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XML的工作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贾婉华[1](2020)在《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在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当代社会,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给院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机遇与考验,“研招”工作信息化中招生系统的规范性、公平性、灵活性、全面性、易用性等方面都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国内硕士招生政策、招生流程、现有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研究合理地授权与校、院协同配合为起点,以研究招生工作流引擎为手段,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普适性的“研招”信息化系统。依据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依托“研究生招生”工作流程、依靠BRAC授权机制,结合高校实际,综合分析招生工作中出现的多种分支流程、授权要素,论文依据工作流引擎原理与设计实践方法,深入研究与分析了研招工作流,规范地完成了2个审核阶段的工作流BPMN建模,采用Activiti予以实现。以此为基础,应用基于数据的权限控制,采用面对向象的系统分析方法,基于UML设计、实现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考生与招生资料准备、计划招生缺额统计、接收调剂学科确认、调剂生接收、复试资格审核、复试、拟录取审核等阶段性功能,具备各级审核流程可配置、审核流程容错性高、对权限管理严格且相对灵活等特点。在系统设计与实现上,采用瀑布流的开发模式,分析设计阶段使用UML语言进行建模;开发阶段采用基于Java语言的Spring系列框架:Spring MVC、Spring Boot。后端结合Mysql数据库和Mybatis来进行数据交互,前端则使用j Query函数库和Bootstrap框架来简化设计;测试阶段使用JMeter测试工具进行功能及性能测试。
张兆宇[2](2020)在《支持时间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工作流技术是多年来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热点,如何利用、处理工作流中的时间与资源信息则是工作流领域内的热门研究分支。虽然在此领域内已经存在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但在工作流产品方面,市面上现有的工作流引擎与相关软件系统对时间信息处理的支持并不完善。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流程定义阶段缺乏对与流程时态信息与资源信息建模、描述的支持,相关配套工具和功能也并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就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时间资源约束信息的建模、分析与处理进行研究与扩展,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支持时间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TRFlow。本文首先对BPMN流程定义语言进行时态扩展。基于BPMN2.0的元模型,将业务流程中的时态约束与时态依赖这两种时间约束类型扩展到BPMN流程定义语言中。同时通过分析,对遵循BPMN流程建模规范的开源流程设计器BPMN.js进行同步的扩展,使其具备对工作流中时间资源约束进行描述与定义的能力,为TRFlow提供了支持时间资源约束建模的可视化流程设计器。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提出了一种R/NTWFG有向图模型。使用此模型对受时间资源双重约束的工作流进行时间属性计算与分析,为系统中在资源约束下的流程时间属性处理与监控提供了方法基础。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系统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使用Django Web框架,整合以有限状态机为内核的Viewflow开源工作流库,实现了支持时间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TRFlow。最后以公司企业人员出境流程为应用示例,展示了系统的功能与运行情况;通过与其他主流工作流产品和软件的对比,总结了 TRFlow的特点和创新性。
韩海涛[3](2020)在《基于ETL的遥感数据集成工具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航天、成像、通讯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数据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都得到全面提升,这吸引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和数据使用者。为了使遥感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各个学科领域,对遥感和空间数据共享与集成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已成为遥感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实现一个多源遥感数据共享与集成工具为研究目的,首先在深入研究了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并提出了基于ETL技术的共享与集成工具设计思路。其次,根据共享平台的基本功能,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数据访问、业务定义、数据处理以及系统管理等方面功能和性能上的需求要点和设计目标。最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结合共享平台的基础架构,将系统划分了四大模块并完成了各模块的实现。通用访问模块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了数据的集成访问。工作流管理模块用来定义和控制工作流,实现业务流程的定义。具有高扩展性的数据工程工具集依托业务流程具体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处理操作。元数据库为系统管理和数据的检索提供了数据支持。最终实现了一个基于ETL技术面向云计算平台的用于遥感数据共享与集成工具集中间件。图[39]表[12]参[54]
