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孔韧带论文_张瑶,秦向征

导读:本文包含了腰椎间孔韧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韧带,腰椎,胎儿,器官,神经,腰腿痛,论文。

腰椎间孔韧带论文文献综述

张瑶,秦向征[1](2015)在《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退行性疾病(Disc degenerativedisease,DDD)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性性滑脱、腰椎盘源性腰痛,腰椎峡部裂,腰椎退行性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等。这些疾病可致穿过椎间孔的神经卡压,受压神经难以回避,缓冲,出现疼痛及活动不便等症状。临床上常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或髓核摘除术等。腰椎间盘摘除术已是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但也有其禁忌证及并发症,如再次手术(不包括APLD及胶原酶溶核术)的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腰椎滑脱、严重椎管狭窄等。为了探索(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7-25)

曲永松,宋作涛,吕美玲,刘润涛,裴燕芳[2](2005)在《胎儿腰椎间孔韧带的观测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1具,解剖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22侧腰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L1、L2和L3横孔下韧带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1:(1.4±0.4)mm、(0.4±0.2)mm、(2.8±0.5)mm,L2:(1.3±0.4)mm、(0.4±0.2)mm、(2.8±0.5)mm,L3:(1.6±0.1)mm、(0.4±0.1)mm、(2.8±0.9)mm,L4和L5椎间孔内未发现横孔下韧带;标本中未发现体横上韧带,体横下韧带分布于L3~L5椎间孔的外侧,其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3:(2.1±0.4)mm、(0.6±0.1)mm、(4.5±1.2)mm、L4:(2.0±1.2)mm、(0.4±0.2)mm、(5.7±0.8)mm,L5:(2.4±0.8)mm、(0.4±0.2)mm、(5.0±1.0)mm。结论:胎儿腰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腰椎的正常组织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刘尚礼,顾洪生[3](2003)在《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椎间孔韧带是指位于椎间孔内外的韧带结构。196 9年Golub与Silverman[1] 首先较为详细地研究了椎间孔韧带,近年来,随着非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研究的深入,椎间孔韧带逐渐被大多数学者所注意[2 ] 。本文就椎间韧带地解剖及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1(本文来源于《脊柱外科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张勇,余克强,李义凯,汪进良,肖建国[4](2002)在《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及特点,以探讨其在腰腿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体腰椎防腐标本,解剖椎间孔区,对椎间孔韧带的起止点、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等进行观测。结果:所有标本均含有椎间孔韧带,80%椎间孔存在韧带组织,韧带以上腰椎多见,左右椎间孔韧带分布无对称性。椎间孔韧带平均厚度(0.36 ± 0.44)mm,以带状韧带为主。椎间孔垂直径、神经根孔垂直径和神经根直径分别为(17.09±2.92)mm、(11.19±3.06)mm、(4.37±1.08)mm。横孔韧带多分布在上位椎间孔,体横韧带多见于L5S1椎间孔处。结论:①腰椎间孔韧带形态变异较大,分布广泛而有一定的规律,应为正常的组织结构;②当椎间孔周围组织出现退变时,椎间孔韧带的存在可能会增加血管和神经根遭遇受挤压的危险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腰椎间孔韧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1具,解剖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22侧腰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L1、L2和L3横孔下韧带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1:(1.4±0.4)mm、(0.4±0.2)mm、(2.8±0.5)mm,L2:(1.3±0.4)mm、(0.4±0.2)mm、(2.8±0.5)mm,L3:(1.6±0.1)mm、(0.4±0.1)mm、(2.8±0.9)mm,L4和L5椎间孔内未发现横孔下韧带;标本中未发现体横上韧带,体横下韧带分布于L3~L5椎间孔的外侧,其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3:(2.1±0.4)mm、(0.6±0.1)mm、(4.5±1.2)mm、L4:(2.0±1.2)mm、(0.4±0.2)mm、(5.7±0.8)mm,L5:(2.4±0.8)mm、(0.4±0.2)mm、(5.0±1.0)mm。结论:胎儿腰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腰椎的正常组织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腰椎间孔韧带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瑶,秦向征.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C].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

[2].曲永松,宋作涛,吕美玲,刘润涛,裴燕芳.胎儿腰椎间孔韧带的观测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

[3].刘尚礼,顾洪生.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脊柱外科杂志.2003

[4].张勇,余克强,李义凯,汪进良,肖建国.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

论文知识图

~b:脊柱解剖图患者64岁,女,右下肢放射性疼痛,行走...患者41岁,女,右下肢放射性疼痛,行走...患者64岁,女,右下肢放射性疼痛,行走...患者41岁,女,右下肢放射性疼痛,行走...患者64岁,女,右下肢放射性疼痛,行走...

标签:;  ;  ;  ;  ;  ;  ;  

腰椎间孔韧带论文_张瑶,秦向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