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包括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和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还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本实用新型有着较宽的适应能力,电路简单,成本低,但又很好的保护了电子电路不因上电瞬间硬冲击损坏电路,本电路能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包括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和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还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分别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和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包括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和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还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分别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和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包括PWM模块P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包括功率开关管Q1、电阻R3、电阻R2和变压器T2,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两端分别连接PWM模块P1的脚1和脚2,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另一端、功率开关管Q1的源极和地,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一端,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450V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包括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二极管D1和电容C1,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一端接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1连接电容C1和输出端OU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包括比较器U1、电阻R4和电容C3,比较器U1的脚3连接电容C3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比较器U1的脚2连接PWM模块P1的脚4,比较器U1的脚1连接PWM模块P1的脚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OUT-,比较器U1的型号为LM32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技术应用里面各种电路里因多方面原因,未给实际应用电路设计相应软启动功能,给产品带来硬冲击,使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直流微网属于新能源产品的新生事物,现有的主流产品是并网型的双向DCDC变流器简称PCS,如果要给直流负载供电还需要一个DCDC变换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直流电网一旦故障系统将会崩溃不能继续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包括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和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还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分别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和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包括PWM模块 P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包括功率开关管 Q1、电阻R3、电阻R2和变压器T2,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两端分别连接PWM模块P1的脚 1和脚2,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另一端、功率开关管Q1的源极和地,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一端,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450V直流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包括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二极管D1和电容C1,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一端接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1连接电容C1和输出端OUT+。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包括比较器U1、电阻R4和电容C3,比较器U1的脚3连接电容C3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 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比较器U1的脚2连接PWM模块P1的脚4,比较器U1的脚1连接 PWM模块P1的脚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OU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着较宽的适应能力,电路简单,成本低,但又很好的保护了电子电路不因上电瞬间硬冲击损坏电路,本电路能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实施例1:一种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控制电路,分为三大四大部件组成。第一部件为“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第二部件为“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第三部件为“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第四部件为“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还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分别连接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和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
自动电池充电器主功率部件是由初级高压滤波储能电容C2,主功率隔离变压器T1(初级),功率开关管Q1,限流、放电电阻R3、R4及PWM隔离驱动变压器组成。自动电池充电器输出整流滤波部件是由主功率隔离变压器T1(次级),整流二极管D1,滤波储能电容C1,经采样电阻R1到GND组成。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是由PWM模块,其内部带有可设置,自动调节REF组成。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是由比较器U1,信号采集电阻R4,滤波电容C3,及关键元件R1组成。
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两端分别连接PWM模块P1的脚1和脚2,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另一端、功率开关管Q1的源极和地,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一端,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450V直流电。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一端接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1连接电容C1 和输出端OUT+。比较器U1的脚3连接电容C3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 的另一端和电阻R1,比较器U1的脚2连接PWM模块P1的脚4,比较器U1的脚1连接PWM 模块P1的脚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OUT-。
当电路上电瞬间功率开关管Q1导通工作,隔离变压器输出,整流二极管D1输出经R1 电压加到电容C1上下两端,因电容C1上下两端电压不可突变,电容两端瞬间加压可视为输出瞬间短路,回路电流极大,那么在电阻R1采样电阻上就产生了压降,被“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的比较器U1经电阻R4采集到即与REF进行比较输出,送入PWM模块 P1快速分析,是否已超出软启动设置值,超出则停止PWM输出从而关断功率开关管Q1,达到软启动保护功能,当功率开关管Q1被保护关断后,“自动电池充电器软启动电路”的比较器U1经电阻R4采集不到电阻R1上的信号时,这时U1就不输出,PWM模块自动输出PWM信号驱动功率开关管Q1导通工作,如此快速循环直至电容C1两端充上能量,“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就会自动调节REF让整机能够正常输出最大功率,实现软启动软输出。可根据整机设计带载能力,调节“自动电池充电器主控PWM模块”REF值,即可上电快速带起负载,又能软件保护充电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设计的功率开关管Q1选用MOSFET-N,其响应速度块,通过栅极的电流控制其导通和关断,开关次数多,适用于本设计的集成化使用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940.2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27242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H02M 3/335
专利分类号:H02M3/335;H02H7/12;H02J7/00
范畴分类:37C;
申请人:深圳市品鼎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品鼎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约社区水二路水背龙工业区8号银联通1栋4楼403号
发明人:梁干;胡福洲
第一发明人:梁干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品鼎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