王玉静[4](2020)在《遥感数据处理可视化工作流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遥感以数字化成像方式为特征,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量的增长和遥感应用领域的扩大,遥感数据处理流程繁琐、管理难、应用难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结合可视化和工作流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遥感数据处理系统。遥感数据处理流程的动态可视化构建方式,可对遥感算法进行有效梳理和组织,降低遥感应用难度。本论文首先根据遥感数据多源、分散,算法多样的特点,编制了XML元数据标准和算法说明,并实现算法及附属文件ZIP包和XML的关联入库;其次,构建可视化遥感数据处理流程,依据流程方案动态更新XML元数据信息,形成以数据库为轴心,算法库、元数据库和方案库等三库与用户需求的动态关联;最后,通过工作流引擎机制,实现业务流程方案中算法的并行计算,并引入日志管理机制。本论文对传统系统中的算法存储与调用方式以及算法流程构建方式进行了改进,重新编制了XML元数据和遥感算法标准,可为用户提供导向式算法辅助信息,并且处理流程中所有涉及算法参数的更新都与数据库保持动态统一,满足了用户的定制化处理需求,降低了遥感应用难度。
王刚[5](2020)在《基于BPMN规范的工作流引擎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工作流技术逐渐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得到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和业务处理规范。但是,由于企业业务复杂多变的特性,传统的工作流系统在支撑企业业务处理时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架构复杂,可伸缩性、灵活性和可用性较低,且难于与业用系统进行集成。因此,业务系统基于工作流产品进行业务开发时难度很大,业务数据处理也及其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和实际应用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分布式工作流引擎。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外工作流的研究现状,然后对涉及到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介绍,进而分析了引擎的需求,为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和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传统工作流产品的弊端,本文基于工作流技术和BPMN规范进行引擎运行原理设计,提出流程模型的形式化定义、解析设计、规范化设计以及流程对象的定义与状态变迁,并结合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对引擎进行总体架构设计。最后,在上述研究和设计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分析对每个引擎核心微服务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现。本文采用轻量级引擎设计原则,即重点实现引擎的稳定性、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灵活性以及轻量化等特性,不追求过于复杂的系统架构,只实现引擎必要的功能。本文通过流程设计规范化定义实现了流程模型解析和流程模型形式化验证;引擎针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流程对象进行不同时态的数据存储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引擎的运转效率;同时引擎运转核心也保证着流程实例的快速启动、任务的高效办理、流程路由控制、流程监控以及数据的统一查询;为了提高流程的复用性,针对不同的需求简化流程部署,引擎设计了高复用性的流程模板,可快速基于模板进行流程部署和节点配置;并且引擎支持灵活的动态表单与文件管理。引擎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构建了一个灵活性高、可配置性高、可扩展性高的轻量级高效工作流引擎。
廖焕双[6](2019)在《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政务是政府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的抓手,是信息时代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而协同办公系统则是电子政务最基础的一个平台,特别是在全国机构改革期间,对实现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研究基于工作流标准,融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按照协同、实用、共享、定制、安全、移动、开放的原则,构建“一站式、一体化”的协同办公系统,涵盖机关日常办公事务的线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促进无纸化办公,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办公效率及决策效果。本文以南宁市办公自动化现状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原则,确定系统开发采用SOA服务技术框架、多层架构设计、数据接口技术、工作流组件及HTML5相关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其次,依托南宁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机房等现有资源,对协同办公系统的业务、用户、功能、性能及安全等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系统建设内容、策略、框架、网络架构、数据库模型等总体设计方案。同时,分别对基础支撑工作平台、协同办公子系统各功能模块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重点对工作流自定义、工作流控制的设计方面展开说明,对公文流转、行政管理、信息报送、任务管理等工作流实例化流程进行描述,使协同办公系统满足各部门基本的的需求之外,还具备个性化需求扩展及开放、融合、集成的能力。最后,对移动办公子系统的即时通讯平台选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与钉钉工作平台整合的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办公系统移动端各功能点的设计方案。