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巴蜀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阳国志,魏晋,巴蜀,女性文化特征
巴蜀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莹[1](2019)在《从《华阳国志》看魏晋巴蜀地区女性文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将巴蜀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结合,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早期史料。并且在《先贤士女总赞》中开创了地方史志为妇女立传的先河。本文结合社会背景,从《华阳国志》出发,通过与中原主流女性文化进行比较,对于西南巴蜀地区特殊的女性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以求对于汉晋广阔的社会面貌有更全面、细致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6期)
刘静[2](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地区鱼类资源的开发与食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时期在以益州(成都府)、绵州、嘉州、夔州为核心的城市区域,鱼类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较之汉晋时代,捕捞所得的品种更加多样化,渔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人们所使用的渔具渔法有着一定的区域特色,适应了上游河道多岩石、滩险流急的水文情况。饮食文化上,鱼鲙是唐宋时期流行于巴蜀地区鱼肉烹饪的一种主流方式。与同时期同属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相比较,在鱼类资源开发上,二者又存在着一定区域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19年03期)
郭悦[3](2019)在《简析抗战时期巴蜀地区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叁四十年代,民族救亡图存之际,民众异乡求存,巴蜀地区以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地处盆地、四面群山环绕的地理优势成为众多文学家、艺术家的"避难所"。也许是历史的选择,也许是时势所迫,巴蜀地区的美术风格在时代的推动下也得到极大转变,这是我们研究现当代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对象之一,也是研究中国画地域风格的重要部分。(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邓新航,龙红[4](2019)在《巴蜀地区南朝观音造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蜀地区的观音信仰至迟始于东晋时期,至南梁时期普遍流行。目前在该地区共发现12例南朝观音造像,其类型和组合形式丰富,甚至还有2例"观音成佛"的特殊造像。巴蜀南朝观音信仰的流行与《观音经》的传诵,入蜀高僧的弘传,以及观音应验故事的流传有较大关系。从艺术风格及渊源看,巴蜀南齐观音与其他胁侍菩萨的形象相似,为"秀骨清像"风格,躯体直立,装饰简洁,受建康造像的影响较大;南梁观音造像受江南张僧繇画风的影响,形体渐趋丰满,身躯曲线明显,璎珞等装饰增多;西魏、北周占领益州之后,蜀地北周观音造像在南梁样式上继续创新,同时还受到长安样式的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物》期刊2019年03期)
薛加友[5](2019)在《试析巴、蜀文化差异——以川渝地区出土商周铜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蜀文化,即巴文化和蜀文化,是四川盆地的蜀和重庆峡江地区的巴两个部族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历史发展,巴文化与蜀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本文试从川渝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铃的器形、纹饰和组合情况所反映出来的族群、习俗、信仰等文化信息,简要探讨一下两种考古学文化各自的特点及其差异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地区青铜器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9)
唐春生,孙雪华[6](2019)在《宋代巴蜀地区的巫觋信仰与崇祀祠庙》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巫风盛行,巫觋和祠神信仰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病、求子、祛除自然灾害等。巫觋及其依附的神祠聚敛钱财,甚至对地方政权构成了潜在的危险,招致了朝廷至地方的打压。同时,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官员积极引导百姓信医不信巫,并树立有利于道德秩序和政治伦理建设的正祀之神。(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瞿文侯[7](2019)在《西魏、北周对巴蜀地区的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西魏利用南朝梁发生侯景之乱、诸侯割据、政局动荡之际,发兵南下攻占了巴蜀地区。西魏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建官立制,不断强化对该地的控制。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北周取代了西魏,其对巴蜀地区的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行政建制上,西魏在巴蜀地区共设置了叁十二州、一百零一郡、一百六十县,北周在巴蜀地区共设置了四十一州、一百一十五郡、一百九十七县。其中,北周在该地设置了益州总管府、利州总管府、信州总管府、扶州总管府、西宁州总管府、潼州总管府、泸州总管府、青州总管府、隆州总管府,此外,潼州总管府、泸州总管府、青州总管府、隆州总管府在一定时期后被废除。从绘制的地图来看,西魏、北周在巴蜀地区设置的州、郡、县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地区、种植业生产地区、河流两岸及交汇地区,同时,北周设置的州、郡、县更加深入了边远地区,这反映出北周对巴蜀地区的控制加强。职官制度上,通过从古籍中选取巴蜀地区任职、受封的一百二十四名人员中可以看出,皇室成员及世代勋贵担任着主要官职。