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论文_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理,塔里木,莱阳,鄂尔多斯,柯坪,古生代,渤海。

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1](2019)在《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古地理和沉积物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米仓山早寒武世地层的物源区母岩,长期以来持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来自东北汉南古陆和(或)西北摩天岭古陆(碧口地块)。然而,仙女洞组的岩相古地理等确定的物源方向并不支持。灰色泥岩和灰色灰岩,发育水平层理,沉积环境为泻湖;灰色厚层鲕粒灰岩等(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和鲕状交错层理)、沉积环境为鲕粒滩;灰色中-厚层角砾状灰岩和砾屑灰岩等,发育滑塌构造,沉积环境为碳酸盐斜坡。区域古地理指示,沿福庆-正源-大两-杨坝-桥亭一线向北东方向,沉积水体逐渐变深,古地理由泻湖、鲕粒滩逐渐过渡为碳酸盐斜坡。交错层理恢复的古潮流指示,潮流主要为西北和西南方向。重矿物组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以花岗岩和变砂岩、泥岩为主。综合分析表明,仙女洞组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碧口地块和西南康滇古陆的花岗岩、变质砂岩和变质泥岩,且经历再旋回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袁立,姚君波,温宏雷,黄志发,刘栋[2](2019)在《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古郯庐断裂两侧地块分布特征,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古地理格局,以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基于钻井岩心、薄片及露头观察,总结了典型沉积相标志,认为区内发育近岸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等3类沉积相,台内洼地、灰泥丘、台内滩、舄湖、台坪等5类沉积亚相,以及9类沉积微相。在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相划分与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刻画了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4个典型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受二级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和古地形的影响,早寒武世靠近(水下)古隆起区发育近岸潮坪相,中部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发育;中寒武世厚层鲕粒滩广泛发育;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广泛发育局限台地白云岩坪、石灰岩坪;中奥陶世广泛发育开阔台地相台内洼地泥晶灰岩沉积。(本文来源于《海相油气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刘君,刘贝贝,张森[3](2019)在《河南晚石炭世太原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省位于华北晚古生代大坳陷盆地南缘。晚石炭世太原组和早二迭世山西组是主要含煤层位。通过研究河南地区剖面特征与岩性组合,结合测井曲线、野外地质现象等表明,河南晚石炭世太原组的沉积环境障壁岛相、泻湖相、潮坪相均有发育。(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17期)

王鸿钧,黄宝春,赵千,薛鹏飞[4](2019)在《塔里木地块晚新元古代古地理位置的古地磁新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的古地理位置一直都存在争议。本文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晚新元古代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两个剖面286块古地磁样品进行了系统古地磁学研究,从151个样品中分离获得了叁个剩磁组分。其中,中温组分未通过褶皱检验,为新生代的重磁化结果;高温特征剩磁组分HTC1和HTC2均通过了褶皱检验,且HTC1组分还在95%置信水平上通过了倒转检验。但HTC2组分对应古地磁极落在塔里木地块晚泥盆世—中石炭世古地磁极之间,而HTC1对应古地磁极,λ_p/φ_p=4.5°S/93.0°E(dp/dm=7.6°/9.9°)显着区别于塔里木显生宙以来的古地磁极。为此,我们将HTC1组分解释为岩石形成时期获得的原生剩磁;根据砂岩碎屑锆石测年结果,其年龄为~588 Ma。结合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以及邻近陆块的古地磁数据,我们认为塔里木地块在新元古代很可能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外围,澳大利亚-东南极板块的西北缘;在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中,随着原特提斯洋的扩张不断向西北方向漂移,直到~580 Ma完全裂离于澳大利亚古陆。(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阎琨,赵志刚,马伟,韩小梦[5](2019)在《塔里木柯坪地区上奥陶统印干组碳酸盐岩微相和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塔里木西北缘柯坪地区上奥陶统印干组碳酸盐岩发育良好,不同地区岩性变化较大。通过对其不同剖面位置的微相类型进行研究,识别出10种微相类型,与威尔逊标准相模式对比,将其划分为5种沉积相,在印干组中首次识别出台缘浅滩相、台地边缘斜坡相。印干组沉积期古地理特征为南西水浅(主要为台缘浅滩-台缘斜坡相)、北东水深(主要为广海陆棚-盆地边缘相)。通过沉积相变化规律,识别出在印干组沉积中晚期,存在一次大规模海退事件。(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张光亚,童晓光,辛仁臣,温志新,马锋[6](2019)在《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油气分布(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新生代6个地质时期现今地理位置和古板块位置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及分析,重点阐述中新生界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结合前寒武纪及古生代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规律及其对全球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形成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具有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陆生长时期的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显着增加;滨浅海相区具有前寒武纪—泥盆纪、石炭纪—叁迭纪、侏罗纪—新近纪等3个明显的旋回,与之相对应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亦呈3个旋回;湖泊相在中新生代相对发育;蒸发岩盐沼相主要发育在泥盆纪、二迭纪、叁迭纪。白垩系是全球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其次是侏罗系和古近系烃源岩;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油气比碳酸盐岩储集层多;泥页岩为盖层的油气藏数量及油气储量最多,而蒸发岩盖层封闭能力最强,可形成一些超大型油气田。图12参45(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5期)