本文侧重于系统核心工作流平台、业务协同、移动办公及数据共享相关建设内容,结合本人参与的工作,从实施原理、系统页面及实现的过程,对工作流平台、发文流程、正文编辑插件调用、移动钉钉平台免登、数据共享接口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最后对系统测试方法进行了说明,对系统性能及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盛阳[7](2019)在《数字化协同平台中分布式工作流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个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数字化协同需要将异地的、跨系统的甚至跨企业的不同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业务系统,涵盖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但当今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孤岛”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业务系统缺乏柔性和互操作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普遍使用了工作流技术,但因工作流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反而使得业务系统各自为政,工作流无法完全与灵活的业务流程对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尽量保护原有信息系统建设投资的前提下,在企业中应用分布式的SOA架构,采用对现有的工作流引擎采用影响较小的改造方式,通过应用集成平台(ESB)完成各工作流引擎接口的数据交换,集成各业务系统中的工作流服务。通过将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嵌入式工作流引擎整合协调运行,降低SOA架构的建设难度,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运行体系,打通企业设计、制造、生产、服务等全业务过程工作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比较分析数字化协同平台、SOA架构和工作流等技术的最新发展。为解决当前企业工作流的离散问题,对分布式工作流技术进行分析,并使用SOA架构整合分布式工作流。(2)研究基于应用集成平台(ESB)整合分布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嵌入式工作流引擎的模型。通过运用SOA架构,对现有业务系统中的工作流引擎服务进行改造,实现了工作流在不同引擎和系统间扩展和交互。(3)研究使用该模型在某集团数字化协同平台项目中的应用,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应用集成平台(ESB)的分布式工作流。使用Web Service技术集成TeamCenter、MES、ERP、QMS、OA、MDM等业务系统中的嵌入式工作流引擎服务,建立一个高效、共享、安全、能够消除信息孤岛的数字化协同平台。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对基于ESB平台的分布式工作流进行了业务和功能的需求分析、系统框架和数据库的概要设计、核心功能和适配器的详细设计以及开发实现。最后,通过对基于ESB平台的分布式工作流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使用SOA架构集成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中的嵌入式工作流引擎服务的可行性,对企业实现工作流整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彻[8](2019)在《基于mxGraph的遥感产品生产在线流程定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2015-2025年)》于2015年正式发布。根据这一规划,《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后文简称《空基项目》)将针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立项的陆地观测卫星的基础、共性应用支撑保障需求,建立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共性应用支撑系统。该项目作为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十二五”部署的9颗卫星以及后续卫星的应用,提供共性和基础性服务与保障设施,与不同层次应用有效对接,实现业务卫星和科研卫星各载荷共性信息产品检验、共性技术评价以及基础资源共享,为卫星遥感应用业务部门提供业务化服务。为满足《空基项目》中应用技术共享服务分系统可视化的遥感产品生产定制功能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遥感产品生产可视化定制平台,详细地描述了该平台工作流模型的建立、原子算法数据结构的设计、原子算法组件化和可视化技术实现的具体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使用mxGraph技术弥补传统桌面版流程定制程序在跨平台性上的不足。传统的桌面应用程序基于C/S模式,需要用户安装客户端后方可使用,如果需要升级,则所有客户端的程序都需要改变,跨平台性有短板,开发和维护成本较高。本文使用mxGraph技术基于B/S模式设计的在线流程定制平台解决了这些缺陷,并且给出了自定义流程原子算法组件的拖放、连线关系绘制、算法组件属性配置以及生成自定义流程文件生成的解决方案。(2)根据流程可视化定制需求,建立原子算法组件的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原子算法的特点和基本工作流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存储结构进行分析,为原子算法在工作流模型的构建过程中设计对应的数据结构,为原子算法的组件化做准备,并提出算法组件及流程属配置的解决方案。(3)通过应用于实际项目,来检验本文工作的应用价值和有效性。针对在线共性基础服务子系统的需求,把论文中所做的工作成功地应用于遥感产品生产流程可视化定制平台,对本文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遥感产品生产流程的定制效率。
