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系数论文-史贵君,胡林,林涛,尹静,郭力源

各向异性系数论文-史贵君,胡林,林涛,尹静,郭力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各向异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修石渡剖面,黄土边坡,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

各向异性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史贵君,胡林,林涛,尹静,郭力源[1](2019)在《关中地区黄土边坡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和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室内常水头渗透试验测定关中平原修石渡剖面原状黄土垂直面和水平面的饱和渗透系数,结合试验结果运用传统统计学对原状黄土饱和渗透系数及其变异性和各向异性与埋深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修石渡剖面原状黄土饱和渗透系数K值为0.0007~0.213 m/d,剖面原状黄土垂直面和水平面的饱和渗透系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具有较强的变异性;试样饱和渗透系数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且黄土层试样的饱和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比古土壤层试样更明显。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黄土层试样渗透各向异性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古土壤层试样渗透各向异性呈现出递增的趋势;黄土层试样饱和渗透系数明显大于相邻古土壤层,且试样饱和渗透系数随深度衰减。(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崔少东,郭书太,代云清[2](2019)在《砂岩地下水封洞库各向异性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岩地区建设水封石油洞库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方便、准确地确定砂岩的各向异性渗透系数。文章通过对叁维渗透张量矩阵的分析,利用空间几何原理推导渗透张量到标量数值转换的等效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并结合常规压水试验数据,对张量矩阵渗透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同时,提出采用钻孔超声波成像综合测试系统获取节理、裂隙的几何要素,作为张量矩阵计算的输入数据,将渗透张量矩阵和常规压水试验相结合,最终建立了岩体各向异性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许茜茹,毛伟建[3](2019)在《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qP波入射的二阶近似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以一个准P波(qP)和两个准S波(qS1和qS2)的形式传播.研究叁种波的相速度、群速度以及偏振方向等传播性质能够为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正反演问题提供有效支撑.具有比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更一般对称性的正交各向异性介质通常需要9个独立参数对其进行描述,这使得对传播特征的计算更为复杂.当两个准S波速度相近时具有耦合性,从而令慢度的计算产生奇异性.因此,奇异点(慢度面的鞍点和交叉点)附近的反射与透射(R/T)系数的求解不稳定,会导致波场振幅不准确.本文首次通过结合耦合S波射线理论和基于迭代的各向异性相速度与偏振矢量的高阶近似解,得到了适用于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以qP波入射所产生的二阶R/T系数的计算方法.与基于一阶近似的结果相比,基于二阶近似的方法提高了qP波R/T系数的精度,能得到一阶耦合近似无法表达的准确的qP-qS转换波的R/T系数解,且方法适用于较强的各向异性介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雨[4](2018)在《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交通及地下结构和工程进行设计时广泛采用的抗力系数(基床系数)是表征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土体的成层性、非均质性及空间各向异性均会对抗力系数产生较大影响,而结构的形式(基础、梁、板、壳、圆筒等)以及埋深等因素也会导致抗力系数取值发生变化。因而选取合适的抗力系数,不仅可以较为简便且准确地计算结构力学反应,而且可以保证设计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本文主要针对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结构力学反应与地基成层特性关系研究为分析地基成层特性对结构力学反应的影响及土层影响随深度的衰减规律,针对管线与各向同性成层地基相互作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数值算例对比验证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管线下方首层土体对其变形的影响最为明显,土层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衰减。不考虑地基成层性的简化均质处理所得计算值,相较于成层解偏于危险(上软下硬土层)以及偏于保守(上硬下软土层);而考虑土层影响衰减规律时的均质解则更为准确。运用权重分析法所得衰减函数符合负指数分布,且上软下硬土层的影响衰减要快于上硬下软土层。(2)竖向抗力系数对结构与土体参数敏感性针对地埋梁式结构,考察梁底埋深、地基成层性及横观各向同性对竖向抗力系数的影响,采用Winkler模型解与层状弹性理论解类比法推导得到竖向抗力系数的广义Vesic解答,并详细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竖向抗力系数取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抗力系数随着梁底埋深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至最大值,约为地表时的2.05至2.25倍;该系数随着地基总厚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水平与竖向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该系数与土层软硬分布形式相关,土层加权平均弹性模量相同且首层土体越硬时取值越大。(3)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结合地埋管线开展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探讨分析:考虑管土刚度比的变化以及管线埋置情形,采用解析类比法求得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轴向抗力系数采用剪切位移法或镜像法求解。分别通过算例验证和参数分析得出抗力系数取值的合理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均质半无限地基中轴向小于竖向抗力系数,管线部分埋置时水平与竖向抗力系数的比值小于1,而完全埋置时其值大于1且埋径比达到20后会趋近于1;管线下方地基的有限压缩特性对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均有显着影响,尤其是竖向;抗力系数的均质解与成层解相差较大,分层特性明显时应采用成层解。(4)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的空间各向异性利用镜像法分析各向同性半无限围岩(土体)中,不同及同一隧洞埋深下抗力系数取值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应力函数法得到第1类或第2类横观各向同性以及正交各向异性全无限土体中抗力系数随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抗力系数随着隧洞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深度后会趋于稳定。当隧洞埋深较小时,抗力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趋势。第2类横观各向同性及正交各向异性土体中抗力系数则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水平抗力系数关于土性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相较于竖向抗力系数要高一些。表征各向异性的土性参数或比值趋近于1的过程中,各向异性程度会逐渐减弱。结合黄土隧道工程实例与实测值及规范值进行对比验证,并给出黄土隧洞围岩抗力系数推荐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12-01)

