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系数论文_严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释电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数,测量,速率,铁电体,电流,算法,测试。

热释电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严荣[1](2014)在《基于LiTaO_3晶体的热释电系数与探测器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波由于其处在电磁波谱的特殊频谱位置,使得其相比于其他波段,具有某些特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而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热释电太赫兹探测器属于非相干探测技术,不仅系统结构简单,还具有可以在常温下工作无需制冷、工作频率范围宽等优势。对于热释电太赫兹探测技术而言,如何提高系统的响应率以及抗干扰能力,是目前限制热释电太赫兹探测器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热释电系数测试平台,用该测试平台测试热释电材料性能,为选取制作热释电太赫兹探测器的敏感元提供数据支撑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电流模式和电压模式的前置运算放大电路,为微弱的热释电探测器进行信号放大、滤波处理。最后,制作热释电单元探测器,测试热释电单元探测器的性能。具体内容如下:热释电系数测试平台,采用直接法测试热释电系数。系统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单片机最小系统、A/D模数转换模块、温度测试模块、放大电路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显示模块组成。测试LiTaO3敏感元的热释电系数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测试温度范围为37°C~48°C,热释电系数的值在1.65 10-8C/cm2°C~3.08 10-8C/cm2°C之间。其结果符合相关文献报道,验证了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的可行性。热释电高增益、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设计。本文设计PN4117阻抗匹配电路与CA3140二级放大电路组成的电压模式放大电路,以及AD549和CA3140放大电路组成的电流模式放大电路。对二者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比较,并加入滤波模块进行低噪声优化。最后设计的CA3140二级放大电路在通频带范围内的放大倍数为4030倍,50Hz衰减达-43dB。AD549放大电路的二级放大倍数范围为10~210之间,可以调节放大倍数,使热释电电流最大线性不失真输出。利用PN4117和CA3140二级放大电路,制作单元探测器;利用高精度THz源输出2.52THz作为辐射源,斩波器为5Hz时,探测单元探测器的太赫兹电压响应为1.56V,噪声电压为530μV,噪声等效功率:6.8 10-9W/Hz1/2。(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2)

林斯佳,梁庭,李颖,高利聪,周雷刚[2](2013)在《减薄抛光对钽酸锂晶体热释电系数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钽酸锂(LT)是一种优良的热释电材料,可以制作成高性能的热释电探测器。由于探测器的电压响应和探测率与红外敏感单元的厚度呈反比,所以对钽酸锂晶体的减薄成为器件成败的关键因素。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制作出厚度为30μm的超薄钽酸锂晶体,并使用电荷积分法配合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对不同厚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晶体热释电系数进行了测试和计算。测得最终制备的晶体的热释电系数达到了204μC·m-2K-1,显示出良好的热释电性能。(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3年10期)

杨俊,曾亦可,陈朝晖,罗旖旎[3](2011)在《计算机反馈控制型单串口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用单串口取代多串口,降低了系统连线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加入计算机控温机制,实现了计算机反馈控制加热炉升温速率,极大地提高了升温曲线的线性度,其线性度达到0.37%,从而消除了加热炉升温滞后性带来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用几种热释电材料对现有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新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与理论数据相符,该系统已经可以较准确测量热释电材料的热释电系数。(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1年03期)