吴仪邦[9](2019)在《基于元数据匹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行动,并将构建监测点位覆盖所有县(市、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海量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和当今信息化的潮流极大地促进了土壤环境大数据的发展。如何应对土壤环境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研究基于参与研发的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管理决策系统平台”,以“应用土壤环境大数据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开展对相关业务单位的需求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了实际进行土壤重金属评价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数据、模型和系统等具体业务资源及业务流程。本研究发现,各领域、各部门采集的土壤环境数据,其数据采集、存储、使用方式相对分散,数据存在多源异构性,数据应用限制较大,数据共享、利用效率低;同时,各级单位执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任务各样,使用的相关数据和模型存在共性和异性,针对不同决策场景执行任务时,步骤较为繁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本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开展相应研究。首先,分析业务单位进行土壤重金属业务时对于数据、模型等资源的具体需求,扩展了国家环境数据元数据标准,研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数据标准的建立和扩展规范并构建以元数据库为核心的土壤重金属资源集成框架;设计了污染评价流程抽象处理链,研究了基于元数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资源匹配和绑定技术,依托开放式工作流平台构建了重金属污染评价工作流系统,最终实现基于元数据和工作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资源集成及流程自动化执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具体业务资源进行特征分析,依托国家标准,构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元数据标准。同时,研究分类、分层的资源存储方案,实现了多源异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在数据访问方式的统一。最后,构建了以元数据为资源索引,物理上分类、分层存储,逻辑上统一集中组织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中心。(2)设计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业务抽象处理链模型,实现了工作流抽象层和实例层的相互分离,提升了处理模型的共享、复用和重构能力,增强了工作流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基于该模型构建了相应污染评价业务的抽象处理链模型,将实际业务流程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处理的抽象处理链。并基于开放式工作流开发平台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实现了抽象处理链中数据、处理节点的实例化。(3)利用元数据来描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数据、模型,同时,利用工作流技术来封装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通过研究基于元数据的工作流资源动态匹配技术,实现元数据库、资源中心和工作流系统之间的有机集成。“三位一体”,旨在应对土壤环境大数据蓬勃发展的大趋势,面向愈发复杂的海量污染评价任务,最终实现了集成应用多源异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进行(半)自动化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
杨子豪[10](2019)在《基于Activiti的自定义工作流工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现今企业单位日常办公中,越来越依赖软件系统平台进行管理支撑,而业务生产工作的流程管理也交由其执行,这种管理系统统称为工单系统。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任何业务上的需求都会随时跟随实际情况而进行变动,而过去的旧式工单系统修改需求时,往往也需要对流程进行重新再设计,对代码进行在编写,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为此需要一款灵活的可编辑性强的工单系统,来为企业部门的各方面管理提供帮助。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款可以支持自定义设计的工单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为了满足基本业务需求及灵活易编辑的特点,需要选择一款合适的工作流引擎以及相应的建模规则标准,而通过比较Activiti5工作流引擎与其他引擎的区别,以及分析其自身的特性,选择其为此次系统的核心引擎,同时由于其满足BPMN2.0业务流程建模标记规则,确立BPMN2.0为标准。(2)在选定引擎及建模标准后,将引擎与系统进行整合设计并实现。按照实际需求划分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分为登录注册模块、流程定义编辑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流程部署模块。其中重点介绍了流程设计部分,本系统将引擎自带的在线流程设计器集成至系统内部,利用图形化操作编写流程定义,既有利于使用者的设计工作又能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需求变更的能力。(3)在实现系统基本架构之后,为了满足回退,自由跳转的需求,对引擎本身进行研究,利用其底层设计模式开发出特有的自定义跳转功能。(4)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加以测试。最终从测试结果来看,本系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需求目标,也实现了自定义跳转的功能,性能方面也基本能够满足实际性能要求。
二、基于XML的工作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XML的工作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各部分结构 |
2 相关研究及技术发展现状 |
2.1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及模式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硕士招生制度及模式发展现状 |
2.1.2 国内硕士招生制度及模式发展现状 |
2.2 研究生招生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硕士招生信息化理论研究 |
