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包括进水壳体、出水壳体,进水壳体包括进水接头、进水管,出水壳体包括出水接头、出水管,出水管尾端外径与进水管尾端外径相同且焊接连接,出水管与出水接头连接处设有环形插槽,进水管内设有滤网,滤网为斗笠状,滤网中心向进水管方向凸起,滤网边缘插入环形插槽,滤网中心设有向出水管方向延伸的顶杆,顶杆伸出出水管,进水接头外周和出水接头外周设有环形凸棱,进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进水管方向倾斜,出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出水管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斗笠状的滤网,增加滤网表面积,提升滤网的过滤效率,通过顶杆和环形插槽实现滤网的拆装,便于清洗滤网和更换滤网。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壳体、与所述进水壳体连接的出水壳体,所述进水壳体包括管状进水接头、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头尾部的管状进水管,所述出水壳体包括管状出水接头、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头尾部的管状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尾端外径与所述进水管尾端外径相同且焊接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处设有环形插槽,所述进水管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为斗笠状,所述滤网中心向所述进水管方向凸起,所述滤网边缘插入所述环形插槽,所述滤网中心设有向所述出水管方向延伸的顶杆,所述顶杆伸出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接头外周和所述出水接头外周设有环形凸棱,所述进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所述进水管方向倾斜,所述出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所述出水管方向倾斜。
设计方案
1.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壳体、与所述进水壳体连接的出水壳体,所述进水壳体包括管状进水接头、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头尾部的管状进水管,所述出水壳体包括管状出水接头、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头尾部的管状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尾端外径与所述进水管尾端外径相同且焊接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处设有环形插槽,所述进水管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为斗笠状,所述滤网中心向所述进水管方向凸起,所述滤网边缘插入所述环形插槽,所述滤网中心设有向所述出水管方向延伸的顶杆,所述顶杆伸出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接头外周和所述出水接头外周设有环形凸棱,所述进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所述进水管方向倾斜,所述出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所述出水管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壳体和所述出水壳体均为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是,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出水弧形面,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设有进水弧形面,所述出水管内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头内径,所述进水管内径大于所述进水接头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是,所述进水接头头部内孔设有止动块,所述滤网朝向所述进水接头一侧设有止动条,所述止动条头部抵止所述止动块尾端,所述止动条至少两个且绕所述进水接头内孔轴线作环形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止动块之间间隙不小于所述止动条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是,所述滤网一侧自所述滤网中心向所述滤网边缘延伸的纵向加强筋,所述止动条与所述滤网连接处之间连接有环形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是,所述止动块尾端设有V形缺口,所述止动条设有插入所述V形缺口的V形尖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是,所述滤网边缘设有金属环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其特征是,所述顶杆伸出所述出水管一端外周设有防滑凸起。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
背景技术
对于部分供水场合,通常需要供给的水体内不含较大的固体杂质,因此需要在供水管上设置初级过滤装置,现有的初级过滤器壳体内设置平面过滤网,易堵塞、压力损耗大,现也有凸起滤网的过滤器,但是现有凸起过滤器堵塞时,难以清理滤网,滤网破损时,需要整体更换,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包括进水壳体、与所述进水壳体连接的出水壳体,所述进水壳体包括管状进水接头、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头尾部的管状进水管,所述出水壳体包括管状出水接头、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头尾部的管状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尾端外径与所述进水管尾端外径相同且焊接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处设有环形插槽,所述进水管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为斗笠状,所述滤网中心向所述进水管方向凸起,所述滤网边缘插入所述环形插槽,所述滤网中心设有向所述出水管方向延伸的顶杆,所述顶杆伸出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接头外周和所述出水接头外周设有环形凸棱,所述进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所述进水管方向倾斜,所述出水接头外周的环形凸棱尖端向所述出水管方向倾斜。
