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颂阳张炜(辽阳市中心医院循环二科111000)
患者男84岁,以反复间断呼吸困难五年,加重2周,来诊,入院时心电图示房颤伴III度房室阻滞,室性逸搏,心室率40次/分。查:BP110/80MMHg,焦虑状态,呼吸困难,端坐位,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散在干湿罗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顿。入院后给强心利尿扩血管,患者仍有气短不能平卧,于异丙肾静脉点滴,心室率升至60次/分,患者逐渐可平卧,气短缓解。次日晨,心电监护示短阵室速,伴有失神发作,减慢异丙肾后,室速有所减少,停用后,室速消失,但心率又降至45次/分左右。拟行起搏器治疗,术前胸部CT示:右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室扩张。左室与肺动脉相连,结合临床患者无明显紫绀情况,诊断为先天性矫正型左转位的大动脉转位(主动脉在左前方,肺动脉在右后方,左右心室之间的前方。心室左,右颠倒,右侧为解剖左心室,房室瓣为二尖瓣,左侧为解剖右心室,房室瓣为三尖瓣),术前心脏彩超进一步证实上述解剖变异,由于解剖右心室先天发育特点,心肌细胞含量及力量,做功效能都较左心差,长期负荷下,导致衰竭,导致每搏量下降,再加变时及房室阻滞,导致心搏量下降,临床出现心衰症状。拟用起搏器纠正及改善心脏变时功能。术前讨论分析因为存在解剖学上的变异,电极过瓣及到位可能存在困难,解剖左心的解剖结构与常规植入电极的右心室不同,应尽力简化术式,缩短手术时间,采用主动电极,VVI模式,单电极,简化手术。先不做囊袋,防止手术时间过长,引发感染。植入过程中,心室电极植入困难,弯导丝过二尖瓣困难,换用直导丝,多次尝试后,送入解剖左心室心尖部。出现短阵室速,微调电极位置,室速消失,测试参数满意,固定电极。70次/分起搏。术前估计手术时间会长,穿刺植入电极后做囊袋。术后强化利尿,强心治疗,神经内分泌治疗,强化出入量管理,后缓解出院。
讨论
1、单腔或双腔起搏器电极植入常规部位为右室心尖部起搏或流出道,本例电极植入部位实际为解剖左心室,其形态结构电生理特性与右心室明显不同,本例患者植入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几率高于常规右心室植入。植入后是否需要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需要进一步长期观察。植入的电极参数也不同于常规,表现为感知阈值略高于右室。(13mv)
2、由于二尖瓣位置,结构,形态与常规右心室的三尖瓣明显不同,加之心衰后心脏形态改变,常规影像学定位困难,电极到位极困难,用直导丝回撤,像钓鱼式悬吊进左心室,术前预估植入困难,后作囊袋,防止后期因手术时间过长,引发的感染。
参考文献
[1]凌凤,主编.心脏解剖与临床,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