杨俊[4](2010)在《改进串口反馈控制型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热释电系数是评价热释电材料的热释电性的重要指标,在热释电系数测量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准确的测量热释电系数在热释电材料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宗旨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原测试系统的不足,研制出一台基于单控制串口的反馈控制型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实现对热释电系数的准确评价。新测试系统依然采用直接法,在硬件和软件上对原系统做了大量改进。硬件上的改进:设计了串口译码电路,实现由单串口控制四路转换的功能;重新调校了前置转换放大电路,使其对正负电流具备相同的放大范围;放弃了原系统使用时间继电器控制加热的方式,采用由计算机反馈控温的方法;重新设计了系统的屏蔽抗干扰体系,减小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软件上的改进:按照现代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思想,重新设计了测试软件系统,美化软件界面,完善软件功能,实现了全自动测量;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弱反馈控温算法,为测试样品提供稳定的匀速升温环境;提出了由标准铌酸锂样品的升温速率拟合待测样品升温速率的方法,弥补了无法测量热释电样品实际升温速率的不足;改善电流滤波算法,并加入了热释电电流的差错处理机制。最终完成新测试系统的整体调试,使用铌酸锂、钽酸锂单晶对测试系统进行验证,测试结果符合国际公认标准,并对多种热释电材料进行测试研究,其结果符合国内外研究报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达到实用化程度。(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12-01)

张玲,崔磊,孙军,韩文卿,王俊[5](2010)在《Cr∶LiNbO_3及Cr,Fe∶LiNbO_3晶体热释电系数提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了掺杂量分别为0.2mol%、0.5mol%的掺铬同成分配比铌酸锂晶体和掺铬0.2mol%、铁0.04mol%的双掺同成分配比铌酸锂晶体。利用动态电流法测试了它们的热释电系数。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与未掺杂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相比较,掺铬铌酸锂(Cr∶LiNbO3)晶体和铬、铁双掺铌酸锂(Cr,Fe∶LiNbO3)晶体的热释电系数明显提高。同时对掺杂提高晶体热释电系数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0年S1期)

孟祥建,韩莉,孙璟兰,褚君浩[6](2009)在《0.7Pb(Mg_(1/3)Nb_(2/3))O_3-0.3PbTiO_3薄膜中自极化效应诱导的稳定热释电系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ol-gel方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0.7Pb(Mg1/3Nb2/3)O3-0.3PbTiO3,并研究了其铁电和热释电性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薄膜具有高度的(111)择优取向。结果显示,在没有任何极化处理情况下,薄膜具有稳定的热释电系数,达到1.58×10-8Ccm-2K-1。当极化电场高于3倍薄膜的矫顽电场时,薄膜的热释电系数几乎保持不变。撤掉极化电场后,薄膜的热释电系数在10天后仅仅衰减4%左右,远比PZT薄膜稳定。研究发现不同方向极化处理,薄膜的热释电电流具有非对称性,即正向极化时热释电电流随电场增加而增大,负方向极化处理时,热释电电流随电场增加而减小。这些结果显示0.7Pb(Mg1/3Nb2/3)O3-0.3PbTiO3表现出的优异热释电特性起源于薄膜中的自极化效应。(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09年06期)

狄文宁,刘林华,赵祥永,罗豪苏[7](2009)在《基于动态法的高灵敏度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热释电材料的制备和分析过程中,热释电系数是评价材料本征热释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热释电系数的测试方法,目前国内大部分科研单位所使用的是基于静态法的测量手段,该方法不仅难于使所测样品的升温曲线精确地保持线性,而且也无法克服大幅度升温过程中材料热胀等因素所带来的信号干扰。针对静态法对热释电系数的缺点,为了真实地测量出单晶材料的热释电系数,我们研制出了一套基于动态电流法原理的高灵敏度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在测试台环境方面,该系统采用调制热源的变温技术,即温度作频率约为40mHz,幅值约0.2℃的正弦变化,平衡点温度可调范围10-80℃,有效避免了测试过程中非热释电信号的影响;在测量方面,该系统采用恒流源电路为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供电,极大地提高了温度采集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同时将测量系统置于全封闭金属屏蔽箱中,使得对微弱电流的测量精度提高到了0.01nA;数据采集方面,使用Delphi作为开发平台自行编制了一套数据采集软件,采用标准的RS232串行通信的方式,将仪器设备各方面数据实时地保存于计算机中,同时也提高了数据传输稳定性。在对该系统的整体测试校正过程中,使用的是钽酸锂单晶薄片的标准试样,所测得热释电系数与文献以及国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动态法测试结果相符。(本文来源于《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1-06)

