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论文摘要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这些复杂板内或板下构造代表的地球动力学含义亟待解决。文章基于最新的板块重建结果,试图分析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太平洋板块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起源于RRR三节点,但不是一个纯粹的完整大洋板块,其增生演化过程经历了非威尔逊旋回模式,其板缘经历了一些外来微陆块或微洋块的并入,其内部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新生微洋块,总体表现为一个碎片化的镶嵌式板内格局。太平洋板块记录了与邻区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构造事件,大约55 Ma左右开始俯冲到东亚陆缘,导致东亚陆缘短暂的北西—南东向伸展,随后受印度—欧亚碰撞动力系统和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联合控制,总体处于右行右阶的拉分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盆地群,俯冲后撤等逐渐形成了双俯冲系统。太平洋板块还记录了深浅部耦合过程,下地幔中的太平洋LLSVP通过遥相关对上部岩石圈微板块、大火成岩省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火山链或热点揭示板块运动同时,也反映深浅部物质交换过程,海山群也揭示太平洋板块之下软流圈并非单一对流胞,其对流格局的多样性尚待深入研究。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三角形太平洋板块起源
  • 2 太平洋板内大火成岩省
  •   2.1 科布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   2.2 鲍伊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   2.3 夏威夷热点与板内地幔柱
  •   2.4 翁通爪哇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   2.5 路易斯维尔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   2.6 沙茨基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   2.7 海山群与小尺度对流
  • 3 太平洋板块的微洋块
  •   3.1 太平洋LLSVP与板块生消的非威尔逊旋回模式
  •   3.2 洋中脊跃迁与跃迁型微洋块形成
  •   3.3 弧后裂解与微洋块增生拼合模式
  •   3.4 微洋块拼贴与太平洋板块的异常快速增生模式
  • 4 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微陆块
  • 5 太平洋板块消减与板下微幔块
  • 6 太平洋板块重建与关键构造事件
  •   6.1 145 Ma沙茨基海隆:地幔柱-洋中脊相互作用
  •   6.2 122 Ma翁通爪哇地幔柱事件与菲尼克斯板块碎片化
  •   6.3 110 Ma地幔柱解体
  •   6.4 85~83 Ma太平洋板块扩大与缩小、洋中脊跃迁
  •   6.5 75 Ma东冈瓦纳裂解
  •   6.6 65 Ma东亚陆缘裂解
  •   6.7 55 Ma依泽奈崎—太平洋洋中脊俯冲、东亚陆缘裂解
  •   6.8 47 Ma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
  •   6.9 40 Ma库拉板块并入太平洋板块
  •   6.1 0 34 Ma南海海盆打开
  •   6.1 1 25 Ma南海海盆扩张转向
  •   6.1 2 16 Ma澳大利亚—欧亚斜向碰撞、太平洋板块快速俯冲
  •   6.1 3 10~5 Ma台湾造山、现代格局初步形成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三忠,曹现志,王光增,刘博,李玺瑶,索艳慧,姜兆霞,郭玲莉,周洁,王鹏程,朱俊江,汪刚,赵淑娟,刘永江,张国伟

    关键词: 太平洋板块,地幔柱,微板块,洋陆过渡带,多圈层相互作用,洋底动力学,中新生代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与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功能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06401,41325009),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GASI-GEOGE-01),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

    分类号: P542

    页码: 642-677

    总页数: 36

    文件大小: 9223K

    下载量: 548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成矿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差异:古太平洋板块回撤的响应[J]. 矿物学报 2015(S1)
    • [2].西太平洋板块向我国东北地区深部俯冲的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4)
    • [3].中国东北地区太平洋板块精细俯冲特征[J]. 现代地质 2012(06)
    • [4].日本的地震及地震文化[J]. 世界文化 2012(07)
    • [5].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机制——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06)
    • [6].科学家欲揭地球老“底”[J]. 人民周刊 2017(12)
    • [7].多地震国家如何抗灾[J]. 城市与减灾 2009(01)
    • [8].我国核电站的位置安全吗?[J]. 环境 2011(06)
    • [9].人类,怎样“与震共舞”——由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思考[J]. 太空探索 2011(05)
    • [10].探秘马里亚纳海沟[J]. 地理教育 2017(10)
    • [11].古太平洋板块中生代俯冲活动与南海中生界[J].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7)
    • [12].日本是如何防震的[J]. 中学生天地(B版) 2008(09)
    • [13].古太平洋板块在欧亚大陆下的俯冲历史:东北亚陆缘中生代-古近纪岩浆记录[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5)
    • [14].善于从地震中学习的国家[J]. 工会博览(下旬刊) 2011(04)
    • [15].台湾东部海域花东盆地的地质特征: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新特提斯洋残余?(英文)[J]. 地球学报 2012(S1)
    • [16].谜语照片[J]. 现代交际 2008(09)
    • [17].日本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六大特点[J]. 安全与健康 2010(03)
    • [18].日本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六大特点[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0(01)
    • [19].马里亚纳海沟的独特魅力[J]. 阅读 2019(ZD)
    • [20].太平洋板块形成以来的中国东部构造动力学背景[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03)
    • [21].不安静的地球[J]. 素质教育博览 2011(09)
    • [22].西太平洋俯冲板块对中国东北构造演化的影响及其动力学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3)
    • [23].板块运动对松辽盆地构造演化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30)
    • [24].漫画与幽默[J].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11(12)
    • [25].问吧问吧???[J].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5(05)
    • [26].笑话串串烧[J]. 文艺生活(智慧幽默版) 2008(04)
    • [27].浅谈中国大陆东缘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泛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3)
    • [28].第二个战场[J]. 高中生之友 2019(20)
    • [29].走马日本活火山[J]. 乡音 2008(08)
    • [30].我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情况[J]. 科技档案 2008(02)

    标签:;  ;  ;  ;  ;  ;  ;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