邵东波,包洪平,魏柳斌,蔡郑红,武春英[7](2019)在《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地区在奥陶纪处于华北克拉通板块的西南边缘地区。由于受秦岭—祁连—贺兰叁叉裂谷系开裂—聚合作用的影响,奥陶纪鄂尔多斯地区与华北克拉通已开始出现明显构造与沉积作用的分异,突出表现为奥陶纪沉积期鄂尔多斯东部大规模膏盐岩沉积层的发育。古构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总体呈现为"叁隆—两坳—一古陆"的古构造分布格局;奥陶纪经历了冶里—亮甲山期的早期边部海侵、马家沟期振荡性的整体沉降海侵以及平凉—背锅山期的西南边缘快速沉陷的古地理演化过程,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演化特征。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整体的沉积充填作用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受中央古隆起控制、东西向沉积分异明显;二是随时代演进,早中期以内源沉积为主,晚期则以混源或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叁是西南边缘沉积巨厚,是奥陶纪最为活跃的构造沉降区。(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任天龙[8](2019)在《胶莱盆地东缘早白垩世莱阳群沉积序列及岩相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早期莱阳群沉积体现了湖盆由开始形成—鼎盛—萎缩消亡的全过程,发育由冲洪积相—湖相—叁角洲相—河流相沉积的完整序列,且由东至西,由湖相到河流相逐渐过渡;古水流方向显示莱阳期盆地中心位于朱吴断裂、海阳断裂带之间,以断裂带为界,以西水流方向大致为由NW至SE向,以东水流方向则为由SE至NW向;早白垩世早期莱阳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明显受区域性牟(平)-即(墨)断裂带活动所控制。(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7期)

孙智新,袁金良,王平丽[9](2019)在《华北地台寒武系张夏组盘车沟段岩石地层与古地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张夏组地层岩性变化较大,盘车沟段是其中部一套碎屑岩发育的岩石地层单位。本文通过对鲁西东部地区13处盘车沟段发育的13条剖面进行研究,确定了其起始的精确生物地层位置,揭示了盘车沟段地层南厚北薄、顶底界面从南到北逐渐变新的变化规律,判断其发育受华北地台南升北降的构造运动的控制。同时,结合盘车沟段的古生物特征,判断盘车沟段代表了华北这一时期少见的台地边缘-陆棚环境,较准确地恢复了华北地台这一时期的古地理面貌。(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许露露,龚志愚,徐聪,赵雪松,翁茂芝[10](2019)在《下扬子鄂东南南华系莲沱组—南沱组岩性特征及岩相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下扬子鄂东南南华系地层进行剖面测量,描述南华系地层岩性、砾石发育特征及其与顶底地层的接触关系,通过地层对比分析南华系地层沉积相及物源方向。研究表明莲沱组与下伏大药姑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砾石砾径3~15mm,向上砾径逐渐减小,区内常缺失古城组和大塘坡组,南沱组砾石砾径2~15mm,上部砾石比下部略增多,与上覆陡山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莲沱期四斗朱水库剖面离剥蚀区较近,物源丰富,斜层理发育,为河流—叁角洲平原沉积环境,郭源村剖面离物源较远,粒度相对较细,岩石呈灰—灰绿色,为叁角洲前缘—临滨相沉积环境。南陀组砾石特征表明区内南华系地层物源来自西北方向。(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古郯庐断裂两侧地块分布特征,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古地理格局,以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基于钻井岩心、薄片及露头观察,总结了典型沉积相标志,认为区内发育近岸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等3类沉积相,台内洼地、灰泥丘、台内滩、舄湖、台坪等5类沉积亚相,以及9类沉积微相。在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相划分与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刻画了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4个典型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受二级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和古地形的影响,早寒武世靠近(水下)古隆起区发育近岸潮坪相,中部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发育;中寒武世厚层鲕粒滩广泛发育;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广泛发育局限台地白云岩坪、石灰岩坪;中奥陶世广泛发育开阔台地相台内洼地泥晶灰岩沉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古地理和沉积物源分析[J].地质学报.2019

[2].袁立,姚君波,温宏雷,黄志发,刘栋.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J].海相油气地质.2019

[3].刘君,刘贝贝,张森.河南晚石炭世太原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4].王鸿钧,黄宝春,赵千,薛鹏飞.塔里木地块晚新元古代古地理位置的古地磁新制约[J].地质学报.2019

[5].阎琨,赵志刚,马伟,韩小梦.塔里木柯坪地区上奥陶统印干组碳酸盐岩微相和古地理[J].新疆地质.2019

[6].张光亚,童晓光,辛仁臣,温志新,马锋.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油气分布(二)[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7].邵东波,包洪平,魏柳斌,蔡郑红,武春英.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9

[8].任天龙.胶莱盆地东缘早白垩世莱阳群沉积序列及岩相古地理[J].山东国土资源.2019

[9].孙智新,袁金良,王平丽.华北地台寒武系张夏组盘车沟段岩石地层与古地理特征[J].地层学杂志.2019

[10].许露露,龚志愚,徐聪,赵雪松,翁茂芝.下扬子鄂东南南华系莲沱组—南沱组岩性特征及岩相古地理[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研究技术路线框图水库、河道蓄水启裂作用模式中国南方二迭纪地壳活动性展布图华南层序Ⅰ聚煤规律图阳古地理及“?北疆主要蛇绿混杂岩带分布及地质时代

标签:;  ;  ;  ;  ;  ;  ;  

古地理论文_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