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行为论文_李瑞琴,肖忠意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蓄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预防性,收入,幸福感,性别,储蓄率,消费行为,归属感。

储蓄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琴,肖忠意[1](2019)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决策机制——基于城市归属感视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微观数据,从城市归属感视角切入,聚焦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决策机制。研究发现,提升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可增加其家庭消费支出并降低其家庭储蓄规模,但农民工家庭的消费储蓄决策却存在明显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差异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消费不确定性会与城市归属感形成显着的交互作用,并对进城农民工家庭储蓄决策产生显着影响。因此,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通过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释放消费潜力的思路,应该充分降低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9年04期)

姚东旻,许艺煊,张鹏远[2](2019)在《参考点依赖偏好能够解释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吗》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行为经济学家将参考点依赖偏好引入储蓄模型,尝试以参考点的变化解释不确定情景下的居民储蓄行为,然而该模型的预测力和解释力因缺少经验证据支持而仍然未知。为确定参考点依赖偏好能否解释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特殊情景,建立了两期的参考点储蓄决策模型,依据地震变化所造成的全部路径,对居民储蓄与幸福感变化展开理论预测,进一步借助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验证预测路径的现实解释力。研究发现:地震灾难能够对不同人群的参考点产生"回归"影响——对原本高参考水平者,灾难会降低其参考点;对原本低参考水平者,灾难会提升其参考点。参考点的"回归"能够有效地解释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内,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家庭储蓄率升高的现象。(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9年02期)

姚东旻,许艺煊,张鹏远[3](2019)在《灾难经历、时间偏好与家庭储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学术界就灾难经历对个体时间偏好的影响争议不断。本文从时间偏好的心理实质出发,在理清认知判断、自我控制、时间偏好和家庭储蓄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灾难冲击对个体跨期选择行为影响的一般分析框架。我们认为灾难冲击至少使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判断能力中的一种得到提升,引起时间偏好增强并最终致使储蓄增加。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综合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广义分位数回归法和合成控制法研究发现:地震后,灾区城镇家庭户主做事情更加集中精力,更加主动积极(暗示了认知判断能力提升),二者均对自我控制能力产生影响,但方向相反,最终结果不确定。另外,灾后户主做事更加有主见,认知判断能力提升。以上自我控制能力与认知判断能力的综合变化最终使得时间偏好增强,储蓄增加。(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期刊2019年01期)

顾思蒋,夏庆杰[4](2018)在《中国城镇家庭储蓄行为研究:1995-2013》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1995-2013年间中国城镇家庭储蓄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重点考察了收入风险与财富储备对我国城镇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本文在样本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在均值和分位水平上构建并估计了储蓄方程,发现收入水平、收入不确定性、财富水平、家庭规模、人力资本投资、婚姻竞争与家庭储蓄率显着相关。通过对期际储蓄率变动进行反事实分解,我们发现中国城镇家庭在1995-2002年间的储蓄率增长主来源于由储蓄方程常数和省份效应引起的结构效应,而2002-2013年间的储蓄率增长则主要归因于收入增长引起的构成效应。此外,通过结构效应的协变量分解,本文考察了两段时期城镇家庭预防性储蓄针对收入不确定性和财富水平的敏感程度变化。(本文来源于《劳动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梅立兴,游子榕,许焕[5](2018)在《幸福感是否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情绪因素的角度,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研究幸福感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幸福感对其参与储蓄和储蓄率有显着负向影响,以城市幸福感指数作为居民幸福感的工具变量,利用2SLS回归方法检验,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对未来经济和利率的乐观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幸福感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而不确定性和遗赠储蓄动机不能解释幸福感的影响。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高储蓄率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李江河,孔祥利,石珊珊[6](2018)在《消费习惯形成视角下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中国城乡居民1999—201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结合预防性储蓄和习惯形成理论,对中国城乡居民储蓄率超常持续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展开研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面临着未来收支更大的不确定性上城乡居民都存在显着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相对大于城镇居民;在消费行为上城乡居民都有一定的惯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惯性更强,使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城镇居民。因此,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扭转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不确定性预期,倡导农村居民改变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降低中国居民高储蓄率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根本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娜[7](2018)在《基于奢侈品的消费者跨期消费储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也步入了新常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被视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研究我国居民的跨期消费行为这一重要经济变量成为衡量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重要指标,从而进一步决定我国的投资和储蓄水平。本文从一个更细分和新颖的角度来研究跨期消费,在考虑奢侈品基础上分析消费者个人跨期消费储蓄行为。(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8年21期)

