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宁夏育才中学,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一度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而现在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却在降低。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做了认真思考,分别从不正确的课前备课,不合理的教学设计,不恰当的合作学习等几方面阐述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存在的一些无效教学行为。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从关注自己的课堂入手,及时纠正不良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无效教学行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曾经,信息技术老师是最让高中其它学科老师羡慕的。因为在其他学科老师眼里,信息技术老师没有高考压力,不用备课,不用改作业,上课轻松,还特受学生欢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广泛了解,信息技术老师发现信息技术课似乎不再那么好上了。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学生强烈要求上网,在讲课时乱敲键盘和鼠标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矛盾的现象呢?原来他们所谓的“喜欢”信息技术课,只是喜欢玩电脑,而“苦”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当然,这只是从学生这方面看。那么从教师主观行为看,这也折射出教师许多平时无效的教学行为。怎样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又怎样应对呢?
1课前备课要有“活”思想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学生没有书面作业的压力,没有高考的压力,思想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教师在授课时,又往往控制学生屏幕,如果授课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就会出现以上的种种现象。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这样的情况不闻不问,有的教师只是一个劲地埋怨学生难管,却不从自身寻找问题。这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的教学失误。长此以往,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就成为一种习惯,更难控制。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备课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思考如何才能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从上课伊始就吸引到课堂中来。教师应尽量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并且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建构知识。
比如,在讲授EXCEL课程时,学生学习用公式、函数计算总分、均分,进行排序时显得有些枯燥,我就向班主任要来成绩表,让学生在上这堂课时通过计算总分、均分、排序、计算优秀率等方法将自己班的成绩重新计算一遍,从而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EXCEL的强大功用。实践证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了运用EXCEL进行成绩的分析。这也说明了,课前备课关系着我们这一节课的成败,将“活”的想法引入到备课中,才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2教学设计要有新意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依赖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还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还要备学生。看看我们有些教师的教案就知道他的这节课是怎样的设计的。比如在讲WORD时,教案上是这样写的:字体格式化,段落格式化,打开某某菜单,选择某某命令……淡而无味的设计,从而得到淡而无味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一些老师备课极其仔细,面面俱到,唯恐学生漏学,把有点关联的内容一节课内全部灌输下去,听得学生身心疲惫。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摈弃这种程序化的东西,灌输新鲜的活力到课堂中。
教师至少要了解你所教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什么,现在正在流行什么,学生更希望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得到什么,在需要落实的知识点与他们的兴趣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与热情。
比如在讲授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有些学生爱美,想把自己的照片处理的更好看,所以我们可以教他们怎样对照片美白、去痘、去斑。有些学生有自己的明星梦,我们就教他们怎样将自己的照片处理成杂志封面,让自己也当一把明星,实现自己的明星梦。
3合作学习让学生“活”起来
曾经听过一节课,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不同的搜索引擎去寻找同一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只有基础不错的几个学生在积极的进行,其余的学生有的在干其他事,有的自己找自己的,甚至有的学生名义上是在讨论,实则在聊天。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一点点实际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不是在每节课都非用不可呢?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生机勃勃,热闹异常,但是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在课堂上,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靠一个人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无法完成,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必须把任务细化由小组内各个成员来协作完成,只有大家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问题才可以解决。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让整个课堂显得活力充沛,也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4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些信息技术老师是通过期中和期末的成绩来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比如要求处理一副图像,自然,做的最好的分打的会最高,可是这忽略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毕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起点并不是一样的。对我校来说,城里的孩子接触计算机多,程度肯定会好一些,而山区的就差一些,这样的评价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怎样才是有效的评价呢?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们所做的评价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4.1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当前任务或作品中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4.2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包括是否新颖、美观,是否创造性地组合、利用了所学知识技能。
4.3协作能力的评价——看一个组内任务的总体完成情况,彼此相互协作是否可以促进组内成员的共同提高。
同时,在平时的课堂上,许多类似“很好、不错、对极了、你想的太周到了、这是我都没有考虑到的、good”等语言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心中就会有更强烈的希望,希望下次自己做得更好。教师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学生有了取得成功的欲望,当然课堂的效率就会更好。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想让课堂“活”起来,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加强自我素质,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减少教学组织上的失误,注重资源积累,不断地在原来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改进教学环节上的问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我们才能让课堂“活”力四射,充满激情。
参考文献
[1]苗逢春.评价与实践[Z].
[2]朱彩兰,李文光.新课程事业下的信息技术教学[Z].
[3]李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