2.2.2 研究生招生系统研究现状 |
2.3 工作流引擎发展现状 |
2.3.1 工作流及工作流引擎 |
2.3.2 第三方工作流引擎Activiti |
2.4 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2.4.1 软件开发方法与模式 |
2.4.2 前端技术和框架 |
2.4.3 后端技术及框架 |
2.4.4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招系统工作流引擎的研究 |
3.1 工作流引擎主要技术路线 |
3.2 工作流引擎工作与实现原理 |
3.2.1 数据管理 |
3.2.2 流程解析 |
3.2.3 流程实例化及流转 |
3.3 BPMN标准 |
3.3.1 BPMN标记语言 |
3.3.2 BPMN的存储、交换和执行 |
3.4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流建模 |
3.4.1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流程 |
3.4.2 硕士研究生招生审核流程建模及存储 |
3.4.3 工作流引擎与业务系统的集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招生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4.1.2 功能模块分析 |
4.1.3 非功能性需求 |
4.2 系统概要设计 |
4.2.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2.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3 系统详细设计 |
4.3.1 基础信息模块 |
4.3.2 学生模块 |
4.3.3 审核模块 |
4.3.4 复试模块 |
4.3.5 系统管理模块 |
4.3.6 用户模块 |
4.4 基于数据的权限控制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逻辑设计 |
4.5.2 物理设计 |
4.5.3 数据表设计结果示例 |
4.6 前端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功能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代码文件及其含义 |
5.3 用户模块 |
5.3.1 登录 |
5.3.2 注销 |
5.4 基础信息模块 |
5.4.1 导入数据文件 |
5.4.2 设置各级负责人 |
5.4.3 录入初试国家分数线 |
5.4.4 调剂缺额管理 |
5.5 学生模块 |
5.5.1 调剂生注册 |
5.5.2 调剂生填写基础信息 |
5.5.3 查看学生详细信息 |
5.5.4 学生查看审核进度 |
5.5.5 教师查看学生列表 |
5.6 审核模块 |
5.6.1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流引擎的实现 |
5.6.2 审核流程管理 |
5.6.3 审核学生 |
5.6.4 拟录取学生导师分配 |
5.7 复试模块 |
5.7.1 复试成绩管理 |
5.7.2 学生及教师查看复试成绩 |
5.8 系统管理模块 |
5.8.1 短信与邮件定向发送 |
5.8.2 数据备份与清除 |
5.9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标与方法 |
6.1.1 测试目标 |
6.1.2 测试方法 |
6.2 功能测试实例 |
6.2.1 测试环境 |
6.2.2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结果展示 |
6.2.3 测试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支持时间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作流的时间研究现状 |
1.2.2 工作流的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工作流产品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工作流相关理论 |
2.1.1 工作流介绍 |
2.1.2 WfMC模型与工作流管理系统 |
2.2 时间资源约束下的工作流相关模型 |
2.2.1 双重约束下的工作流模型介绍 |
2.2.2 R/NT_ WF_Net模型介绍 |
2.3 BPMN建模语言相关理论与技术 |
2.3.1 BPMN流程建模语言与规范 |
2.3.2 BPMN.js流程设计器介绍 |
2.4 Viewflow工作流开源库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时间资源约束处理的扩展 |
3.1 BPMN流程建模语言的扩展 |
3.1.1 业务流程中的时间约束分类 |
3.1.2 BPMN的时间建模扩展 |
3.1.3 时间资源约束下的流程建模实例 |
3.2 BPMN.js流程设计器的扩展 |
3.2.1 BPMN.js结构扩展说明 |
3.2.2 渲染器扩展 |
3.2.3 属性面板扩展 |
3.3 资源约束下的工作流时间分析方法 |
3.3.1 R/NT_WF_G模型图及其构建算法 |
3.3.2 资源约束下的任务时间属性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支持时间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系统功能性需求 |
4.1.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4.1.3 系统用户与角色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2.2 系统架构设计 |
4.2.3 系统设计时序图 |
4.2.4 系统设计类图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3.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4.4 工作流详细运行过程设计 |
4.4.1 流程定义与解析 |
4.4.2 时间计算与时间约束检查 |
4.4.3 流程执行与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支持时间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5.2 实验示例流程 |
5.3 系统运行界面 |
5.3.1 流程建模与定义 |
5.3.2 流程管理与监控 |
5.3.3 工单办理与运转 |
5.3.4 组织机构与角色权限管理 |
5.4 系统功能测试 |
5.5 TRFlow与其他工作流产品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ETL的遥感数据集成工具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数据共享与集成技术 |
2.1 数据共享技术 |
