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二甲酸,甲基丙烯酸,乙酯,荧光,纳米,缠结,路线。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刘博文,谈继淮,刘准,朱新宝[1](2019)在《对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增塑剂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丁醚(EB)为原料,采用酯交换一步合成法,制得含有醚键基团的对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DBETP)增塑剂,并通过优化得到最适宜的制备工艺为:n(EB)∶n(DMT)=6∶1,催化剂CaO用量为3.0%(以DMT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时间3.0 h,反应温度140℃。在该条件下,DBETP收率达到93.6%。采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将DBETP增塑的PVC试样(PVC-DBETP)和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增塑的PVC试样(PVC-DOTP)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PVC-DBETP热稳定性与PVC-DOTP基本相当;PVC-DBETP在蒸馏水、食醋、白酒及无水乙醇中的抽出质量损失率与PVC-DOTP相比分别升高了0.6%、1.0%、2.1%及0.3%,在大豆油中,则降低了1.1%;PVC-DBETP和PVC-DOT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31.4和34.7℃;PVC-DBETP与PVC-DOTP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5.0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8.73%。(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郑宁来[2](2016)在《中科院研发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该合成新路线以生物质基黏康酸为原料,不经对二甲苯(PX)直接合成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等对苯二甲酸(PTA)衍生物。黏康酸可通过葡萄糖和木质素等发酵制得,其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共轭双键和2个碳原子来构建苯环。但黏康酸的溶解性较差,黏康酸与乙烯的Diel-Alder反应难以直接进行。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引入关键的黏康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产物相比于黏康酸更易发生Diel-Alder反应。经过串联的酯化、环加成和脱氧反应后,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总收率可达80.6%,(本文来源于《聚酯工业》期刊2016年05期)
[3](2016)在《大连化物所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研究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生物能源研究部有机催化研究组徐杰研究员和路芳研究员等在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合成新路线以生物质基粘康酸为原料,经与乙醇和乙烯发生连续的酯化反应、Diels-Alder反应以及脱氢反应,直接合成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2016,55:249-253)上。(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6年01期)
孙雨,徐乃库,程博闻,谢淳,郭成越[4](2015)在《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aCO_3复合树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为基质,丙烯酸丁酯为反应性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共熔融反应挤出法将刚性的碳酸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引入聚甲基丙烯酸酯中,制得新型复合树脂。研究复合树脂的吸油性能、耐油品溶解能力以及吸染料性能,并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复合树脂的相关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吸油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酸处理后样品的吸油量明显增加;经60min动态循环吸附,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几乎被完全去除;碱处理前样品对阳离子蓝染料的吸收效率极低,而碱处理后样品具备了吸附阳离子蓝染料的能力,特别是经360min碱处理后,样品对阳离子蓝染料的吸收效率接近于100%。(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5年06期)
孙加宝,薛鹏冲,卢然[5](2014)在《双咔唑取代的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压致荧光变色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压致荧光变色材料在光电器件以及防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多数具有压致荧光变色性质的有机分子具有非平面的给受体型π-共轭结构,考虑到咔唑的强发光及给电子性能,我们设计合成了双咔唑取代的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衍生物(BECT和BOCT),它们在THF中分别给出位于450 nm和474 nm的较强的荧光发射峰,以硫酸奎宁为参比,其在THF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41和0.45。我们发现,当THF溶液中含水量增加到70%以上时,二者的荧光发射峰显着增强,表明产生了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现象,BECT和BOCT在固态时荧光量子产率达51%和90%。值得一提的是,发射较强蓝色荧光的BECT晶体(λem=455 nm)经研磨后能转变成发射较强的蓝绿色荧光的粉末(λem=480 nm),且粉末的荧光发射可经二氯甲烷蒸气短暂熏蒸后重新蓝移至455 nm,该过程可重复多次。BOCT具有类似的压致荧光变色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期刊2014-08-04)