上述设计中通过斗笠状的滤网,增加滤网表面积,提升滤网的过滤效率,通过顶杆和环形插槽实现滤网的拆装,便于清洗滤网和更换滤网。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壳体和所述出水壳体均为塑料材质,重量轻,耐腐蚀性好,便于成型。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出水弧形面,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设有进水弧形面,所述出水管内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头内径,所述进水管内径大于所述进水接头内径。进水弧面便于进水接头与进水管过渡连接,出水弧形面便于出水接头与出水管过渡连接。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接头头部内孔设有止动块,所述滤网朝向所述进水接头一侧设有止动条,所述止动条头部抵止所述止动块尾端,所述止动条至少两个且绕所述进水接头内孔轴线作环形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止动块之间间隙不小于所述止动条宽度。止动块和止动条有效对滤网进行支撑,防止回水或者水压拨动时,滤网脱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一侧自所述滤网中心向所述滤网边缘延伸的纵向加强筋,所述止动条与所述滤网连接处之间连接有环形加强筋。环形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能够有效提升滤网强度,便于滤网定向变形,实现滤网的拆装。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块尾端设有V形缺口,所述止动条设有插入所述V形缺口的V形尖端,提升止动条和止动块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边缘设有金属环边,便于滤网插入环形插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伸出所述出水管一端外周设有防滑凸起,便于转动顶杆实现滤网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斗笠状的滤网,增加滤网表面积,提升滤网的过滤效率,通过顶杆和环形插槽实现滤网的拆装,便于清洗滤网和更换滤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在图中1.出水管,2.进水管,3.防滑凸起,4.出水弧形面,5.环形凸棱,6.出水接头,7.进水弧形面,8.进水接头,9.顶杆,10.环形插槽,11.金属环边,12.止动条,13.V形尖端,14.止动块,15.V形缺口,16.滤网,17.纵向加强筋,18.环形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滤网可拆卸式直通过滤头,包括进水壳体、与所述进水壳体连接的出水壳体,所述进水壳体包括管状进水接头8、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头8尾部的管状进水管2,所述出水壳体包括管状出水接头6、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头6尾部的管状出水管1,所述出水管1尾端外径与所述进水管2尾端外径相同且焊接连接,所述出水管1与所述出水接头6连接处设有环形插槽10,所述进水管2内设有滤网16,所述滤网16为斗笠状,所述滤网16中心向所述进水管2方向凸起,所述滤网16边缘插入所述环形插槽10,所述滤网16中心设有向所述出水管1方向延伸的顶杆9,所述顶杆9伸出所述出水管1,所述进水接头8外周和所述出水接头6外周设有环形凸棱5,所述进水接头8外周的环形凸棱5尖端向所述进水管2方向倾斜,所述出水接头6外周的环形凸棱5尖端向所述出水管1方向倾斜。
上述设计中通过斗笠状的滤网16,增加滤网16表面积,提升滤网16的过滤效率,通过顶杆9和环形插槽10实现滤网16的拆装,便于清洗滤网16和更换滤网16。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壳体和所述出水壳体均为塑料材质,重量轻,耐腐蚀性好,便于成型。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接头6与所述出水管1之间设有出水弧形面4,所述进水接头8与所述进水管2之间设有进水弧形面7,所述出水管1内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头6内径,所述进水管2内径大于所述进水接头8内径。进水弧面便于进水接头8与进水管2过渡连接,出水弧形面4便于出水接头6与出水管1过渡连接。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接头8头部内孔设有止动块14,所述滤网16朝向所述进水接头8一侧设有止动条12,所述止动条12头部抵止所述止动块14尾端,所述止动条12至少两个且绕所述进水接头8内孔轴线作环形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止动块14之间间隙不小于所述止动条12宽度。止动块14和止动条12有效对滤网16进行支撑,防止回水或者水压拨动时,滤网16脱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16一侧自所述滤网16中心向所述滤网16边缘延伸的纵向加强筋17,所述止动条12与所述滤网16连接处之间连接有环形加强筋18。环形加强筋18和纵向加强筋17能够有效提升滤网16强度,便于滤网16定向变形,实现滤网16的拆装。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块14尾端设有V形缺口15,所述止动条12设有插入所述V形缺口15的V形尖端13,提升止动条12和止动块14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16边缘设有金属环边11,便于滤网16插入环形插槽10。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9伸出所述出水管1一端外周设有防滑凸起3,便于转动顶杆9实现滤网16的拆装。
拆卸滤网16时,通过旋转并拉动顶杆9实现止动块14与止动条12错位,挡止动块14和止动条12完全错位后,向进水方向顶出顶杆9,滤网16变形实现滤网16通常进水接头8顶出,安装滤网16时,从出水接头6将滤网16尖端和止动条12塞入,滤网16边缘到达环形插槽10位置时,滤网1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撑开并使得滤网16边缘插入所述环形插槽10,旋转顶杆9使得止动条12端部抵止所述止动块14端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1775.1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735064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01D29/01
专利分类号:B01D29/01;B01D29/96;B01D35/02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南京斯迪兰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斯迪兰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永阳镇琴音大道211号
发明人:李六顺
第一发明人:李六顺
当前权利人:南京斯迪兰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加强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