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始终将人民放在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具体实践中,这一理论不断向前深入发展,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之中。最初对这一论断的表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及到目前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与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的核心价值取向,他在很多场合反复阐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最初对这一论断的表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及到目前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断发展完善中,习总书记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放在关键位置,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框架。
目前通过抗血管生成而抑癌的治疗策略往往难以取得远期疗效,这可能与肿瘤微环境发生适应性改变而出现的抗性有关[20]。因此,结直肠癌新生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过程的相关研究中,用神经信号和(或)内皮细胞代谢共同靶向血管发生,仍有降低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并阻止肿瘤进展的优势。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人民”一词使用频率无疑是最高的。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和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一道与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进行亲切见面,并发表了1500多字的讲话,“人民”是习总书记提及频率最高的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一段深情的就职演讲深刻折射出他深深的人民情怀。一年后,即2014年2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被问及执政理念时,习总书记回答道: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针对如何将服务人民的理念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13年8月19至20日,习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表达了对做好全国宣传工作的殷切期盼。讲话中谈到如何处理好工作中的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问题时,首次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联系起来。”
此后,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闻舆论工作时,总会将人民的重要性进行反复强调,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具备的觉悟,为人民服务,在获得人民支持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开放活动的推进,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符合时代发展之举,与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方针政策极为契合。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应始终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此举能够为文化体制改革活动的有序开展做良好铺垫。
传统轴流泵的电机与水泵靠一根较长的传动轴所连接,运行时要保证电机轴、传动轴和水泵轴严格同心,但在实际机组安装施工中,难以确保对中精度,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心”传动,导致整个机组及泵站出现不同程度的振动,增加水泵梁和电机梁的动荷载,也大大地降低了机组的功效。另外,一些泵站在设计时电机层高程确定过低,遭遇较大洪水时,电机被淹,使泵站完全丧失排涝功能,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新型潜水轴流泵为机泵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没有传动轴,不受偏心影响,机组运行稳定、安全;在扬程和比转速相同情况下,效率更高;电机潜在水中运行,无电机被淹停机的顾虑,对在低洼易涝地区使用优势非常明显。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其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为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同时,最大程度的能够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实际,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旨在通过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者,他们应该从国家发展大局的层面,深入思考分析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根本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之一。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习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要有所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哲学研究如果与广大人民群众想脱离,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生命力也就会由此丧失。所以,作为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日常工作研究期间,应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具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有机的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人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出更多的能够经得起社会和时间考验的研究成果。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但凡成功的、广为传阅的优秀文艺作品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呼声、反映了时代的需求,而这些优秀文艺作品共同的特征在于具备崇高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用,为提升作品创作质量水平奠定重要的基础,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喜爱程度,丰富我国文艺市场,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此,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2016年4月26日召开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他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在文艺作品创作中,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路,在实践中,了解群众生活,反映群众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于文艺作品的喜爱程度。2016年,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九大召开,习总书记出席并指出,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全部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来源,全部优秀文艺创造均是为了人民。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作品创作中,应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作用,牢记文艺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思想,将文艺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融合起来;始终坚持浪漫主义情怀与现实主义精神,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用文艺作品来表现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创造出更多的能够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精品作品。
但“河长制”治理成效的效用呈现形式大多是官方发布的数据,并主要以政府单位为主导进行公开。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效用评测大多止于纸面,或者说,对于社会其他主体,诸如公众而言,他们对制度效用程度的评价内容却少之又少,甚至无迹可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谁而进行文艺创作的问题,涉及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把手”。文艺创作风格可以百花齐放,个性可以万紫千红,但创作的起点都应是顺应和满足人民的需求,所有创作的目的都应是服务于人民、为人民所接受和赞赏。习总书记于2014年10月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广大工艺工作者除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作用之外,并第一项从具体实践要求层面,为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具体期望。其中习总书记指出,文艺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服务于人民,同时又在人民生活中汲取着新的发展力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层面,全面深刻的对文艺的地位及作用有一个深入认知,明确自身的使命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新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应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其精神文化所需视为新的发展方向,然后积极投入到文艺创作活动中。
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具体落实到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实践中,就涉及到为谁创作、为谁研究这一根本原则性问题。
女人走后,我再无心思待在画廊,便向画廊里工作人员交待了几句,就提前回了家。我想女人傍晚的时候一定会回到对面的小洋楼里的,像往常一样,在院里侍弄一下花草,然后回到亮着橙黄色灯光的屋子里弹钢琴。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我们应坚持正确工作导向。习总书记于2016年2月主持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我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很好的适应复杂国内外发展形势,宣传工作发展定位应从党的工作全局入手,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切实提升党的新闻舆论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与影响力。2016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希望新闻工作者今后工作中,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心系并讴歌人民。同时,习总书记还强调,新闻舆论战线发展中,应坚持正确政治及舆论导向,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党管媒体的思路,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所以,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一方面,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期望;另一方面,也为全党同志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新闻界乃至全党工作必须要坚持的主流方向。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5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会议指出,人民是推动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始终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觉悟,将公众幸福感的提升和国富民强视为己任进而做出努力。这是民众首次从公开报道见到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概念。10月26至2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为了能够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动社会经济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概念首次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公布于众。基于此,习总书记在2016年在省部级领导专题研讨班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
概念提出之后至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及并从多角度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书记在主持2015年11月23日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活动时强调,牢固坚持人民的中心地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12月31日习近平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五大发展理念相提并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导方针。2016年1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专题研讨班中,讨论到与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的问题时,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同时指出人民中心地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一思想也并不抽象和玄奥,应该将这一理念运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之中。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应本着抓主放次的原则将经济建设视为工作重点,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如期召开,习总书记在此着重强调,无论是国民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均需要尊重人民意愿,全面了解公众所需,知道什么是公众最期盼的,以此为据确定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创新活动的推进,进而赢得公众的肯定。9月3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始召开,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他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向参会外宾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重要观点。此后,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和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入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论述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渐形成了完整思想体系。
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项基本方略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中之一,列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之后的第二条基本方略。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其中。至此,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加快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遵循。由此表明,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仅是应该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有领域、全方位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闭会后的第一天,在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时,习总书记曾明确表示:应该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九大以来,从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活动和讲话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政法和纪检监察工作、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界工作、民生工作、教育事业、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台工作等具体领域作出指示时,都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贯彻和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他在一些重要的外交活动场合向世界宣讲和传递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念和所取得的成效,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许。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社出版,2014.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社出版,2017.
[6]习近平报道日历[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92/105996/390438/index.html.人民网,2012-2019.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2-0230-03
作者简介:吴锋,硕士,上海海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总书记论文; 中心论文; 思想论文; 习近平论文; 工作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思想建设论文; 《法制博览》2019年第32期论文; 上海海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