从授官的原因来看,除史料未明确记载之外,主要分为:个人品质、治理有功、外交有功、个人廉洁、军功卓着等,其中,军功卓着占据了主要方面。此外,也有受到朝内排挤而出任巴蜀地区的官员。北周在巴蜀地区分封的爵位依次按照公、侯、伯、子、男排列,受封原因与授官原因大致相同,但仍存在子袭父爵、归降受封、父因子的功绩受封、子因父的功绩受封及因家庭其他成员的功绩受封等。此外,仍有一部分受降人员接受了爵位。道路交通上,西魏、北周时期,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巴蜀地区的管理,对长安通往巴蜀地区的道路进行了整修。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叁处整修事例应当存在。其中,“尉迟迥开平林旧道”、“崔猷整修褒斜道”在文献中已有记载。“李迁哲、贺若敦整修子午道”虽未有文献明确记载,但通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多层次分析,由此可知,李迁哲、贺若敦应当对子午道进行了整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铃[8](2019)在《巴蜀地区茶馆文化中的传播现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茶馆在巴蜀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饮茶休闲的场所,也作为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公共空间而存在。本文以巴蜀地区茶馆文化中的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对茶馆在巴蜀地区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勾勒,对茶馆在巴蜀地区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功能进行简述,分别对茶馆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现象进行描述,并对不同历史时期茶馆中传播现象的不同表现进行了梳理。(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7期)
徐慧兰[9](2018)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盐业生产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盐业产区中,巴蜀地区是井盐的重要生产地。以井盐为代表的食盐生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巴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一时期,巴蜀地区的盐业生产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食盐产量都较秦汉时期有着较大发展,在当时整个国内井盐产区中都位居前列。文章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井盐的生产与产能、运输与管理等角度,考察了巴蜀盐业的发展特点和对地区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10期)
严正道[10](2018)在《巴蜀地区古代侠义文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蜀地区的侠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巴蜀先民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形成了剽悍劲勇、质直好义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侠义文化的一些原始特征。秦汉时期,秦赵燕等地豪侠迁徙入蜀,对蜀地侠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以地方豪强为特征的豪侠文化。两汉时期,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其附近地区,之后转移至乡邑边鄙地区,极为炽盛,谓为巴蜀旧俗。受这样一种浓郁的豪侠文化氛围影响,巴蜀地区的文人普遍具有一种侠义情结,而尤以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为代表,形成巴蜀地区文人任侠的独特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巴蜀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宋时期在以益州(成都府)、绵州、嘉州、夔州为核心的城市区域,鱼类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较之汉晋时代,捕捞所得的品种更加多样化,渔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人们所使用的渔具渔法有着一定的区域特色,适应了上游河道多岩石、滩险流急的水文情况。饮食文化上,鱼鲙是唐宋时期流行于巴蜀地区鱼肉烹饪的一种主流方式。与同时期同属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相比较,在鱼类资源开发上,二者又存在着一定区域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蜀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莹.从《华阳国志》看魏晋巴蜀地区女性文化特征[J].山西青年.2019
[2].刘静.唐宋时期巴蜀地区鱼类资源的开发与食用研究[J].中国农史.2019
[3].郭悦.简析抗战时期巴蜀地区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流变[J].艺术研究.2019
[4].邓新航,龙红.巴蜀地区南朝观音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2019
[5].薛加友.试析巴、蜀文化差异——以川渝地区出土商周铜铃为例[C].西南地区青铜器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唐春生,孙雪华.宋代巴蜀地区的巫觋信仰与崇祀祠庙[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7].瞿文侯.西魏、北周对巴蜀地区的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张铃.巴蜀地区茶馆文化中的传播现象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
[9].徐慧兰.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盐业生产述论[J].中华文化论坛.2018
[10].严正道.巴蜀地区古代侠义文化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