汪多仁[6](2006)在《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开发与应用进展(2)》一文中研究指出(接上期)上述五项原则在欧洲得到了很好的实行,近几年来欧洲的情况得到了根本的转变。从1980年至2000年20年间,装酒瓶的重量减少了20%,饮料瓶重量减少了80%,塑料膜减轻了75%,其技术特性跟20年前还是一致的。纳米PET能起到增强和增加成核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期刊2006年06期)
张健飞[7](2003)在《对苯二甲酸二乙酯(DTP)及聚酯(PET)纤维生物降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产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同时,PET的废弃物每年也会大量的产生。由于这些废弃物数目巨大且在自然环境中不易被降解,因而PET废弃物已经对全球的环境和生态构成威胁。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法处理PET废弃物容易造成土地和大气的二次污染;回收的高成本以及许多不便回收的PET垃圾也使得回收利用受到限制;生物降解无疑才是从根本上解决PET废弃物污染的最好方法,但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对PET有效的生物降解方法。 DTP(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也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其化学结构与PET相似,也是研究PET生物降解最好的模拟物之一。研究DTP的生物降解规律,不仅可以解决DTP化工原料本身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还可以为PET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研究从国内不同地域的涤纶生产厂及染整加工厂采集不同活性污泥样品,以DTP作为降解底物,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驯化、培养和分离,优选最佳培养方案,共筛选出5只菌株,其中F_4菌株对DTP的降解效果最好;菌株F_4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培养基M5、温度30℃、振荡速率120 r/min、pH值为7.5。 直接采用从活性污泥中提取的微生物对DTP降解,在pH=7.5,30℃,振荡速率为120 r/min条件下,降解14天后DTP的降解率可超过92%。由于所含菌株较多,因此降解产物不仅含有TA,也有将TA继续降解的其它产物。采集的菌源T和筛选出的菌株F_4对DTP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采用Sigma脂肪酶降解DTP时,在温度30℃、pH中性,振荡速率为120r/min条件下,24小时内可使DTP降解率最高达到42%以上。从菌株F_4中提取的胞内酶对DTP的降解率较胞外酶大10倍左右。求得的胞内酶对DTP的降解动力学参数K_m比Sigma脂肪酶的要小,说明经过驯化、培养的菌株F_4更适合对DTP的降解,其分泌的胞内酶比Sigma脂肪酶有更好的降解效果。 酶在降解DTP时,首先将其降解成单酯,当单酯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将单酯继续降解成对苯二甲酸(TA),降解过程如下所示:(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03-12-01)
胡永其,金熹高,陈柳生,钱人元[8](1996)在《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物理老化过程的荧光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非晶态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在物理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发现在玻璃化温度(T_g)以下热处理,出现了苯环与羰基的激基复合作用的荧光发射,并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强,温度至T_g以上又能消失,这种相互作用可视为分子间凝聚缠结的一种形式,同时探讨了凝聚缠结对结晶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B辑 化学)》期刊1996年01期)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该合成新路线以生物质基黏康酸为原料,不经对二甲苯(PX)直接合成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等对苯二甲酸(PTA)衍生物。黏康酸可通过葡萄糖和木质素等发酵制得,其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共轭双键和2个碳原子来构建苯环。但黏康酸的溶解性较差,黏康酸与乙烯的Diel-Alder反应难以直接进行。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引入关键的黏康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产物相比于黏康酸更易发生Diel-Alder反应。经过串联的酯化、环加成和脱氧反应后,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总收率可达80.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芳,刘博文,谈继淮,刘准,朱新宝.对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增塑剂的合成及应用[J].精细化工.2019
[2].郑宁来.中科院研发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J].聚酯工业.2016
[3]..大连化物所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研究取得新进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6
[4].孙雨,徐乃库,程博闻,谢淳,郭成越.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aCO_3复合树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5
[5].孙加宝,薛鹏冲,卢然.双咔唑取代的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压致荧光变色性质[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2014
[6].汪多仁.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开发与应用进展(2)[J].中国包装.2006
[7].张健飞.对苯二甲酸二乙酯(DTP)及聚酯(PET)纤维生物降解性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3
[8].胡永其,金熹高,陈柳生,钱人元.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物理老化过程的荧光光谱研究[J].中国科学(B辑化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