,91)=3.80,p=0.02,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教学实践能力分数显著高于常规的实践途径的分数;实践途径在专业成绩差的群体中的效应显著,F(2,24)=3.80,p=0.02,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教学实践能力分数显著高于常规的实践途径分数。在诊断实践能力中,实践途径的主效应显著,F(2,173)=3.13,p<0.05,η2p=0.04;在科研实践能力中,专业成绩的主效应显著,F (2,173) =4.39,p<0.01,η2p=0.05。其他效应均没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实践途径对地方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的得分比较
*表示0.05水平上显著,**表示0.01水平上显著
实践能力因素F p教学实践能力咨询实践能力诊断实践能力科研实践能力0.000 0.56 0.02 0.33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M±SD 2.52±0.45 1.75±0.46 2.25±0.51 2.65±0.56间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M±SD 2.12±0.37 1.73±0.45 2.06±0.41 2.43±0.71常规的实践途径M±SD 2.10±0.76 1.83±0.72 2.02±0.71 2.53±0.70 9.61**0.59 2.77*1.13
三、讨论与建议
上面的结果基本印证了指导老师的经验,走进中小学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是有效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诊断实践能力。这说明高校如果只有常规性的实践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实践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走出去,他们能够把理论知识及时地转化为实践需要。据这些校外辅导员反映,他们在上课期间更容易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老师和朋辈的指导下,再加上每次上完课后的反思,每次教学实践能力都在不断地进步。这与我们前面调查的结果一致。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培养模式不仅仅能让学生在校期间走出去,而且让他们在这一年中与中小学生亲密接触,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前接触中小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有助于他们日后开展教学和咨询工作。但为何中等成绩的学生在连续性的校外心理辅导员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并不优于其他两种实践途径呢?可能的原因是中等成绩的学生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学业中,他们会把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实践中,虽然有些没有参加校外心理辅导员的培养,但是除了常规的实践以外,他们会有其他的实践机会,有些甚至在寒假和暑假都参加了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但是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平时实践机会相对会少些,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他们自己在平常很少有时间去寻找实践的机会,所以有没有参加学校里安排的校外心理辅导员的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差异就会体现出来;而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主动性都比较差,平时他们很少主动去寻找其他的实践机会,该模式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机会。
2) 数据库应用响应时间:选择全局统计量DB Entry Response Time及DB Query Time,以观察数据库录入及数据库查询的响应时间.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扩大与中小学校的合作范围,让更多的学生有走出去的机会。校外心理辅导员的培养实际上是一个三赢的举措,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减少与中小学学校适应的过渡,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有利于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的展开,避免人手不足的问题出现,校外心理辅导员还可以协助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开展团体活动。其次,加大朋辈督导的力度。因为老师个人的力量有限,一个学校十几个学生,每次上课都去指导,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大朋辈督导的力度,让他们组成一个团队,在每次去中小学上课之前,先集体备课,然后组织听课和评课,在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再求助于指导老师。这样更有利于校外心理辅导员这一个团队的成长。再次,动员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校外心理辅导员的培养。高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如果更多的高校老师能够参与进来,这有助于老师们更加了解中小学的学生们,了解哪些实践是中小学急切需要的,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更有针对性,在课堂中与中小学的实际联系才会更加的紧密。
鸡啄癖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缺乏特效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对饲养管理工作和饲料配置工作的重视,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给予控制,降低鸡啄癖的发生几率。当发现鸡啄癖时,要将鸡群相互隔离,对疾病的类型全面判断,详细分析发病的具体原因,保证结合具体原因进行治疗,使鸡得到快速恢复,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EB/OL].[2017-05-0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212/145679.html.
[2]高立群,彭聃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9-56.
[3]莫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57-60.
[4]潘玲娜.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15-119.
Effect of Practical Approaches o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SHU Xiao-li,WANG Gui-lin,WANG Na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actical approaches o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this paper uses a self-compiled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stu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off-campus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tinuous off-campus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especially among the students with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ose with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the effect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ntinuous off-campus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 approach.Therefore,the cultivation of continuous off-campus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can 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practical ability;off-campus psychological counsellors
中图分类号:G 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9)02-0096-04
收稿日期:2018-09-03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5]173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6XXL04);2016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粤数高函[2016]236号)
作者简介:舒晓丽(1978-),女,湖南邵阳人,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通讯作者:王贵林。
责任编辑 温优华
标签:辅导员论文; 校外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学论文;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论文; 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5] 173号)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6XXL04) 2016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粤数高函[2016] 236号)论文;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