2.2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 |
2.2.1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概念和目标 |
2.2.2 联邦数据库系统 |
2.2.3 应用插件 |
2.2.4 数据访问中间件 |
2.2.5 数据仓库 |
2.3 ETL技术 |
2.3.1 ETL技术概念 |
2.3.2 数据抽取 |
2.3.3 数据转换和清洗 |
2.3.4 数据加载 |
2.3.5 工作流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平台基础 |
3.2 功能性需求 |
3.2.1 流程管理功能 |
3.2.2 运行监控功能需求 |
3.2.3 数据管理功能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3.3.1 集成性需求 |
3.3.2 扩展性需求 |
3.3.3 安全性需求 |
3.4 系统角色与用户角色 |
3.4.1 系统角色 |
3.4.2 用户角色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通用数据访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源分类 |
4.2.2 类图与实现结构 |
4.3 工作流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1 工作流模型 |
4.3.2 模型解析器 |
4.3.3 流程引擎 |
4.3.4 扩展接口 |
4.4 数据工程工具集的设计与实现 |
4.4.1 全生命周期数据工具 |
4.4.2 工具集管理工具 |
4.5 元数据库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筒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遥感数据处理可视化工作流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工作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遥感数据处理可视化工作流技术 |
2.1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的实现技术 |
2.1.1 XML技术 |
2.1.2 可视化技术 |
2.1.3 工作流技术 |
2.2 遥感数据处理及信息产品生产 |
2.2.1 遥感卫星数据源 |
2.2.2 遥感数据处理算法 |
2.2.3 遥感产品生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需求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体系架构 |
3.3 系统主要功能 |
3.4 系统设计 |
3.4.1 遥感算法注册模块设计 |
3.4.2 可视化流程编辑器设计 |
3.4.3 工作流引擎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视化流程构建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 |
4.1 算法封装和XML元数据标准 |
4.2 可视化流程编辑器的构建 |
4.3 驱动引擎工作机制 |
4.3.1 启动工作流引擎读取作业任务 |
4.3.2 执行子任务处理单个算法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功能实现 |
5.1 开发工具选择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系统主界面 |
5.2.2 算法注册 |
5.2.3 可视化流程方案构建 |
5.2.4 方案管理 |
5.2.5 产品管理 |
5.2.6 订单创建 |
5.3 工作流引擎服务发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BPMN规范的工作流引擎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介绍 |
2.1 工作流技术 |
2.1.1 工作流概述 |
2.1.2 工作流参考模型 |
2.1.3 工作流管理系统 |
2.1.4 工作流引擎 |
2.2 BPMN规范 |
2.2.1 BPMN定义 |
2.2.2 BPMN基本元素 |
2.3 微服务架构 |
2.3.1 微服务架构简介 |
2.3.2 Spring Boot技术 |
2.3.3 Spring Cloud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作流引擎需求分析 |
3.1 系统概述 |
3.2 系统目标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4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4.1 响应时间需求 |
3.4.2 稳定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作流引擎概要设计 |
4.1 基于BPMN的引擎运行原理设计 |
4.1.1 流程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
4.1.2 流程模型规范化设计 |
4.1.3 流程模型解析设计 |
4.1.4 流程对象的形式化定义 |
4.1.5 流程对象的状态变迁 |
4.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2.1 单体架构的问题 |
4.2.2 服务组件化分解 |
4.2.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 性能优化设计 |
4.4.1 引擎轻量化设计 |
4.4.2 数据存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流引擎详细设计和实现 |
5.1 流程仓库管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5.1.1 数据库设计 |
5.1.2 服务接口设计 |
5.1.3 核心模块实现 |
5.2 引擎核心运转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5.2.1 数据库设计 |
5.2.2 服务接口设计 |
5.2.3 核心模块实现 |
5.3 流程模板管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5.3.1 数据库设计 |
5.3.2 服务接口设计 |
5.3.3 核心模块实现 |
5.4 流程附件管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5.4.1 数据库设计 |
5.4.2 服务接口设计 |
5.4.3 核心模块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性测试 |
6.3 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 |
2.1 面向服务的技术框架(SOA) |
2.2 基于多层架构的设计 |
2.3 数据接口技术 |