谢静菁,曾亦可,王聪,罗旖旎,姜胜林[8](2009)在《一种新型叁路自适应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动态电流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其新颖之处在于首创设计了叁路自适应微电流放大电路模块,该模块解决了弱热释电材料需要小动态范围,高灵敏度微电流放大而强热释电材料需要大动态范围,低灵敏度微电流放大的矛盾。系统先利用计算机对叁路自适应微电流放大电路进行控制,再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来获取热释电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并在计算机上以数据和图形形式显示出来。实验结果证明,该新型叁路自适应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既能满足弱热释电性材料,也能满足强热释电性材料热释电系数的测试要求。(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09年01期)

高爱华,周佳伟,刘卫国[9](2009)在《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热释电系数自动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有测量方法存在着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的缺点.为了能准确测量热释电系数,利用自带PID调节功能的高精度加热台及电流放大装置,配合虚拟仪器技术搭建了一套热释电系数自动测量系统,此系统能够较准确的测量热释电系数,测量结果表明测量精度提高且误差由原来的9.5%降至4.7%.(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张德银,黄大贵,李金华[10](2009)在《新型钽酸锂薄膜热释电系数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的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一种1μm厚的新型钽酸锂薄膜;采用直流电压对新制备的薄膜进行了极化;选择了电荷积分法,设计了与钽酸锂薄膜阻抗匹配的测试电路,组建了新的水浴搅拌加热的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完成了薄膜的热释电系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钽酸锂薄膜有较好的热释电特性,在6V、15min极化条件下,测得热释电系数为122.8μC/m2K,测试精度为1.14%,说明新开发的测试系统对新材料热释电系数测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实验误差分析表明,采用适合的搅拌速度和加热功率、采用更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设计完全匹配的测试电路,是进一步提高钽酸锂薄膜热释电系数测试精度的最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热释电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钽酸锂(LT)是一种优良的热释电材料,可以制作成高性能的热释电探测器。由于探测器的电压响应和探测率与红外敏感单元的厚度呈反比,所以对钽酸锂晶体的减薄成为器件成败的关键因素。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制作出厚度为30μm的超薄钽酸锂晶体,并使用电荷积分法配合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对不同厚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晶体热释电系数进行了测试和计算。测得最终制备的晶体的热释电系数达到了204μC·m-2K-1,显示出良好的热释电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释电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严荣.基于LiTaO_3晶体的热释电系数与探测器测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林斯佳,梁庭,李颖,高利聪,周雷刚.减薄抛光对钽酸锂晶体热释电系数影响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

[3].杨俊,曾亦可,陈朝晖,罗旖旎.计算机反馈控制型单串口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

[4].杨俊.改进串口反馈控制型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0

[5].张玲,崔磊,孙军,韩文卿,王俊.Cr∶LiNbO_3及Cr,Fe∶LiNbO_3晶体热释电系数提高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0

[6].孟祥建,韩莉,孙璟兰,褚君浩.0.7Pb(Mg_(1/3)Nb_(2/3))O_3-0.3PbTiO_3薄膜中自极化效应诱导的稳定热释电系数(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

[7].狄文宁,刘林华,赵祥永,罗豪苏.基于动态法的高灵敏度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C].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8].谢静菁,曾亦可,王聪,罗旖旎,姜胜林.一种新型叁路自适应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J].压电与声光.2009

[9].高爱华,周佳伟,刘卫国.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热释电系数自动测量系统[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

[10].张德银,黄大贵,李金华.新型钽酸锂薄膜热释电系数测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

论文知识图

气室设计和实物图含量为0.09的(Pb分别为1wt%玻璃添加量的反铁电陶瓷的...不同电场下BST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曲...不同Mg掺杂量的BST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PLT10薄膜的热释电系数和温度的...

标签:;  ;  ;  ;  ;  ;  ;  

热释电系数论文_严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