王雨,陈文化,王凯旋[5](2019)在《地埋管线周围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解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埋管线周围土体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合理取值问题的解决,对于市政或海底管线的设计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考虑管线部分或完全埋置以及管土刚度比的变化,综合运用传递矩阵法和解析类比法得到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轴向抗力系数采用剪切位移法(部分埋置)或镜像法(完全埋置)求解。算例验证了抗力系数取值方法的合理性,并针对3种地基分布形式分析了参数变化下抗力系数取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抗力系数均随着管线埋径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埋径比达到20后趋于稳定值,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随着管土刚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均质半无限地基中轴向抗力系数小于竖向抗力系数,管线部分埋置时水平与竖向抗力系数的比值小于1,而完全埋置时其值大于1且埋径比达到20后会趋近于1;管线下方土体的有限压缩特性对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均有明显影响,且竖向更为显着;抗力系数的简化均质解与成层解相差较大,均质解偏大(上软下硬地层)或偏小(上硬下软地层),分层特性明显时应采用成层解。(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A.S.Klauser,M.Abd,Ellah,C.Kremser,M.Taljanovic,G.Schmidle[6](2018)在《应用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腕管综合征:各向异性分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量评价腕管综合征(CTS),并采用2种方法确定阈值。方法纳入40例经神经传导检查确诊的腕管综合征病人和14名健康受试者(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涂洪亮,乔春生,朱举[7](2019)在《节理岩体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特征与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设计的荷载-结构法中,围岩抗力系数是影响衬砌内力与变形的重要参数,节理的存在会导致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然而,目前工程中较少考虑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问题.以大连地铁2号线兴工街站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含有两组贯通节理岩体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采用正交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节理间距、节理倾角、节理法向刚度等10个影响因素作用下抗力系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洞周围岩抗力系数分布曲线呈椭圆形,长轴沿两组节理夹角角平分线方向;方差分析中5%水平下的显着性影响因素依次为节理法向刚度、岩石弹性模量、节理间距与节理倾角;各向异性系数随洞径与节理间距比值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比值趋近于零或无穷大时,各向异性系数收敛于1.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进一步推导出围岩抗力系数椭圆分布函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验证公式的准确性.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围岩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对衬砌轴力的影响较小,对弯矩的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宋云奇,武朝军,叶冠林[8](2018)在《上海浅部黏土渗透系数及其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上海浅部黏土的渗透系数及其各向异性,沿水平及竖直方向对上海浅部主要黏土层进行了不同压力下的固结试验,联合使用时间平方根法和时间对数法获取了试样的渗透系数,探讨了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及渗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电镜扫描,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水平和竖直方向渗透系数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浅部主要黏土层的渗透系数均随着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单组试验来说,渗透系数k与孔隙比e在e-lgk坐标系中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且渗透变化指数C_k大致呈现C_k=0.5e_0的规律;但对于整体试验而言,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在e-lgk坐标系中大致呈现出曲线关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揭示了沉积形成的絮状微观结构是竖直和水平渗透系数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6期)