2.3.1 Web Service技术 |
2.3.2 Xml技术 |
2.4 工作流相关技术 |
2.5 HTML5相关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1 信息门户 |
3.2.2 公文处理 |
3.2.3 事务管理 |
3.2.4 绩效督办业务 |
3.2.5 移动办公及安全即时通讯功能 |
3.2.6 数据交换共享接口 |
3.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基本性能需求分析 |
3.3.2 系统主要性能需求分析 |
3.3.3 业务量分析 |
3.4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策略 |
4.2 总体建设框架设计 |
4.3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建设原则 |
4.4.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5.1 基础支撑工作平台 |
4.5.2 协同办公子系统 |
4.5.3 移动协同办公子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工作流平台的实现 |
5.3 发文流程的实现 |
5.4 正文在线编辑插件调用实现 |
5.5 移动端用户免登实现 |
5.6 业务协同通用接口 |
5.7 测试环境 |
5.8 性能测试 |
5.9 功能测试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数字化协同平台中分布式工作流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关键技术 |
2.1 SOA架构 |
2.2 工作流技术 |
2.3 ESB企业服务总线 |
2.4 Web Service |
2.5 SOAP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SB平台的分布式工作流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背景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企业业务需求分析 |
3.2.2 应用集成平台(ESB)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SB平台的分布式工作流的概要设计 |
4.1 分布式工作流的特点和类型 |
4.2 工作流引擎类型分析 |
4.2.1 独立型工作流引擎 |
4.2.2 嵌入型工作流引擎 |
4.3 基于应用集成平台(ESB)的分布式工作流模型 |
4.4 系统总体框架 |
4.4.1 主要通信方式 |
4.4.2 工作流服务接入模式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概念模型设计 |
4.5.2 数据库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SB平台的分布式工作流的详细设计 |
5.1 应用集成平台(ESB)的扩展性设计 |
5.2 应用集成平台(ESB)核心功能 |
5.2.1 核心总线模块 |
5.2.2 适配器模块 |
5.2.3 管理监控模块 |
5.3 工作流数据交换方式 |
5.4 基于Web Service的适配器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ESB平台的分布式工作流的实现 |
6.1 开发环境 |
6.2 开发框架 |
6.3 功能开发 |
6.4 前端界面 |
6.5 接口改造 |
6.5.1 直连模式 |
6.5.2 较小改造模式 |
6.5.3 完全改造模式 |
6.6 分布式工作流整合实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测试环境 |
7.2 测试工具 |
7.2.1 SOAP UI测试 |
7.2.2 Load Runner性能测试工具 |
7.2.3 Web Service客户端测试工具 |
7.3 功能测试 |
7.4 非功能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mxGraph的遥感产品生产在线流程定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程可视化定制现状 |
1.2.2 流程定制在遥感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
2.1 RPC技术 |
2.1.1 RPC简介 |
2.1.2 RPC原理及工作步骤 |
2.2 DOM4j技术 |
2.2.1 DOM4j介绍 |
2.2.2 DOM4j优点 |
2.3 mxGraph可视化技术 |
2.3.1 mxGraph简介 |
2.3.2 mxGraph与 Flex对比 |
2.4 springMVC框架 |
2.4.1 springMVC简介 |
2.4.2 springMVC的优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遥感产品生产流程建模 |
3.1 遥感产品生产流程的过程模型 |
3.1.1 原子算法概念 |
3.1.2 过程模型概念 |
3.1.3 过程模型设计 |
3.2 原子算法的组件化 |
3.2.1 原子算法数据结构 |
3.2.2 原子算法存储结构 |
3.3 在线流程定制平台构建 |
3.3.1 流程定制平台的基本元素 |
3.3.2 流程节点拖拽的解决方案 |
3.3.3 流程节点连线的解决方案 |
3.3.4 流程节点选择与参数配置 |
3.4 流程定制的可视化 |
3.4.1 流程定制可视化定义 |
3.4.2 算法组件栏初始化 |
3.4.3 算法依赖的可视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遥感生产流程定制的分析与设计 |
4.1 项目总体框架概况 |
4.2 在线流程定制的需求分析 |
4.2.1 功能需求分析 |
4.2.2 用例分析 |
4.3 在线流程定制的概要设计 |
4.3.1 CSCI部件逻辑组成 |
4.3.2 CSCI构件视图 |
4.3.3 CSCI部署图 |
4.4 在线流程定制的详细设计 |
4.4.1 流程编辑类包 |
4.4.2 流程管理类包 |
4.4.3 流程解析类包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遥感生产流程定制的实现与展示 |
5.1 在线流程定制平台系统的集成 |
5.1.1 系统运行环境 |
5.1.2 平台与系统集成 |
5.2 在线流程定制的主要界面 |
5.3 遥感生产流程定制的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9)基于元数据匹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信息化研究进展 |
1.2.2 元数据在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中的研究进展 |
1.2.3 科学工作流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方法 |
2.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相关理论 |