王典,李涛[8](2018)在《县域居民储蓄行为对投资国债的影响——以河北省深泽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深泽县居民的储蓄行为和他们对国债的认识,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深泽县居民的储蓄意愿比较强烈,储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买房和预防意外支出。大部分居民更喜欢投资风险较低、期限较短的金融产品,非常厌恶负债。被调查者认为国债的劣势主要是收益率偏低和宣传不到位。通过探究深泽县居民储蓄行为与投资金融产品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国债未来改进的方向应为增加短期储蓄国债品种和加大宣传国债的力度。(本文来源于《河北金融》期刊2018年07期)

夏庆杰,顾思蒋[9](2018)在《中国中老年家庭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中国中老年家庭入户调查数据,基于理论文献中广泛使用的标准可加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影响中老年家庭储蓄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时期内,中老年家庭储蓄率与稳定收入、非稳定收入显着正相关,与家庭资产、城市户口、户主婚姻状况和户主受教育程度显着相关。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结果还显示,各因素对家庭储蓄的影响通常随着储蓄分位点的变高逐渐减弱。实证结果表明,预防性动机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趋势,同时对我国中老年家庭储蓄率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8年07期)

朱宪东[10](2018)在《中国城乡流动家庭储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的人均GDP持续增长,然而消费率却不断下降,在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清楚我国家庭储蓄的影响因素对于振兴国内消费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中国的消费率低迷,很难完全由传统理论解释。本文主要基于家庭内部子女性别微观视角,对我国家庭储蓄行为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微观截面数据,考察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储蓄影响。以家庭储蓄为被解释变量,主要的解释变量包括家庭中男孩占家庭人口规模的比例,家庭中女孩占家庭人口规模的比例,控制变量包括家庭收入、家庭收入的平方、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拥有的土地亩数、家庭拥有的房产估值。接下来本文对家庭储蓄背后的动机进行验证。首先验证了家庭的教育支出是否有性别偏好。本文采取多元回归模型,以家庭教育支出,解释变量为15-24岁男孩占比、15-24岁女孩占比,控制变量为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家庭收入平方、家庭拥有的房产价值估计。在子女结婚上,本文控制了相关变量,研究家庭储蓄和子女结婚概率的关系,在验证退休保障和医疗保障问题上,我们用了受限因变量模型。本文发现,家庭中男孩的数量确实和家庭储蓄有着显着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子女性别确实会影响家庭储蓄,为了进一步研究子女性别对家庭储蓄产生影响机制,我们通过对四个储蓄动机的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支出和男孩占家庭规模比例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子女结婚上,在性别比例失调越严重的地方,有儿子的家庭储蓄更高。家庭储蓄越高,成年儿子未婚的可能性更低,这两种因素对女儿婚姻的影响并不显着;退休保障和医疗保障上,儿子数量与其是替代关系。总的来说,有儿子的家庭倾向于提高储蓄,而这背后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儿子教育和儿子结婚。本文从家庭和子女性别角度解释了中国目前储蓄率高企的原因(除去公司储蓄)。(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8-06-01)

储蓄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末,行为经济学家将参考点依赖偏好引入储蓄模型,尝试以参考点的变化解释不确定情景下的居民储蓄行为,然而该模型的预测力和解释力因缺少经验证据支持而仍然未知。为确定参考点依赖偏好能否解释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特殊情景,建立了两期的参考点储蓄决策模型,依据地震变化所造成的全部路径,对居民储蓄与幸福感变化展开理论预测,进一步借助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验证预测路径的现实解释力。研究发现:地震灾难能够对不同人群的参考点产生"回归"影响——对原本高参考水平者,灾难会降低其参考点;对原本低参考水平者,灾难会提升其参考点。参考点的"回归"能够有效地解释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内,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家庭储蓄率升高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蓄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瑞琴,肖忠意.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决策机制——基于城市归属感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9

[2].姚东旻,许艺煊,张鹏远.参考点依赖偏好能够解释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吗[J].财贸经济.2019

[3].姚东旻,许艺煊,张鹏远.灾难经历、时间偏好与家庭储蓄行为[J].世界经济.2019

[4].顾思蒋,夏庆杰.中国城镇家庭储蓄行为研究:1995-2013[J].劳动经济研究.2018

[5].梅立兴,游子榕,许焕.幸福感是否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8

[6].李江河,孔祥利,石珊珊.消费习惯形成视角下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对比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

[7].李娜.基于奢侈品的消费者跨期消费储蓄行为研究[J].时代金融.2018

[8].王典,李涛.县域居民储蓄行为对投资国债的影响——以河北省深泽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8

[9].夏庆杰,顾思蒋.中国中老年家庭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8

[10].朱宪东.中国城乡流动家庭储蓄行为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论文知识图

养老保险资金转移关系框图进口冲击的响应函数利率冲击的响应函数实际财政社保支出增长率被调查农户储蓄目的选择情况储蓄行为不变、财产损失超过人员...

标签:;  ;  ;  ;  ;  ;  ;  

储蓄行为论文_李瑞琴,肖忠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