邓敏,何四平,伍光春,李晓明,王海[9](2017)在《胆红素脑病所致听力受损患儿听觉通路纤维束的DTI研究:各向异性分数和其他扩散系数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胆红素脑病所致听力受损患儿听觉通路纤维束各DTI参数的改变。方法运用德国Siemens公司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Siemens 3.0 T Skyra)对27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和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DTI检查,选择研究对象听觉通路上外侧丘系和下丘两个感兴趣区域测量相关参数,对所得参数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听力受损组与对照组比较、单侧听力受损组的受损侧与未受损侧比较均为各向异性分数(FA)降低、轴向扩散系数(RD)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两两比较中结果无显着差异;另外在外侧丘系和下丘两区域FA值与听觉阈值存在线性负相关性,而DTI其他参数与听觉阈值之间均无线性相关性。结论基于DTI技术的纤维束成像能够直观地反映脑内白质纤维束的形态,听力受损患儿DTI的部分参数变化明显,提示患儿脑白质纤维束髓鞘的破坏或发育不良,但是纤维束以及轴突的完整性未破坏。(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曾文西,肖新辉[10](2017)在《土质边坡在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该文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并分析了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其次结合非饱和抗剪强度理论得到了设计方案下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土体水平向饱和渗透系数一定时:(1)相同雨型条件下,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比越大,雨水的入渗深度越小,孔隙水压力增量越小。(2)在相同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比条件下,降雨雨型决定了孔隙水压力增大的快慢和幅度。(3)降雨雨型决定了安全系数开始降低的时间,而相同雨型条件下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比则控制了安全系数降低的幅度。(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7年03期)

各向异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砂岩地区建设水封石油洞库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方便、准确地确定砂岩的各向异性渗透系数。文章通过对叁维渗透张量矩阵的分析,利用空间几何原理推导渗透张量到标量数值转换的等效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并结合常规压水试验数据,对张量矩阵渗透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同时,提出采用钻孔超声波成像综合测试系统获取节理、裂隙的几何要素,作为张量矩阵计算的输入数据,将渗透张量矩阵和常规压水试验相结合,最终建立了岩体各向异性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各向异性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史贵君,胡林,林涛,尹静,郭力源.关中地区黄土边坡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和各向异性研究[J].灾害学.2019

[2].崔少东,郭书太,代云清.砂岩地下水封洞库各向异性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及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9

[3].许茜茹,毛伟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qP波入射的二阶近似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J].地球物理学报.2019

[4].王雨.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5].王雨,陈文化,王凯旋.地埋管线周围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解析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6].A.S.Klauser,M.Abd,Ellah,C.Kremser,M.Taljanovic,G.Schmidle.应用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腕管综合征:各向异性分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

[7].涂洪亮,乔春生,朱举.节理岩体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特征与计算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8].宋云奇,武朝军,叶冠林.上海浅部黏土渗透系数及其各向异性[J].岩土力学.2018

[9].邓敏,何四平,伍光春,李晓明,王海.胆红素脑病所致听力受损患儿听觉通路纤维束的DTI研究:各向异性分数和其他扩散系数的变化[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

[10].曾文西,肖新辉.土质边坡在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7

标签:;  ;  ;  ;  

各向异性系数论文-史贵君,胡林,林涛,尹静,郭力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