2.1.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 |
2.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2 元数据技术 |
2.2.1 元数据 |
2.2.2 元数据标准 |
2.2.3 元数据的XML存储格式 |
2.3 工作流技术 |
2.3.1 工作流 |
2.3.2 工作流平台 |
2.3.3 WWF开发框架 |
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数据、模型集成方法 |
3.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信息资源异构性研究 |
3.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异构性分析 |
3.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异构性研究 |
3.2 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元数据标准构建 |
3.2.1 元数据标准框架构建 |
3.2.2 元数据扩展 |
3.3 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资源中心设计 |
3.3.1 元数据存储设计 |
3.3.2 空间数据存储设计 |
3.3.3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库框架 |
4 面向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过程的信息服务方法 |
4.1 评价流程业务抽象链构建 |
4.1.1 业务流程抽象处理链模型 |
4.1.2 污染评价业务流任务分析 |
4.1.3 处理链基本处理单元构建 |
4.1.4 业务流任务基础抽象链构建 |
4.1.5 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链模型构建规范 |
4.2 基于元数据和WWF的信息资源匹配机制研究 |
4.3 基于WWF的数据、处理节点实现方法研究 |
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原型系统 |
5.1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中心 |
5.2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工作流系统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Activiti的自定义工作流工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 |
2.1 工作流技术 |
2.1.1 工作流管理系统介绍 |
2.1.2 工作流生命周期 |
2.2 Activiti5 介绍 |
2.2.1 Activiti5 工作流引擎的职责 |
2.2.2 Activiti5 流程引擎核心服务 |
2.3 BPMN2.0 流程定义与解析 |
2.3.1 BPMN2.0 业务流程建模标记法 |
2.3.2 关于BPMN2.0 流程图 |
2.4 相关框架技术 |
2.4.1 Spring框架 |
2.4.2 jQuery库 |
2.4.3 Bootstrap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工单系统业务描述 |
3.1.2 流程定义编辑过程 |
3.1.3 工单系统需求建模 |
3.1.4 系统功能用例图 |
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概要设计 |
3.3.1 总体架构 |
3.3.2 总体功能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模块总体思路 |
4.1.1 服务结构图 |
4.2 登录注册模块 |
4.3 流程定义编辑模块 |
4.3.1 流程定义设计过程 |
4.3.2 模型设计器的集成 |
4.3.3 系统整合Activiti引擎 |
4.3.4 流程定义功能模块 |
4.3.5 动态表单 |
4.4 任务管理模块 |
4.5 流程部署模块 |
4.5.1 流程定义的部署 |
4.5.2 流程定义实例的启动 |
4.6 数据库模块 |
4.6.1 用户信息数据库 |
4.6.2 业务流引擎数据库 |
4.7 自定义工作流 |
4.7.1 关于Activiti的设计模式 |
4.7.2 功能设计 |
4.7.3 功能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运行与测试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2 系统功能模块测试 |
5.2.1 登录注册模块 |
5.2.2 模型设计器模块 |
5.2.3 流程流转模块 |
5.2.4 自由跳转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基于XML的工作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贾婉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支持时间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D]. 张兆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基于ETL的遥感数据集成工具集的研究与实现[D]. 韩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4]遥感数据处理可视化工作流技术及应用研究[D]. 王玉静.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0(08)
- [5]基于BPMN规范的工作流引擎设计与实现[D]. 王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6]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D]. 廖焕双. 广西大学, 2019(02)
- [7]数字化协同平台中分布式工作流的设计与实现[D]. 盛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基于mxGraph的遥感产品生产在线流程定制的设计与实现[D]. 孙彻. 河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元数据匹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研究[D]. 吴仪邦.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10]基于Activiti的自定义工作流工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杨子豪. 东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