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区康复训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康复训练,社区,残疾人,精神分裂症,训练器,肢体,尼莫地平。
社区康复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许国祥,陈晓春,沈黎辉,李四波[1](2019)在《健康体操训练对社区残疾人康复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肢体残疾人中,进行社区康复时依从性问题,尤其是那些没有康复需求的肢体残疾人,应该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劝说工作,让其尽量参与课题完成[1]。现在有许多脑卒中、慢性病以及骨科术后等患者,对康复需求特别高[2]。本文总结并归纳健康体操训练对社区残疾人康复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浦东新区的康桥、周浦、航头、惠南、泥城五家社区的200例有康复需求的肢体残疾人为对象,挑选时间为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将肢体残疾人纳入此次研究。本研究经我院(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吴淑华,黄惠莉,黎晓君[2](2019)在《探究个体技能训练用于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采用个体技能训练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门诊康复科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是2015年到2018年。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为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个体技能训练,将两组护理后的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以及康复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护理前两组的M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MRSS评分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1月和护理3月后的复发住院率相比,对照组均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护理结合个体技能训练能够将患者康复效果最大化,降低复发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借鉴。(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2期)
王静,姜玮[3](2019)在《早期康复训练对社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的干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社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并归纳方法与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70例社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与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训练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6.74%,较低于试验组的95.35%,差异有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ROM、Barthel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尽早开展康复训练,能更有效的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运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0期)
臧苇萍[4](2019)在《建立康复站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它具有的高复发的特点,能够严重伤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劳动能力。虽经住院治疗后可使症状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出院后仍存在各种社会功能缺损及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为加强社区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建立街道"阳光心园"康复站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通过建立街道"阳光心园"康复站,对南码头街道16名病情稳定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制订个体康复训练计划。定期开展为期1年的音乐视听、书法绘画、烹饪、工艺制作、体育活动、劳动作业等康复训练活动。并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精神病量表(BPR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1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站时与康复训练一年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街道"阳光心园"康复站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能有效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在康复过程中,充分整合了社区资源,精神卫生中心、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街道志愿者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采取社区综合康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患者回归社会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覃佳佩[5](2019)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模式对社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多学科常见的疾病症状,随着临床上对吞咽功能损害的逐渐认识,卒中后吞咽功能损害逐步被临床医生重视。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吞咽障碍不仅见于神经系统、头颈喉面疾病的患者,老化也是导致吞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起步较晚,社区护理服务的范围有限,老年人对慢性疾病的本身认识不够,疾病发展前期未予重视及干预,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重视训练患者的吞咽肌群运动活动能力以及患者的舌肌力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灵活度,预防患者发生吞咽肌群的萎缩。规范化的吞咽训练在临床逐渐普及。本文就制定社区摄食训练康复模式对社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干预展开研究。运用该模式对社区患有吞咽障碍初期的老人进行早期干预,探讨吞咽功能锻炼操以及分级膳食管理对老年人吞咽功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王超[6](2019)在《尼莫地平联合社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中采用尼莫地平与社区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社区康复训练),各34例,评价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MA)和认知功能(NCSE)。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与NC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社区康复训练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情况,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7期)
王军[7](2019)在《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与研究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取针刺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着高于常规组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姬莉,张滢滢,毛山,佟斌,马铁莉[8](2019)在《呼吸训练器在社区慢性阻塞性稳定期肺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用叁球式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康复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呼吸科医联体社区病房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训练器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器组利用叁球式呼吸训练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1年。两组分别于第3月、6月、1年测定BODE指标(FEV_1%预计值;6MWT;mMRC;BMI)、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结果训练器组28人、对照组27人最终完成实验。训练器组和对照组FEV_1%预计值均随时间持续改善,两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月、6月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875,0.172),12月时训练器组FEV_1%预计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两组内各时间点与实验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GOLD肺功能分级,1年后训练器组4级患者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297);mMRC两组均随时间降低,虽然总体比较无差异(P=0.609),但12月时组间比较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与观察前相比,训练器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组内比较在12月时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CAT评分、BODE评分出现随时间的下降趋势,组间及时间点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叁球式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评分,在社区医院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郭珊珊,王玉龙[9](2019)在《低频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社区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社区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社区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应用低频电刺激。观察对比两组NIHSS评分和FIM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低频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显着降低患者的NHISS评分,改善其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9年16期)
马灵亚,周芙蓉,王意兰[10](2019)在《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3个月的计算机作业疗法及社会技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6、12个月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服药依从性对两组患进行训练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后干预组患者SANS、SDSS量表总分和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服药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可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18期)
社区康复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采用个体技能训练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门诊康复科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是2015年到2018年。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为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个体技能训练,将两组护理后的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以及康复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护理前两组的M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MRSS评分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1月和护理3月后的复发住院率相比,对照组均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护理结合个体技能训练能够将患者康复效果最大化,降低复发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区康复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1].许国祥,陈晓春,沈黎辉,李四波.健康体操训练对社区残疾人康复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2].吴淑华,黄惠莉,黎晓君.探究个体技能训练用于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效果[J].智慧健康.2019
[3].王静,姜玮.早期康复训练对社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的干预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9
[4].臧苇萍.建立康复站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5].覃佳佩.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模式对社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研究进展[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6].王超.尼莫地平联合社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J].心理月刊.2019
[7].王军.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8].姬莉,张滢滢,毛山,佟斌,马铁莉.呼吸训练器在社区慢性阻塞性稳定期肺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9
[9].郭珊珊,王玉龙.低频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社区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
[10].马灵亚,周芙蓉,王意兰.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